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作文800字 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含义大全

最新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作文800字 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含义大全

ID:138479

时间:2023-05-04 05:35:12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含义篇一

忽然,想起鲁迅。想起他并不高大但却挺拔的身躯,想起他的清瘦,想起他总是严肃的脸、微蹙的眉,想起他几乎不离手的烟,更想起他的文字。他的文字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哭,他的文字让你痛快,又让你心虚……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喜欢他是因为他的文字,更是因为他的思想。

“要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他如是说,亦如是做。国民劣性,他从不回避,民族痼疾,他敢于直陈。于是我们会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遭遇挫败为求内心平衡时,也会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于是我们在看到一群中国人围观俄国军人屠杀自己同胞的影片那一幕会暗暗心惊,自己是不是也曾做过无聊的“看客”?而我们更是看到那个为这些而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的先生,他夜不能寐,挥动笔杆,痛斥那个时代。他愤怒地把中国划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先生该是怎样的努力,却又是怎样的孤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所在,他做到了。入江南水师学堂,想从实业报国;仙台求医,欲疗救病患;终弃医从文,因为他深深感到国人最需要医治的是精神,是麻木与愚昧的灵魂。先生始终自强不息,努力不懈,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但国民却似乎还是往昔的国民。

自强不息者仅少数,敢于正视者亦寥寥。从前如此,今天亦如此。这世界的多数是苟活者和庸人,他们无视问题,但求自保;他们回避问题,粉饰太平;他们姑息问题,从中牟利。从前如此,今天亦如此。

时间永是流逝,先生早已作古。我只是期待,并相信,真的猛士必将沿着先生开辟的道路,奋然而前行!

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含义篇二

;

摘 要:本论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归纳、举例等研究方法,试图探究鲁迅作品的选编价值。论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鲁迅作品选编的现状,包括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情况以及目前选编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情况;其次分析了鲁迅作品的选编价值,以教材价值和教学价值两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对实践鲁迅作品的价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鲁迅作品;选编;价值;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界对于鲁迅作品的选编存在许多争议,高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篇目有很多增删变化,即使现行教材保留的鲁迅作品不多,但不可否定的是语文界仍然十分重视鲁迅的作品,肯定鲁迅作品的崇高价值和精神财富。本文笔者首先就鲁迅作品的选编现状进行了论述,其次探究了鲁迅作品的教材价值和教学价值,最后对实践鲁迅作品的价值提出了建议。

一、鲁迅作品选编的现状

(一)目前高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情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的选编问题一直颇有争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教材收录鲁迅的作品数目较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的五本教材中只选入了三部鲁迅的作品,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祝福》和《拿來主义》。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的选编问题一直存在,选编的作品数量经历了增删的变化。但由目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于鲁迅作品的保留情况来看,虽然选入的篇目仅有三篇,但高中语文仍然十分重视鲁迅作品的价值。《纪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三篇要求学生把握人物品析、文章结构和价值倾向等知识,从教学价值来看,可以知道的是,高中语文选择的三篇鲁迅作品针对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和学懂语文的人。

因此,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选编原则是基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考虑的。

(二)目前鲁迅作品的教学情况

探讨目前选编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情况,我们需要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学习情况。提到鲁迅的作品,学生都表示很难真正的读懂其中的深刻内涵。大部分学生并不是不喜爱鲁迅及其作品,甚至很多学生都对鲁迅有着积极正面的评价,崇拜鲁迅,认为鲁迅是一位肩负民族责任感的爱国志士,语言铿锵犀利,思想深刻且富有哲理。但他们了解鲁迅以及阅读鲁迅作品大都是基于阅读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篇目,课外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鲁迅的相关作品或是查阅鲁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甚至鲁迅的相关影视文艺作品他们很少观看。因此,学生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基本局限于教材。

另外,由于鲁迅作品“文白”掺半,文章中运用了许多的反语和反讽的手法,学生看不明白,因此认为鲁迅的文章较为晦涩难懂,读完只能大概把握文意,许多地方存疑。并且,鲁迅的作品思想内涵深刻,涵盖复杂的历史背景,而这些历史背景与现代学生的社会生活脱节,相隔甚远。因此,由于种种局限,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内涵,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其次,是老师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情况。其实,除了学生学习存在问题以外,很多老师也并不是能够完全读懂鲁迅的文章,由于时代差距和人生阅历的局限性,老师的理解也同学生一样受到影响。而老师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把控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问题。许多教师也只是在在读期间阅读了教材中选编的鲁迅的部分作品,课外并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和拓展阅读,对于鲁迅及其作品而言,老师们也很少有过深入研究。因此,在老师“一桶水”都无法装满的情况之下,分给每个学生的“一碗水”也就更少,甚至所剩无几。而对于鲁迅作品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许多老师都会参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以及考试考察范围,虽然鲁迅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审美价值,且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学生这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由于考察困难,因此许多老师会减少这部分的教学比重。且教师在呈现课堂时,大都选择以教师自身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通过教师自己的讲解来帮助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即使是这样,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鲁迅作品选编的价值

(一)鲁迅作品的教材价值

鲁迅是我国二十世纪现代文学的巅峰人物,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前驱。因此,鲁迅对于我国现代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拥有崇高的地位。鲁迅的文学之根深深扎根在中国这片历史积淀后的土地上,其作品的原创性和民族魂是经久不衰,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生命启示、艺术灵感和精神支撑,他的作品是值得我们不断传承下去的。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能够深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历史内涵,并且鲁迅是语言大师,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语言风格是十分值得读者关注的。由于鲁迅作品语言的独创性和鲜明个性,人们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但这又恰巧更加突显了鲁迅作品的特别之处,有利于拓展汉语表达的空间和使用范围,增强了其语言的审美趣味和鉴赏价值。

鲁迅作品的选入对于教材而言,是教材多元性的体现。高中课本不仅要选入与时代与时俱进的篇目,同时还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经典著作。鲁迅的作品是在浓厚的历史背景下显现的,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混乱颓圮,鲁迅作为一位头脑清醒的中国人,选择放弃医学,用笔呐喊出想要推到旧事物的决绝且振聋发聩的话语,虽然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认其跨时代意义。

(二)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的人的观点。现在的中学生怕“难”,认为鲁迅的作品难学,其文章思想深刻、立意经典,语言风格特别,文中运用大量的反讽和隐喻,学生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学生读了读不懂,学不明白,自然产生畏惧心理。其次是学生怕“烦”。鲁迅的文章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会要求学生背诵,学生课业繁重,抽时间背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是由于鲁迅的作品从复杂的政治、历史、社会环境中孕育而出,内涵丰富,能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想范围。首先,鲁迅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有利于开学生之情智,提升认识境界。其次,學生还能够通过感悟鲁迅作品语言的生动精炼,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自我的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三、实践鲁迅作品选编价值的建议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去与留一直都饱受争议,增删不断变化。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围绕课程标准这一核心,对于鲁迅作品是否选编,选编哪些篇目,删除那些篇目都是语文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有的人持否定意见,认为鲁迅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历史成分,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是脱节的,选编进教材供学生学习是不合时宜的,应当删除;有的人持肯定态度,认为鲁迅作品具有跨时代意义,不能全盘否定,其正面意义远胜于负面影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情感价值;还有一部分人持中立态度,认为鲁迅的作品虽然有不适合当今社会的糟粕,但同样也有精华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的,因此应当适当选编。

笔者更偏向于持中立态度,以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首先应当肯定其创造的时代价值和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其次才是衡量去除其中的糟粕。因此,语文教材选编其作品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作为中国人,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是民族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不能因为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就全盘否定鲁迅先生的作品。

在我们明确了鲁迅作品的价值之后,如何实践其价值关键。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以下思考。

首先,注重学习鲁迅作品的系统性和多元性的统一。高中教材中选编的鲁迅作品仅有三篇,学生如果要想更全方位地读懂鲁迅,这三篇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从课本上了解鲁迅及其作品以外,学生可以增加鲁迅作品的选读,从更多的文章扩充阅读。且高中教材中选择的鲁迅文章的文体只有散文、小说和杂文,但事实上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包括散文诗、书信、议论文等,文体多样,数量丰富,可供学生阅读和学习的作品远超教材选篇。因此,进行扩展阅读十分必要,通过课外的延伸能够使学生建立起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系统了解和多元化认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科学地理解鲁迅的深刻思想和价值,将鲁迅的精神传承下去。

其次,构建师生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知识要建立在兴趣心和主动性上,很多老师在进行鲁迅作品的课堂教学时,采取的是固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用听和记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脱节现象,很多学生存在疑惑不解的地方,并没有机会进行讨论和题问,老师也就不清楚具体的教学效果,囫囵结束。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模式应当尊重学生主体性,以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他们在阅读了鲁迅的作品之后,根据自我对于社会和人的认知基础,会得到部分启示、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此时需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将他们感兴趣的或者疑惑不解的内容提出来,展开讨论,适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贴近鲁迅的作品,感悟其中的内涵。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于鲁迅作品的感悟能力。

对于中国人而言,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留给我们精神馈赠,具有崇高的时代价值。高中教材选入鲁迅先生的作品供学生学习,有利于摆脱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局限,扩充文学经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因此,选编鲁迅作品,既能够更好地传承鲁迅作品的思想、精神和价值,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相关热词搜索:;

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含义篇三

先生逝世已足有八十一周年。大半个世纪前,他抨击的社会似已大变了样,少了独断专行,多了些法制、民主与自由。但总有人呼唤着先生,希望他能以冷眼观、利笔写此社会。我想,这是先生生前文章的前瞻性、真实性、亲民性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闪光点历经沧海桑田,在八十年后的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首先,鲁迅先生文章的不做作,它们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新思想及进步群众的呼声。它让读者跨过时间的深海了解到那样一个热血沸腾却危机四伏的时代。像一面镜子,一丝不苟地反射出那个早已远去的年代的每一道阴影和每一抹光亮。他通过有机整合,呐喊出时代的声音,通过时间的长线传入读者耳中。

他的作品极强的教育意义,教导读者敢说真话、敢表真情。一个真正好的国家,需要的不是一味附和、行尸走肉般的顺民,更不是全无法律观念的暴民,而是会思考、敢发声的良民,有骨气而非奴性,更非暴戾。先生和先生的文章都能教会我们这一点。

其次,先生犀利的文笔,放在今天仍不减当年的锋利与辛辣。如果把目前部分人的头脑比作一块发红发热的烙铁,那先生的文章就是一缸刚刚融化的雪水,迎头泼上去,“铁”会不适,但在淬火后却更韧更硬。鲁迅先生能抚平现代人的浮躁,他能抹去粉饰的太平脂粉,然后逐步叫你看清真相。他能教会我们用头脑理性地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总而言之,鲁迅先生在现在的意义,便如镜子和耳光,纤毫毕现的真,催人向上的痛。

我离鲁迅有多远高中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含义篇四

对鲁迅文化观的研究仍然是新世纪的一个持续不衰的话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学人在深化鲁迅与中国文化的话题时,不再过于注重鲁迅的“反传统”或对鲁迅的“反传统”作偏于一端的简单理解,而是采取了更科学、更辩证、更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王富仁的系列长文《鲁迅与中国文化》认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鲁迅“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文化,但同时也失望于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鲁迅“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毅然地反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王富仁还特别注意把鲁迅放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宏大建构中审视鲁迅思想与中国文化主体的内在联系及生成,这对于如何建设中国的现代文化,具有十分深刻的启迪意义。陆耀东在《“五四”时期的鲁迅与传统文化》中指出,“鲁迅当时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整体确持否定态度,但对其他文化派别(如墨家)和儒家内部的异化的声音(从屈原到曹雪芹)则有所肯定。”张永泉在《从天地观看鲁迅早期文化思想》中认为,鲁迅留日时期“对以普崇万物特别是敬天礼地为‘本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全肯定的,对以此为‘始基’的‘一切睿知义理与邦国家族之制’是完全肯定的。”只是到了五四时期才展开对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制度激烈而深刻的批判,并“深刻揭露了中国传统天地观的本质,原来这不过是历代儒者为了推行他们的思想主张而臆造出的骗人的手段。”胡兆铮的《鲁迅笔下的“天”及其他》指出,“天”与“无”在传统文化意义上是相通的,而鲁迅终生坚定不移的战斗目标则是与“天”争斗。沈庆利的《试论鲁迅的农民战争观》认为,鲁迅尽管没有全面否定农民战争,但鲁迅确实更多地“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把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作为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加以独到而深邃的剖析和批判。”主要“批判了农民战争的野蛮性和残忍性”,“抨击了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发动者”,揭示他们“与原始宗教的密切联系”。

关于鲁迅和宗教文化的关系,王富仁在《鲁迅与中国文化》中认为,鲁迅与“佛家文化对于物质世界虚幻性的揭示和对于人生痛苦的解析”产生过强烈的共鸣,并受到佛家文化动态地体验性地把握社会人生的方式的影响。但鲁迅对佛家文化的虚无主义人生哲学持否定态度。哈迎飞的系列长文《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从“鲁迅、尼采与佛教”、“以一身来担人间苦”、“谈鬼物正像人间”三个不同的角度细致、深入地分析了鲁迅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不仅揭示与论证出鲁迅与佛教或远或近的内在原因,还对佛教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实际影响及意义做了阐释。管恩森《耶稣·撒旦·鲁迅——鲁迅与基督教关系发微》侧重揭示了鲁迅与基督教在精神层面的契合点:“精神主体的推重”、“面对庸众的先觉者”、“反传统的异端力量”。王家平的《再论鲁迅与中外宗教文化》对鲁迅与宗教文化的关系以及鲁迅在接受宗教文化的过程中思想的发展变化做了系统的梳理。

更多的研究成果侧重对鲁迅文化思想做整体考察。李新宇的《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和《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认为,鲁迅在五四之后面对的矛盾和介入的论争,每一次都与五四新文化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面临的危机有关,“鲁迅的思想无论怎样发展变化,都始终守护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立场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赵树勤在《新文化精神的孤独的坚守者》中指出,对于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鲁迅都既不是前驱者和领导者,也并不太主动积极。”鲁迅积极追求的是实际的现实主义的科学精神。钱理群在《最后十年,鲁迅的锋芒所向》中认为,对“真的知识阶级”的认定和追求,以及“思想行动”与“实际的运动”的结合,构成了鲁迅“最后十年”的文化业绩,“1930年代,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对‘今之海’所代表的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性审视。”他又在《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中详细考察了鲁迅与陈源等现代评论派论战的情况,认为这场论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乃至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都有重要意义。薛毅在《论鲁迅的文化论战》中对鲁迅与胡适、陈源、梁实秋、周作人、林语堂的论争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证实鲁迅一直是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扞卫与持守战士。赵歌东的《启蒙与革命:鲁迅创作的现代化选择》指出,鲁迅创作选择了彻底的启蒙而反对循环式的为革命而革命,这种“创作的现代化选择表明:在现代化思想启蒙未完成状态下,中国社会自身内部的革命无助于推动中国现代变革过程。”王吉鹏等的《鲁迅留日时期思想转变价值论》认为,鲁迅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前瞻性思考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精神操守和人格魅力以及对社会转型精神现象的剖析,对于当代处于同样情境下的知识分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温儒敏的《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针对当前某些试图颠覆鲁迅的现象提出质疑,认为鲁迅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有独特的'探求,也有不应忽视的焦虑,有时表现为传统批判中的偏激。黄健在《价值重构:取向与差异——论鲁迅与新儒家在现代价值观建构上的本质区别》中认为,鲁迅之所以遭受新儒家的指责,是因为新儒家们不能够理解鲁迅反叛传统、批判传统的思维逻辑,也无法充分地认识到鲁迅完成思想文化观念现代转换之后的思想特点。富强的《个人—现实—文化——鲁迅革命观的内在线索》认为,鲁迅从自我与个人的“立人”立场出发,发现了中国当时的现实与文化传统共同的“反个人”特征,于是鲁迅以此为着眼点,把对两者的批判融为一体。梁展的《自我观念与科学的本源》、《个人意志的发展与虚无主义的起源》、《自我、意志与生命》分别从鲁迅对19世纪科学观念的思索和批判、鲁迅对个人意志的诠释与叔本华的差异及其后果、鲁迅的形而上学及其矛盾等方面对鲁迅文化思想进行了系统探讨。刘增人《论鲁迅的人格范型》认为,“超越性、意志力、审美性、互补性”是鲁迅文化积淀中具有基础和核心意义的特质,这使鲁迅具有了艺术家型、崇高型、理智实现型的人格范型。

关于鲁迅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有陈越的《试论鲁迅的文化性格及其越文化印痕》和王嘉良的《两浙文化传统:鲁迅文化人格形成的内源性因素》,前者认为,鲁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故乡情结”、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都留有越文化的印痕。后者认为,鲁迅从两浙文化中继承的,主要是独特的“硬气”人格力量,与此相关联,是鲁迅创作中的坚硬的“土性”特色和刚毅劲直的文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