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

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

ID:1127924

时间:2023-07-07 17:35:03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篇一

河南旅游景区导游词精选,河南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景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河南旅游景区导游词精选,欢迎阅读!

今天我们将登船游览薄山湖风景区,去领略大自然赐予驻马店的瑰宝。

在去景区的途中,我把景区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薄山湖景区距确山县城20公里,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潮水面积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岭之间。

湖两岸有十万亩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环绕湖周。

薄山湖景区由朗陵景区、大坝景区、东大山景区、九子沟景区国部分组成。

今天我们游览活动主要安排在湖上,其间我们要游览湖心岛、毛竹林、九子沟,游湖还途经灵龟岛、“绿色长城”、大钩潭、禹王治水、处、骆驼岩、将军壁、猴儿崖等,整个游程约15公里,需要3~4小时。

现在,我们站在薄山湖大坝上。

它雄伟壮丽,拔地而起,把薄山和李岗山紧紧连接在一起。

大坝高48米,长545米,坝顶宽8米,库容6亿2千万立方米。

大坝东边这座山叫薄山,古时属朗陵县,西汉高祖四年设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的结合部。

西南是连绵起伏、巍峨雄壮的千里桐柏山;西北便是雄伟壮阔的千里伏牛山。

薄山即是临近、迫近大别山的意思。

游客朋友,请大家向前看,我们左前方的这个小岛叫湖心岛,小岛呈椭圆形,像一条大鲸鱼,随着湖水水位的升降与南面的小岛若即若离状若母子。

人们赞美湖心岛为“山依碧水水绕山,山幽水静鱼鸟欢,世人都晓西湖美,人上湖心赛神仙”。

湖心岛以植物景观最具特色,岛的东南面是一个大型自然植物园,有南北植物470多种,其中最珍贵的植物有杜仲、野大豆、南京坷楠树、日本花旗松、野皂英等。

这里是植物科普游览的园地。

听景不如看景,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下船信步湖心岛,走进桃花源吧。

大家都知道黄山的迎客松,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树我们叫它薄山迎客梨(棠梨),它以昂扬的姿态欢迎各位的到来。

前方这座亭子叫迎曦亭,是观赏湖光山色的眺望点,在这里,正对我们的这座山叫老虎岭,如果是傍晚,夕阳辉映下,就像一幅“一虎来饮水,惊走打鱼船”的泼墨画卷。

大家看左前方湖中一扁圆形的小岛,岛的中部绿树青青,岛的两头芳草菌茵,酷似一只惟妙惟肖的观赏佳品绿毛龟,这就是万年灵龟岛。

相传是一只万年灵龟好心救了过海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但是又被粗心的蓝采和误了封仙机会,在这等了三千多年,化作这座万年灵龟岛。

好了,现在请大家回到船上,继续我们的游程。

告别了鸟语花香的湖心岛,我们下一个景点是翠竹溪。

竹系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我国竹的种类繁多,约250余种,以江西奉新的大毛竹、广西花坪的纺竹、湖南君山的湘妃竹、四川重庆的慈竹、安徽池州的罗汉竹最具特色。

毛竹原产我国,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经济价值最高、栽培面积最大的竹种。

毛竹竿高通直,竹材坚韧,纹理直,蔑性好,具光泽,是良好的建筑和竹器用材,又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可制造乐器,工艺品等。

我们前方这个港湾通向一条优美的山谷,那就是毛竹林景区。

河南信阳、南阳、驻马店市为毛竹栽培的北缘地带,在小地形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成林,您可以感受一下这条山谷的地形与众不同之处。

您看这片毛竹有的粗壮,有的稚嫩,满眼弱翠葱茏。

竹以其有节、中空、常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可入诗又可入画,赞美竹子如“未曾出土先有节,即使凌云也虚心”。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爱竹,他常引用苏东坡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好了,大家照过相后我们就到下一个景点“绿色长城”。

随着游船的前行,我们将要到达湾转景变的s型大峡谷了。

现在请各位向右前方看那道山脊,您看它像不像咱们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呢?这里就是薄山湖“绿色长城”景区。

薄山湖还是鸟的王国,主要有鹤鹰、白鹭、灰鹭、雉、莺鹊、啄木鸟、鸥、斑鸠、布谷鸟、百灵、白头翁、画眉等,大家看湖边那些悠闲散步的白鹭,它是鹭科鸟类中最为秀美的一种,有著名的诗句为证:“一行白鹭上青天”。

过去只有在千古诗句中才能领略的意境,在眼前的薄山湖却是一幅平常景象。

薄山湖控制流域面积580多平方公里,湖内河汉纵横,四周山峦起伏,植被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这些优越久地理环境,形成了湖内适宜多种鱼类迅速生长的有利条条。

据不完全统计有墨鱼、黄刺鱼、龟、鳖、黄鳝、虾,蚌、螺等,还有在中原地区不多见的鲳鱼、金色鲤鱼、鳊鱼、白鳝、翅腰(当地俗称)等。

最好的要算桂鱼了,桂鱼也叫花鲫鱼,体形似鲫鱼,比鲫鱼宽而肥,头部和背部有圆形黑斑,它的肉特别细,特香,吃起来味道独特,是名贵的上等鱼之一。

薄山鱼要用薄山湖的水来婉才好吃。

客人最为称赞的是四种清炖鱼,即清炖花鲢、清炖鲳鱼、清炖鲫鱼、清炖甲鱼。

今天中午大家就能品尝到我们薄山湖的“全鱼宴”了。

现在横在我们面前的这道长的山岭,叫“舌头山”,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是疏青衣水通溱水(溱水河),薄山湖就是接头河堵坝而成。

当年禹王带领部下皋陶一队人马,来到这儿,发现“舌头山”阻挡上游来水,夏季洪水泛滥成灾,禹王就和他的部下驻扎在“舌头山”对岸的亮子冲上,开挖“舌头山”。

人们为了纪念禹王治水,在亮子冲山建有禹王庙,白龙庙现在仅存遗址,庙里的龙碑被当地老百姓收藏保存完好。

各位朋友,此刻我们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大钩潭”。

大家注意看,上游来水在舌头山绕了将近360度,河水冲击着亮子冲的崖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深潭,这是薄山湖水最深的地方,深达50米。

绕过了大钩潭,就到了骆驼岩。

相传它是大漠国的国王,因听说南方多美景,便长途跋涉来到这里。

这儿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喝过河水以后,它就不愿意离开这里,成为今天我们薄山湖的“骆驼岩”一景。

过了骆驼岩就到了“糜龙柱”。

这个石柱从水底直直伸出来,直指蓝天,糜龙柱左边的山林就是薄山湖原始森林带。

高大挺拔的马尾松遮天蔽日,其间时不时有松鼠探头探脑,野鸡在湖边展翅低飞,还有豺、狼、獾,最凶猛的要算野猪。

野果有野山楂、山葡萄、野生狱猴桃、山李子、山柿子、山梨、棠梨、山核桃、沙果、无花果、八月炸、山枣、酸枣、栗子、石榴等,这些山果酸甜可口,以产量高,质量好,种类多而著称。

最著名的是薄山板栗,是豫南特产之一。

随着游船的前进,我们来到了九子沟口,我们东边的这座山叫芦塘山,海拔385米,鲁王寨和九子沟都坐落在这里,它山高林密,一面环水,三面峭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山沟通往山寨。

相传殷商年间,封王的一名骁将羌尤跟着封王南征北战。

后来,封王施行暴政,残杀无辜,羌尤不想跟随一个昏庸残暴的君王,他一路南下来到淮河流域溱头河畔,发觉这一带山环水绕,林深谷幽,物产丰富,便驻扎于芦塘山上。

当武王得知羌尤起兵反封的消息时,便派来特使,共商收编合并伐纣灭商大计。

羌尤答应武王的要求,从此归附于周。

武王封羌尤为鲁王。

封王得知羌尤反叛,恼羞成怒地带着兵马攻打鲁王寨。

一场恶战打的天昏地暗,不幸的是鲁王九个儿子全部战死在这条惟一通往山寨的山沟里,后人至今还称它九子沟。

如今,山沟内古战场、攻防工事屯兵谷、练兵场遗址以及九千多米寨墙的残垣断壁犹在,令人们凭吊遗迹,遐想无限。

请大家往前看,这里九子沟口外湖湾的一道石壁,此地峭壁林立,岩石突兀,像一位身披盔甲,腰带佩剑的大将军,威武雄壮,高大挺拔,屹立在曲折回旋的湖畔,引人注目,叫将军壁。

和将军壁隔水相望的一扇巨大的悬崖峭壁就是猴儿崖了。

壁高四十余米,长达百余米,崖上云雾缭绕,崖下碧水深潭,崖面平整如墙,岩质裸露呈颗粒状,在湖水辉映下闪闪发光。

我们站在对岸眺望,可见悬崖倒影“行舟侧畔千帆过,鸟飞鱼跃凌空起”,呈现出一幅名为“猴崖泛舟”的画面。

这便是《确山县志》中记载的确山新增八景之一的:“浪水飞鱼”景观。

每当大雨滂沱之时,条条山水从崖顶飞泻而一,潭中浪花四溅,响声轰鸣,气势澎湃。

女士们,先生们,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您今后有机会再来薄山湖。

再见!

朋友,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们引到那艰苦创业的岁月。

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在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

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风光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主要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现在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

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

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

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

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

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

1960年3月,承担截流任务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在一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青年洞”。

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

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

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青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六部要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坝”。

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个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

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是乱石堆坝,其坝高雄踞亚洲第三位。

设计总库容7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530万立方米。

后经过沥青处理大坝印水面和高压混凝土岩缝灌浆,现大坝性能良好。

它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现在已被开发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

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车;中间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过洪水。

现在为了解决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铺设了管道,把弓上水库的水逆红旗渠水引入市内,所以又成了四用桥。

第六幅是“红英汇流”。

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东流,至合涧镇西汇合,形成了一处优美的飞流直泻奔腾图。

有诗赞曰:“珠溅花飞雪裹玉,流激瀑泻浪逐波。

闸开倾进琼浆液,两韵一渠唱凯歌”。

总干渠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

总干渠分水闸楼顶高悬郭沫若亲笔书写的“红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东峦至合涧镇与英雄渠汇流,浇灌着姚村、城关、合涧等35.2万亩土地;二干渠沿山坡东南方向到横水镇马店村,浇灌着姚村、河顺、横水等11.6万亩。

三干渠在分水岭双孔隧入口处,距分水闸500米,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浇灌着任村、东岗、河顺等4.6万亩土地。

1997年,分水闸实现了计算机遥控观察调节水位,使红旗渠灌区达到了国内自动化管理先进水平。

在分水闸的后面,有一座“红旗渠”纪念亭。

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

纪念亭匠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

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青年洞景区。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

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一派雄险秀丽的景色!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

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

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

看到雄鹰展翅,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东,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

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时有被开渫炮震松散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修民工。

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腰系大绳,下堑除险。

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

但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们有时也会被虎咬上一口,除险队长任羊成有一次摔在圪针窝里,差点送掉性命。

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崖。

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三四万人,漳河沿岸村庄又少,修渠民工没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

常年顶风冒雪,抗严寒战酷暑,度过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

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

神工铺就是当年修渠民工居住过的地方。

山碑是《山碑》摄制组于1990年请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片名。

《山碑》是一部反映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发展三部曲的电视片。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

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改变干旱缺水面貌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挥红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区主要景点。

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

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量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

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众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

当时每天每人只有六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

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他们还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

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1996年6月1日江总书记视察了红旗渠。

他沿渠观看了雄伟的红旗渠工程,详细看了碑刻等文物,听了讲解员的实地情况介绍后感慨地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然能保持那么乐观的情绪,就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

所以,我昨天在抗大纪念会上讲不要忘记创业时期的艰难岁月。

林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题词镌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励全市人民将红旗渠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好了,关于红旗渠的讲解到此结束了,希望红旗渠精神能成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动力,并能发扬光大。

谢谢!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

我叫刘齐,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邹师傅。

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邹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

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

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

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

东汉时为管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

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

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

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

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

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

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里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领略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

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档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1.河南旅游景区导游词

2.河南省旅游景区导游词精选

3.河南省旅游景区导游词

4.灵隐寺旅游景区导游词

5.河南热门旅游导游词

6.中国著名旅游景区导游词

7.河南宝泉风景区导游词

8.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景区导游词

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篇二

大家好!我是石人山风景区的一名导游员,大家一路颠簸,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石人山风景区管理处的全体员工欢迎和感谢大家的到来!

各位朋友,在游览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话,我会接近权利为大家提供帮助,也请大家配合我的工作。祝愿大家玩得开心,游的尽心,一路顺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青水秀的石人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善良、淳朴的石人山人。希望我这个石人山人能够成为您的朋友,也希望我的存在能够使您的石人山之旅更加精彩。

各位朋友,从鲁山县城驱车向西约两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到达风景秀丽的石人山,在这段时间里,我把鲁山的概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鲁山县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隶属于平顶山市,全县总面积2432平方公里,辖6个镇,14个乡,547个行政村,有汉、回、蒙、苗、壮等19个民族,总人口83万。鲁山县北、西、南三面环山,沙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东部形成沙河的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特殊的地形地势造就了鲁山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有煤、铁、石膏、水晶等40多种;水资源总储量达到9.4亿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库39座,其中地热泉5处,均在开发建设之中;土特产品有柿子、板栗、猕猴桃、拳菜、辛荑、杜仲、银杏等,其中“鲁山绸”早在1914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已经名誉海内外,现瑞士好士门公司专营此绸;张良镇蔬菜种植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特别是张良所产良姜,辛辣浓香,纤维独特,久煮不烂,相传,刘邦与项羽争雄时,曾身染重疾,服了良姜后即愈,后遂将良姜定为贡品。

特殊的地形地势也赋予鲁山重要的军事价值。自古以来,鲁山县就是一个军事重镇,以没大岭为例,该岭位于石人山北部,古称红石关,据此,进可攻击黄淮平原,退可藏身于伏牛山腹地,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此外,西南之三鸦关和西北之歇马关,是豫西名城洛阳通往豫西南重镇南阳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7年11月,这里曾是豫、陕、鄂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建国后,国家党、政、军领导人依然看重这里的战略地位,先后在山区修建了6座军工企业,一处空军基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鲁山县人杰地灵,甘冽的沙河之水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鲁山人民。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就出生在石人山脚下。唐代刺史、文学家元结,忧国恤民,清 廉为政,南宋抗金名将牛皋,精忠报国,一世英名,他们都是鲁山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儿女。除他们之外,还有许多鲁山籍名人,在此不再向大家一一列举。

但是,生活在这块人杰地灵土地上的鲁山人民却长期被贫穷困绕 着。1994年,鲁山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鲁山县山多、水多、灾多。据《鲁山县志》记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中,就有54次遭灾,再加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可谓是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和历史的缘故,贫困一直困绕着鲁山人民。1993年初,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县人民共同捐资捐款,展开了以旅游扶贫为龙头的旅游扶贫、交通扶贫、产业化扶贫、对口帮扶的“四轮”驱动战略。

几年时间,鲁山人民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今天,鲁山已形成了“一山一湖三条线”的旅游格局。一山即石人山;一湖即昭平湖;三条线即军事文化旅游线、民俗风情旅游线、温泉沐浴疗养线。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鲁山全县交通运输、建筑建材、林果山货、土特产加工、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鲁山人民尤其是西部山区人民的生活。

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李师傅了,此次云台山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部修武县境内,距焦作市区30公里,因为山势险峻,山峰之间常年云雾缭绕而著名。

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国家aaaa及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机密后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六个国家级称号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辖区有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青龙虾、万善寺、子房湖、茱萸峰、百家岩、叠彩洞等十大景点。

十余处以太行山山岳自然风光为主体,奇异水景为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可供休闲、游览、开展科普及科研等多项活动的综合旅游区。

云台山以山称奇。

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

踏千阶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北望太行山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

云台山以水叫绝,垂直落差达314米的云台天瀑雄冠华夏;天门瀑、白龙瀑、黄龙瀑、丫子瀑、情人瀑、九连瀑…形成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不老泉、王烈泉、三官泉…清冽甘甜。

中原第一景红石峡(温盘峪)、中原第一峡谷青龙峡、自然天成,雄奇险秀,潭瀑泉成群,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浑厚。

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这里不仅有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墓;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得隐居地(至今还有刘伶醒酒台、嵇康醉剑池、孙登啸台等遗迹)和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而且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

云台山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水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整座山峦,名木古树,奇花异草遍布其间;种类可达4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名贵中药材200多种,至今还有流传着药王孙思邈在此炼丹采药、服丹成仙的动人故事。

云台山的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又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各大肉多,体质健壮,其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较强的益气补肾、驱寒暖胃的功能。

是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另外云台山还有十足全虫、白山药、山木耳等,均别有特色,远近有名。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云台山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山区人民,民风淳朴,向往真、善、美,对云台山有着深厚的情感。

一道泉流,一块石头,在他们眼里都成了有血有肉有活泼生命的东西,并把他们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由此编制出许多神奇美妙的故事。

这些传说故事,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寄托了云台山人民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爱憎与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感。

朋友们,我们过了一线天桥,很快就可以看到有“中原第一景”之美誉的红石峡的全貌了。

xx年6月15日,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姜春云来此视察时,曾对这里的自然山水风光大家赞赏,称“中原第一景”。

在没有下到红石峡之前,先介绍一下红石峡的概况。

红石峡是14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地质遗迹,这里悬崖陡峭,红岩绝壁,是我国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他兼容北雄南秀之美,丹崖碧水、奇峰幽谷和数不清的潭溪泉瀑交相辉映。

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山岳景观,不会为“缩小的山水世界,扩大的艺术盆景”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到碧水、丹崖、蓝天的精妙组合。

谨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再次提醒大家走路时注意安全。

(顺石阶缓行到谷底)红石峡是一个精巧婉约的峡谷深涧,从地面上看,红色的峡谷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万绿丛中一线红,下地则是内藏锦绣,历来以三奇著称于世,第一,其在小中见大,红石峡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2米到30米不等,在这紧凑的空间里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观于一峡,融奇、雄、秀、险、幽、奥于一涧,巧妙地将大自然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融为一体。

江山川精华荟萃于方寸之中,不可谓不奇;第二,奇在深藏于地下,山为地下之山,水为地下之水。

千般美景和万般风情皆深藏在地面之下,第三,奇在四季如春,这里群山环抱,峡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进行充分交流,盛夏时节,峡外酷热难耐,峡内却凉爽宜人。

隆冬季节,峡外天寒地冻,峡内却花红柳绿,温润如春,引起冬暖夏凉、温度适中,所以又名长春谷。

(棋盘山)在红石峡东南端的峡谷上方,有一座奇异的小孤山,山体一色紫红,高约30米,长约20米,厚约米多,呈长方形板块,且石板平面上有许多规则的方格。

酷似一幅巨大的棋盘,人称棋盘石。

千百年来,他以独特的造型、抽象的语言应和着白龙瀑产生的回声,如同一位满腹经纶的老者在不辞辛苦地向来此观光游览的宾朋讲述着红石峡中九条龙的故事:红石峡中的九条神龙为何时分时合?棋盘山为什么是直立的?岩石上为什么有龙的爪印?红石峡中的石头为何是血红色?黄龙潭里为什么会有一对相吻事?如此等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些神话传说虽流传很久,但却久传不衰,因为它们具有褒扬真善美,揭示假恶丑的永久魅力。

(白龙瀑)在峡谷半山腰的位置上,我们往东南方便能看到红石峡的第一挂瀑布------白龙瀑。

从谷南端崖壁的涧口处跌落的那挂瀑布就是白龙瀑。

共分为三叠,垂直落差60余米,上下段短而隐,下一段长且露。

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因它毗邻云台山西南大门,故又称“迎宾第一瀑”。

(白龙潭)俗话说:“有瀑必有瀑”白龙潭的正下方就是该瀑布自天而降,积水而成的白龙潭,一瀑一潭,一动一静,一上一下,相映成趣。

传说,白龙潭是白龙王的水晶宫。

潭水清澈,波光潋滟。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白龙瀑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龙潭,可是潭水却不见涨起,也不见外流,大量的水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呐?原来白龙潭下有一条巨大的暗流河,大量的水顺着河道潜流而去,一路奔至修武县五里源乡的海蟾宫。

因此海蟾宫那里的水质特别好,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生产的松花蛋更是品质优良、口味纯正,有机会我们可以亲自去品尝一下。

(黑龙潭)再往前走,突然有一深洞映入我们的眼帘,洞长`三十米,洞内伸手不见五指。

洞内路面铺有石板,上可以走人,下面有渠水,现在,让我们手拉手向前行进,一同进洞吧。

(处山洞口)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听见谭飞瀑鸣的流水声,又可以看见飞檐陡壁,险情奇趣贯穿其中,回味无穷。

这个峡谷就是在距今145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期间,由水动力作用和地壳的不断抬升造成的。

他已经是一位具有十亿多岁的沧桑老人了。

(一线天)过了黑龙洞,这里涧水分割山体,中间有急流飞泻,绝壁高耸,崔嵬对持,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犹如泰山压顶,使人倍感惊险刺激。

(黄龙潭)这里峡宽二三十米,被与青龙潭相邻,前后对比相对开阔了许多。

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

浅绿淡黄的菌类游丝,漂浮在潭水上面,吸附在水底的鹅卵石上,把滩底掩映的清新流翠。

好像能工巧匠为黄龙潭铺设了一层金丝绒地毯。

潭中的石头倒影在水中,参差错落,好像一个水式庭院。

(含羞石、相吻石)在黄龙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分别位于潭中央的含羞石和潭东北的相吻石了。

据传说,这块含羞石无论春夏秋冬的水位怎么变化,她总是若隐若现地浮在水面上,十分奇怪,好像一位年轻漂亮的仙女见了美男子一样羞羞答答。

很不好意思地诉说着爱慕之情。

潭东北,那两块跃出水面,宛如一对情人相拥相吻的红色奇石,这是黑、百二龙王的龙子龙女的浪漫化身。

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恋之情。

( 逍遥石、龟背石)在黄龙潭的西北角还有一块奇石,高2米,长3米,宽约1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文理自然,古朴浑厚。

传说,庄子当年云游此处的时候,见之如老友后,顿时突发灵感,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逍遥游》,后人为了纪念此事,将其命名为逍遥石。

在逍遥石的旁边有一块巨石,上面有龟背纹理,所以叫龟背石。

(青龙潭)青龙潭位于黄龙潭北面,二潭相辅相成,时时相连,宛如鸳鸯交颈,潭内有一块奇石,时而浮上水面,时而又沉入水中。

人称“金龟浮水’。

神话告诉我们,仙界如同人间一样,也有命运的沉浮和坎坷。

(黑龙潭、黑龙瀑)过了青龙潭,来到的就是黑龙潭和黑龙瀑了,在这里,碧绿的潭水映衬着朱红色的山体所透出的鲜艳让人惊叹。

(悬石)顺着步道往前走到一弯曲处时,就是家在峭壁间的那块巨石,摇摇欲坠,人站到下边不免会感到心惊肉跳。

这块石头在当地又叫试心石。

未婚男子在心爱的姑娘求婚时,女方为了考验小伙子的诚心和胆量,就让他站在这块石心石下,对天发誓,与爱妻永结同心,否则天理不容。

现在,每到情人节这一天,都会看到许多情侣在诗心石下相对窃窃私语,山盟海誓。

(黄龙潭)面前的这条姿态壮观的瀑布,银白色的水幕从谷顶倾泻而下,声如闷雷。

青苔巧妙地生长在泉水的周围,与泉水交相辉映,雄伟壮观中不乏芊巧丽质,宛如一块硕大精美的水体雕塑。

在水体雕塑南面的水中还稳稳地躺着一块形似元宝的巨石----元宝石。

(天然壁画)从黄龙潭向北走过两座铁桥,(天然壁画)从黄龙潭向北走过两座铁桥,大家可以看到右前方有一幅珠光闪闪、色彩斑斓、宛若天工妙手编织的山水壁画。

泉水从一条石缝处向下溢出,有无数个塔松形状的苔藓铺垫,勾勒出无数珍珠银丝的线条。

并且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因其形状像针线,所以也叫“针线瀑”,每当阳光照射到水帘上时,便会呈现出另一番更为壮丽的景象,各种染色的水珠在青苔的衬托下熠熠发光,犹如.颗颗宝石珍珠镶嵌在山体上,因此又被称为“珍珠滩’。

珍珠潭流光溢彩,满目生辉,人们在此都会目不转睛的欣赏,久久不愿离去。

(天女散花瀑)常言说得好:好花成对,好事成双。

在珍珠潭的北面上方,有一条雄壮的瀑布与之相伴,人称为“天女散花瀑”。

两条瀑布上下错落,一南一北,一高一低,一明一暗,一雄一秀。

天女散花瀑源于三秀谷的谷底,落差30米,飘飘洒洒,飞花碎玉,能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该瀑布平时水量有限,但一到雨季,便一反常态,化做一条长龙,在人行栈道的正上方跃涧飞向对面山崖,形成 “苍龙过涧”的奇观。

好了,朋友们,待会儿我们就要顺这崖前栈道上去了,千万不要让美丽的风景从您眼前,指间,身旁溜走,赶快拍照留念吧。

沿崖前栈道盘旋而上就到了子房湖大坝子房湖

(在子房湖大坝安排休息)朋友们,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汪绿水,便是子房湖了,子房湖因西汉名将张良(字子房)在此隐居而得名,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

大家看,这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300余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出约100米,水容量为1亿立方米,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领略高峡出平湖的秀丽景色。

子房湖山青水碧,四季风景各异,春可临水赏山花,夏可入水戏碧波,秋观水天共一色,冬览山水扮素裹,置身于此,尽可得山水之乐。

于是,便有人赋诗赞曰:“天光湖色应心开,双浆展翅一字排。

清风乘坐歌谣去,夕阳驮得好梦来。”

古人云:“山之名,以人著”。

子房湖之所以闻名于世,于西汉名将张良密切相关。

张良,字子房,是秦末汗初著名的大军事家,政治家。

两千多年来,他一直被儒家所推重,为道教和民间所神化。

宋代的《太平广记》中的《神仙传》更是将张良列为“神仙”之列来记载。

传说,张良在博浪沙阻击秦始皇未中,经常在云台山来避难,因在河边踩住尹伊的脚印儿得到的“神”助,后因出山投奔反秦起义军而得志,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一代名臣。

历史上,张良作为西汉刘邦的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协助刘邦实现了亡秦灭楚大业,统一了天下,建立了西汉,而后功成身退,拒荣华富贵,重返云台山隐居。

他也因此躲过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杀身之祸。

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另有专家认为是15亿年前),体型小,扇径仅10毫米左右,晶莹透明,古称 “桃花鱼”,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xx年3月17日~20日在都江堰召开的 “中国红色名录”研讨会已正式将中华水母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 “极危生物”。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的 “桃花水母“已发现的有英国索氏,日本伊氏,和中国四川大渡河,四川灌县(基金都江堰市)以及湖北秭归五类,然而,前四类目前早已绝迹,仅存标本,秭归的 “桃花水母”也因三峡工程而面临灭绝的困境,已受到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在内的`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目前云台山景区已经邀请有关部门组织相关的生物学专家,水产学专家对 “桃花水母”进行了系统研究,实地考察,并提出了科学论证和建议方案,从而使“桃花水母”这一珍贵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好了,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体力也恢复了,我们启程继续参观游览吧!

(乘车赴潭瀑峡途中) 游客朋友们,请大家顺着我收支的方向往湖对岸看,看见了吗?那座雄伟挺拔,高耸入云的山峰,多像一名头戴战盔,身披铁甲的大将军啊!他就是张良的化身,当地人都习惯地称它为“将军峰”,也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张良峰”了。

再往前走,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沟谷, 名曰“黄楝沟”。

沟内景色宜人,泉瀑溪流, 奇峰异石。

最起初是沟边朝天伸展的那几座山峰,相连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独家独户的自然小村庄。

故事,老百姓靠天而食,苛捐杂税沉重,有人躲到佛掌峰上,筑青石为屋,青石铺路,开垦良田,遍栽果树,在上边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也因此躲过了官府的勒索。

他们在那里无忧无虑的快乐似神仙的日子,把自己的家园叫做“天堂”。

在子房湖的尽头,还有两个小村庄沿子房湖东西而建,这就是当年张良隐居时住过的村庄:子房村。

在隋末唐初,刘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囤积粮食、兵器,故后人也将它称之为“东仓”、“西仓”。

(车至潭瀑峡停车场)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千米叠彩瀑,这里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善于水的奇妙组合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们面前的这两条风格迥异的峡谷是闻名遐迩的泉瀑峡和潭瀑峡,左边的是泉瀑峡, 右边的是潭瀑峡。

按照我们的游程,请大家先随我们进入潭瀑峡,来感受这里如梦如幻的景色。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峡长1270米,峡谷东面,峭壁为耸,苍岩横卧;峡谷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争奇斗艳。

(地质博物馆)这里这一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便是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它是为纪念xx年云台山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而专门修建的。

地质博物馆内部分上下两部分, 上层出售当地土特产品、珠宝玉器、艺术品、饰物等,下层由影视厅和展厅组成,影视厅全天候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录制的地质资料光碟,讲述云台山的地质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展厅中展出的是各种珍惜奇特的岩石、化石、矿石等, 并详细标注名称、成因和矿物含量。

此外,还有反映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的图片、名人字画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来云台山的游客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能了解到在数亿万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中,大自然是如何造就了云台山叹为观止的灵山秀水的,特别是在xx年初, 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以后,这里更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驻足观赏。

(行至潭瀑峡牌坊处)请大家往我手指的方向看,对面山头上有一位老人,你看他头戴乌纱,身披官袍,悠然自得的坐在高山凹处,仿佛在思考什么,那就是被当地人所传送的“唐公石”。

说起唐公石,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明嘉靖年间,敢审诰名夫人的七品芝麻官唐成知县,因审了诰明而名声大震,但因此也遭到了官官相护的达官贵族的排挤,此后仕途坎坷,历遭磨难,在贬官途中,他曾在此游山玩水以泄胸中愁闷。

从此打消了仕途之念,在此隐居至终,后人名名此峰以示纪念。

(沿山间步行道路前行)在云台山的风景画廊里。

潭瀑峡可谓是大自然的上乘之作,因为隋末农民起义军刘武周曾在此安营扎寨,所以又名“小寨沟”。

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帘瀑、流瀑、彩瀑、奇石等景观,风光宜人,宛若秀丽江南。

所以,人们还给她起了雅号:“潭瀑川”。

(渡仙潭)这个潭水就是“渡仙潭”,渡仙潭水深幽静,水剔透如玉,绿如翡翠, 色如黛玉。

岸石色泽如丹,犹如人面桃花,据传说,渡仙潭具有普渡众生之功能,凡饮此潭水着,是蛇可以变成龙,是人可以变成仙,故名。

传说,当年女娲补天时,曾“杀黑龙以济冀州”,黑龙的子孙四处逃窜, 其中就有一条大黑蛇,躲在潭瀑峡西边的荒山中,每当夕阳西下,他便来此潭中饮水和沐浴,因得了数千年的云台山山水的灵气,修仙成龙,每逢大旱之年,他便在此升空, 为人间布雨,所以民间又将其称作“龙蛇潭”。

在潭的西北上方横握着一块巨石,状似碾盘,溪水长流,故名“磬石”。

潭西边基岩下,有一大石坎,名叫“龙蛇坎”石龛檐头,长着一排古柏,别看树小但是树龄可不小。

虽过了一百多年依然常青。

龛前放置了几块石头,就是过去民间的祈雨台。

(情人瀑)过了渡仙潭,这里有山路、水路两条道路通往峡谷深处,沿水路走不远,看见有一群瀑布自高层岩石上跌落。

瀑布分为三层,每个横断层都有两条瀑布相吸引融合在一起,如情人耳鬓厮磨。

窃窃私语, 流水终年不断,象征永结同心,所以人们把它叫做“情人瀑”。

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翡翠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朋友们,看完情人瀑,我们来到了翡翠潭的身边。

这里的潭水深不可测,比如翡翠,因而得名 “翡翠潭”。

潭内多泉,潭上方有双瀑,时合时分,大家看,潭西北上访有一“翡翠宝珠”,宛如人工造园。

传说很久以前,山阳城久旱不雨,麦苗眼看就要枯死,龙蛇多次行空,兴云无云,布雨无雨。

于是,翡翠仙自从项链上取下宝珠,向上天祈雨,刹那间甘霖普降,时旱情得到了彻底缓解。

这块翡翠宝珠也由此留在了人间,成为云“台山一宝”,同时也成了翡翠潭的标志。

金龙卧波 朋友们,过了可以检测出您的体型是否标准的“减肥石”后,我们便可以看到“金龙卧波”奇观了。

看见了吗?着银光闪闪,哗哗作响,由高处自由跌落的瀑布就是“银龙瀑”。

瀑下那一渊深潭便是“金龙潭”。

据说,谈内有条金龙,平常在潭底从不露面,但如果遇到阳光明媚的日子,金龙便会在碧波间出现,于是,人们便把这一奇观叫做“金龙卧波”。

丫字瀑 在往上走,大家是不是觉得眼前突然一片开阔,对了,这就是潭瀑峡中最宽阔的地方了。

大家瞧,“丫字瀑”在接我们了。

丫字瀑高10余米,挂在两层山阶上,程丫字形,瀑下潭深五六米,所以这里的人们都管它叫做“丫字瀑”。

丫瀑潭 朋友们,在丫字瀑下,也由一汪碧水,名叫“丫瀑潭”。

这里水色湛蓝,水面宽阔,可供游人泛舟嬉戏,游泳玩闹。

在丫瀑潭下有一块大平石台,泉水从台下缓缓流下,形成一条长50米的宽瀑。

台上台下,长满了苔藓,斑驳陆离,如诗如画,俗称“漫水滩”。

据传,这里曾时天羡慕雨后晒太阳的地方。

清漪池 大家看,前面有一个丹石碧水的仙池,那就是秀丽的“清漪池”了。

在清漪池的池水之下有一条深沟将其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水深不一,水色艳美无比。

无论有没有微风吹拂,水面上总是泛者清清的涟漪,十分可爱,令人悠然陶然,看在眼里,无限喜悦荡漾在心里。

这里水浅而清澈,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

俗话说:水至清泽无鱼。

但在这清池中却有小鱼生长,这些鱼为了保护自己,鱼身逐渐变得透明,在清澈的水中很难找到。

水帘洞 水帘洞是一个天然洞穴,洞顶为水草石檐,在石檐上挂着一条高七八米,宽五六米的珠帘。

你看它一条条,一线线 如晶莹剔透的珍珠从洞顶直垂下来。

经阳光一照,闪烁着宝气珠光,令人赞叹不已。

唐代药王孙思邈当年在云台山采药时,就常来此处歇息。

如果你有兴趣进入洞中,隔珠帘向外望去,可见绿树,岩壁,山石,游人组合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那将是另外一种乐趣。

石虎 大家看水帘洞门外的这块石头象什么?狮子?马?麒麟?不,都不是,它是一制猛虎。

这只猛虎据称是药王孙思邈的坐骑。

当年这只石虎也曾是一只有血有肉的猛虎,药王曾骑着它,天马行空,穿山跨涧,在云台山里到处采药,救死扶伤,济世救人。

碧玉潭,不老泉 大家看,这就是碧玉潭,潭水宛如一块碧玉珍藏在沟谷之中。

潭的西面为红岩陡壁,东面则是岩溶景观,潭北面的石阶上有一漏斗,内有暗流潜出。

您看,在潭东悬崖与珠帘洞相接处还有几个悬泉,常年流水不止。

其中有眼泉水从离地面1米高处喷薄而出,这就是潭瀑峡中最为著名的“不老泉”了。

经专家考证,潭瀑峡内的不老泉集太行山夏雨冬雪,渗漏流动50余公里复出,时不可多得的优质矿泉水。

《修武县志》记载魏晋时期逸人王烈,渴饮此泉,饿食黄精,活到338岁时仍健步如飞。

唐王试剑石和点将台 进入峡谷之前,我曾给大家讲过,谭瀑峡(小寨沟)名字的来历与隋末明初农民起义军刘武周有关。

这里为什么又会出现唐王试剑石和点将台呢?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为统一天下,曾在此讨伐刘武周。

正当两军对垒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代向唐王李世民献来宝刃一柄,名曰:嵇康剑,并称此剑是当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嵇康亲手锻造,甚是珍贵。

李世民得剑后,高高举起宝刃朝这块青石连劈两下,所以,至今,这块青石上还有横一条,竖一条两条剑痕,不信,大家上前仔细察看验证一下。

看过唐王试剑石,大家可上来参观一下“唐王点将台”你看它坐南朝北,酷似一把巨型大扇,扇轴着地,扇面凌石腾空,形象庄严威武。

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在攻破刘武周兵寨前,曾立于台上,布兵点将,以鼓舞士气。

龙凤潭 朋友们,这里就是潭瀑峡的尽头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汪潭水,名叫龙凤潭,又叫“唐王饮马池”。

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攻占刘武周的王寨后,曾在这里饮马以示胜利。

龙凤潭潭水清澈,水底和地面全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就而成,翠绿色的游丝将潭水染的鲜艳无比。

清风拂来水面微波荡漾,倒影摇曳,真是妙不可言,恍若仙境。

坐井观天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面绝壁, 其形状为一个“u”型沟谷,三面环山,一面敞口,在这里,我们四周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下头顶一片蓝天了,真有坐井观天的感觉。

龙凤壁 请大家顺着卧手指的方向朝北看,这是一幅龙凤呈祥的图画,真是美轮美奂,美妙绝伦。

大自然以天作画笔,以山为画卷,以泉水、苔藓以及蕨类植物作墨水,勾勒出如此活灵活现的一条巨龙和一只仙凤来。

在一簇簇青苔高挂的山崖上,仿佛有一只孔雀在翩翩起舞,雀尾下有一挂剔透晶莹的水帘,当地蒋其称作“凤尾挂珠”。

此外,附近还有“灵龟吐珠”、“云龙播雨”、“蝴蝶石”等诸多小景点等待着大家。

(沿山路折回到潭瀑峡停车场)大家知道华夏第一高瀑在那里吗?它就在云台山泉瀑峡的尽头,泉瀑峡全长3000多米,是以一条以华夏第一高瀑为标志、以深潭幽涧为特色的深谷。

峡谷内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如同仙阁,沟壁和谷底有数不清的清泉流出,看后令人心旷神怡。

主要特点是“一长双高”,“一长”指泉瀑峡峡谷幽长,“双高”指在泉瀑峡尽头的云台天瀑高可如云和谷口的宝塔峰高耸入云。

(宝塔峰)朋友们,你们看,泉瀑峡有多热情,尚未进入峡谷,就有奇峰迎接我们了。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座雄秀兼具,高耸入云的山峰就是双高之一的“宝峰塔”了。

宝峰塔海拔1158米,印章四宝塔而得名。

好了,朋友们,欣赏完宝峰塔后,我们便一同进沟参观游览吧!

索道观瀑 各位游客,我们走到这里,有空中,陆地两条路线通向大瀑布。

我们如果乘坐缆车,则只需花费十几分钟即可跨出省界,欣赏瀑布的源头,俯视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姿,站在崖顶可见山下游人如织,观瀑台,奇石,飞瀑,亭子,走廊等景点微缩眼底,点缀在山林中,犹如一个个秀在大山身上的可爱的装饰物,美丽至极。

远望脚下,雄奇指出莽莽苍苍,幽深之处岭黛山碧,空谷传音,美妙之处悠悠然然,令人心醉!

路功 朋友们,在泉瀑峡北面的悬崖峭壁之上还有一条古栈道,俗称路功,是古代一个寡妇所筑。

看见了吗?就是我手指的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关于路功的来历,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当年,由于云台山壁立千刃,山民行走多有不便。

但地有位妇女,因其丈夫和儿子在此采药,先后不慎追崖而死,于是,他也就变成了孤苦伶仃的寡妇。

这寡妇心地善良,为了不让悲剧在别人家重演,便行乞十年,讨得“三斗金,三斗银”,捐钱雇工,并由山神点化,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条栈道,使豫晋两省交界的地方逐渐热闹起来。

后人为纪念她,将此称为:路功,并在栈道最高最险处的岩石上,凿龛建庙,题刻“灵护古今”几个大字,把她奉为路神山神敬仰。

后人凡经此地,都肃然起敬,交口传颂这美丽动人的传说。

双秀峰,独秀峰 朋友们,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便能看到双秀峰和独秀峰了。

您看,在这里,南有独秀峰,北有双秀峰,三峰对峙,隔河相望,遥相呼应。

游人悼词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只有飞鸟和野猴才能光临其上。

幽潭

朋友们,俗话说得好:山无水则无趣。

进入泉瀑峡后,一路上总有流水陪伴在我们左右,大家也是一路踏水嬉戏而行,甚是快活惬意。

然而在这里,全瀑峡不仅为我们安排了踏水而行,现在又为我们准备了可以乘舟戏水的节目。

这里是一个深而狭长的幽潭,人们需乘坐橡皮筏才可通过。

你们看,由于这汪碧水深藏在这条窄沟深涧之中,堪称是幽中之幽,澳中之奥的绝佳境地,故名“幽潭”。

幽潭两侧奇石耸立,泉源密布,水帘千丝万缕,互相交织,源远流长,水声清脆悦耳,不仅使人想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

我们抬头向上看,看到蓝天在此合为一线,绿树掩映,一半是蔚蓝色,一半是翠绿色,将这幽潭打扮得幽奥神秘。

倘若独驾一叶轻舟,轻轻漂入水中,荡漾入梦,那真是飘飘欲仙。

幽瀑 朋友们,这就是幽瀑。

你看她洁白如练,随风飘洒,姿态娇美,尽收眼底,让人怜爱有加。

于是,人们不由得为这银白色的瀑和碧绿色的潭而拍手叫绝,丽日下,二者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只见白瀑愈加洁白,碧潭则愈加翠绿,谭瀑联袂将美演绎到了极至。

孔雀泉 朋友们,刚才一路攀登而来,想必大家已有些乏累。

但不要着急,等大家一看到孔雀泉,所有的疲劳便会一扫而光。

看,这就是孔雀泉。

它位于郁郁葱葱,堆苍集翠的孔雀林的下方,是一组悬泉。

你看它银瀑高挂,高约数十米,在泉瀑下方绿茵遍布,串串水珠自然垂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放光,恰似孔雀落在山涧,光彩照人。

得夹克到近处仔细观看,以此来洗掉一路风尘劳顿。

沿石阶至观瀑台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观瀑台”,这里是欣赏云台天瀑的最佳位置。

在这观瀑台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边从天而降的云台大瀑布,而且向北还可以看到古栈道“路功”犹如一条锦带缠绕在山间;向东望去则可见双秀峰,独秀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向南看则可见孔雀林中数不尽的孔雀泉竞相开屏,蔚为奇观;向下俯瞰,如临仙境瑶池,大有超凡脱俗之感觉。

云台天瀑 前面就是垂直落差达314米、由“华夏第一高瀑”之美誉的云台天瀑了,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它的风采吧!他上吻蓝天,下盖石阶,犹如晴天雨珠,临空飘落, 宛如透明玉带,又象翩翩起舞的少女的乳白色衣裙,因风作态,变幻无穷,亦梦亦真。

站在它的近旁,你会充分领略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宏雄伟气势,甚至可以倾听到它的心跳、感觉到它的呼吸。

波浪石坪 朋友们,大家请看这一块奇特的波浪状地面。

这就是“波浪石坪”。

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表面不同于其他石头,这利一岩石层面上是一处珍贵的地质遗迹,面积共有500平方米,台面波状起伏,活似凝固着的水波纹。

传说古时候,世间有共工氏,因为争夺皇帝的位置, “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了五色石用来补天,在这里杀死了一条兴风作浪的黑龙。

霎时间,血流成河,波浪起伏,凝成了这波浪形谷地,眼前的这块石坪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它形成于5亿年前水动力作用较强的滨浅海环境中,足由海水的潮汐等作用形成的。

目前,这种巨型纹理,堪称为中华一绝。

沿山路返回,从潭瀑峡停车场返程。

景区是以三国胜迹灞陵桥为依托,自1990年以来分期复建的文物旅游景区,位于城西八里处,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归刘挑袍处。

景区由灞陵桥、关帝庙两大部分组成,共有六个景点:门阙、照壁、青梅园、灞陵桥、关帝庙和桃园。

关帝庙为清代建筑,其他均为仿汉建筑,整个景区是以集桥、庙、园为一体的园林建筑。

这是景区的大门--门阙。

阙上浮雕着上古神话传说人物伏羲和女蜗;两边是门吏,他们身体微躬,面部表情恭谨,手里拿着欢迎贵宾的饰物迎接大家的到来!前面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照壁,上面浮雕着《汉关帝神游之图》,描绘的是关羽神游许昌的情景。

青梅园是根据“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辟建的纪念性建筑。

相传,曹操的夫人卞氏来到许昌后,每逢春来夏初,就想起家乡的青梅。

当时,兵荒马乱,卞氏吃不到青梅,唉声叹气。

曹操就派人从乡下移来梅树,种在丞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

每到成熟季节,果实累累,香溢满城,卞氏吃到青梅以后,眉开眼笑。

有一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南阳,走到半道,将士们渴得走不动了,忽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片梅林!”,一传十,十传百,将士闻之,口皆生津。

霎时,人人浑身是劲,个个如虎添翼,一鼓作气,攻下南阳。

曹操班师回到许昌后,为纪念这次胜利,精选青梅,酿造美酒,犒赏三军,并在梅林里建造一座亭子,全用梅木雕刻,曹操亲书匾额“青梅亭”,还把“望梅止渴”四个大字写在影壁墙上。

从此,这个故事便流传开来。

青梅亭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方。

曹操每到颖阳军营,总是要到这里把酒畅怀,赋诗抒情。

并且把它作为军营的接待宾朋最高礼遇的地方。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后人有诗赞曰:“绿满园林春已终,二人对坐论英雄。

玉盘堆积青梅满,金箪飘香煮酒浓”。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活”字门前。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

鼎立于这个时代的魏、蜀、吴三国都有一批智勇双全的文臣武将。

特别是曹魏集团,更是被人们誉为“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凭借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业绩和灿烂的三国文化。

这个“活”门便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丞相府新建一座花园落成了,曹操巡视后,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只是临走的时候,执笔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众人们不解其意。

曹操的主簿杨修非常聪明,说:“门里添活,意为,阔',丞相是嫌门太阔”。

于是工匠再筑围墙,改造停当,又请曹操视之,曹操大喜,问:“谁知我意”?左右答曰:“杨修也”。

前面就是灞陵桥了,千古流传的关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灞陵桥距许昌市八里处,又名8里桥。

为什么叫“漏陵桥”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大概与《三国志评话》的作者有意借名桥、写名事、为名人歌功颂德有关,把关羽挑袍的地方写成西安灞陵桥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谐音,以讹传讹,沿以为习。

无论是“八里桥”或是“灞陵桥”,由于这处遗址的历史影响,不失为许昌的一处名胜古迹。

关羽在许昌辞曹归刘并非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事。

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额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而且还亲自率领部将赶到灞陵桥头给关羽赠袍送金,为其饯行。

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身上,并勒刀回头称谢日:“蒙丞相赐袍,导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

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一败涂地,最后只带十数骑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因此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后人于溺陵桥畔修建了关帝庙,以作纪念。

此桥的始建年代无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

原桥青石灰砖结构,三孔,通长17米,高2.88米。

桥上遗留构件有石雕栏板、戏水龙头、望桥、石狮、石猴等,都存放在关帝庙内。

桥北为明末总兵左良玉泼墨手书“汉关帝挑袍处”的巨型石碑。

桥南是《关王辞曹操之图》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这座仿汉观赏桥。

桥长121米,单拱双柱,柱承栌斗,支顶拱体。

青石栏板上浮雕仿汉画像,内容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大多是反映汉代农桑狩猎、民俗天像等现实生活。

质朴生动,令人退想。

东阅台的正中入口处,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西月台南北对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烟,代表着帝王之仪。

1.河南省旅游景区导游词精选

2.河南旅游景区导游词

3.灵隐寺旅游景区导游词

4.中国著名旅游景区导游词

5.河南旅游景区导游词精选

6.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景区导游词

7.福建省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词

8.景区导游词

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篇四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灞陵桥景区。

景区是以三国胜迹灞陵桥为依托,自1990年以来分期复建的文物旅游景区,位于城西八里处,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归刘挑袍处。景区由灞陵桥、关帝庙两大部分组成,共有六个景点:门阙、照壁、青梅园、灞陵桥、关帝庙和桃园。关帝庙为清代建筑,其他均为仿汉建筑,整个景区是以集桥、庙、园为一体的园林建筑。

这是景区的大门--门阙。阙上浮雕着上古神话传说人物伏羲和女蜗;两边是门吏,他们身体微躬,面部表情恭谨,手里拿着欢迎贵宾的饰物迎接大家的到来!前面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照壁,上面浮雕着《汉关帝神游之图》,描绘的是关羽神游许昌的情景。

青梅园是根据“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辟建的纪念性建筑。相传,曹操的夫人卞氏来到许昌后,每逢春来夏初,就想起家乡的青梅。当时,兵荒马乱,卞氏吃不到青梅,唉声叹气。曹操就派人从乡下移来梅树,种在丞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每到成熟季节,果实累累,香溢满城,卞氏吃到青梅以后,眉开眼笑。有一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南阳,走到半道,将士们渴得走不动了,忽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片梅林!”,一传十,十传百,将士闻之,口皆生津。霎时,人人浑身是劲,个个如虎添翼,一鼓作气,攻下南阳。曹操班师回到许昌后,为纪念这次胜利,精选青梅,酿造美酒,犒赏三军,并在梅林里建造一座亭子,全用梅木雕刻,曹操亲书匾额“青梅亭”,还把“望梅止渴”四个大字写在影壁墙上。

从此,这个故事便流传开来。青梅亭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方。曹操每到颖阳军营,总是要到这里把酒畅怀,赋诗抒情。并且把它作为军营的接待宾朋最高礼遇的地方。“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后人有诗赞曰:“绿满园林春已终,二人对坐论英雄。玉盘堆积青梅满,金箪飘香煮酒浓”。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活”字门前。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鼎立于这个时代的魏、蜀、吴三国都有一批智勇双全的文臣武将。特别是曹魏集团,更是被人们誉为“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凭借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业绩和灿烂的三国文化。这个“活”门便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有一次,丞相府新建一座花园落成了,曹操巡视后,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只是临走的时候,执笔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们不解其意。曹操的主簿杨修非常聪明,说:“门里添活,意为,阔,丞相是嫌门太阔”。于是工匠再筑围墙,改造停当,又请曹操视之,曹操大喜,问:“谁知我意”?左右答曰:“杨修也”。

前面就是灞陵桥了,千古流传的关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灞陵桥距许昌市八里处,又名8里桥。为什么叫“漏陵桥”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大概与《三国志评话》的作者有意借名桥、写名事、为名人歌功颂德有关,把关羽挑袍的地方写成西安灞陵桥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谐音,以讹传讹,沿以为习。无论是“八里桥”或是“灞陵桥”,由于这处遗址的历史影响,不失为许昌的一处名胜古迹。

关羽在许昌辞曹归刘并非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事。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额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而且还亲自率领部将赶到灞陵桥头给关羽赠袍送金,为其饯行。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身上,并勒刀回头称谢日:“蒙丞相赐袍,导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一败涂地,最后只带十数骑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条生路。因此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后人于溺陵桥畔修建了关帝庙,以作纪念。

此桥的始建年代无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原桥青石灰砖结构,三孔,通长17米,高2.88米。桥上遗留构件有石雕栏板、戏水龙头、望桥、石狮、石猴等,都存放在关帝庙内。桥北为明末总兵左良玉泼墨手书“汉关帝挑袍处”的巨型石碑。桥南是《关王辞曹操之图》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这座仿汉观赏桥。桥长121米,单拱双柱,柱承栌斗,支顶拱体。青石栏板上浮雕仿汉画像,内容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大多是反映汉代农桑狩猎、民俗天像等现实生活。质朴生动,令人退想。东阅台的正中入口处,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西月台南北对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烟,代表着帝王之仪。

下面我们参观关帝庙。

关帝庙是为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是全国与关羽踪迹有关的八大关庙之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这里也曾是岳飞“颖昌大捷”的古战场。关帝庙三进院落,南北相连,次第增高。九殿一阁,古朴典雅,保存完整。内设塑像栩栩如生;匾额楹联含意深邃,书法精湛;长廊壁画,展现了关羽“忠不顾死,义不负心”的生平事迹。庙中碑褐荟萃,内涵深厚。更具特色的是:天下关庙都贬曹,这里关帝奉曹操。把关羽和曹操联系在一起加以歌颂,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现象。

庙前原有一座花戏楼,每年春秋大祭,关公庙会都要上演关公戏,锣鼓喧天,歌声动地。花戏楼毁于日本侵华战火。

庙前的御河桥,是帝王殿宇的象征。两边栏板的望柱上雕刻着石狮、石猴等。山门前这两匹马,都是关羽的坐骑,一匹叫白兔马,为关羽降曹前所用;一匹叫赤兔马,为关羽在许都时曹操所赠。

关帝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上方书金色“关帝庙”三字。门内侧有两尊塑像,右为关羽谋士马良,左为武将廖化。山门东侧墙上嵌有清同治十年的“移集呈稿”石方。此石方揭示了“商关公”的商业文化内涵及其魅力,商人以关羽的“仁、义”为本,买卖公平,信誉第一,承诺经营,童叟无欺,才使得集市兴隆,贸易昌盛。而市场的兴旺发达则在于市场的整顿治理。所以这方碑为研究清代的税收制度和市场管理也提供了可靠的文物佐证。同时,也揭示了商人为什么都把关羽视为“武财神”供奉起来的原因。

第二道门是仪门,也就是礼仪之门。中国的封建礼制繁多,等级森严,百官到此拜谒关公,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进人此门。仪门为三个入口,中为雉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右为文经门,专供文职官员进出;左为武纬门,供甲胄之士进出。而庶民百姓只能从两边的垂花门进出。

通过仪门,来到中院,也就是关帝庙的拜殿和大殿。院内有四通碑刻,分别立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年和乾隆五十一年,这就是灞陵桥、关帝庙的资料库,它真实地记载了灞陵桥和关帝庙的历史沧桑。

现在,我们来到了拜殿和大殿。拜殿与大殿相连。拜殿东、西山墙分别彩绘民间传说关羽的青龙宝剑和青龙偃月刀的来历。大殿面阔四楹,进深五间,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关羽挑袍群雕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发年曹操辞别关羽的情景。

绕过大殿屏风,进入春秋阁。正面是阁楼,东西有偏殿,东偏殿为议政堂,塑有刘备、关羽、诸葛亮、赵云等蜀国的核心人物,正在策划着军国大事;西偏殿为五虎堂,盔铠雄伟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站立一堂。春秋阁楼下有关羽读《春秋》的彩绘塑像,右有关平捧印,左有周仓持刀,塑造了关羽文武兼备,周仓、关平从不懈怠的形象。

庙宇利用围墙建造的东西对称的迥廊中,彩绘着46幅壁画,讲述了关羽的生平,壁画以《三国演义》为主线,博采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突出反映了关羽的忠、义、仁、勇。

关帝庙东邻为“桃园”,建有金兰亭、结义堂。结义堂塑有刘、关、张像,让大家感受那以天下为己任的桃园精神的熏陶。四周墙壁陈列着许昌三国胜迹的彩色图片,方丈之内可以饱览许昌的主要三国遗址。

灞陵桥景区的参观游览就到这里。

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大全篇五

现在我们来到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观光游览。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给晋平公弹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东西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园”两组塑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