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

ID:1124325

时间:2023-07-07 16:51:33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一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由于蒙顶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

唐宋时期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

千年贡茶,意重蒙顶 。唐代《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 ,当年蒙顶山进贡的两种名茶“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就榜上有名。清代《陇蜀余闻》记载:“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辄报有司往视,籍记其叶之多少,采制才得数钱许。明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蒙顶贡茶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里岁岁入宫,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这种专用茶采自茶祖吴理真种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时,蒙顶五峰被辟为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栏围起来,辟为“皇茶园”,至今留存。

在民间,蒙山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

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对茶联,代表着中国茶的最好品质和最高境界,是茶中珍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文学家王心鉴在《蒙山行》一诗中写道:“踏雪蒙山去,石径入茶畦。云深无俗迹,泉壑有禅机。灵茗倚古寺,仙竹傍天梯。此间尘嚣远,不欲思归期。”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二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雅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坐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xx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傍晚远望名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师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唐宋时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0xx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宋代诗人文同《蒙顶茶》诗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颂。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位于四川雅安名山县,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茶文明发祥地。西汉(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这里开人类种植茶树先河,从唐代到清末,中央朝廷祈天祭祖专用茶源于皇茶园。“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倾倒亿万茶客。佛经“蒙山施食仪规”,供佛用“蒙山雀舌茶”皆源于此。中国茶经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遍及五湖四海。

其中的黄牙和甘露为上品,另外还有雀舌,毛峰,碧潭飘雪等。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雅安的蒙顶山。

蒙顶山,又叫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xx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由于天气潮湿,路上多青苔,所以请大家行走时留心脚下,注意安全。今天我们将依次参观天盖寺、黄茶园、蒙井泉、永兴寺、茶文化博物馆。

蒙顶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

说到蒙顶山,我们都知道一幅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幅对联说的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占地20xx平方米。共分接待区、中心区、销售区、场景展示区等七大功能区。博物馆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场景展示区里,两位背茶工的雕像,他们身穿布衣,身形瘦弱,容颜黝黑,脚踩草鞋,背着高出人头的“茶包子”。

从茶传入藏区算起,有一千多年的岁月,背夫们背上几百斤重的“茶包子” 旧复一日,一步一挪,用血肉之躯踏出一条茶马古道。

北宋期间,由于宋与西夏发生了战争。西夏少数民族不断对中原用兵,宋王朝为打仗需要大量战马,而当时西南藏区的马是最好的。一开始朝廷用银子和铜钱交换,可钱币有去无回,统统变成了藏胞的银饰和铜器。后来发现,藏胞爱茶,尤爱雅州名山茶,于是宋王朝几代皇帝,一次比一次加紧对川茶,尤其是对蜀中雅州名山茶的专卖权。皇帝诏日:用名山茶易蕃马,严禁私自贩卖到中原赚大钱。在名山茶最剥削勺年代,“ 一百斤名山茶,可换四尺二寸大马一匹”。名山每年产茶叶200万斤,全部“走”上茶马古道,为朝廷换回战马场2万匹。

对背夫而言,他们十来人一伙。到雅安和永昌领茶包。茶包用竹蔑条包装,一包20 斤。一般人背10 包到12 包,力气大者背15包以上,重达300多斤。从雅安到康定,每包茶的运价是一斗米,单边路程半个多月。

出发时,他们随身带一点玉米面模漠加一点盐巴:走到“ 么店子”,烤热一个玉米摸摸,弄一碗盐水,就是路上的伙食。他们人手一根丁字形拐杖, 用来撑着茶包歇气。古道石板上扎下的铁杵痕迹成了这段悲凉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是背夫用脚踏出的历史通道,是用鲜血汗水铺就的一条中外经济文化交融的通道。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博物馆展览区内的茶文化作品。

谢谢!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雅安的蒙顶山。

蒙顶山,又叫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由于天气潮湿,路上多青苔,所以请大家行走时留心脚下,注意安全。今天我们将依次参观天盖寺、黄茶园、蒙井泉、永兴寺、茶文化博物馆。

蒙顶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

说到蒙顶山,我们都知道一幅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幅对联说的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占地2000平方米。共分接待区、中心区、销售区、场景展示区等七大功能区。博物馆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场景展示区里,两位背茶工的雕像,他们身穿布衣,身形瘦弱,容颜黝黑,脚踩草鞋,背着高出人头的“茶包子”。

从茶传入藏区算起,有一千多年的岁月,背夫们背上几百斤重的“茶包子” 旧复一日,一步一挪,用血肉之躯踏出一条茶马古道。

北宋期间,由于宋与西夏发生了战争。西夏少数民族不断对中原用兵,宋王朝为打仗需要大量战马,而当时西南藏区的马是最好的。一开始朝廷用银子和铜钱交换,可钱币有去无回,统统变成了藏胞的银饰和铜器。后来发现,藏胞爱茶,尤爱雅州名山茶,于是宋王朝几代皇帝,一次比一次加紧对川茶,尤其是对蜀中雅州名山茶的专卖权。皇帝诏日:用名山茶易蕃马,严禁私自贩卖到中原赚大钱。在名山茶最剥削勺年代,“ 一百斤名山茶,可换四尺二寸大马一匹”。名山每年产茶叶200万斤,全部“走”上茶马古道,为朝廷换回战马场2万匹。

对背夫而言,他们十来人一伙。到雅安和永昌领茶包。茶包用竹蔑条包装,一包20 斤。一般人背10 包到12 包,力气大者背15包以上,重达300多斤。从雅安到康定,每包茶的运价是一斗米,单边路程半个多月。

出发时,他们随身带一点玉米面模漠加一点盐巴:走到“ 么店子”,烤热一个玉米摸摸,弄一碗盐水,就是路上的伙食。他们人手一根丁字形拐杖, 用来撑着茶包歇气。古道石板上扎下的铁杵痕迹成了这段悲凉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是背夫用脚踏出的历史通道,是用鲜血汗水铺就的一条中外经济文化交融的通道。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博物馆展览区内的茶文化作品。

谢谢!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五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区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四川蒙顶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坐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xx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傍晚远望名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师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唐宋时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0xx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宋代诗人文同《蒙顶茶》诗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颂。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位于四川雅安名山县,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茶文明发祥地。西汉(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这里开人类种植茶树先河,从唐代到清末,中央朝廷祈天祭祖专用茶源于皇茶园。“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倾倒亿万茶客。佛经“蒙山施食益”,供佛用“蒙山雀舌茶”皆源于此。中国茶经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遍及五湖四海。

其中的黄牙和甘露为上品,另外还有雀舌,毛峰,碧潭飘雪等。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顶山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坐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称"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蒙顶山,又叫蒙山,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号称“天漏”雅安市雨城区和名山区之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xx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 说到蒙顶山,我们都知道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副对联说的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景区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蒙山,横亘于名山区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蒙顶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据史料记载:“禹治水功成,旅祭于此”。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 ,别增情趣。

雅安为著名的雨城,景区也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气温5度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3度左右。无霜期308天,雨日多达200天左右。秋多绵雨,夏为阵雨。游览时应带雨具。当地特产:蒙顶山茶、砂锅雅鱼。

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空气质量属上乘,水质上佳,民风淳朴,美食众多,实乃避暑休闲好去处。碧峰峡、蒙顶山、上里古镇是众多追求高品质休闲生活人士心仪之地,缓行于碧峰峡的青山秀水之中,呼吸着蒙顶山千年茶园的灵秀之气,感受千年茶马古道之于上里古镇的点滴历史印迹,慨叹人生几何。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由于蒙顶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

唐宋时期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

千年贡茶,意重蒙顶 。唐代《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 ,当年蒙顶山进贡的两种名茶“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就榜上有名。清代《陇蜀余闻》记载:“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辄报有司往视,籍记其叶之多少,采制才得数钱许。明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蒙顶贡茶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里岁岁入宫,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这种专用茶采自茶祖吴理真种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时,蒙顶五峰被辟为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栏围起来,辟为“皇茶园”,至今留存。

在民间,蒙山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

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对茶联,代表着中国茶的最好品质和最高境界,是茶中珍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文学家王心鉴在《蒙山行》一诗中写道:“踏雪蒙山去,石径入茶畦。云深无俗迹,泉壑有禅机。灵茗倚古寺,仙竹傍天梯。此间尘嚣远,不欲思归期。”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四季分明,大自然和历史缔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交汇,极具吸力,昔日的临邛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把蒙顶山,碧峰峡与贡嗄山、海螺沟、泸定桥、跑马山、西昌邛海等旅游景区连成了又一条黄金旅游热线。国家aaaa级旅游区--蒙顶山,西距雅安市区15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山,是蜀中一大名胜,与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并称四川的三大名山。它以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名列经传而有"天下第一茶"之美誉,逝代南方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蒙顶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从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现存古刹永兴寺、天盖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带。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蒙顶山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傍晚远望名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六

女土们、先生们:

周末闲暇时,您是否常与家人、朋友到公园游玩呢?今天,我将带大家到别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去一游,相信您一定会体验到以前所未曾体验到的乐趣。

老顶山森林公园位于长治市东北部,距城中心约7公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该园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8%,公园内有五峰,俗称五顶,由北向南依次为老顶、梳妆顶、玉皇顶、奶奶顶和新顶。五顶之中,老顶海拔最高,为1378米,由此冠称“老顶山”。这里属暖温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辟有老顶山风景旅游区,神农峰名胜旅游区,林业科研考察区和动物养殖观赏区四大景区。有的景区正处于开发建设之中。1983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省级森林公园,1993年又被划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无论四季与朝夕,这里都各具气象,各有情致,冬春瑞雪纷飞青山素裹,秋夏千林尽染百草峥嵘。一会儿,我将带大家一同走进美丽的森林公园,去领略它的绚丽壮观,它的雄奇多姿。

进入园区,青松翠柏,果树连片,山花烂漫。森林中植物种类繁多,药用、经济、油料植物应有尽有。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属国家保护鸟类有游隼、苍鹰、红腹角雉等,这些小生灵,为公园增添了许多的野趣和勃勃生气,但愿我们能多碰到些可爱的小动物。

各位朋友,我们首先要登500米长的台阶到新顶半山腰的南崖宫参观一下。南崖宫依山而建,其门为阁楼式,栩栩如生的彩龙盘旋于四根丹柱上,双层斗拱四挑,施琉璃脊兽。请大家随我走入这一天然岩洞中,它宽24米,深15米,高6米,正面塑吕祖像,两侧为罗汉众神像。沿着洞旁的台阶,我们可以走上一座二层六角秀美玲珑的亭子,小超一下。再往上走至新顶之巅,是风雨楼,俗称观景楼,青石座台,共3层,上下有石阶相通,二、三层楼上前后各有大红明柱八根,周围砌有石栏,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大。风起云涌,松涛怒吼时,站在这里,你会真切地体会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界。再看四周这石刻天成的黑虎卧岗以及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峰峰岭岭,你会觉得平日的忧郁烦恼及尘世纷争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透心的清爽和舒畅,仿佛所有的意念刹那问全都融入了眼前这美不胜收的风景之中,融入这大自然毫无雕饰的温馨之中了。

最后,我们到百谷山的主峰玉皇顶参观炎帝铜像。相传,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种”,首先在这里完成了人类由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变革。老顶山有关炎帝的传说及炎帝活动的遗迹很多,以炎帝为中心的开发,使者顶山成为始祖之山,其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吸引了海外侨胞前来寻根祭祖,可与山西洪洞大槐树相媲美。为纪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门投资500多万元,塑造了炎帝铜像,总重量100吨,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设计,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装完成。

请看铜像左侧这一巨型石碑,它长6米,高3米,携刻着关于炎帝在此创立光辉业绩的碑文。放置铜像的平台用汉白玉栏杆围绕,四周砌有护坡。铜像总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宽24米,长29米。基座又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层,每层高2米,表面为白色花岗岩贴面,有台阶相通;第二部分为展厅,外高8米,红色花岗岩贴面,正面镶着长8米,高5米的铜板敷设的牛头浮雕。您知道为什么要刻牛头吗?因为炎帝氏族是以牛作为他们的“图腾”,也就是他们的氏族保护神的,这里也隐含着炎帝驯养家畜,开创农业的不朽贡献。基座上的炎帝铜像为全身站立像,披发、赤臂,上身着兽皮,下身以树叶相遮,微微抬起的双手捧着一捆谷穗,其面部神态庄严肃穆,气度非凡,是以一个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设计,突出体现了对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铜像面向着长治市区的方向,仿佛我们的祖先炎帝仍在关切地注视着他的子孙后代。

我们由基座后的台阶进入展厅。这里以图片、文字说明、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开创人类古代农业文明的伟大贡献。炎帝铜像中间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谷穗处,这里是一个可容纳20人站立的观景平台,站在如此高度,上党盆地远近景物,尽收眼底,城廓、农舍、高楼、田园,可谓气象万千,让人油然而升腾出一种伟大而谦恭的情愫,一种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七

摘要顶山森林公园原名百谷山,位于长治城东15华里处,海拨为1378米,为太行山西南部主峰之一。老顶山东临平顺,东南连壶关,北接潞城,西临上党盆地。从西南向东北向依次为断顶、奶奶庙、玉皇顶、梳妆楼和老顶。老顶山在长治城东北七公里处,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这就是老顶山,又叫百谷山。

老顶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所以又叫五顶山。这五个山峰依次叫老顶、南顶、玉皇顶、奶奶顶和新顶。老顶山层峦叠障,气势雄伟,林海茫茫,景色壮美,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历来为上党一方胜地。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老顶上原建有玄天大帝庙。现为长治市电视转播台。

登临老顶,近望高楼错落,道路井然,市区景致尽收眼底;远望漳泽水库壮如锦带,飘浮于天际,上党盆地一览无遗。在老顶东北峰,有一处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峦,高居于层峦叠岭之上,形似雄狮蹲踞,它就是狮峦”。《长治县记》曾有记载,清朝有入曾称赞此峰:“北猛得狮象,狰狞镇此帮。卧云峰叠叠,吼涧水淙淙”。当您在天光浅黛的黎明攀此顶时,大有泰山观日之感。

沿东南方前行,丛林交映之中,有一宽阔的坡面。坡面的大石块好象人工排列放置—般,远观象海涛乍起,微波荡漾,这便是“死海微澜”景观。在起伏如龙的九龙脊岭上,漫步在豌蜒曲折的古道间,有一块面西斜铺岭背的巨大岩石,岩面平整光滑,在日上中天时,岩面幽青泛光,闪烁不定,犹如镜面。人们把它叫做“鉴天石”。老顶之南,有一山峰耸立,其顶平整,草木繁盛,这便是南顶,又称梳妆台。山上原建有砖构二层楼一座,现塌毁无存,仅留石砌台夯,台夯上明清砖瓦散见。

南顶之南的一个山峰上有五块巨大的岩石,五块岩石象五根玉柱,直顶天宇,俗称“五顶挚天”。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玉皇顶与奶奶顶在滴谷寺村育面,山势平缓连绵,松柏密布,翠绿苍茫,两顶相连。玉皇顶位于奶奶顶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构成,长17米,宽19米,建有玉皇观,俗称九门九观,建筑风格独特,现保存尚好。奶奶顶在玉皇顶半腰一平缓处,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宫”—座、座北向南。现为一火炬塔。两顶招相呼应,郁郁葱葱,景致深幽。

新顶,顶低而平,四周侧柏丛生,整齐碧翠,环境幽雅。站在新顶观景楼远眺,老顶雄奇、玉皇顶峻秀、奶奶顶奇丽。当云生雾起之时,云海重雾环绕山腰,别有一番情趣。老顶山不仅山峦秀丽,林木繁生,而且天然岩洞众多,景致各异。大小30余座岩洞,多位于半山陡壁悬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戏,或宽敞深幽,或数洞并生,或洞体相连,且多数与炎帝神农、道家、仙释、文人雅士相关。新顶的东南半山腰处,有老顶山最大的一座天然山洞,名为“南崖宫”。洞口为一仿古门庭,上方为一重搪彩亭。

洞内宽阔。涧高数十米,面积约五百多平方米。洞顶种乳下垂,洞壁参差。洞腹自然分为内外两洞。外洞正好供奉祖神像,对面为送子观音像。内洞比外洞略高,亦宽阔,倚称四壁伸缩而塑众多动物雕像。入洞右侧石壁上又开—个门,转入一约20平方米,高2.5米;的山洞。岩洞正中拱奉如来佛祖神像,两侧凸凹不平的浮雕十八罗汉,工艺精湛,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新顶的正西方向,倚傍新顶有洞穴数处,名为朝阳洞。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八

世界第一大茶壶位于蒙顶山停车场旁,世界第一大茶壶,直径10米,茶壶嘴长3米,茶壶柄13米,壶身加壶嘴直径近16米,壶高9.8米,茶水从直径4米的大茶碗里漫出,形成落差50米的茶瀑布。茶壶、茶碗、茶瀑布,茶树环绕,依山傍水,气势恢弘。依然一幅天然的茶画,让来到此处的蒙顶山游客,形象地感受到与世界茶文化圣山以脉相承德博大精深的蒙顶山茶文化。据考证,该茶壶为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茶壶。

茶坛位于蒙顶山景区中轴线上,是由一座宏大的石刻三足宝鼎和九根盘龙雕刻石柱组成。三只鼎足分别刻有蒙顶山、青城山、峨嵋山,以此预示蜀中三大名山的鼎足地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坐落在茶坛中轴线以下,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联体仿古建筑群。整个博物馆建筑具有较高的外观美感和独特的艺术内涵。博物馆内汇集了茶叶发展史上各个重要历史阶段和重要地域的详实资料,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的形象加工、详实的史料展示,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千秋蒙顶,茶香天下”的博大历史画卷。

从禹王宫至天盖寺正殿前有石梯1436阶,落差240米,被称为天梯。故自古有“上山高不极,云梯可到天”之说。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顶祭天,曾历经此道。

天梯终点连接的是天盖寺。天盖寺因史载:蒙顶山雨偏多,俗称漏天。故以“漏天之盖”而得名。寺始建于汉代,宋淳熙年间重建,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2株银杏参天蔽日,该银杏据传为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亲手所植始植14株。天盖寺前始刻于大清雍正元年的“天下大蒙山碑记”出自于中国第一部地理志《尚书》,是蒙顶山茶文化的有力估证。天盖寺主殿茶神殿中间为时代建筑古柱大殿。西汉药农吴理真在此结庐种植仙茶。故正殿塑吴理真全身坐像,右塑茶圣羽,左塑宋朝雅州知府雷简夫。殿内陈列历代茶具和有关文史标本。游人至此,休憩品茗,听茶文化介绍,赏蒙顶千年活化石—“龙行十八式”茶技,吃茶膳天品名茶,共谈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今昔,深有雅趣。

从天盖寺后门沿上行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并列有序的碑碣,碑碣上镌刻着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吴丈蜀、王澄、李半黎、和知名画家吴一峰、秦学恭等人手迹,诸体皆备,风格独特,所撰诗文格调高古,形成一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典雅的茶诗书法长廊。

沿着石板铺成的山道向山顶走,山道幽径之中,一堂石屏映入眼帘,这就是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选蒙顶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麟,麒麟头顶辽阔的云天,足踏翻腾的海水,无论春夏秋冬,晴雨皆同,浮雕上的云雾和海水终年湿润,而麒麟却始终干燥,为蒙顶之一大奇观。麒麟之后有一座三开门布局石牌坊,驻足细看右过有“一飘甘露”四字,字上方有双狮戏球浮雕始终为干,左也有“龙聚雾蒙”字的上方有双凤互朝浮雕常年为湿,而中间门上方则有“西来法沫”四字,字的上方龙凤浮雕也是常年为湿。

石牌坊之上就是古蒙泉。相传为西汉吴理真种茶汲水之处,又称“甘露井”传说羌江河神之女从此井出入,故又名“龙井”,井侧立有“古蒙泉”和“蒙泉”两碑,均刻于清朝。井后石壁上斗大的“甘露”二字苍劲有力。此井有盖,形如盘龙。在过去年代,历来为逢旱时,虔诚的人们祭祀天神求雨必到之处。

蓬莱阁屹立于灵泉峰上的蓬莱阁可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山间云海茫茫,仿佛置身蓬莱仙岛,浮于云涛之中,路过此地的游人,仿佛感觉自己身上也沾了点仙气。

门前有一刻有二十四座弥勒佛的精美砂岩香炉,为历代采摘贡茶、烧香祭茶所用。园后有石虎巡山护茶图像,体现了皇茶的尊严。

蒙茶仙姑雕像是后人根据蒙茶仙姑和吴理真的爱情故事创作而成。塑像坐落于蒙顶山的最高峰,塑像高5.3米,其雕刻手法和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最鼎盛的三个朝代女性特点:汉代的头式、唐朝的服饰,现代人的线条和身段。有人对此层赞叹到“千载美赞万断,一尊玉魄永存”。

蒙茶仙姑的雕像的对面是甘露石室。甘露石室又名蒙顶石殿。石门、石柱、石室、石梁,石室为双檐斜山式全石结构建筑,建筑风格甚为独特。相传此屋为吴理真种茶休憩之所,也是神话传说当年吴理真和蒙茶仙姑结庐处,历经历史沧桑,此室仍然保存完好。

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座落于蒙顶之巅。是全面展示红军在川活动的重要展馆。馆内陈列着红军1935年间在百丈关展开重大战役的史料。馆旁有徐向前题词的碑刻——“红军亭”。驻足这些实物和题记面前,四周林木苍翠,遥想红军北上抗日历经之艰难险阻,缅怀革命先辈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敬仰中总是使我们的人生价值受到深刻启迪。

蒙顶山之雅还在于文物古迹,历史遗产颇多。像甘露寺、永兴寺都是其中的代表。永兴寺地处蒙顶山西山麓,相传三国时,天竺僧空定大师来华,见蜀之蒙顶山云雾缭绕,古木参天,有大乘气象,结庐于此。在永兴寺,山门右雕有九龙盘绕图案。该寺大殿石楼3间两阁12米,为全石结构建筑,该殿有一种现象令人叹为观止。逢佛教节日,善男信女纷涌而至,永兴寺至今仍香火旺盛。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九

永兴寺在蒙山之西山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相传为三国时所建,明、清时代曾进行修葺。山门石雕,有九龙盘绕,透“永兴古寺”牌,还有麒麟浮雕一对。大殿百楼3间,面阔 12米,柱、梁、壁、楼全是石材构成,古意浓郁,气势凝重。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书法家黄云鹄书写的诗碑、告谕、楹联等百刻十多幅。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花木,其中有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至今春末夏初花朵满枝。寺内佛像已整修一新,香火也很兴旺。

千佛寺因寺后石崖刻有众多佛像而得名。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661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明嘉靖时曾重修太殿。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长征时,这里是93师师部驻地,也是“千佛寺苏维埃”的办公处。现在,寺内佛像,已仿古重塑,庙会之期,游人云集。

千佛寺后的千佛崖造像为唐代石刻。在高3.9米、宽2.7米的崖壁上,刻有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的佛像一百余尊。主龛高 3.55米,宽2.66米,顶部刻有半裸飞天,栩栩如生。

各位,一开始我就介绍说蒙山风景区包括百丈湖和青漪湖两处。这是两个湖光山色十分秀丽的景点,旅游服务设施也日臻完善,慕名游览的人四季不绝。百丈湖是 1958年建成的一座大型水库,常年蓄水量2000万立方米,占地 3000多亩。湖水源于夹金山下的玉溪河,兼收沿湖山林的明溪暗流,水质清澈可鉴。湖周浅山环列、林木葱笼,湖中桂花岛绿树成荫、亭楼隐现、古寺白塔、映照蓝天。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百丈湖成为水禽乐园。冬春的野鸭,夏秋的白鹭,千百成群,水天嬉戏,更增添湖区的自然野趣。湖上有各类游船供来宾乘座探幽,岸上有鲜美的鱼宴火锅独具特色,一座座的宾馆山庄,能满足渡假休闲者的更多需求。

清漪湖湖面55万平方米,常年蓄水400万立方米。清亮的湖水环抱着秀丽的龟山。山上美松亭亭,修竹摇摇,珍果红亮,茶垄沁香,与百丈湖相比,虽显得小巧却具有另一份清幽。那依山傍水的仿古长廊,闲置山腰的观漪阁,以及坝上的茶楼客舍,都是游人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两湖都在成雅高速公路近旁,游览极为方便,今天时间不够了,欢迎大家专程前往。

最新蒙顶山导游词通用篇十

八仙宫立于迷峰之巅,和盘龙亭、望远亭遥遥相望。宫中有神话传说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兰采和、吕洞宾、韩相子、曹国舅等八洞神仙塑像。四壁绘有他们不畏强暴惩顽凶,除暴安民救百姓的壁画。站在宫门前眺望,眼前云雾蒸腾,有众山浮动,人在九天的飘然如仙之感。

藤廊从八仙宫向回走,可以经过蒙山最清幽的一段路程。这就是藤廊,又名七崖十八盘,这里是:三里曲径通幽,四下绿围翠拥。深绿的树林,青绿的蕨丛,油绿的方竹,一片绿色的天地,绿色的世界,加上沿途的藤荡蔓浮,繁花鲜馥,鼯鼠相戏,幽鸟时鸣,欹石比错,翠屏朝晖,云洞石门,水惟如镜,熠闪光流,步移景换。真令人目不暇接,心醉情迷。

禅惠之庐从藤廊出来,我们不必原路返回,改从听泉廊回天盖寺。休息之后,游兴未尽的朋友可再去西边的“禅惠之庐”观赏。禅惠之庐位于蒙顶后山之腰,是宋朝佛学界的一代宗师禅惠结庐修行、著书立说之处。四周林木苍郁,藤蔓横生,泉声潺潺,幽鸟唤入,又是一番难得的景色。

花鹿池我们从天盖寺另一条下山通道,直达蒙山车站。中途这一组建筑名为花鹿池,因传说早年常有梅花鹿结群在池畔饮水而得名。池水终年不涸,池壁以石砌成,青山垂影,碧水清粼,弓桥似月,水榭雅致。花鹿池大殿塑有三组群像:南丝绸之路商人马队,唐僧取经的故事以及本地民间传说。新建的蒙山诗书画院收藏有文人墨客赞颂蒙山和蒙茶的墨迹,供人鉴赏。

永兴寺在蒙山之西山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相传为三国时所建,明、清时代曾进行修葺。山门石雕,有九龙盘绕,透“永兴古寺”牌,还有麒麟浮雕一对。大殿百楼3间,面阔12米,柱、梁、壁、楼全是石材构成,古意浓郁,气势凝重。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书法家黄云鹄书写的诗碑、告谕、楹联等百刻十多幅。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花木,其中有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至今春末夏初花朵满枝。寺内佛像已整修一新,香火也很兴旺。

千佛寺因寺后石崖刻有众多佛像而得名。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661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明嘉靖时曾重修太殿。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长征时,这里是93师师部驻地,也是“千佛寺苏维埃”的办公处。现在,寺内佛像,已仿古重塑,庙会之期,游人云集。

千佛寺后的千佛崖造像为唐代石刻。在高3.9米、宽2.7米的崖壁上,刻有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的佛像一百余尊。主龛高3.55米,宽2.66米,顶部刻有半裸飞天,栩栩如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