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

ID:1165895

时间:2023-07-08 08:04:35

上传者:曹czj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篇一

青年律师因为资历还不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一年过去了,可以为自己做一份工作总结及时掌握学到的知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青年律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欢迎阅读。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把当代诗人贾岛的这首诗用在正踌躇满志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千辛万苦通过司法考试的我们,真的还需要花“十年磨剑”的功夫吗?笔者认为是的,作为一名刚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来说,不将律师职业作为毕生的理想,没有长时间不断地忍耐和积累的精神,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还沉浸在电视剧中描写的律师形象或者社会上种种对律师的传说之中,认为律师必定坐拥香车豪宅,潇洒自由;认为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的勇士等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律师的生活和工作并非如此。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还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上海市律协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律师28亿元总收入中,80%的收入由20%的律师创造。广东省的调查结果是,律师收入呈金字塔式,10%处于顶端,约20%处于偏上,而70%以上的律师则生活艰难。重庆市律师执业报告中,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江浙一些地区,执业第一年的律师月薪只有1000元。律师行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现实是,律师也并不像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潇洒风光。

青年律师应当理解与资深律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举例来说,一个人的家中,挣钱最多的不会是爷爷,也不会是孙子,肯定是父母,以后孙子会取代父母的地位,同样,孙子的地位以后也会被孙子的子女所取代。律师业也这么一代一代地走过来。经过多年的堆积资深律师成了中坚,很多业务可能都盯着资深律师而来的,但十年后,应该就是盯着青年律师而来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年律师是不是有这份雄心和力量,来取得客户的信任。所以,钱对于青年律师的确是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但应该客观和辨证地看待。单纯的提成制会毁了律师业,因为它会让律师过度商业化,变得没有理想,只向往金钱,致使有经验的律师不去培养后人,不去赡养前辈,而只顾着挣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良性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青年律师来说,在积累经验、能力、人脉的阶段,最应该坚持的应是“忠诚”二字,既包括对自己的团队的忠诚,也包括对客户的忠诚。具备了忠诚,才能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才能逐步取得客户的信任,把事情做好,不能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

从专业化的必要性来看,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对一个事务所来说,现在的法律服务市场非常大,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什么业务都做,就很有可能什么业务都做不精,就不可能提供深层次的有价值服务。对一个律师来讲,如果什么都做,时间长了就会困惑,面上谈起来好象都懂一点,但实际上却没一个方面是很精的或者说做得很深,这对日后成为成功律师是一种阻碍。律师作为专业人士,职业性质也要求我们对某一方面法律法规、实务操作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去见客户,给你客户提供意见,或者帮助他做一些事情,否则就是外科医生动手术,一刀下去却对后果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风险就可想而知。但是,专业化是受到法律服务市场大环境和律师事务所专业定位的小环境限制的,也是受到律师个人能力、爱好限制的,我们一方面应该主动追求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绝不应不顾客观实际地盲目追求专业化。一个律师在专业化时,还应看看周边律师是不是能做配合,如果你和其他律师不能形成互补,大家不能相互配合,单个律师专业化也是走不远的。表面上看,律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职业,但随着专业化发展,律师不应过于独立,应学会和其他律师配合。未来的律师不是强调自我独立的律师,而是把自己作为大型机器的一个零件,用大智慧去替代小聪明,发挥团队优势,这样才能摆脱挣作坊式辛苦钱的模式,去挣机械化流水线的钱。从目前的西北法律服务市场来说,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远远不够成熟和完善,表面看是法律服务专业化的客观阻碍,但换个角度来看,西北地区毕竟会发展,法律服务市场目前的无分工现象对我们来说反倒可以看做是机遇,只有走在其他人前边,才有可能成为区域市场的带头羊。从目前西北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来看,专业化基本还停留在理想化状态,极少数律师事务所虽已开展对专业化的追求,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意识到,起码一部分资深律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这对于青年律师来说,依然是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因此,从现状来看,目前的形势应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年轻律师是否能够做到专业化,根源应当是青年律师是否愿意走专业化道路。

青年律师在专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由于案源的不饱和状态和用钱高峰期的矛盾,能力的欠缺和对高端业务的渴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很多青年律师出现了浮躁和困惑的心态。而部分资深律师对年轻律师只重使用、忽视培养的训练方式,更加重了年轻律师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年轻律师应当守住真诚的心,忍住寂寞,耐住痛苦,把律师作为终生的事业而看待,认清楚巩固、提高、专业化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用去想着怎么跳过此过程,这应该是人生的一种锤炼。任何律师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逃避的可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生命周期都很短,甚至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七年之痒”,风生水起了一番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主要是公司设立之初,老板太想挣钱,致使公司的行为庸俗和扭曲。而比尔盖茨开始做微软时,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挣钱,而是怎样做软件。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挣钱,你首先不能去想着挣钱,然后才能挣到钱。如果想做一名好律师,首先也不能去想名利双收,而应该去想怎么做好业务,怎么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法律服务产品,然后,才能真正地做到名利双收。浮躁,是把事情做好的最大敌人,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因为一浮躁,就会使行为扭曲。不用担心没有人脉,时间会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坚持,终归会有一天,青年律师会做到在短暂的谈话时间里,明确挑剔的专业客户的法律需求和困惑,让客户产生合作的需求。青年律师从最初整理材料开始,然后学习怎么写文件,再有资格去签发文件,到最后客户只找自己、不找合伙人,这是一个成功的过程。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个在最艰苦的时候,还在做麦田守望者的人。最后,律师事务所作为律师执业的平台,应当积极为青年律师创造发展的外部条件。

年轻律师应该如何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去残酷的环境中拼搏?还是依托师傅的传、帮、带?还是依托整个律所的平台和团队?笔者认为,一开始就让年轻律师独立操作,其结果只能是照猫画虎,那对律师、对事务所、对客户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律师所面对的客户法律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成熟,很多领域如保险、金融、房地产、证券等的客户本身就高学历、高智商,其在该领域的经验和法律知识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正因为这样,那些客户就不会满足于一般法律服务,而希望得到高价值、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要专业化,甚至是创新的。另外,现在法律浩如烟海,基本没有律师能够说出1979年至今这20年间国家出台了多少部法律、法规,这就给提供法律服务增加了难度。如此情况下,年轻律师如果没经过系统训练,去给一个年长的、更懂本专业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就如同痴人说梦。律师业现在越来越专业,很难想象,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敢在没人带的情况下做手术。我们律师也一样,必须在前辈的指点下才可能去思考总结,才会发觉思维是否严密、是否缺陷。国外,年轻律师入行前均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培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但我们还做不到。所以,我们现有的律师事务所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师父带徒弟。当然,每个师父水平会有高低,每个师父的心态和侧重点会有区别,每个年轻律师的领悟能力也会有区别,这对年轻律师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关键是,跟着师父走,但不能受师父局限,一定要有相对独立性。因为完成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还得靠自己,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而相比师父的传、帮、带,依托一个更强有力的团队作为腾飞的平台,对年轻律师来说应该要更理想,更是一条发展的捷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即使在事务所里旁听其他律师讨论案件,也要比自己冥思苦想要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作为一个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起系统的人才梯队培养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流水线制度,即:在总结和归纳科学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律师事务所内部培养的青年律师,都能按照统一、规范、科学和高效的方式对诉讼和非诉讼事务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各带各的徒弟,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的不利局面。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年青律师的培养和发展课题,针对任何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但需要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的不断努力,年青律师更需要从自身做起,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才能实现全面的共赢。

xx年的脚步悄然间已经离我们远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可能重新来过,xx年留给我们每一给人365个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是一部充满不同感情色彩的故事,留给我们无限的回忆。xx年对自己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七月份告别了大学校园,使自己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切实的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在九月份的司法考试中自己有幸通过,这的的确确的让自己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已经都成为过去,留给自己的除了那段不知疲倦努力向前的美好回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明白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作用,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付出自己的行动,坚持一点点,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功。如果给自己的xx年定位的话,我觉得可以定位于:学业的成功,事业的起点。

当“xx年”这个字迹不断在工作日志中出现的时候,自己才明白过来:原来xx年已经来临,我们已经生活在xx年。新的一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张白纸,在年初的时候发给我们,经过自己一年的描绘,在年末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答卷,看是否是自己心中的那幅风景。

展望我的xx年,我期待着自己有一个新的突破,因为这一年对于自己非常的关键,这一年不单单是步入律师行业纯粹实习的一年,更重要的是这一年是自己事业的起步年,是自己社会角色转变的一年,这一年的实习、生活、做人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对自己以后的路产生定性,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所以自己没有理由去荒废这一年,相反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吸收周围优秀的环境和人给自己带来的没有穷尽的知识都是对自己的极大地不负责任,是对自己前途的一种扼杀。所以,在步入xx年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在xx年飞得更高,更好,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静下心来好好的计划计划自己的xx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xx年之初,我有幸地加入到了 律师事务所这个充满活力、团结、奋进、和谐的团队中来,成为了这个团队中的一分子,开始了自己的实习阶段,迈开了事业的第一步。xx年将自始至终的将贯穿与自己的实习阶段,站在xx的起跑线上,我想我会用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跑完xx年,如果对自己xx年做一个展望概括的话,我想仅仅用二个字就可以了------学习。

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戒骄戒躁。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心态的好坏将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有人说:实习律师不好当,收入低,老干活,日子实在难熬。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这句话的人心态过于急躁,急功近利,我想他离成功可能会越来越远,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选择了律师这门行业,就要铺下身子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以一颗谦虚、务实、理性的平常心来对待实习期。

其次,以积极的行动来吸收周围环境带给自己的营养。对于一个实习律师来说我个人认为选择律师所是非常重要的,实习期是一位律师步入这个行业的前奏曲,对于这个行业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一年的实习期将会使实习律师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于这一角色的转变,律师所带给一个实习律师的将会对他以后从事这一行业产生定型。对于我个人来说,非常幸运的加入到了龙和律师事务所,在这个优秀的大家庭中,我会不断努力地去吸收它的点点滴滴,让自己不断的得到提高。

再次,在不断巩固以前法律基础的基础上,加强对以前未涉及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对于不懂不会的要敢于大胆提出,坚决不止步与模棱两可,做出任何结论都应该做到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最后,要处处做一个有心人,需要自己去学习的地方并不仅仅是上面的几点,那仅仅是一小部分。在所里处处都是自己学习的空间,多看看律师老师们以前的案卷,总结其中的注意细节和办案技巧,有疑问的地方大胆的向经办律师提出疑问,请其解答。在跟随老师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多看多问多记多总结。对所里的各项工作都多多参与,我相信其中的每一步都会使自己得到提高。

xx年,我会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好每一部,明年此时,我会告诉自己:xx,我成功走过。

在此,感谢律师事务所诸位老师和同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5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律师队伍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部署从今年5月至明年5月在全省律师队伍中开展为期一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26日,召开各设区市司法局律管科(处)长会议对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各设区市司法局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并强化对各律师事务所开展活动情况的检查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积极指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省律师队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党委(组)领导、律师行业党组织具体组织下开展。省直党员律师参加了第一批学习,福州、厦门市直、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的党员律师参加了第二批学习,其他党员律师参加第三批学习。省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律师事务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意见》,成立了律师事务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律师事务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督促、检查。11月19日省厅召开了律师事务所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对律师事务所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专门部署,切实加大对第三批律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力度,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3、继续组织开展其它学习教育活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坚持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精神和胡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开展思想讨论,努力找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方案和意见。同时,组织广大律师认真学习《律师法》和司法部《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增强依法执业、规范执业的意识,切实加强律师事务所自身建设,努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1、制定下发“两个规定”。根据新《律师法》及配套规章的规定,对我省现行的有关律师管理规定、管理办法进行清理,特别是组织开展修订省厅《关于律师事务所审核登记程序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律师证申领审核程序的暂行规定》工作。在处务会多次讨论形成《关于律师事务所设立审核程序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关于律师证申领审核程序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于5月份召开了修订律师管理规定座谈会,征求各地律管科(处)长的修改意见。经充分考虑、吸收各地意见后,于9月21日正式印发《关于律师事务所设立审核程序的规定》和《关于律师执业证申领审核程序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的行政许可。

2、起草了省市县三级律师管理职责划分的意见。根据新《律师法》和司法部配套规章,草拟了《福建省司法厅进一步明确省内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管理职责的意见(初稿)》,有待进一步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3、依法办理行政许可事务。今年以来,全省共批准设立律师事务所40家,注销律师事务所1家,办理律师事务所重大事项变更130件;新颁发律师执业证320本,办理律师转所160人。

4、参与部颁规章修订工作。按照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安排,我处参与了司法部规章《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办法》的起草工作,现该规章已形成送审稿。同时,还参与了部规章《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监督检查办法》起草论证工作。

1、做好律师证照加盖有效期延续章工作。根据新《律师法》,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活动应进行年度考核,不再开展律师事务所年检和律师年度注册工作。但是,由于至今为止司法部《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办法》等相关规章仍在制定中,尚未出台,开展年度考核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规定。因此,为确保我省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正常执业,在今年4-5月份省厅对现行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和律师执业证加盖了有效期延续章,实现了律师年检注册工作向年度考核工作的平稳过渡,为正式启动年度考核工作打下了基础。

2、做好律师证照换发工作。根据司法部安排,从2019年10月1日起启用新版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从2019年1月1日起原执业证书停止使用。因此,换发全省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成为第四季度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任务。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处召开处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时采取了6项措施确保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一是立即向厅领导汇报,赢得厅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二是根据本省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情况迅速向司法部申领了各类空白新版执业证书;三是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尽快添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四是召开换发工作会议,对设区市司法局律管科长和经办人员进行培训;五是下发文件,对换证工作尤其是信息采集工作进行部署;六是做好全省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信息录入和执业证书打印、盖章以及新旧执业证书换发工作。

1、加强律师业务指导。在督促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的前提下,及时了解和掌握律师代理敏感案件和事件情况,并对一些涉及面广的案件进行重点跟踪指导,确保律师依法履行职责,妥善解决纠纷;同时,坚持将全省律师办理此类案件情况每季度汇总向厅领导书面报告。今年以来,全省律师共办理敏感案件和事件75件。

2、做好来访及投诉工作。加强对投诉工作的协调与指导,督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切实履行职责,按规定程序与时限做好来访接待和投诉查处工作。今年以来,我处共接受、批转群众来访来信投诉23件,目前已办结13件。

3、切实加强律师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工作。把查处律师违规违纪行为作为端正行业风气、提升社会形象的手段,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并强化了对设区市司法局查处工作的指导,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查处。今年以来,全省共给予2名律师停止执业的行政处罚,给予2名律师警告的行政处罚。

4、扎实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省律师行业201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全省律师行业2019年纠风工作实施方案》,对年度律师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和纠风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地按照省厅的部署,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专项治理活动扎实开展。

1、向社会公开推荐一批接收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中国台湾居民实习、执业的律师事务所和指导律师。根据司法部《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中国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中华全国律协《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2019年7月6日省厅向社会发布公告,公开推荐70家律师事务所和329名律师作为接收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中国台湾居民实习、执业的律师事务所和指导律师。此后,有2名中国台湾居民获准在厦门实习。

2、认真开展专题调研。今年6月,省厅组成调研组深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就律师业加强涉台法律服务、开展闽台律师交流合作、扩大对台开放等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探索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全省律师业如何围绕海西建设全局,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主动融入,重新调整工作部署,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运作,有所作为,不断创新涉台法律服务载体和平台,切实加大涉台法律服务力度,不断紧密闽台律师界的交流合作,切实拓展两岸合作的范围、层次和成效。

3、积极开展专项涉台法律服务。广大律师认真总结几年来开展专项涉台法律服务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了解掌握台企、台商、台胞、台属的法律服务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涉台法律服务。年内,漳州市、三明市先后组建了涉台事务律师顾问团,厦门、泉州市设立了区级涉台律师顾问团,至年底全省共组建了17个涉台律师法律服务顾问团,开展台商权益保障工作,帮助台商解决涉法难题。省台商投诉协调中心特邀法律顾问由10人增至25人,分布在全省九个设区市,服务台商范围覆盖到全省。厦门市司法局进一步扩大了律师事务所服务台企“一对一”结对子的范围,由28对发展到50对;成功举办了海峡律师实务研讨会,促进两岸律师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服务两岸经贸往来及产业转移对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律师共担任309家台企法律顾问、提供涉台法律咨询4929人次、代理涉台诉讼及仲裁案件1914件、办理涉台非诉讼法律事务588件。

4、贯彻落实“许可中国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设立代表机构”的政策。今年5月国家出台“许可中国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两地试点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涉台民事法律咨询服务”这一惠台新政策后,认真贯彻落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是积极促成司法部于7月14日下发通知正式同意我厅开展中国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设立代表机构的试点工作;二是代司法部律公司起草了《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设立代表机构审批和管理规则(试行)》,同时热情接待中国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来人来电咨询,目前,已有3家中国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提交了设立代表机构申请;三是多次请示、报告司法部律公司,提请司法部尽快出台相关规章,明确有关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管理规定等,争取早日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

此外,今年7月,美国christie kim律师事务所获准在厦门设立代表处,实现了外国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在我省零的突破。

1、积极推进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监督检查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情况,指导各地进一步建立完善律师值班接访制度、律师接访工作台账制度、接访工作考评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确保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切实发挥作用。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网络,现全省共在61个县级以上政府信访部门设立了律师接访室,其中南平、泉州、厦门、宁德、莆田五个市在每个县级以上政府信访部门设立了律师接访室。今年以来,全省共有2505人次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参与了576次县级以上党政、人大、政协领导接访日活动,接待上访群众2.2万人次,解答信访群众法律咨询2.7万人次,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纠纷案件2833件,调处解决1528件,提出书面法律意见455条。

2、不断深化律师法律服务“三进”工作和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结对子”活动。指导各地、各律师事务所进一步巩固律师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成果,总结推广“进乡村”工作经验,做实做好“进校园”工作,建立完善台帐,健全规章制度,真正使律师法律服务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做到服务为民,执业为民。进一步推进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结对子”活动,组织引导各律师事务所和广大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活动,参与辖区内重大、复杂、疑难民事纠纷以及涉法涉诉案件调解。目前,全省共有333家律师事务所与364家司法所结成了对子。

3、引导律师积极介入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针对近期医患纠纷频发的特点,各地积极组织引导律师配合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法制宣传,依法提出调解方案,进行耐心说服教育,促成纠纷顺利调处。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篇二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呢?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年律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把当代诗人贾岛的这首诗用在正踌躇满志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千辛万苦通过司法考试的我们,真的还需要花“十年磨剑”的功夫吗?笔者认为是的,作为一名刚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来说,不将律师职业作为毕生的理想,没有长时间不断地忍耐和积累的精神,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还沉浸在电视剧中描写的律师形象或者社会上种种对律师的传说之中,认为律师必定坐拥香车豪宅,潇洒自由;认为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的勇士等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律师的生活和工作并非如此。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还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上海市律协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律师28亿元总收入中,80%的收入由20%的律师创造。广东省的调查结果是,律师收入呈金字塔式,10%处于顶端,约20%处于偏上,而70%以上的律师则生活艰难。重庆市律师执业报告中,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江浙一些地区,执业第一年的律师月薪只有1000元。律师行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现实是,律师也并不像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潇洒风光。

青年律师应当理解与资深律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举例来说,一个人的家中,挣钱最多的不会是爷爷,也不会是孙子,肯定是父母,以后孙子会取代父母的地位,同样,孙子的地位以后也会被孙子的子女所取代。律师业也这么一代一代地走过来。经过多年的堆积资深律师成了中坚,很多业务可能都盯着资深律师而来的,但十年后,应该就是盯着青年律师而来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年律师是不是有这份雄心和力量,来取得客户的信任。所以,钱对于青年律师的确是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但应该客观和辨证地看待。单纯的.提成制会毁了律师业,因为它会让律师过度商业化,变得没有理想,只向往金钱,致使有经验的律师不去培养后人,不去赡养前辈,而只顾着挣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良性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青年律师来说,在积累经验、能力、人脉的阶段,最应该坚持的应是“忠诚”二字,既包括对自己的团队的忠诚,也包括对客户的忠诚。具备了忠诚,才能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才能逐步取得客户的信任,把事情做好,不能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

从专业化的必要性来看,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对一个事务所来说,现在的法律服务市场非常大,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什么业务都做,就很有可能什么业务都做不精,就不可能提供深层次的有价值服务。对一个律师来讲,如果什么都做,时间长了就会困惑,面上谈起来好象都懂一点,但实际上却没一个方面是很精的或者说做得很深,这对日后成为成功律师是一种阻碍。律师作为专业人士,职业性质也要求我们对某一方面法律法规、实务操作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去见客户,给你客户提供意见,或者帮助他做一些事情,否则就是外科医生动手术,一刀下去却对后果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风险就可想而知。但是,专业化是受到法律服务市场大环境和律师事务所专业定位的小环境限制的,也是受到律师个人能力、爱好限制的,我们一方面应该主动追求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绝不应不顾客观实际地盲目追求专业化。一个律师在专业化时,还应看看周边律师是不是能做配合,如果你和其他律师不能形成互补,大家不能相互配合,单个律师专业化也是走不远的。表面上看,律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职业,但随着专业化发展,律师不应过于独立,应学会和其他律师配合。未来的律师不是强调自我独立的律师,而是把自己作为大型机器的一个零件,用大智慧去替代小聪明,发挥团队优势,这样才能摆脱挣作坊式辛苦钱的模式,去挣机械化流水线的钱。从目前的西北法律服务市场来说,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远远不够成熟和完善,表面看是法律服务专业化的客观阻碍,但换个角度来看,西北地区毕竟会发展,法律服务市场目前的无分工现象对我们来说反倒可以看做是机遇,只有走在其他人前边,才有可能成为区域市场的带头羊。从目前西北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来看,专业化基本还停留在理想化状态,极少数律师事务所虽已开展对专业化的追求,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意识到,起码一部分资深律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这对于青年律师来说,依然是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因此,从现状来看,目前的形势应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年轻律师是否能够做到专业化,根源应当是青年律师是否愿意走专业化道路。

青年律师在专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由于案源的不饱和状态和用钱高峰期的矛盾,能力的欠缺和对高端业务的渴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很多青年律师出现了浮躁和困惑的心态。而部分资深律师对年轻律师只重使用、忽视培养的训练方式,更加重了年轻律师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年轻律师应当守住真诚的心,忍住寂寞,耐住痛苦,把律师作为终生的事业而看待,认清楚巩固、提高、专业化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用去想着怎么跳过此过程,这应该是人生的一种锤炼。任何律师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逃避的可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生命周期都很短,甚至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七年之痒”,风生水起了一番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主要是公司设立之初,老板太想挣钱,致使公司的行为庸俗和扭曲。而比尔盖茨开始做微软时,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挣钱,而是怎样做软件。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挣钱,你首先不能去想着挣钱,然后才能挣到钱。如果想做一名好律师,首先也不能去想名利双收,而应该去想怎么做好业务,怎么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法律服务产品,然后,才能真正地做到名利双收。浮躁,是把事情做好的敌人,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因为一浮躁,就会使行为扭曲。不用担心没有人脉,时间会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坚持,终归会有一天,青年律师会做到在短暂的谈话时间里,明确挑剔的专业客户的法律需求和困惑,让客户产生合作的需求。青年律师从最初整理材料开始,然后学习怎么写文件,再有资格去签发文件,到最后客户只找自己、不找合伙人,这是一个成功的过程。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个在最艰苦的时候,还在做麦田守望者的人。

年轻律师应该如何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去残酷的环境中拼搏?还是依托师傅的传、帮、带?还是依托整个律所的平台和团队?笔者认为,一开始就让年轻律师独立操作,其结果只能是照猫画虎,那对律师、对事务所、对客户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律师所面对的客户法律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成熟,很多领域如保险、金融、房地产、证券等的客户本身就高学历、高智商,其在该领域的经验和法律知识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正因为这样,那些客户就不会满足于一般法律服务,而希望得到高价值、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要专业化,甚至是创新的。另外,现在法律浩如烟海,基本没有律师能够说出1979年至今这20年间国家出台了多少部法律、法规,这就给提供法律服务增加了难度。如此情况下,年轻律师如果没经过系统训练,去给一个年长的、更懂本专业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就如同痴人说梦。律师业现在越来越专业,很难想象,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敢在没人带的情况下做手术。我们律师也一样,必须在前辈的指点下才可能去思考总结,才会发觉思维是否严密、是否缺陷。国外,年轻律师入行前均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培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但我们还做不到。所以,我们现有的律师事务所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师父带徒弟。当然,每个师父水平会有高低,每个师父的心态和侧重点会有区别,每个年轻律师的领悟能力也会有区别,这对年轻律师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关键是,跟着师父走,但不能受师父局限,一定要有相对独立性。因为完成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还得靠自己,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而相比师父的传、帮、带,依托一个更强有力的团队作为腾飞的平台,对年轻律师来说应该要更理想,更是一条发展的捷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即使在事务所里旁听其他律师讨论案件,也要比自己冥思苦想要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作为一个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起系统的人才梯队培养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流水线制度,即:在总结和归纳科学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律师事务所内部培养的青年律师,都能按照统一、规范、科学和高效的方式对诉讼和非诉讼事务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各带各的徒弟,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的不利局面。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年青律师的培养和发展课题,针对任何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但需要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的不断努力,年青律师更需要从自身做起,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才能实现全面的共赢。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篇三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自己即将完成由实习律师到执行律师的角色转换,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与锻炼,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些许的变化,已由最初的无所适从变成有条不紊,对于想象中的律师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对律师这行业的重新认识。我同一些从法学专业毕业直接通过司法考试进入律师行业的青年人有所不同。我是从金融行业转行到律师行业的,以前的工作经历及有过的一些社会经验,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为人处事方法和原则,在新行业中需要角色的转换,往往非常不适应,很难有所改变,非常痛苦。虽然,在过去也曾经接触过一些金融法律知识以及认识一些律师朋友,但隔行如隔山,没有进入这角色之前与进入这角色之后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律师这职业是复杂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单纯的。其复杂之处在于,律师不仅要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当事人,包括各种刑事犯罪嫌疑人,而且要和公安、检察、司法、政府等众多部门存在关系。一个案件往往涉及很多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层面,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律师行业的人来说,这些经历无疑是极其鲜活而又深刻的。其单纯之处在于,正如《律师法》所要求的,律师的首要职责,乃是服务于当事人。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律师没有自己的立场,如果有,那也是符合法律和正义以及律师职业准则和道德标准的立场。除此之外,律师别无其他立场。这种作为追求公正之过程中的“工具性”价值,使我在过去一年来不断地思考和重新定位自己的立场和位置,不断尝试改变自己,以构建自己作为一名律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特征。

其次,要加强法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法律实务实践,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过去一年接触到的实务工作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法学体系博大精深,历史攸久,而且领域宽广,我现在所知法学知识相对于整个法学体系只能算是冰山一角,空气中一尘埃。同时,“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理论的学习可以培养我的基本思考逻辑。但是,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必然是僵死的,了无生气,难以适用,也最终无法起到其保护权利、维护正义的初衷。对于律师而言,一名成功的律师,过硬的理论知识必不可少,娴熟灵活的实践经验尤为重要。把理论知识投射到鲜活的案例中,变成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有力武器,想方设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律师应当具备的根本素质。

再次,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谈判能力,辩论能力,协调能力等。专业素质必备,综合素质地位同样举足轻重,有时甚至对案件起决定性作用。大凡成功的律师,其过人之处并不仅仅因为他扎实的专业素质,还有让人折服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魅力。我认为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多参加具体的案件处理,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当然这些综合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完善。虽然这一年多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实习期间,这样的锻炼的机会还是未免太少,也算是一种遗憾。

此外,要想成功转行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还需要有着坚实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于我个人而言,培养正当的职业道德,坚守法律人的职业底线,塑造坚定的正义观、价值观,是我在走向律师执业之路时首先需要实现的目标。

再次感谢律所的各位师傅和同仁在过去一年中给予我的帮助,在您们的身上闪现着对法律事业的执着,使我获益良多。作为一个即将执业的法律工作者,要想通往成功的彼岸,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也还有很多的辛酸需要品尝,也必将使我更有力的前行,激励我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而继续奋斗。也许律师这条路并不适合我,但是不管风雨再大,我也会日夜兼程!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篇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把当代诗人贾岛的这首诗用在正踌躇满志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千辛万苦通过司法考试的我们,真的还需要花“十年磨剑”的功夫吗?笔者认为是的,作为一名刚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来说,不将律师职业作为毕生的理想,没有长时间不断地忍耐和积累的精神,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还沉浸在电视剧中描写的律师形象或者社会上种种对律师的传说之中,认为律师必定坐拥香车豪宅,潇洒自由;认为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的勇士等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律师的生活和工作并非如此。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还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上海市律协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律师28亿元总收入中,80%的收入由20%的律师创造。广东省的调查结果是,律师收入呈金字塔式,10%处于顶端,约20%处于偏上,而70%以上的律师则生活艰难。重庆市律师执业报告中,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江浙一些地区,执业第一年的律师月薪只有1000元。律师行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现实是,律师也并不像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潇洒风光。

首先,青年律师应当正确对待收入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青年律师应当理解与资深律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举例来说,一个人的家中,挣钱最多的不会是爷爷,也不会是孙子,肯定是父母,以后孙子会取代父母的地位,同样,孙子的地位以后也会被孙子的子女所取代。律师业也这么一代一代地走过来。经过多年的堆积资深律师成了中坚,很多业务可能都盯着资深律师而来的,但十年后,应该就是盯着青年律师而来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年律师是不是有这份雄心和力量,来取得客户的信任。所以,钱对于青年律师的确是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但应该客观和辨证地看待。单纯的提成制会毁了律师业,因为它会让律师过度商业化,变得没有理想,只向往金钱,致使有经验的律师不去培养后人,不去赡养前辈,而只顾着挣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良性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青年律师来说,在积累经验、能力、人脉的阶段,最应该坚持的应是“忠诚”二字,既包括对自己的团队的忠诚,也包括对客户的忠诚。具备了忠诚,才能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才能逐步取得客户的信任,把事情做好,不能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

其次,青年律师如何处理在面对专业化时的矛盾。

从专业化的必要性来看,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对一个事务所来说,现在的法律服务市场非常大,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什么业务都做,就很有可能什么业务都做不精,就不可能提供深层次的有价值服务。对一个律师来讲,如果什么都做,时间长了就会困惑,面上谈起来好象都懂一点,但实际上却没一个方面是很精的或者说做得很深,这对日后成为成功律师是一种阻碍。律师作为专业人士,职业性质也要求我们对某一方面法律法规、实务操作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去见客户,给你客户提供意见,或者帮助他做一些事情,否则就是外科医生动手术,一刀下去却对后果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风险就可想而知。但是,专业化是受到法律服务市场大环境和律师事务所专业定位的小环境限制的,也是受到律师个人能力、爱好限制的,我们一方面应该主动追求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绝不应不顾客观实际地盲目追求专业化。一个律师在专业化时,还应看看周边律师是不是能做配合,如果你和其他律师不能形成互补,大家不能相互配合,单个律师专业化也是走不远的。表面上看,律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职业,但随着专业化发展,律师不应过于独立,应学会和其他律师配合。未来的律师不是强调自我独立的律师,而是把自己作为大型机器的一个零件,用大智慧去替代小聪明,发挥团队优势,这样才能摆脱挣作坊式辛苦钱的模式,去挣机械化流水线的钱。从目前的西北法律服务市场来说,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远远不够成熟和完善,表面看是法律服务专业化的客观阻碍,但换个角度来看,西北地区毕竟会发展,法律服务市场目前的无分工现象对我们来说反倒可以看做是机遇,只有走在其他人前边,才有可能成为区域市场的带头羊。从目前西北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来看,专业化基本还停留在理想化状态,极少数律师事务所虽已开展对专业化的追求,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意识到,起码一部分资深律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这对于青年律师来说,依然是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因此,从现状来看,目前的形势应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年轻律师是否能够做到专业化,根源应当是青年律师是否愿意走专业化道路。

青年律师在专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由于案源的不饱和状态和用钱高峰期的矛盾,能力的欠缺和对高端业务的渴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很多青年律师出现了浮躁和困惑的心态。而部分资深律师对年轻律师只重使用、忽视培养的训练方式,更加重了年轻律师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年轻律师应当守住真诚的心,忍住寂寞,耐住痛苦,把律师作为终生的事业而看待,认清楚巩固、提高、专业化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用去想着怎么跳过此过程,这应该是人生的一种锤炼。任何律师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逃避的可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生命周期都很短,甚至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七年之痒”,风生水起了一番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主要是公司设立之初,老板太想挣钱,致使公司的行为庸俗和扭曲。而比尔盖茨开始做微软时,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挣钱,而是怎样做软件。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挣钱,你首先不能去想着挣钱,然后才能挣到钱。如果想做一名好律师,首先也不能去想名利双收,而应该去想怎么做好业务,怎么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法律服务产品,然后,才能真正地做到名利双收。浮躁,是把事情做好的最大敌人,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因为一浮躁,就会使行为扭曲。不用担心没有人脉,时间会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坚持,终归会有一天,青年律师会做到在短暂的谈话时间里,明确挑剔的专业客户的法律需求和困惑,让客户产生合作的需求。青年律师从最初整理材料开始,然后学习怎么写文件,再有资格去签发文件,到最后客户只找自己、不找合伙人,这是一个成功的过程。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个在最艰苦的时候,还在做麦田守望者的人。最后,律师事务所作为律师执业的平台,应当积极为青年律师创造发展的外部条件。

年轻律师应该如何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去残酷的环境中拼搏?还是依托师傅的传、帮、带?还是依托整个律所的平台和团队?笔者认为,一开始就让年轻律师独立操作,其结果只能是照猫画虎,那对律师、对事务所、对客户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律师所面对的客户法律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成熟,很多领域如保险、金融、房地产、证券等的客户本身就高学历、高智商,其在该领域的经验和法律知识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正因为这样,那些客户就不会满足于一般法律服务,而希望得到高价值、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要专业化,甚至是创新的。另外,现在法律浩如烟海,基本没有律师能够说出1979年至今这20年间国家出台了多少部法律、法规,这就给提供法律服务增加了难度。如此情况下,年轻律师如果没经过系统训练,去给一个年长的、更懂本专业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就如同痴人说梦。律师业现在越来越专业,很难想象,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敢在没人带的情况下做手术。我们律师也一样,必须在前辈的指点下才可能去思考总结,才会发觉思维是否严密、是否缺陷。国外,年轻律师入行前均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培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但我们还做不到。所以,我们现有的律师事务所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师父带徒弟。当然,每个师父水平会有高低,每个师父的心态和侧重点会有区别,每个年轻律师的领悟能力也会有区别,这对年轻律师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关键是,跟着师父走,但不能受师父局限,一定要有相对独立性。因为完成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还得靠自己,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而相比师父的传、帮、带,依托一个更强有力的团队作为腾飞的平台,对年轻律师来说应该要更理想,更是一条发展的捷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即使在事务所里旁听其他律师讨论案件,也要比自己冥思苦想要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作为一个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起系统的人才梯队培养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流水线制度,即:在总结和归纳科学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律师事务所内部培养的青年律师,都能按照统一、规范、科学和高效的方式对诉讼和非诉讼事务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各带各的徒弟,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的不利局面。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年青律师的培养和发展课题,针对任何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但需要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的不断努力,年青律师更需要从自身做起,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才能实现全面的共赢。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篇五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把当代诗人贾岛的这首诗用在正踌躇满志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千辛万苦通过司法考试的我们,真的还需要花“十年磨剑”的功夫吗?笔者认为是的,作为一名刚踏上律师道路的青年律师来说,不将律师职业作为毕生的理想,没有长时间不断地忍耐和积累的精神,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还沉浸在电视剧中描写的律师形象或者社会上种种对律师的传说之中,认为律师必定坐拥香车豪宅,潇洒自由;认为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的勇士等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律师的生活和工作并非如此。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还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上海市律协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律师28亿元总收入中,80%的收入由20%的律师创造。广东省的调查结果是,律师收入呈金字塔式,10%处于顶端,约20%处于偏上,而70%以上的律师则生活艰难。重庆市律师执业报告中,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江浙一些地区,执业第一年的律师月薪只有1000元。律师行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现实是,律师也并不像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潇洒风光。

首先,青年律师应当正确对待收入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青年律师应当理解与资深律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举例来说,一个人的家中,挣钱最多的不会是爷爷,也不会是孙子,肯定是父母,以后孙子会取代父母的地位,同样,孙子的地位以后也会被孙子的子女所取代。律师业也这么一代一代地走过来。经过多年的堆积资深律师成了中坚,很多业务可能都盯着资深律师而来的,但十年后,应该就是盯着青年律师而来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年律师是不是有这份雄心和力量,来取得客户的信任。所以,钱对于青年律师的确是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但应该客观和辨证地看待。单纯的提成制会毁了律师业,因为它会让律师过度商业化,变得没有理想,只向往金钱,致使有经验的律师不去培养后人,不去赡养前辈,而只顾着挣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良性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青年律师来说,在积累经验、能力、人脉的阶段,最应该坚持的应是“忠诚”二字,既包括对自己的团队的忠诚,也包括对客户的忠诚。具备了忠诚,才能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才能逐步取得客户的信任,把事情做好,不能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

其次,青年律师如何处理在面对专业化时的矛盾。

从专业化的必要性来看,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对一个事务所来说,现在的法律服务市场非常大,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什么业务都做,就很有可能什么业务都做不精,就不可能提供深层次的有价值服务。对一个律师来讲,如果什么都做,时间长了就会困惑,面上谈起来好象都懂一点,但实际上却没一个方面是很精的或者说做得很深,这对日后成为成功律师是一种阻碍。律师作为专业人士,职业性质也要求我们对某一方面法律法规、实务操作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去见客户,给你客户提供意见,或者帮助他做一些事情,否则就是外科医生动手术,一刀下去却对后果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风险就可想而知。但是,专业化是受到法律服务市场大环境和律师事务所专业定位的小环境限制的,也是受到律师个人能力、爱好限制的,我们一方面应该主动追求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绝不应不顾客观实际地盲目追求专业化。

一个律师在专业化时,还应看看周边律师是不是能做配合,如果你和其他律师不能形成互补,大家不能相互配合,单个律师专业化也是走不远的。表面上看,律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职业,但随着专业化发展,律师不应过于独立,应学会和其他律师配合。未来的律师不是强调自我独立的律师,而是把自己作为大型机器的一个零件,用大智慧去替代小聪明,发挥团队优势,这样才能摆脱挣作坊式辛苦钱的模式,去挣机械化流水线的钱。从目前的西北法律服务市场来说,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远远不够成熟和完善,表面看是法律服务专业化的客观阻碍,但换个角度来看,西北地区毕竟会发展,法律服务市场目前的无分工现象对我们来说反倒可以看做是机遇,只有走在其他人前边,才有可能成为区域市场的带头羊。

从目前西北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来看,专业化基本还停留在理想化状态,极少数律师事务所虽已开展对专业化的追求,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意识到,起码一部分资深律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这对于青年律师来说,依然是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因此,从现状来看,目前的形势应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年轻律师是否能够做到专业化,根源应当是青年律师是否愿意走专业化道路。

主要是公司设立之初,老板太想挣钱,致使公司的行为庸俗和扭曲。而比尔盖茨开始做微软时,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挣钱,而是怎样做软件。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挣钱,你首先不能去想着挣钱,然后才能挣到钱。如果想做一名好律师,首先也不能去想名利双收,而应该去想怎么做好业务,怎么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法律服务产品,然后,才能真正地做到名利双收。浮躁,是把事情做好的最大敌人,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因为一浮躁,就会使行为扭曲。不用担心没有人脉,时间会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坚持,终归会有一天,青年律师会做到在短暂的谈话时间里,明确挑剔的专业客户的法律需求和困惑,让客户产生合作的需求。青年律师从最初整理材料开始,然后学习怎么写文件,再有资格去签发文件,到最后客户只找自己、不找合伙人,这是一个成功的过程。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个在最艰苦的时候,还在做麦田守望者的人。最后,律师事务所作为律师执业的平台,应当积极为青年律师创造发展的外部条件。

年轻律师应该如何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去残酷的环境中拼搏?还是依托师傅的传、帮、带?还是依托整个律所的平台和团队?笔者认为,一开始就让年轻律师独立操作,其结果只能是照猫画虎,那对律师、对事务所、对客户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律师所面对的客户法律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成熟,很多领域如保险、金融、房地产、证券等的客户本身就高学历、高智商,其在该领域的经验和法律知识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正因为这样,那些客户就不会满足于一般法律服务,而希望得到高价值、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要专业化,甚至是创新的。另外,现在法律浩如烟海,基本没有律师能够说出1979年至今这20年间国家出台了多少部法律、法规,这就给提供法律服务增加了难度。如此情况下,年轻律师如果没经过系统训练,去给一个年长的、更懂本专业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就如同痴人说梦。律师业现在越来越专业,很难想象,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敢在没人带的情况下做手术。

我们律师也一样,必须在前辈的指点下才可能去思考总结,才会发觉思维是否严密、是否缺陷。国外,年轻律师入行前均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培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但我们还做不到。所以,我们现有的律师事务所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师父带徒弟。当然,每个师父水平会有高低,每个师父的心态和侧重点会有区别,每个年轻律师的领悟能力也会有区别,这对年轻律师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关键是,跟着师父走,但不能受师父局限,一定要有相对独立性。因为完成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还得靠自己,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而相比师父的传、帮、带,依托一个更强有力的团队作为腾飞的平台,对年轻律师来说应该要更理想,更是一条发展的捷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即使在事务所里旁听其他律师讨论案件,也要比自己冥思苦想要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作为一个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起系统的人才梯队培养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流水线制度,即:在总结和归纳科学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律师事务所内部培养的青年律师,都能按照统一、规范、科学和高效的方式对诉讼和非诉讼事务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各带各的徒弟,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的不利局面。

2023年青年律师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十(6篇)篇六

在我们辞旧迎新,开创未来的追求中,绕不开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和工作经验积累。只有把实践工作中所得的感悟,置于理性磨砺,获得新的认识,以此来实现自己新的进步。

任何人一定是社会中一员,任何工作是经济活动的一个要素,无论作为社会的一员或为一个要素,都在系统内部或与外发生作用。作为律师,担当司法制度的法律服务职能,充当法制推进器,让争议或法律需求纳入法制轨道,与其它法治职能的组织机构和司法等人员共同在某种法律程序,互为协助,互为制约,解决案件争议,提供法律知识,共结法治成果。但是职业化的律师,仍然不失为自然人本有的属性,更多的需要与人交际,建立友好关系,信任关系,成为职业人的工作基础,否则将是无源之水,无缘之木。律师执业虽从属于案件服务,相当案件为利益而发生争端,但利益始发于经济活动,而利益分配涉及相关规则原则等规范和要求,专业性服务便利了自己,有时亦可能不便宜于当事人,则我们从经济活动要素中考察的工作效果,可能要作出一定牺牲或奉献。在这宏大叙事建构下,我在201x年度的工作中对于如何认识自己,又如何对相关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始终不竭地推动律师行业并从中发展自己。

我的为人。我在201x年度工作中,始终认真接案,认认真真办妥当事人委托的案件,让当事人满意,无愧于当事人是我的敬业和责任。我未曾受过任何所办案件当事人的投诉,因为我恪守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从不迷恋当事人托办案件的经济利益。我与人相处,喜欢当面批评,反对背后弄人。一个人可以反对我,因为我没有权利让别人不反对我。反对和支持是一个人的情感、立场和处事原则所决定,自己决定的自由高于别人企求。然而为了反对一个人,或搞垮一个人,或弄臭一个人,不择手段,不知反省,这种人是非常可恶的。

代理具体案件中的政治原则。我在代理案件中把握行为方向,讲大局,讲稳定,依法办事,能从法理高度阐释案件利弊得失,让当事人知晓案情之所以然,不让案件当事人走向斗争,努力消除斗争倾向,充分发挥律师讲究法治观念的作用。

我认为,律师服务领域不仅仅是代理,可能会涉及网络中政治言论。我不仅现实空间依法从事法律实务,也在网络虚拟空间,发挥出律师的法治角色,自觉肩负民族大义,忠于自己祖国,对一些可能背叛国家利益的,或一些心中存有不平的富于怨怼之人进行论战,以个人微博力量捍卫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话语权。

开拓业务的收案原则,从不抢不夺与其他律师可能有联系的案件。案件代理,是个人收益来源,亦是执业竞争对象。如果竞争无序,将他人案件囊括自己手中,可得眼前利益,但失去的可能应有的道义。无视道义,一个只会贬低他人的人,那等于贬低他自己。当然一定程度拔高他人,亦也会有意想不到惊喜。但是不涉及案件代理,仅为实事实是评议,这个需在合理范围内讨论,用合理批评之善意,绝不能放弃原则去迎合无能无耻之人搞和事佬,这正是社会正义所需要。

建立必要生活圈子,搞好对外友好关系,决定案件代理广度和类别。与老板打交道的律师,收费量高于与打工者交道的律师,相反收费量多的却不见得辛苦。这个我深有感触,干得很辛苦,还是赶不他人轻松收费。同时要改变我个人生活圈子,可能受累于先前所信任群体。但是以收费高低多少论“英雄”的时代,私有化程度较高社会里,是必然反映,在相当时期内无法改变。但我相信,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熟悉的路,一定是成功之路。

我也充分认识到,只有努力建设和完善好事务所管理职能,弘扬团结向上的文化,才能消弥各自为政,各自只为业务奔走,却不相往来的习惯。根据本所现状和历史缘由,当务之急是健全合伙人会议和主任的职能,根据章程及其它规章制度,既有效发挥各自的职能,又要相互制约,共同服务好事务所稳定和发展,让事务所在新的历史时期经受风浪的考验。徜若不改革事务所制度建设,保留那些消极习惯和作风,那么分崩离析不远了。

尊重司法人员,坚守法律底线,共同服务好当事人法律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里充斥着利益至上,当事人或多或少有调节冲突的法律需求,或为参与调和相互之间规则商定,律师从中代理发挥效用,主要与司法人员联接,共同沟筑个案的程序或机制,引导在一定框架下解决法律争议。摒弃为一己私利牺牲一些法治原则,谋不正当关系,或夸大律师作用,或贬值司法。总之我意识到律师只能在法治框架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可能在法治以外,有律师作用空间。

上述我以个人执业经历总结的做人原则、工作方法,以及与事务所与司法人员间关系的认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改变不了他人观念,甚至改变不了自己一些秉性,当然也改变不了律师业发达方向,但我始终认为任何个人不管在律师执业中有多么成功,不管其生活圈子有多大,与司法人员关系如何融洽,这均是其个人效果,不是整个律师业进步和繁荣的根体保障。我们要为律师业作出自己贡献,推动律师走出仅为诉讼或非诉讼的服务角色,能在法制经济,法治政治中发挥更大话语和作用。否则改变不了律师不能自由进入法院大门的现状,这是当今所有律师的难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