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

ID:1243817

时间:2023-07-09 06:35:57

上传者:曹czj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一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高中生读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李开复

上面这句话是李开复老师在《世界因你不同》一书中写到的。意思是,我们既然活在世界上就要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是为我们的人生负责。一个世界有我,一个世界没我,世界会有什么不同?推而广之,一个家庭有你,一个家庭没有你又会有什么不同?一个社会有你,一个社会没有你,这个社会又会有什么不同?既然活着,就要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就是我们发现、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活着,我们可以让家庭更幸福,我们可以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的存在改变着世界,能让世界更美好,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以前只知道李开复曾在苹果、微软、google这样三家全球具高度影响力的顶尖it公司里担任高管要职,对其成长经历以及成功履历并没有过多关注。而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他是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开复从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的职场传奇却离不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面临选择时的毅然决然。

11岁那年,他放弃了中国台湾的教育,远赴并不熟悉的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他放弃了当时全美最热的专业——政治,选择当时并不热门的计算机学;当他曾为苹果最年轻的总裁,却跳槽到sgi;他辗转于微软与谷歌,毅然先后放弃了微软、谷歌总裁的宝座。每一次的选择都那么的让人大吃一惊,每一次的选择都那么毅然决然,每一次的选择都那么与众不同。而他的生命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完整升华。书中提到人应“leadyourlife”,李开复正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在如此多的共工作经历中,李开复当然有决定错误的时候,当因此遭遇职场危机或被人质疑时,他选择虚心接受批评,吸取教训。正如他所说“越不被人看好,越要证明给人看”。所以他遇到问题从不是消极应对,而是做最坏的打算,却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正是这样的处事方式才使李开复一次次转危为机,终在浴火之后成凤凰!

或许他不完美,但没人怀疑他的优秀。在很多人看来,他不过是个“打工皇帝”,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阶段他都位于金字塔的顶层,而更重要的是,他敢从金字塔的顶层跳下,而且跳了很多次。书上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照耀这个时代的名字;一个让两家最大的it企业对薄公堂的争议焦点;一个志在改变中国青年命运的心灵导师;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职场传奇;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物!

的确,让我们像李开复一样成为自己人生中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良好的态度——成功的关键。‘同理心’是人际交往艺术的核心准则。甚至可以说,没有同理心,即没有良好的态度,就不可能成功。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李老师提出:“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先理解他人”。这些法则,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未必在实际中做的很好,或者干脆忘掉了,而李开复老师书中展开延伸出来的话,确如娓娓溪流,洞明而深刻,直达我们的心田,启悟人心,影响深刻。的确,“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提高改善的确不是智商,而是更能决定人一生成功幸福的情商。

行为——成功的核心。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一种全方面的奋斗,一种无怨无悔的选择。虽然我们在现在的工作中不一定会做到完美,但我们应该时刻朝着完美去努力,如果你连追求完美的心态都没有,怎么做到近乎完美的产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日子过好,把工作做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超越,我们的热情都必须要建立在立即行动上,只有行动才会让这一切变成现实。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效的执行领导给予的各项任务,学会与同事之间、合作沟通,保持终身的努力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相信,它将会引领我,也会召唤你,走向激动人心的成功之路和美好未来!

做最好的自己,要有甘于奉献、不图名利的意气。尤其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要认识到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增强定力,增强耐力,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要安贫乐道,不比收入比贡献,不比权力比奉献。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修身养德,做最好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复制去吧!

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二

努力是什么?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它是一条让这个人更快走向成功的捷径;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对于哪种人,努力始终是走向成功的方法。前者固然能物尽其用,但后者,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没了努力的目标了。就拿一个解题的例子来说,有天赋的人一说就懂,但脑袋稍微慢点的人,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弄了,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虽然每个人都有同样的24小时,但每个人利用的方法不一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者与后者的距离就慢慢拉开了,最后,变成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了。

当然,奇迹总会在不经意中出现。人的一生,活着就有许多不可抗因素,努力或许不是成功的道路上唯一的配角,但有他的路上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让努力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最佳配角我们才能借助它成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主角。

或许有人比你起点高,但谁又能说起点低就不能胜过起点高的呢!没错,你起点是低,但正是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努力得到的它东西有多么珍贵。起点低又怎样,你经历的事情,收获的经验,得到的启示比那些起点高的人多的去了。今天, 你或许非常辛苦的解决了一道题,今天,你或许完成的任务没别人多, 但你的内心在今天发生了一丝小变化。 这些小变化经过日积月累 它突然有一天爆发了,它让你体会到了苦尽甘来。你知道厚积薄发的力量有多强大吗!正如我刚刚说的,前者与后者产生了一条双方都无法想像的鸿沟,后者得到了破茧成蝶的新生命,可前者呢,他拥有天赋,所以他做事情非常轻而易举,让他拥有优越感,但很遗憾,他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感永远高于优越感,后者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后浴火重生,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努力的意义。

努力是一种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努力的程度决定了自己引领世界的高度。你今天很努力的完成了一件事情,那怕它小到不起眼,这都不重要,因为你所努力的程度的意义,已经远远高于这个问题是否解决的结果。

后者 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努力过了,不管结果成功与否,其过程中努力的意义是伟大的。

后者应该庆幸自己拥有如此不堪的的努力的过程,前者永远不知道这一段经历对后者来说有多重要,影响有多大!

所以,真正的努力是狼狈不堪而又充满奇迹的!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三

无意中,看了一段《简爱》,便没法停下,我走进了那段历史,走进生活。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书中的主人公简.爱是个坚强的女性。从小她受尽了舅妈以及表兄妹们无尽的虐待,而后被送到洛伍德那监狱一般的学校。尽管条件恶劣,但在那里,小简.爱凭借着自己的坚强与勇敢,真诚与勤奋,最终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这也是她第一次找回了自我,赢得了生命喝彩。洛伍德在经过疫病事件以后得到了重建,简爱的生活环境开始有所好转,她也珍惜着身边的一切。八年之后,她已是这里的老师,但由于身边人和事的改变,新的思想在她的大脑中萌生。她认为“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多端的天地,正在等待着敢于闯进去冒着各种风险探求人生真谛的人们。”于是,她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旅行。

简爱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一职,遇到了冷酷的庄园主罗切斯特,从此便卷入了爱情的漩涡。在当时,家庭教师这一身份和仆人一样低贱、卑微的,她与罗切斯特的身份更是云泥之别。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简爱的爱的宣言无疑是对传统观念发起挑战。这时,支持简爱心中的信念还是平等,她认为爱情这一神圣的词眼应该是建立在大家相敬如宾、平等对待的基础上的。当罗切斯特明白简爱喜欢自己,为了试探简爱,却假意迎娶某位英国贵族小姐,想让简爱当自己的情妇时,简爱却气愤的呵斥罗切斯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地位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因为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正是简爱心中那平等的信念,才让她不愿做情人妇,更不是甜腻的语言,妩媚的手段和牺牲自己的肉体来勾引,迷惑罗切斯特。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罗切斯特真挚的爱情。

可简爱那来之不易的幸福短暂的如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已有结发之妻时,她出于自尊自重,人人平等,不顾罗切斯特再三的挽留和恳求,毫不犹豫的离她的心上人而去。她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简爱她热爱平等、信仰平等、追求平等。虽然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但她的爱并没有离开。数年后,当简爱重返桑菲尔德庄园时,她发现了残垣断壁下的罗切斯特,此时的.罗切斯特妻亡财毁、双目失明、身体瘫痪,但简爱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她还是重新回到了罗切斯特的怀抱。支持简爱的这种伟大无私的爱的还是平等,因为简爱坚信一个人无任如何落魄,每个人的灵魂还是平等的,他们应被平等对待。

小说的最后部分,简爱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李尔王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一样,而罗切斯特则在一场象征脱胎换骨进尽除旧恶的大火中获得了新生,两人同在爱之风的吹拂下,以平等为舟,在爱情海中幸福的航行。所有的爱情都不是乞求来的,都要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去争取、去经营。一个人若想获得真正的爱,就必须学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就像简爱做到的那样。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让我看到简爱的坚强,让我无法不去感慨她的生活,她的经历。命运,是不是在苛待谁,我们怎能看清。谁能在命运的欺压中站起来,走过去,我们看得真切。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四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套这样的书《史记》,在父母的指导下,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些,在我的印象里,那是多么枯燥而晦涩难懂的书啊。后来很长时间,我的.目光都不敢碰触它。直到有一天,我重新从书架上取下它。因为要查一个资料,我不得不又一次翻开,我的眼睛只在书上扫视了几分钟,就忽的发现,我已经被吸引住了。

首先它的真实性,客观性。原来我所了解的大多都是通过看影视,小说等,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或好或坏的历史人物,他们经过编者的再创造,加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比如秦始皇,之前他在影视里的一直是个暴君的形象,仅统治数年就灭亡。但是史记里,却记叙了他的历史功过,政治上有作为,有创新,同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又采用了极端暴虐的刑法,这正是一个血肉丰满的真实的人物。还有项羽,原以为,他就是一个鲁莽,无智慧,有勇无谋的壮汉,但是,看了史记,才知道他也有善的一面,也有才华,所以才能聚人气,成就霸业。虽然他最终失败了,可是他的不屈不挠的气节广为后人传颂。难怪后来的大词人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次,史记的语言很有特色,线索条理。虽然记叙的是史事,人物繁杂,事件频繁,但是脉络清楚,关系分析得很清晰,紧凑。所以我看的时候,经常会急于知道后文而迫不及待的读下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鸿门宴,它描写的气氛相当浓烈,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史记的另一特色是历史人物之全面,不仅有帝王将相,还有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学者,游侠,医者等各类人物,他们各具特色,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突出,却又不虚构虚夸,正因为如此,就更加吸引人去看。

但是,从文中也不难看出,作者是有情感倾向的,比如,他对帝王将相,基本是客观叙事,而对下层劳动人民却又透露出一种情感,有同情有赞扬,有肯定有表彰。如陈涉世家》,陈涉本不是帝王将相,却把他编入本记,为他立传,这充分说明了作者的情感立场。而这种情感也会影响读者,使读者与人物命运相呼吸,产生共鸣。

《史记》的特色很多,读的越多,越能发现它的价值。有人总结: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而鲁迅先生评价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实在叫绝。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五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天。这是我《意林》中的文章——《生命不打草稿》中悟出来了的。

《意林》这一本杂志是把许多对人生有意的故事、文章合到一起,组成一本杂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大道理。

对呀,文中“最好的纸”不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个“机会”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珍惜这机会,应该认真地对待这些机会,这样我们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当我看到这些文章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玩乒乓球的一件事。

生活中有许多“废报纸”和“备用球”,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们。人生没有第二次,人生无法打草稿,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天,我们要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作那张“最好的纸”。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六

20世纪,一位残疾女性震撼了世界,她在无声的黑暗中度过了整整87个春秋。她就是——海伦·凯勒。当我翻开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被她深深地震撼了。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于美国。因一场大病让她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寂静。在家庭教师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开始学习说话。她依靠触摸老师说话时喉咙和嘴巴的形状来发音。我自己试了试。喉咙的振动一模一样,嘴形也不能让人精确了解发音是什么样子的。似乎不借助声音,说话是不可能。然而海伦·凯勒凭借千百次练习和超人的耐心与毅力,做到了这件“不可能”的事。不仅如此,海伦·凯勒还学会了写字,算术。她以顽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考入哈佛大学,后来,她成为了一名教育家、作家、慈善家,为世界上像她一样的残疾人送去了爱。

读着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乐观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品质所感染。在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当我们遇上一点小困难,我们就觉得心意乱,失去信心。我们的困难有海伦·凯勒那么大吗?她会像我们这样吗?比起海伦·凯勒,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我们总认为,我看见世间万物是应该的,而从不想:我能看见世界,我真幸福。我要做一个乐观的人,面对困难,黑夜终会结束,黎明定会到来!

我很喜欢海伦·凯勒在书中的名言:“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她在黑暗一片的心灵小屋里用想象的彩笔画上了世界,超越了黑暗。她不会因为身体上的困难而害怕自卑。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实,海伦·凯勒的成功还离不开一个人——家庭教师莎莉文。是她给了海伦珍贵的爱,让海伦走上了成功之路。在我们身边,处处是家人,朋友的关心,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互相关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海伦·凯勒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七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一书,通过对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段跨越鸿沟,从山麓攀至山顶的旷世爱恋。同时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以鞭挞。以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揭露资产阶级贵族的黑幕。并以一个平凡女子的思想来挑战传统理念。

书中多以对话形式来表露主人公心迹,犹如诗歌般的言语,似潮起潮落,一击再击心灵的岸堤。但是过于激情澎湃的情感表达,也不免让人有些咂舌,中国式含蓄表达的潜意识让读者对此类言语的冲击有些手足无措。

书中人物并不复杂,但却都是个个鲜明。有姨妈,表姐,学校的施主一类思想狭隘无知的贵族,也有海伦,圣约翰这般伏倒在上帝脚下的虔诚的教徒,信仰的力量让他们的心灵饱满,以基督为准绳,以祝福与祷告来还击诅咒,他们像是上帝的代理人,有着自己的使命。难以想象那是一种多么热烈的忠诚。他们与神之间,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简爱就像是作者本人的一个缩影,一个自卑与自尊兼具的女子。当她困扰于英格垃姆小姐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关系的时候,她没有羡慕或者嫉妒,而是先以自卑的方式否定自我。为自己与她分别作画,以平庸为理由告诫自己毫无希望。但是当她发现英格拉姆小姐实际上是一个心灵贫瘠的女子后,陷入了无尽的激情与无情的自制中,自尊心让她前行,自卑却又让她止步。这种情感大概只有女人才会了解。她,在刀尖上快乐的行走!

小说在末尾重回主题。戏剧性的变化再次引起高潮。原本鹰一样雄健的罗切斯特先生在大火中烧毁羽翼,他的生活凄凉无比,他的灵魂几近干枯,在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而简爱,那只小麻雀却因为飞出牢笼,羽翼渐丰。她,终于还是执拗不过自己的心。她选择了守护残缺的他,给予他以生命的新泉,不让他的心再挨饿,不让他的魂再饥渴。一盏枯灯再次被点燃。

老鹰在烈火中重生!小小的麻雀拒绝杂念,剔除羁绊,自握自由之剑,冲破传统束缚,谁也无法囚禁它坚毅无比的灵魂!

生活毕竟总会有几缕阳光,不会一直黑暗下去。看完整本书,震撼的不仅是他们的爱情,更是人身上的一种特质。只有强大的心灵才可以躲避外界的诱惑,坚持自己的本真。自尊总要战胜自卑才能够让灵魂阔步向前,不被苦难孤独和金钱奴役,心灵才能平静如水。

爱是伟大的,简单的爱却是如此不易。

最新高中生读后感模板篇八

敲开周公馆的大门,一个女人从走廊上静静走来,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圆的暮色里,散发着犹豫的芬芳。

“你来了,随便坐。”

自从周朴园的和侍萍相继死去后,我成了她最好的朋友。虽然每次她的话不多,但我从她大而灰暗的眼睛里已经看出这个曾经近乎疯癫的女人的心慢慢地死去。

“想通了,便不在痛苦。”

这个可怜的女人。曾经的敢爱敢恨,曾经的强烈反抗,曾经的叛逆挣扎,在她的身上都已找不到半点痕迹。

她是这个年代里唯数不多的个性派女性,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后,仍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在……不知道当她回忆自己曾说“我不好似周朴园的妻子,不好似周冲的母亲”时,会有什么感想。

“我那么,可他却从未爱过我 。”

真的很为她鸣不平,她是个最令人怜悯的女人,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当周萍试图带走四凤时,她再也忍不住了,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和自己的仆人私奔,任何女人都是受不了的。爱恨交织烧毁了她的思想,她只剩下一具充斥着仇恨的躯壳。妒火和仇恨驱使她一一个庸俗女人的方式去报复周萍,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儿子来达到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目的。我看不起周萍这样的男人,他不配拥有繁漪的爱。天真的繁漪以为周萍真的爱她,真愿意陪她到天涯海角,厮守到天荒地老,爱她到海枯石烂。当繁漪把自己的一切——性命,名誉交给周萍之后,她就什么也不顾了。可是周萍太让她失望了,一个男人不能为他的爱负责那还算什么男?人?为什么他不能抛弃封建伦常的羁绊呢?虽然繁漪做了所谓罪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母亲的天职,违背了一个母亲最基本的天性,但我会流着眼泪哀悼这个可怜的女人,我会原谅她。

“太太,请喝茶。”仆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

“太太!”“太太!”“太太?”

面前的繁漪闭上了眼睛,她真的累了

她去了,但像她这样的爱,遗世独立,至净至美,淡雅清芬,永远令人迷醉神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