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

ID:1233241

时间:2023-07-08 21:31:07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一

今天,我们要登上让人神往的天山,看那微波粼粼、秀丽无比、美如少女的天池。

天山奇冷无比。

本来我只穿了短袖,刚登上天山,感觉就像到了冬天一样,跟在火焰山的感觉有天壤之别。

我立刻裹上了一件厚厚的运动衣,即使这样,我仍然感觉很冷,一说话就可以看见呼出的一团团白色气体。

只见几只苍鹰在天空中翱翔,一圈圈地盘旋着,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它们棕褐色的双翼上,为它们平添了一股英武之气。

我好羡慕啊!真想像它们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天山上树木茂盛,层峦叠翠。

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

来到天池平台上向下观望,天池就像大地母亲一只蓝宝石般秀美的眼睛深情地望着我们。

只见水面微波粼粼、清波漾漾,有的地方呈浅蓝色,有的地方呈深蓝色,就像一片美丽无比的拼图。

微风吹来,湖面漾起波纹,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湖面就像漂浮着一层华丽无比的.金色碎片。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登上天山山顶,我想那里一定非常雄伟壮观;我也没有看见世上罕见的神奇美丽的天山雪莲,也没有亲眼看见那终年不化的积雪,这真是美中不足啊!

早听爸爸说过天池的美丽,不过,还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今年暑假7月15日,我终于见到了天池。

天池是由融化的雪水汇聚而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坐落在半山腰。

从更多的山峰上俯瞰天池,它就如同一只碧玉雕琢而成的老虎;在湖边平视天池,你又会感觉它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的海。

走近池边一看,池水表层是蓝色的,与大海的颜色一样。

而深处的池水却蓝中透绿,仿佛一块巨大的绿宝石静卧再水底。

其实,那绿色不是水的颜色。

湖水两岸是高高的,青青的山和山上一棵棵翠欲流的松树,倒映在这闪闪的水中之故。

因此,给人感觉似乎它是一块晶莹澄澈的翡翠。

湖水是如此地清澈。

在湖边,可以看到水底一些小石籽,一些深绿色的水草。

可仔细一看,感觉这些小碎石和水草无所依傍,空空地飘荡在水中。

一阵风吹来,湖面上起伏起层层涟漪,湖面上如同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那闪闪发光的碧玉。

天池岸边的山上有一座王母庙,看到这座庙,我才明白为什么人门把天池说成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

据说这座庙已有400多年历史了,现在还完好无损,可镇难得啊!

山脚下还有一个小湖,只有几平方米,不过也是通体碧绿,像一块翡翠石。

我想,这湖应叫小天池吧,也许,它和天池合称姊妹湖呢!

许多人说天池如同仙境,它可真是名副其实啊!如果我没看到,真不敢相信这么高的山上还会有如此美丽的湖。

1.天山天池导游词

2.天山天池英文导游词

3.新疆天山导游词

4.新疆天山英文导游词

5.天山导游词

6.天山的导游词

7.苏州天池山导游词

8.新疆导游词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二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这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

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

2013年,景区还被国家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

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

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

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

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

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在天池的东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

区间车下车点靠近天池的东岸,沿着栈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庙大约1.5小时。

和天池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比起来,这个庙不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游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会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景区内哈萨克族的帐篷可以住宿,但一般游客都是游玩结束后当天返回市区,疆外游客多数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天池游览,当天就可以返回乌鲁木齐市区住宿。

景区内有就餐点,但价格高于景区外,食物的品质也比景区外差点,建议游客自带食物,等待返城后,在城内再享用新疆美食。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

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

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

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

附近还有小天池、灯杆山、石峡等景点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

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亮丽风景,每位游览天山天池的宾客,都会领略到丰富多彩、纯朴热忱的民俗风情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

“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

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

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1.天山天池英文导游词

2.新疆天山天池导游词

3.天山导游词

4.天山的导游词

5.新疆天山导游词

6.苏州天池山导游词

7.天山导游词200字

8.新疆天山英文导游词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三

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坐落在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湖深数米到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肩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瓦蓝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属冰碛湖。地学工作者认为: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有过多次剧烈的冷暖运动,远在20万年前,地球第三次气候转冷,冰期来临,天池地区发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刨蚀着冰床,对山谷进行挖掘、雕凿,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天池谷遂成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则因挤压、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巨砾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终碛巨垅。其后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便潴水成湖。它就是今日的天山天池。据史籍记载,自宋至清,天池曾有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名称,但史籍中很少有关于天池真实面貌的记述,实际上古代的人们也很难到达天池。

在封建时代的大-中,真正亲临天池,而且第一次为天池命名的是220xx年前任乌鲁木齐都统大臣的明亮。他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亲率骑从,攀上博格达山,找到了天池,并凿开泄水口,引水下山,灌溉农田。他在记述此事的《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中,借“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一句的天池二字命名此湖。据说,以后有一些膜拜灵山、天池的达官富人,在天池附近修建了福寿寺、王母庙、无极观、真人祠等八座庙宇,供游山者烧香拜佛。可惜这些古刹文物早已相继毁坏,清朝大臣明亮的那块石碑亦无法找到,今人只能从历史资料中看到一些大略情况。昔日,由于山高路险,惟有胆大志坚而又精于骑术的人才能探险天池。

里加游览忆当年,

此地风光胜似前。

歌舞水边迎贵客,

云笺天上待新篇。

一池浓墨盛砚底,

万木长毫挺笔端.

更喜今晨双狍子,

盛筵助兴酒如泉.

天池,现在不仅是每年夏季接待中外游客的避暑胜地,而且已成为冬季理想的高山溜冰场。每到湖水结冻时节,这里就聚集着新疆或兄弟省区的冰上体育健儿,在宽阔的湖面上,沐浴着灿烂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进行滑冰训练和比赛。环绕着天池的群山,还是资源丰富的“百宝山”。这里有牛羊肥壮的牧场,伐木丁丁的林场,人工养殖的鹿苑。雪线上生长着雪莲、雪鸡,松林里出没着狍子,遍地长着蘑菇,还有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山壑中有珍禽异兽,湖区中有鱼群水鸟,众峰之巅有现代冰川,群山之下埋藏着铜、铁、云母等多种矿物。天池一带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对热衷于野外考察的生物、地质、地理工作者们,更具有魅人的吸引力。天池,的确是旅游新疆的人们不可不去的地方。

龙潭碧月

南山望雪

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谢玉康)。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魂。

定海神针

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 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西山观松

天池西侧山势相对缓和又位处阴坡,由冰碛石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山坡比较疏松,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宜于林木的生长。这里云杉林连峰续岭,浓阴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处。“西山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海峰晨曦

清晨天池观日出,较之泰山观日出别有一番情趣。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与色彩斑斓的湖水融为 一体,使人犹如置身仙境。有诗赞曰“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谢玉康)

悬壶飞瀑

天池下游东北方冰川终碛堤上建有人工水闸,天池泻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瀑布于谷底冲出碧潭一方,人称“东小天池”。此处环境极为幽秘。东小天池北岸为断崖峭壁,泻水又形成一条高达百米的瀑布,流银泻玉,瀑声如雷,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3页,当前第2123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四

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坐落在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湖深数米到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肩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瓦蓝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属冰碛湖。地学工作者认为: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有过多次剧烈的冷暖运动,远在20万年前,地球第三次气候转冷,冰期来临,天池地区发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刨蚀着冰床,对山谷进行挖掘、雕凿,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天池谷遂成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则因挤压、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巨砾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终碛巨垅。其后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便潴水成湖。它就是今日的天山天池。据史籍记载,自宋至清,天池曾有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名称,但史籍中很少有关于天池真实面貌的记述,实际上古代的人们也很难到达天池。

在封建时代的大-中,真正亲临天池,而且第一次为天池命名的是200年前任乌鲁木齐都统大臣的明亮。他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亲率骑从,攀上博格达山,找到了天池,并凿开泄水口,引水下山,灌溉农田。他在记述此事的《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中,借“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一句的天池二字命名此湖。据说,以后有一些膜拜灵山、天池的达官富人,在天池附近修建了福寿寺、王母庙、无极观、真人祠等八座庙宇,供游山者烧香拜佛。可惜这些古刹文物早已相继毁坏,清朝大臣明亮的那块石碑亦无法找到,今人只能从历史资料中看到一些大略情况。昔日,由于山高路险,惟有胆大志坚而又精于骑术的人才能探险天池。

20世纪50年代后,人民政府专门拨款修筑了直达天池的盘山公路,并在湖畔建起别致的亭台水榭、宾馆餐厅以及其他旅游设施,向中外游人开放了这块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1982年,国务院将天山天池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第一批公布名单。天池距乌鲁木齐90公里。游人清晨从乌鲁木齐登车,东行两小时就进入山口,汽车沿着傍山大道盘旋而上,路边时而是断崖峭壁,怪石嶙峋,时而是幽林曲涧,花菲鸟喧。待到深山高谷,路右出现了一座方圆几十米、碧净玲珑的小圆池,池侧凌空飞挂着数丈高的一道瀑布,吐珠溅玉,这里就是人们通称的“小天池”。再盘旋上山,登上宽大的坎垅,天池豁然就在眼前。游人至此,都会为这神妙的湖光山色而连声叹绝。在这里,人们尽可纵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你可以结伴登高,穿密林,登山颠,俯览天池全景;也可以乘游艇,破波逐浪,品味这塞外高原的“海上”风情;你还可以来到池边的餐馆小楼,凭窗把酒,欣览远山近水,作画赋诗倾吐你心中的陶醉。多少年来,这里曾激起不少诗人画家心灵的浪花。郭沫若1971年9月游天池,就曾即兴写下这首传神的诗章:

里加游览忆当年,

此地风光胜似前。

歌舞水边迎贵客,

云笺天上待新篇。

一池浓墨盛砚底,

万木长毫挺笔端.

更喜今晨双狍子,

盛筵助兴酒如泉.

天池,现在不仅是每年夏季接待中外游客的避暑胜地,而且已成为冬季理想的高山溜冰场。每到湖水结冻时节,这里就聚集着新疆或兄弟省区的冰上体育健儿,在宽阔的湖面上,沐浴着灿烂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进行滑冰训练和比赛。环绕着天池的群山,还是资源丰富的“百宝山”。这里有牛羊肥壮的牧场,伐木丁丁的林场,人工养殖的鹿苑。雪线上生长着雪莲、雪鸡,松林里出没着狍子,遍地长着蘑菇,还有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山壑中有珍禽异兽,湖区中有鱼群水鸟,众峰之巅有现代冰川,群山之下埋藏着铜、铁、云母等多种矿物。天池一带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对热衷于野外考察的生物、地质、地理工作者们,更具有魅人的吸引力。天池,的确是旅游新疆的人们不可不去的地方。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五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天山天池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天池山旅游。 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33公里处。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四个自然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其中几个景观。

南山望雪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

定海神针

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 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 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 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西山观松,天池西侧山势相对缓和又位处阴坡,由冰碛石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山坡比较疏松,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宜于林木的生长。这里云杉林连峰续岭,浓阴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处。“西山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这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20xx年,景区还被国家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在天池的东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区间车下车点靠近天池的东岸,沿着栈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庙大约1.5小时。和天池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比起来,这个庙不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游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会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景区内哈萨克族的帐篷可以住宿,但一般游客都是游玩结束后当天返回市区,疆外游客多数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天池游览,当天就可以返回乌鲁木齐市区住宿。景区内有就餐点,但价格高于景区外,食物的品质也比景区外差点,建议游客自带食物,等待返城后,在城内再享用新疆美食。

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坐落在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湖深数米到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肩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瓦蓝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属冰碛湖。地学工作者认为: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有过多次剧烈的冷暖运动,远在20万年前,地球第三次气候转冷,冰期来临,天池地区发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刨蚀着冰床,对山谷进行挖掘、雕凿,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天池谷遂成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则因挤压、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巨砾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终碛巨垅。其后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便潴水成湖。它就是今日的天山天池。据史籍记载,自宋至清,天池曾有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名称,但史籍中很少有关于天池真实面貌的记述,实际上古代的人们也很难到达天池。

在封建时代的大-中,真正亲临天池,而且第一次为天池命名的是220xx年前任乌鲁木齐都统大臣的明亮。他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亲率骑从,攀上博格达山,找到了天池,并凿开泄水口,引水下山,灌溉农田。他在记述此事的《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中,借“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一句的天池二字命名此湖。据说,以后有一些膜拜灵山、天池的达官富人,在天池附近修建了福寿寺、王母庙、无极观、真人祠等八座庙宇,供游山者烧香拜佛。可惜这些古刹文物早已相继毁坏,清朝大臣明亮的那块石碑亦无法找到,今人只能从历史资料中看到一些大略情况。昔日,由于山高路险,惟有胆大志坚而又精于骑术的人才能探险天池。

里加游览忆当年,

此地风光胜似前。

歌舞水边迎贵客,

云笺天上待新篇。

一池浓墨盛砚底,

万木长毫挺笔端.

更喜今晨双狍子,

盛筵助兴酒如泉.

天池,现在不仅是每年夏季接待中外游客的避暑胜地,而且已成为冬季理想的高山溜冰场。每到湖水结冻时节,这里就聚集着新疆或兄弟省区的冰上体育健儿,在宽阔的湖面上,沐浴着灿烂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进行滑冰训练和比赛。环绕着天池的群山,还是资源丰富的“百宝山”。这里有牛羊肥壮的牧场,伐木丁丁的林场,人工养殖的鹿苑。雪线上生长着雪莲、雪鸡,松林里出没着狍子,遍地长着蘑菇,还有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山壑中有珍禽异兽,湖区中有鱼群水鸟,众峰之巅有现代冰川,群山之下埋藏着铜、铁、云母等多种矿物。天池一带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对热衷于野外考察的生物、地质、地理工作者们,更具有魅人的吸引力。天池,的确是旅游新疆的人们不可不去的地方。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

昌吉位于乌鲁木齐西北35公里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北疆重镇,它著名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有天池、五彩湾、岩画。

这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海拨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淮南火车站附近酒店,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谢玉康)。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魂。

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阳泉站附近酒店,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漳州火车站附近酒店,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七

新疆有美丽的雪山,美丽的雪山上有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天池。呵呵,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新新,我将带着你们走进天池,走进仙境,让你们感受天池的美丽。

天池约深90米,是由高山融雪化作的雪水汇聚而成的。湖水清澈,水深之处望不见底。我想,你们听我说一定不过瘾,还是我带你们亲自看一看吧!

天池,又称瑶池,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云集之地。相传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曾在这里饮酒作乐。请看,这颗明珠是绿的,绿如碧玉,绿得幽深,绿得可爱,绿得醉人……。

山绕着水,水绕着山。雪山天池好比一幅精美的名画,几乎让人寻不出半点缺憾。好了,今天的天池游就到此为止了。欢迎再次光临我们的旅行社。谢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再见!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八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游玩,作为导游,要给游客详细介绍天池的秀丽风景。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山天池景区导游词,欢迎参考!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这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20xx年,景区还被国家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在天池的东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区间车下车点靠近天池的东岸,沿着栈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庙大约1.5小时。和天池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比起来,这个庙不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游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会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景区内哈萨克族的帐篷可以住宿,但一般游客都是游玩结束后当天返回市区,疆外游客多数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天池游览,当天就可以返回乌鲁木齐市区住宿。景区内有就餐点,但价格高于景区外,食物的品质也比景区外差点,建议游客自带食物,等待返城后,在城内再享用新疆美食。

3页,当前第1123

最新天山天池导游词(9篇)篇九

天山天池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为主要特征,以远古瑶池西王母神话以及宗教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为文化内涵,是游览观光、科普考察、探险揽胜、休闲健身和民族风情游赏的最佳去处。

各位游客,大家好!

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33公里处。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四个自然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谢玉康)。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魂。

传说齐天大圣在取到真经之后如约将金箍棒还给了东海龙王.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出定海神针投入湖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金箍棒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亲爱的朋友,随着滚滚车轮,转眼我们已经来到了宏伟壮丽的天山脚下,这里雪峰插云,重峦叠嶂,危崖耸立,峡谷相连,林木葱郁,花草满坡,泉水淙淙,空气清新,这里居住着勤劳勇敢的哈萨克牧民,大家可以领略到粗犷豪放的哈萨克风情。

从进山开始,天山自然风景大体分为4个自然景观带:低山带,低山针叶林带,高山亚高山带,冰川积雪带。走进天山就不难发现,天山上的树木繁茂,种类繁多,而且大多生长在天山的北坡,这是由于新疆上空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风气流和北风气流,高大的天山能够截留较多的高空气流,在迎风坡降水多些,也就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大家神往已久的天池,宽广的湖面呈半月形,湖面海拔1980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为1500米,旺水时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这是一座200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坝就是一道碛垅。

天池是神话中的瑶池仙境,传说3000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与西王母欢宴高歌,留下千古佳话。唐诗人李商隐曾以此作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天池还是西王母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也是她在人间唯一的一处道场。还有传说,天池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