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的影响作文400字高中通用

最新科学的影响作文400字高中通用

ID:138862

时间:2023-05-04 05:43:02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的影响高中科学带来的影响篇一

;

新型病毒出现后,人们就开始呼吁应尽快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便于相关新闻和防控信息传播。

1967年,国际社会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给各类病毒做分类和起名字,主要是从生物学上确定一种病毒应该划归哪一个种类纲目,由此确定如何称呼它。

诸多事件表明,病毒名字的命名会对一个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力。2009年h1n1病毒流行,被称为“猪流感”,埃及因此宰杀了全国的猪,引发当地食用猪肉的科普特人抗议。事实上,这一疾病是人际传播,并不是通过猪;2015年的mers,因为命名为“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导致了外部世界对中东居民的歧视现象。

随着时代发展,语言学和语义学的因素也被加以考虑。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15年设定了7项新发现疾病命名原则:1.持久可用;2.避免或拒絕使用可能导致错误或歧义的名称;3.避免不必要的名称创建;4.名称中不应含地理位置;5.名称中不含人名;6.名称中不含动物或某种食物的名称;7.名称不指向某一特定文化或行业。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2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状病毒”,“vi”为“病毒”,“d”为“疾病”。

适用主题:正视问题;科学抗疫;名字的价值;尊重;客观对待事物……

文本解读: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江红波

角度一:敢于反思,正视错误。

在给新出现的病毒命名时,从“猪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到“新冠肺炎”“covid-19”,这一变化的过程,说明科学家在面对命名失误带来不利社会影响时,敢于反思和面对,及时去改变。

角度二:尊重他人,科学命名。

在疫情发生时,不可带有歧视性的命名,导致社会误解。应该依据科学的命名方式,多方探究,仔细思考,起一个确实可行的名字。

角度三:凡事细心,获得尊重。

任何人在处理问题时,必须要细心谨慎。给病毒命名,要考虑到取名之后在社会上运用时,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世卫组织给新冠肺炎的科学命名,说明他们做事慎重,令人敬佩。

学生运用示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华文化历经五千载而不衰。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以历史典籍为依托,以生生不息的文字为载体。在世界上,文字不仅仅是文化之魂,更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

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有许多人被后世所铭记、赞颂。提及纳兰容若,相信大家都会感慨“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提到李清照,她的一生可谓是“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文如其人,名如其人。

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命名过于复杂,导致许多国家使用了自己的简便方式,无法达到统一的结果,更有别有用心者,随意取名。要知道,2009年h1n1病毒爆发,被称为“猪流感”,很多人从命名上理解为是猪传播流感的,在埃及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一出笑剧,一笑而过,可这也正恰恰反映了命名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世卫组织通过严密论证、科学分析,将其命名为covid-19。这个命名,可使人们理解本质,便于思考和警醒,更看到世卫组织的做事的缜密,避免引发以往出现的社会问题。我们为世卫组织的这一做法点赞。

病毒的命名需要科学,其他方面命名是一样重视的。

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拍摄了月球背面的图片,这一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中国的探月工程也被称为嫦娥系列,有些外国人可能会不解,为什么叫嫦娥系列呢?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在孩童时期都曾听过嫦娥奔月的唯美故事。嫦娥系列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代表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华为公司将新开发的系统命名为“鸿蒙”,这两个字最早出于神话故事,代表着东方文化的特色。它的出现,代表着世界不再是仅仅以西方科技为首的年代,而是更加多元化,中国致力开发的鸿蒙系统,是为了让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国力量,展现自己的大国风采!

给事物命名虽容易,但需深远虑。方便后世传,影响你我他!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仰奕《命名虽容易 但需深远虑》

(编辑:王莹)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的影响高中科学带来的影响篇二

在高中的学习中,文科综合是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了几乎一半的分数,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由于综合的学科比较多,在学习中的任务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高中文综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地理:多记多练,融会贯通

地理是文科生学习中最需要理科思维的'一科,程度甚于数学。无论是长期的难点地球运动还是棘手的主观评价部分,都要求人的思路和思考能力。所谓思路就是想法要正,不仅需要知识,也需要常识;而思考能力就是逻辑思维,想法应该缜密、细谨,不能轻敌,不能狂妄,一步一步想,经过严格的、有理有据的推理得到本质结论。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坚持,量变才有质变,无数琐碎知识点的积累才能为原理理论夯实地基。不到高考就不放弃地理学习,保持熟悉的题感、昂扬的姿态和向上的势头,就是走向成功。

政治:重点在于记忆

政治学好的重点在于背,有理论基础才能应用理论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所以知识点必须熟记,要多角度、多种方法交叉记忆,比如提取知识框架记忆知识细节,再比如按照不同主语把知识点分类记忆,最后甚至需要达到提起某一知识点就知道在书中哪个位置的程度。知识点熟练记诵并且深入了解其内涵之余,还要关注时事,尤其是权威的分析,深入分析,全面思考,勤加练习,用心归纳总结出题和设置答案的规律。

历史:注重回归教材

历史学科对文科生素养与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应当善用时间链串联某一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历史特征,构建既有宏观框架也有微观细节的历史知识体系,熟练掌握书中提到的史实,融会贯通。除此之外还应当具备历史学习的能力,能够独自归纳、分析史料,寻找历史规律,解决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常翻书,细看书,回归教材是历史学习的根本大-法。

同学们掌握了高中文综各科学习方法总结,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应该重视文综的学习。文科的学习需要我们多记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

数学:

在一遍遍咒骂中学会沉着,在一次次受挫中学会冷静。虽然老师怒吼:“你们假期赶紧给我补课去!”,但说真的还是很喜欢数学。

语文:

迷迷糊糊,也不知道学到啥了,隐隐约约感觉到上高中以后惰性增强了,再也不想初中那么勤奋了,不过貌似语文还挺占便宜的,最痛苦的是老师带头念错别字,这个太痛苦了!到底我也是从初四过来的啊!

英语:

物理:

先觉得简单,再觉得恶心,再简单,再恶心……呈波澜起伏状,跟数学完全是两个概念,非充分非必要条件嘛!

化学:

第一次月考开头开得不错,结果后来就不行了,也不知道怎么了。希望这次能争口气,再发挥正常点吧。

地理:

还是那句话,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呵呵。

信息:

历史:

政治:

就是一个字——背!不过我上课听得也挺认真的(不过还是啥也记不住)

音乐:

这个没啥好说的,第一次上去那叫个紧张啊……

劳技:

呃……全天下最磨叽的老师就这样让我们遇上了。天哪!一个破锤子的图学了一个学期了,还没整明白……太郁闷了这个。

心理:

这个好,每周最盼望的就是心理课,嘻嘻。

上了高中发现时间真的不够用,永远都不够,比初四还累!暴累啊!真希望明天就上大学!加油吧,熬过这三年就一切光明了@!

科学的影响高中科学带来的影响篇三

;

[摘要] 在传统的科学思想史与科学哲学的叙事范式中,主体性哲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伴随主体性哲学的衰落,累积性、连续性、内部逻辑统一的科学史观的权威性被瓦解,科学史的客观性遭到质疑。20世纪后半期,技术创新给人类社会与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同时对旧的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造成极大的冲击,由此仪器作为科学范式转换的动力因素,技术的媒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科学范式;仪器;动力因素;转换

wang yingji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875,china)

尽管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着难以截然分割开来考察的密切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技术往往“被看作科学的分支或者科学的‘奴仆’而被置于一个二流地位”[1](p133)。事实上,相对于科学哲学的漫長历史而言,技术哲学的兴起是一件较为晚近的事情,技术重要性的凸显完全是由于20世纪后半期以来,技术创新浪潮一次又一次地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改变和冲击。社会生活的技术化趋势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而愈发明显,并已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根本标志。

当代技术生活凸显了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对于技术要素的关注与引入,不仅催生了诸多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对旧的研究传统和知识体系形成了有力冲击,这种冲击启发研究者们从新的视角出发,对传统的理论和观点进行修正与完善。科学哲学或科学思想史作为与技术有密切亲缘关系的领域,所遭受的影响也是首当其冲的。从技术的视角上重新理解和解释科学哲学或科学思想史问题,以便在新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当代社会结构和特征的新学说,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正如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皮特所说:“当时代发生巨大的变化时,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的叙事被包含在科学思想史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最显著的就是考虑拿什么作为论据和为什么要拿它们作为论据——这些都是经常处于论争之中的。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技术叙事就显得非常重要。”[1](p134)

一连续与断裂:主体性哲学及其消解

科学史家舒斯特认为,在科学编史学的历史上曾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释模式,即“内史”和“外史”模式。“内史”论者认为科学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学领域的内部,而“外史”论者则主张,科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科学的外部社会环境和条件。但多少有点奇怪的是,这两种主张却共享一些基本的观念,例如:“它们都假设科学具有某种‘内部’一个技术的、思想的内部。他们认为科学的‘内部’仅仅是由思想内容构成的,这些思想内容即与社会和经济因素无关的观念、概念、理论和方法。”[2](p438)

事实上,从现代科学的起源上看,所谓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解释,与主体性哲学的兴起是密不可分的。希尔贝克和伊耶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认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亚里斯多德的力学到伽利略-牛顿力学,意味着“一场革命”或“范式转换”,而这种范式的转换“意味着事物成了对象,而人类成了主体”[3](p242),主体哲学经由笛卡尔、洛克、康德等人发展,最终成为一种主导科学编史学的意识形态,它最鲜明的特点是仅从思想、观念、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意识思维的视角看待科学的演化与发展,对于影响科学发展的物质性因素,如同样属于科学领域内部的仪器则毫不关注。正是在这种主体哲学的意识形态主导下,传统的科学史观倾向于认为科学是连续的、积累的、内部自主进化的发展过程。例如,内格尔的《科学的结构》一书就认为科学知识的积累是理所当然的。一个理论t有时候可以被之后的理论t*所取代,此时t*包含理论t的现象,或者能够过滤掉t中的错误成分,或者能覆盖更大的范围。[4](p390)在内格尔看来,新旧理论是可以通约的,这里的“通约”是数学上的术语,指共同的量度。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的影响高中科学带来的影响篇四

学考不过能参加高考吗,学考没过可以上大学吗?学考不过能参加高考,但是高中毕业文凭拿不到,学考没过可以上大学。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高中会考没过有什么影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会考就相当于毕业考试,要是会考不过的话,就没有毕业证拿,等于是高中学业不过,不能合格结业,学校会给一次补考的机会,有些高中还有清考,反正都能过,但也不可大意。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分为四个成绩等级:24分及以下不给等级,25至49分为d,50至69分为c,70至84分为b,85至100为a。高中会考要是没过存在问题不大,大学绝对能上,只要你参加高考,分数在控分线以上,就能上,但是有些大学会参考你的会考成绩,因为那些不仅记录在你的纸质档案上,考试院的电子档案上也会有,作为高校录取的`一个参考,有些学校不看,有些学校会看,影响不大,但还是要好好学习。

当然可以。但是,你报名高考时,你不属于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是指具有高中学历的学生,包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的毕业生,拿到毕业证才叫毕业生,没有毕业证的你属于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的考生,可以参加高考。

高考结束后能正常填报学校,只是在你和别人同分的情况下会影响你是否能被录取。

学生某科会考不合格,不会影响他参加高考的资格,但会考成绩可能会影响到录取。比如高考成绩同样上线,但一个考生会考科目全部合格,且有好几个a,而另一个有几科不合格,高校自然会选择平时成绩好的考生。

可以参加高考,但高中毕业文凭拿不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考14门科目,其中5门操作性科目——体育、音乐、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将不考笔试,只考操作,成绩只分合格、不合格两档;另外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9门进行笔试,成绩或采用合格制、等级制两种。

学生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业后可以考试,高中期间可以考2次甚至更多次,不及格可以补考。具体成绩可分为分数、等级两种,各省自定相关细则。这意味着,将来体育考试不及格或成绩差,势必影响考生的高考录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