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

ID:1363656

时间:2023-07-10 13:31:03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篇一

1、认识2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出示地图

祖国的板块上,有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台湾省找到位置了吗?

导入课文: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中国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就是在中国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23 难忘的一课

2、结合文前提示和相关资料自主研读课文。

(2)读出主见: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与策略读书。注意读准3个生字。

(3)互助研读: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同坐研读讨论。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谈谈初读课文体会。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底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

二、切入关键句子,体验“难忘”之情。

1、一生演板写句子——体会老师板书的吃力。

2、一生尝试读句子——体会师生朗读的认真。

3、一生跟着读句子——体会作者朗读的纵情。

4、一生对话说句子——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这句话,又有什么新感受?课文最后一句话,能改成陈述句吗?为什么?(其它什么话也没有这句话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全班再读这句话:女生读第一次出现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次出现的句子,全班读最后一次出现的句子。

三、回嚼“难忘”深意,丰富文本外延。

4、搜集爱国名言。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篇二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课文中反复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联系时代背景,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对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运用自学模式,由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并加以体会,再运用诵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感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说学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运用“体味—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课文,并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闻一多《七子之歌》的朗诵视频,初步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

这个环节包括正音释词、概括主要内容、了解历史背景三个部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较为浅显,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概括出课文大意。这部分的重点在于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情感。我先让学生在文字找出相关的背景,再由学生补充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将课文和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精读课文。

(2)然后抓重点词句,以读促解。

1、在第一次出现的场景中,学生找出了“一笔一划”、“认真”、“吃力”、“不太熟练”、“富有感情”等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指名读、齐读。多种朗读方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时的情景,我运用同样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经过第一次的学习,学生这次会更得心应手,从而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3、第三次出现的场景。前两次是以读为主,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因此我设计了小练笔。结合学生课前查找的关于四位伟人的资料,学生运用筛选资料的方法找出最重要的信息,加以语言加工。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1回顾3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的情景,在《难忘的一课》中,总结真正使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2创设情境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这句话不仅是中国台湾人民的心声,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心声,升华文章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3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篇三

1.认识2个生字,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诗,我想邀请同学们跟着我大声朗读,然后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师生朗读诗歌——《台湾》。

2、读毕,点生回答,此诗写的是什么地方?(中国台湾)

3、揭题: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难忘的一课》,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读后点生交流收获。

3、引导概括课文大意,此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和师生一起学习祖国的文字,并参观了他们小礼堂的事,表现了中国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一)、探究“学习国语”部分

1、让学生找出“学习国语”的相关段落,读一读,说说,作者来到乡村小学走近教室,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中国台湾师生学习祖国文字的段落读一读。2、作者被这情景吸引,于是他走进教室做了什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为什么不觉得意外?(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热爱中国)

3、师述: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学习国语”这一部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中感受到什么呢?课件出示练习,填一填,鼓励学生多种方式表达,进一步让学生的知识内化,同时又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学习“参观礼堂”这一部分

1、作者参观小礼堂看到了什么?点人读一读。

2、课件出示四幅伟人画像,点生回答,作者为什么看着看着眼睛湿润?于是生发出怎样的感慨?齐读15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体会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

3、师述:作者在教室聆听了老师的国语课,又在礼堂参观了中国的伟人画像,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此时他内心无比激动,此时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他的全部感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学生深情地齐读这句话。

四、品读重点,总结升华

2、课件出示三次出现这句话的相关句段,引导品读悟情,感受三次出现作者感情的层层递增。

五、阅读链接,情感延伸

1、阅读链接: 师述:同学们,中国台湾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至今仍未回归祖国,但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渴望回归,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写的那首饱含浓厚思乡爱国之情的《乡愁》吧。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点代表朗读。齐读最后一小节。点人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渴望回归)

3、总结升华:同学们,无论是香港同胞,还是台湾同胞,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难忘的一课。

4、播放歌曲《中国心》。

附:拓展小资料

《乡愁》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篇四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光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篇五

(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二)了解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

二  学文

2、汇报

生: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

师:文中还有那个短句也讲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生:中国台湾光复后不久

师: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把他给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才被中国收复,这就是课文中的光复。

地点呢?

生:台湾省高雄市郊区的一所乡村小学里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作者看见一个中国台湾教师正在和他的学生一起学习国家的语言文字,他走进教室,跟着教师一起朗读,并参观了他们的礼堂。

文中反复出现的是哪儿句话?一起读。一共出现了几次?

是的,这仅仅只有9个字的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3次。这是一重点句,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体会思想感情

文章一开始交待了“我”的身份————船员

接下来,“我”走进校园,看见一所教室里,一位中国台湾教师正在和他的学生学习祖 国的语言文字。

生汇报

出示: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的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联系自己的预习情况和课文开头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写这些字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为什么中国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

生:因为中国台湾老师以前是学日文的,她没有学过中文,可能刚学不久,写起字来十分吃力。不像我们写起来这么轻松,因为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字了。可中国台湾老师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所以写起字来十分的吃力,但是很认真。

师:听了他的发言,你理解了,还有没有要给她讲解的?解释一下,她为什么一笔一画,非常认真的写。因为她写这几个字时,包含着她自己的感情,一种爱国之情,所以她要一笔一画,非常的认真。

师:经过他的补充,相信你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一定的认识。还想对她讲?

生:日本人统治中国台湾50年了,中国台湾人民深受日本人的压治,现在好不容易学中文了,所以刚开始学习时很吃力。回想起1937年一1945年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的杀、掠、抢,尤其是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可以想象,占领中国台湾50年里,中国台湾人民的苦难之深。日本经济侵略,人权侵略,也进行文化侵略,逼着他们学日文。50年,现在终于“光复”了,他们的心里非常激动?虽然吃力,但他们是那样认真。

你还找到了那些词?

出示句子: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不能把你理解得读出来?齐读。

同学们,中国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了整整50年,在这50年里,中国台湾人民过得是怎么样的生活呀!那时艰难困苦的日子,那时水深火热的岁月。作为一个中国人,甚至连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的权利也没有。这种亡国奴的感觉是无比痛苦的。如今,中国台湾光复了,中国台湾人民终于可以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声地宣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你说,他们能不严肃,能不认真,能不富有感情吗?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好这两句话,一起来。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的,这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同学们,这一颗颗火热而真挚的心其实就是什么样的心呢?是的,是同学和老师们深深的爱国之心,那是真诚恳切没有半点虚假的爱国之心,那是火一般滚烫,熊熊燃烧在心底的爱国之心呀!同学们,也请你们带上这火热而真挚的心读好这两句话。自己先试试,指名,齐读。

生:我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生读文

生:作者也很爱国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我们都爱中国。我们的感情是一样的,我们的心是相连的,此时此刻,没有人会在意你是谁,我是谁,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国。

生:都是炎黄子孙,此时的他们都是那么的激动,“我”也很激动,真是不用再说别的了,所以就没有感到意外。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生齐读

请一生读13—16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生:他很爱国,很爱自己的伟人

师:伟人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里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这是想用日本的民族精神来毁灭民族的精神,这是非常残酷的精神统治,因为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精神统治,就只能伦为亡国奴。

现在你再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老师很爱国很爱自己的伟人

生;读出了中国台湾教师的心声和对日本人的仇恨

生;为中国伟人而自豪

此时还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呢?

师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它,改变她,因为你是她的孩子。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

全体起立,就让我们每一位在场的人永远都记住这句话,大声的说出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生同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