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

ID:1191999

时间:2023-07-08 13:11:04

上传者:曹czj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篇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31中学积极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化学组的全体教师,不论是从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特别的收获。相信校本教材的编写一定会给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非凡的影响!

首先,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化学组每一位教师都拿出一节研讨课,我们全组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在评课中,坦诚自己的想法,各抒已见,对每一堂课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教师的个性特点,探讨如何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出今后课堂教学应发扬的特点及应改进的问题。

在学校的研讨课活动结束后,我们化学组的研讨课却一直伴随在我们教学之中。教材新,我们的要求也新。每上一节课前,个人首先要多发现问题,在集备时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拿出解决办法,形成一定的思路。在上课时,相同课例多人上大家听,听完后马上再议,随时随地思考自己班学生情况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做到了备教一致,以学定教,这样就使每一位教师通过研讨课这一形式,在教育教学上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其次,我们学校以名师、骨干教师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从中吸取精华,与各人的教育教学相对照和结合,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化学组在组内、校内相互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认真向其它学校的同行们学习,每次市里组织的教研活动,我们都认真积极的参加。在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组的教师还多次去外地、外校学习,并带回来宝贵的经验与我们大家共享。如高三老师去大连学习回来,在教研组活动时向全组介绍听课体会。去年,臧晓君老师去哈尔滨听课时,带回了光盘,组织全组教师观看,使我们全组教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再就是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把重点放在集体备课上,加强了备课、上课、辅导、批改、检测的全程研究,认真研讨每个教学环节,优化重组教学全过程。用“心”备课,做到“备教一致,以学定教”。根据校本教研制度的要求,在们我集体备课时间,学校领导深入其中,与我们一道学习探讨,加强对备课的指导。我们力争实现从体现“三新”(即手段新、方法新、思路新)到需创过“三关“(即学生关、教材关、教学教法关)再到坚持四个原则(即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化学组一直是一个非常团结向上的集体,无论是任何的时候,一人有事大家帮,一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上公开课更是如此,一人登台,全组保驾护航,一节课的成功那真是化学组全体老师的智慧结晶。

特别是对于一节课的不同处理,我们平时不断的多次研讨,但做为公开课推出来,我还是要做到严谨细致的.我们拿出了一课多上的公开课形式,让不同风格的老师适应不同的学生,找准切入点,更好地聚焦课堂,向课堂要效率,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以上是我们化学教研组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全体化学组的老师,一定更加刻苦专研,拿出更多、更新的教研成果,使我们的教学更适应我们的学生!

一.宣传发动,明确读书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主要以两本书为主,一本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另一本是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首选我们组做好读书的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读书氛围,让广大教师认识到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品位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读书热情。

二.制定计划、合理组织。

为了确保此次读书活动开展得有效、深入,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读书小组,各年级年级组长为负责人,落实责任,分配任务,负责本小组老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并经常开展交流,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定期组织本组教师交流研讨读书心得。

三.及时总结,不断进步。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项活动,也喜欢上了读书,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把感受都记录下来,并随时把学到的新思想、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各读书小组读书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老师们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写出了深有见地的读书心得,并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有4片读书笔记获推荐为本组的优秀读书心得,老师们都表示两本书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实施学生更好学的课堂教学,也适时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时间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特别是高三年级组课堂教学在历次教学调研中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读书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每个教师持续地投入极大的热情。今后,我们将在学校的组织下进一步深入地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完善更合理的读书机制,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篇二

本次活动是县实验中学与县马厂中学落实县教育局安排的“城乡联动”教研活动,另外,县教研室为了推动县“学科核心组”开展工作,深入调研学科教学情况,邀请了学科核心组部分成员,叶志兵主任、石冰冰老师、实验中学潘玉才校长、周大昌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

1、考勤、签到:

3月14日上午7:30县教研室叶志兵主任、石冰冰老师组织参与活动马厂中学、县学科核心组老师签到考勤,提听课、研讨要求,从第1节课到上午第3节课参与活动的老师深入课堂听课,第4节课组织两所学校的老师及学科核心组老师,在实验中学三楼小会议室交流。

2、上课、听课:

实验中学精心准备了一节初一数学课、初二一节物理课,执教的初一(7)班数学老师陈冬梅、初二(7)物理老师魏晓宁,由于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很有水平,用公开课形式形象的演绎了该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成果——“一三三三”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获得听课领导、老师、学科专家的好评。

实验中学狠抓教学质量提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积极构建适合新课程理念又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四年的不懈探索,“一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特色鲜明,本次活动,实验中学除了精心准备的两节公开课,其他老师课堂全部向来宾开放,上午第一节到第三节课,听课教师可以随意推门听课,展示了实验中学老师的自信与谦逊,本次活动,教育局领导、学科专家组老师、马厂中学老师共听课45节,其中数学15节、物理14节、语文4节、英语5节、化学2节、历史1节、政治2节、地理2节。

3、交流研讨:

上午第四节课,听课领导、专家、老师与上课老师、实验中学教务处领导、学科骨干教师交流了听课情况,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石冰冰老师、来自怀文中学的县学科核心组语文学科凌惠老师、化学学科老师陈新荣、来自国际学校的政治学科徐杰老师、来自如东实验中学地理学科仲政老师等作了交流发言。发言老师仅仅围绕该校的“一三三三”课堂模式、结合具体上课内容作了点评。

(1)数学课:

初一陈冬梅公开课《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仲伟东、王梅、张爱如、高永树、王建国、朱旭华等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目标明确、容量大、教学结构安排合理、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导入、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过渡自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以问题为主轴,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时点拨,教学有效、高效,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

以上听课老师还听了数学老师黄晓芬、任登香、汤建刚的常态课,认为三位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点拨透彻、重点突出,教师教态自然、课堂气氛热烈。

(2)物理课:

初二魏晓宁老师公开课《弹力》:叶志兵主任、陈德浩、王成东、胡成亚王立、胡海堂、陈春健、李冠松老师参加听课,听课老师认为:魏晓宁的课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都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重视联系实际,能够较好的把握学校推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都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教学环节紧凑、教师具有较为成熟的课堂教育能力。

以上物理老师还听了梁奎香老师的《重力、力的示意图》:认为梁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法灵活,课堂容量适当、重难点突出、板书条理清晰,讲练结合,注重赏识教育。

(3)语文、英语、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课

语文凌惠、王会平老师认为:刘碧文、葛盼彦朱红莲老师执教的《陋室铭》、徐清远老师执教的《出师表》,都能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课前预习设计、课堂巩固练习设计训练量大,非常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刘碧云老师还能从古文教学特点出发,让学生多读、多讲、多解、多评,教学效果非常好。

英语石冰冰主任、陶娟老师认为:岳兰老师、韦小红老师、初一6班胡老师的英语课,两位老师英语口语流畅准确、基本功扎实,三块黑板上预习、练习针对性强,能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学生掌握效果不错。

化学陈新蓉老师认为:范广红的复习课、李老师的《食物中的有机物》,两堂课都能体现该校“三为主、三设计”的教学模式,预习问题设计由浅入深、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亲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篇三

《电功率》这节课从9年级电学来讲是一节新课,如果从8年级已经掌握的“机械功率”来讲,它又是一节概念的延伸与应用课,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书面内容来讲,就会变成一节“陈述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李松老师依据当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了精心加工与处理,通过设置问题,巧妙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使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具有如下特点: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充分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符合新课标对教学过程的要求。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生活中电灯泡额定功率的大小与亮度的经验,从学生已掌握的灯泡并联时的结论提出灯泡串联时可能出现的结果引出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由“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过渡到“电流做功的快慢”和“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顺利地把机械功率的概念过引申到电功率。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清清楚地认识到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通过对灯泡灯丝的观察与分析,确定不同灯泡的电阻大小,提高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两只灯泡的串联与并联,巧妙地解决对电压和电流两个变量的控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实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逻辑顺畅,满足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需求,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发展,教学细节处理得当,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整体教学过程来看,本节课应属一节好课,望李松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物理教学规律的研究,争取更好的教学成绩。课后,参与活动的老师对李松老师的课做了认真的点评,对课中的优点及不足做了正确的点评,无论是做课人,还是听课人都从中受益。

参与此次活动的有东道主校:李松、焦红东、晁福建、周春红;北洛中学:要玉寿,张小刚;琉璃河中学张文娟;南召中学:高会玲、孙艳梅、刘秀梅。该联校组组长要玉寿老师为此次活动的前期准备做了大量工作,交道中学从校长、主任及物理组的全体老师为此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在此,向为此次教研活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校领导及积极参加活动的老师表示感谢。

该联校组成员校窦店中学和韩村河中学的物理老师未参加此次联校组活动。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篇四

我组成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分析研究《goforit》教材。以新教材为载体,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的变化和要求。通过研究从而较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梁艳老师对《goforit》教材九年级,余芳容老师对《goforit》教材七年级unit5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并形成了书面材料。

教师主导、学生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我们在开学初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同学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分析。我校为城市远郊,父母多在外打工,学生多为单亲、留守形,大多学生缺乏家庭关爱、指导。我组成员常给同学情感方面的关心。在课堂教学中从着重考虑教师“怎样教”转变到“教什么”同时关注学生“怎样学”,争取在学习策略与方法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教研组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积极鼓励支持本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在校内集体备课、开展公开课评比。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上课活动,积极参与出中考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维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校内开展了英语角,进行了英语书法、口语、歌曲、阅读等比赛。大大的激发了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

我们教研组同心同德,努力学习并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钻研课程改革,进行经验交流,开展教学研究评比,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篇五

爱因斯坦坦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源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执着的、锲而不舍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甚至一辈子为之努力。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对所观察到的颜色、状态、气味、热量等的变化做出正确的描述。让他们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兴趣活动的生命。让他们自己动手参与各种活动和制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兴趣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转变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通过兴趣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有效的直接经验,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兴趣活动、实验

1、趣味实验。这类实验能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某些化学问题的作用。如:破译密信、鸡蛋壳刻字、铁树开花、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烟幕弹原理、照明弹原理。

3、与生活、生产联系的小实验。这类实验既有较强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及创造能力,在丰富他们化学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掌握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自制汽水、灭火与火灾自救等。

4、渗透化学史和民族传统的小实验。这类实验通常从化学史的某一个发现,或是从某一个典故出发,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进一步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三、反馈思考

1、由于平时上课的课时很紧,课堂上的延伸有限,尤其是实验上的延伸就更少了,兴趣班的开设,给了我们机会。

2、初次进行这样的兴趣班,手头上的资料有限,经验不足,有的探究活动不够尽兴,期待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3、化学活动所用仪器和药品种类比较多,有的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仪器若不按要求去操作就可能顺坏或造成危险,所以在活动中强调的东西多了些,没能完全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

中学教研活动总结汇总篇六

本学期教研工作继续以课题为导向,重抓教师理论学习、培训研修,力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重视课题研究,转变教学观念。

本学期初,我们确定了三个研究话题分别是“以课堂教学为例,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以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的策略研究”,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以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的策略研究”这一主题,该课题被确定为晋江市第十三五规划课题,共有14人次参与该课题研究。在研究课题时,我们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例,结合学段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整研究内容,用心收集学生作品,已于6月中旬完成了课题中期材料整理。同时,本组的杨美红老师还积极申报了校级课题《运用微课提高品社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重视理论学习,拓宽教学视野。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特别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教师》等优秀刊物以及网络上的教育教学文章,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以“以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的策略研究”为例,共学习了《改革作文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评改,要说爱你也容易》、《作文评改三部曲》、《小学高段习作评改的有效探索》、《教师评改评价方法的改革》等10篇文章。围绕三个话题,本学期共学习了20篇理论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了理论的积淀,本学期教师在论文撰写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重视多渠道培训,助力专业发展

除了积极研读教育理论书刊,本学期教研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活动。3月10日-18日,xx老师到xx师范学院参加xx市第五期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4月14日xx老师到xx参加第十七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活动;4月27、28日,xx老师到xx参加xx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学科研训活动;5月11日,xx老师参加xx市“名师大篷车”研训下校第一期活动;5月16日上午,xx老师到xx中心小学参加xx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中期交流展示暨工作布置会;5月19日,xx、xx老师到xx二小参加xx市“引导阅读实践,提升核心素养 ”专题研训活动。5月26日,xx老师到xx参加20xx年xx市小学语文学科研训活动。

每次有培训活动,老师们都积极参与,认真收集有用的资料课件,带回教研组,进行二次培训,资源共享。其中,xx老师在全校教师会上做题为《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培训汇报。先进的理论,前沿的教育资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学期根据研究主题,结合学校教研活动月主题,教研组11人次共开设了11节公开课,既有课题研讨课,也有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课,既有泉州市级公开课,也有骨干教师示范课。

教研组内,xx、xx老师在xx市xx名师工作室“践行‘启悟’思想,提升语文阅读素养”主题研讨活动中分别执教的《永生的眼睛》《修鞋姑娘》,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充分肯定。xx老师这样点评道:xx老师的课堂激情投入,用一把金钥匙开启课堂,发展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归纳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我”和温迪面对器官捐赠的不同态度。xx老师的课堂科学和艺术相得益彰,他采用抓重点句,于学生情感处推进故事品读、续写的演绎教学方法。两位老师的教学都致力于提升学生素养,教学有依可循,皆践行了‘启悟’思想。每一次的公开课,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教师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课、记录、填写行动研究单,积极研讨,共同促进。

xx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本学期,我们组还重抓教学反思的撰写,本学期共撰写了教学反思24篇,优秀24篇,围绕话题编印了四期简报。此外,本学期教研组继续研读《xx的阅读课堂》一书,一个学期下来共有11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每次的读书沙龙,老师们都能围绕主题,积极发言,探讨教育教学困惑。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扎实高效。

本学期我们围绕三个话题进行研究,主要以课堂教学策略为手段,力求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围绕“以课堂教学为例,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我们研究出如下策略:1.重视体验,激发兴趣;2.把握内涵,创设语境;3.优化资源,合作学习;4.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围绕“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这一课题,拟定如下策略:1.夯实基础,扫清障碍 2.补充批注,深层阅读;3.及时批改,激发兴趣;4.针对文体,差异教学。围绕“以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的策略研究”,研究出:1.学以致用,明确目标;2.通读全文,了解梗概;3.细读作文,修改病句;4.圈画佳句,标注感悟;5.反观全文,书写总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学期教研时,还增加了“名师课堂”环节,每两到三周安排观看一次名师课堂,观看后就名师的课堂进行研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正视不足,吸取经验,向名师靠拢。如在观看了张维娜老师的《记一次体验活动课》后,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清晰的课堂目标对于一堂成功的课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语对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本学期,我们组的蔡燕瑜、洪燕燕、王秋燕、林燕如老师还到学校其他组参与了教研互动活动,从教研模式、教研氛围、教研发言情况等方面进行学习,回到组内后,能及时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通过吸取其他教研组的经验,语文三组的教研开展得更加如火如荼。

在这学期中,组内成员积极主动参加了省、市、校级的各类活动、讲座,捷报频传。xx老师参加了学校的《成长讲坛》,xx老师参加了《书香讲坛》等。

厚积薄发,我们组的教师在省、市各级各类活动中都取得不俗的成绩。xx老师的论文《论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的审美指向性》获得xx省中小学美育论文评选一等奖;xx老师撰写的《诗情画意,意由心生——谈怎样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品读诗歌》发表在《xx教育》20xx年3月第一期上。xx老师参加xx市首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参加xx市三优联评比赛荣获(微课)三等奖;xx指导xx老师参加xx市先锋队课获奖;xx、xx老师参加学校的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xx老师获得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单项第三名;xx、xx、xx老师分别获得了校品德与社会试卷命题比赛一、二、三等奖,其中xx老师获得xx市品德与社会试卷命题比赛一等奖。

在这学期里,我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获得丰收喜悦,尝到成功的甜头。但成绩属于过去,面向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教研组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教研信息报道撰写不够及时;二、教研模式创新不足等。

根据学期末的教研总结会,拟定下学期工作思路如下:

1.抓好教研常规,特别是信息报道和网站、博客建设;

2.继续推进课题研究,完善课题管理制度,注重课题资料收集;

3.继续推广读书沙龙活动,提高教师们理论基础;

4.配合教导处开展丰富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俗话说:“点点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语文三组将会继续努力,开拓进取,努力打造一个教研新天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