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

ID:1447878

时间:2023-07-11 13:18:20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一

接下来刘老师又经过了第二次备课,我们共同交流后,又在二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讲,通过此次试讲,你分明就感觉到这节课因为形式的多样化分明变得更加饱满,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我想不仅仅因为学生本身学习兴趣的原因,因为改变,让课堂变得立体化,也让学习的内容更具研究性更具趣味性。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如果在学生书写时加上一个舒缓的古音乐,那么更能让学生有一种愿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书写优美的汉字中的感受。

经过两次试讲后,刘老师对于课堂的脉络更加清晰,她在本班上课时,你分明感受到她的那种对于课堂把握的轻松自由度,同时,你也分明感受到她们班学生的那种积极学习与交流的开放性,老师与学生分明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学生的思考透彻通透理解深入具体,你简直觉得他们就是一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接。生生师生之间的这种水乳交融让你觉得你分明就是看客,而他们的交流是你无法深入更是无法参与的。

而在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分明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情感与思想的提升与深刻,我想,或许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追求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至高境界吧!

没想到道德与法治课还可以上到如此程度,更没有想到学生与老师的那种忘我的投入,你分明感受到的是生命与生命的灵魂在对话,你分明感觉,当你用心做事时,你才能真正地唤起更多心灵的感应。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二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在生活中,学生觉得没必要时刻都精神,那样会感觉很累。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有精神的生活和学习是健康的表现。第二,当自己看到别人不精神时的感受是什么,换位思考,当别人看到自己不精神的时候,又会有何感想。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好理解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动力坚持。

课堂上教师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明白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现。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首先通过ppt展示正确的坐姿、站姿,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坐姿,并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然后观看错误坐姿、站姿带给我们的危害及“国庆六十周年阅兵”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选择正确坐姿、站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感受良好的精神面貌带给我们的震撼。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都有很深的感受,每个人都能自觉尽力做到最好,但是问题就是不能保持。

小学生就是喜欢动,让他们一节课保持一个姿势也不现实,因此要求他们在写作业、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对我们的脊柱生长有益处,更能保护我们的视力。在走路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抬头挺胸。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可以,但是坚持做好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想真正的能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通过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一节课都保持正确的坐姿,让同学感受正确的写字姿势,并且保持一段时间,先让大家充分体会这个过程,然后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好的习惯,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坚持。

不足之处:

1、应注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长期坚持的仪态仪表习惯。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三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二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p45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

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一)阅读感悟,查找资料。

1.读p47“阅读角〃:殷墟。

2.感悟:殷墟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3.查一查,讲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惊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吗?请说说有关他们的故事。

4.出主意,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他们?

(二)探究金字塔。

1.收集资料:了解金字塔。

2.探究问题:

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雕刻成形的?

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

(三)阅读,查找资料。

1.读p48阅读角:《汉谟拉比法典》

2.收集资料:

除了前面的古代文明成就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明成就,请收集相关资料。

3.讲故事交流:和同学去讲讲他们的故事。

4.感悟:

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课堂总结。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四

听了顾xx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五

听了xxx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六

非常荣幸听了了《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听完两位学科带头人的新教材解读讲座和研修班成员的交流指导,也进一步加深对部编版新教材的理解。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面对新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师首先应从整体上认识教材,明确教材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每一课教材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定的单元主题,而单元的主题也是围绕一定的教材编写理念。比如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材,整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公共意识、培养公共能力,分散到四个单元的教学中。所以在教学中,要弄清一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联系单元甚至整册教材的整体目标。比如,教师在备《大家排好队》这一课时,一开始简单地认为排好队仅仅是个人文明好习惯的培养,但在仔细读了新教材的教参解读和教学师父的指点之后,突然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教学还要有长远的眼光,更要懂得整体性架构和理解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潜润学生成长的目的。

两位学科带头人的单元教材解读与建议中,无一不提到教材中的各个版块内容使用问题,教材仅仅提供一个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学校、地区的学情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容怎么用、何时用,还取决于本节课教学的目的。比如说教材中的副版教材,有的是补充教材内容,有的是递进深化目标,在使用时必须有目标意识。

一堂课应明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指向的是教学的目标,一堂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在备课时叫应该明确,在上课时要牢牢记住这一。“教什么”是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怎么教”的是教学的具体手段和策略。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通过观看视频来体验,可是却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无法从视频中感同身受,也就不会对排队的意义有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就是活动与体验的课程,任何道德与意识的生长必须发自内心的感悟。

德法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终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活智慧。在每一次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比如在《大家排好队》这一课,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排好队的意义,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思辨,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生活的思考,最终指导生活中的问题。

本次研训活动,我不仅进一步认识理解了新教材,更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审视。教学中,我的“问题意识”欠缺,总是问题引导不到位,对于教材内容具体把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争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七

非常荣幸听了了《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听完两位学科带头人的新教材解读讲座和研修班成员的交流指导,也进一步加深对部编版新教材的理解。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面对新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师首先应从整体上认识教材,明确教材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每一课教材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定的单元主题,而单元的主题也是围绕一定的教材编写理念。比如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材,整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公共意识、培养公共能力,分散到四个单元的教学中。所以在教学中,要弄清一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联系单元甚至整册教材的整体目标。比如,教师在备《大家排好队》这一课时,一开始简单地认为排好队仅仅是个人文明好习惯的培养,但在仔细读了新教材的教参解读和教学师父的指点之后,突然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教学还要有长远的眼光,更要懂得整体性架构和理解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潜润学生成长的目的。

两位学科带头人的单元教材解读与建议中,无一不提到教材中的各个版块内容使用问题,教材仅仅提供一个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学校、地区的学情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容怎么用、何时用,还取决于本节课教学的目的。比如说教材中的副版教材,有的是补充教材内容,有的是递进深化目标,在使用时必须有目标意识。

一堂课应明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指向的是教学的目标,一堂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在备课时叫应该明确,在上课时要牢牢记住这一。“教什么”是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怎么教”的是教学的具体手段和策略。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通过观看视频来体验,可是却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无法从视频中感同身受,也就不会对排队的意义有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就是活动与体验的课程,任何道德与意识的生长必须发自内心的感悟。

德法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终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活智慧。在每一次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比如在《大家排好队》这一课,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排好队的意义,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思辨,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生活的思考,最终指导生活中的问题。

本次研训活动,我不仅进一步认识理解了新教材,更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审视。教学中,我的“问题意识”欠缺,总是问题引导不到位,对于教材内容具体把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争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汇总篇八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在生活中,学生觉得没必要时刻都精神,那样会感觉很累。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有精神的生活和学习是健康的表现。第二,当自己看到别人不精神时的感受是什么,换位思考,当别人看到自己不精神的时候,又会有何感想。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好理解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动力坚持。

课堂上教师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明白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现。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首先通过ppt展示正确的坐姿、站姿,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坐姿,并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然后观看错误坐姿、站姿带给我们的危害及“国庆六十周年阅兵”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选择正确坐姿、站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感受良好的精神面貌带给我们的震撼。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都有很深的感受,每个人都能自觉尽力做到最好,但是问题就是不能保持。

小学生就是喜欢动,让他们一节课保持一个姿势也不现实,因此要求他们在写作业、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对我们的脊柱生长有益处,更能保护我们的视力。在走路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抬头挺胸。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可以,但是坚持做好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想真正的能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通过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一节课都保持正确的坐姿,让同学感受正确的写字姿势,并且保持一段时间,先让大家充分体会这个过程,然后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好的习惯,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坚持。

不足之处:

1、应注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长期坚持的仪态仪表习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