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吃作文(三篇)

传统小吃作文(三篇)

ID:124903

时间:2023-04-29 05:55:26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统小吃作文篇一

其实,这种美食也并不特别,只不过,平常时间,我们都很少能够品尝,可是一到春节,尤其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户可都是少不了的呢!

它就是汤圆。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做汤圆,只见妈妈先把糯米面倒进盆里,用开水调和后,把它揉成一个面团,然后每一次从面团上抓起一小团面,在手里圆成一个窝窝头的样子,然后往中间放糖,再把它们圆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形状,待锅里的水开了之后,就全部放下去。妈妈盖上盖子,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了。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开盖子看着,只见那一个个白色的小球摆放在水底,不一会儿,却有几个先漂了上来,接着又是几个,渐渐的,便漂的漂,落的落了,煞是可爱。

不知不觉,妈妈用沾满了面粉的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原来,看着锅里的汤圆,我早已经“垂涎三尺”了。于是,妈妈找来碗筷,从锅里挑拣起几个漂着的汤圆,

汤圆上冒着热气,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用筷子夹开一个只往嘴里塞,烫是烫,可那软绵绵,香甜甜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我不由得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告诉我,汤圆还可以包许多种馅,有的把蔬菜包在汤圆芯里,说是可以防止上火,有的喜欢吃甜的,就往汤圆芯里放些红糖末。至于大家喜欢在新年里吃汤圆,妈妈说,汤圆象征着幸福团圆,它的名字更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传统小吃作文篇二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小吃精”,人间小吃摊我尝了个遍,苦头还是尝了不少,但,我最爱的小吃摊食品,非砂锅面莫属了。

追溯起砂锅面的由来,那就要追回到五千年前了,古人首先制作了一种瓷器——陶,也就是砂锅,这还不是砂锅面的由来。这要说“面”么,那就要追溯到四千年前,考古学家从高原上发现了一碗“奇怪”的面条,碗当然是陶碗,即砂锅。砂锅面的由来真是深远啊!

“真饿啊!”刚吃完晚饭的我喊道。“那一会去吃一碗砂锅面吧!”妈妈边刷碗边说道。我就等妈妈这一句话,所以,我们很快向小吃摊出发。

小吃摊上真是热闹,人山人海,看似人很多,其实都是一些拉帮结派的一些兄弟,经常在这里喝酒,但我却不在乎

“老板!给我来一碗砂锅面!”我喊道。“好嘞!”老板带劲地说道。我馋馋地等待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擦了一把,遏止住自己的馋虫,控制住自己的食欲。“来勒!”老板喊道。说话间已经把砂锅面端到我的身旁,我嘴里不禁流起了酸水。我尝了尝砂锅面,味道不错,油而不腻。配料更是多多,海带、青菜……等等,面汤更是好喝,喝一口,还想喝一口,直到喝的满头大汗才肯罢休。面也不是很多,端上来的那一瞬间,上层基本上都是葱花、香菜。面条全是隐藏到里边,仔细一看,看不见,而且还没有食欲。轻轻的一搅,面便浮出水面,轻轻的咬上一小口,那个滋味,真是好吃。配着海带、豆腐干在嘴里嚼着更是有滋味。只要吃了一小口,后边的边一发不可阻挡,几分钟之后,一碗香喷喷的砂锅面边一扫而光,在吃些海带,更是做了一道饭后的配菜,再喝些汤,更是弥补了餐桌上“汤”的地位。

几分钟之内,便把这一碗砂锅面一扫而光,而不感觉快?!真是美食的诱惑啊

一碗夜宵砂锅面下肚,满头大汗,坐到座位上,消消汗再走。其实,砂锅面并非用砂锅碗,而是味道如何,味道不好,用砂锅碗又有何用?味道很好,不用砂锅碗,又有什么问题?美食,就是品味道,看外表又有什么用?人也是一样,看人是看品质,不是看外表,这不正和砂锅面一样么?砂锅面也是注意味道,不注意外表,人也是注意品质,不注意外表。心灵美才是真美,外表美又有何用?

吃完砂锅面,我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思考着这个人生哲理,外表美又有何用??花生也是一样,没有苹果、樱桃那么耀人眼目,但,他却发挥了它真正的用处,这恐怕就是贡献美吧?贡献美高于外表美,高于形象美。和心灵美等价,平等。路上,我一直思考着这个哲理,久久不能醒来……

传统小吃作文篇三

众所周知,同里不仅桥多,小吃也多,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袜底酥和状元蹄了。

袜底酥形似袜底,薄如蝉翼。咬一口,好脆,外皮的碎屑簌簌地直往下掉,所以吃的时候,可要拿手接着,才不会浪费哦。再嚼一嚼,淡淡的清甜中带着焦酥的咸味,简直是无以言表的美味。它在江南一带一直是人们争相品尝的传统茶点。如果你来到同里,千万要来尝一尝袜底酥哦。

关于袜底酥还有个故事呢。据传,宋朝有个皇帝,出巡时没胃口吃饭。妃子急坏了,就找当地百姓做了这腰子形状的烧饼,以调皇上的胃口。相传这皇帝就是宋孝宗。初见妃子送来的烧饼,误以为是一叠袜底,品尝之后大赞美味,“袜底酥”的名字由此而来。

走在同里老街上,很多店里可见袜底酥的身影,当然,还有那香喷喷的状元蹄。状元蹄表面红光发亮,浓油赤酱,吃起来软糯香甜。

状元蹄和袜底酥一样,也有个传说呢!相传宋淳祐四年,同里人魏汝贤高中状元。魏状元特别喜欢吃红烧蹄,到了清光绪年间,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因仰慕魏状元,特聘名厨烧制红烧蹄,作为家宴主菜,雅称状元蹄,流传到现在就成为同里的一道有名的小吃了。

同里还有糯韧绵软的青团子、香香甜甜的麦芽糖等。如果你来到同里,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味的小吃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