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

ID:1520455

时间:2023-07-18 18:36:33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一

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安阳参观游览。

我是你们的导游员洪达,大家可以叫我小洪。

首先,我代表天马旅行社感谢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务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正所谓“我选择,我喜欢!”希望大家虽然出门行万里,也能感觉到家的温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三好司机”向大家问好!我们的司机姓刘,他可是位长相好,脾气好,而且技术一流好的司机,有他的娴熟驾驶,这一路上我们肯定会玩的放心,玩的开心!

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话说:“相聚即是缘分”,能与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闲娱乐之旅是我的荣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关系,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导游,我的手机号是123456,有事您说话,洪导一定尽全力满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为使各位在安阳期间能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我现在将安阳的历史及殷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自秦始皇筑安阳县以来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虽为地级市,却是国家确定的甲级开放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殷墟,在2000年7月13日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安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以殷墟博物院为主线的殷墟文化游和以岳飞庙、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线的传统教育旅游构成了安阳特色文化旅游。

安阳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小南海风景区、珍珠泉风景区、林虑山等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独具特色的航空运动基地,英气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势而深得跳伞滑翔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二

大家好!我姓侯,你们可以叫我小侯或侯导。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去殷墟游玩。

殷墟占地面积近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商代都城遗址。历经8代12王,建都254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里逐渐荒芜变成一片废墟,史称殷墟。郭沫若先生曾由衷的赞叹,“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首先,我们先看,门框上的纹饰是根据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中的框的图案仿制而成的。门是由三个甲骨文象形文字写实放大而成。可以说是华夏门的鼻祖了。

大家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映入我们眼帘的这件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告诉你们吧,这个司母戊鼎是1939年从王陵出土的,它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挖掘出的一件最大的青铜器了,是我国的国宝。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你知道妇好暮为什么没被盗过吗?那是因为妇好原来带一万多人去打仗,她在商王心中的地位很高,她不仅能文能武,而且常帮助商王处理国家大事,因此因为常年劳累,所以中年她就去世了,商王武丁就把她埋葬在宫殿区的西边,可见商王对她的宠爱和思念了。

今天的重要地区我们就讲解完了,大家可以慢慢欣赏,自由游览其他景点,不要乱扔垃圾。

好了,今天的游览接近尾声了,愿你们游玩殷墟的经历成为你们一份美好的回忆,我是你们的导游侯如意,谢谢!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参观完司母戊大方鼎之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防殷大殿,大殿现在陈列着甲骨文。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唤作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把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王懿荣(1845—1900年)祖籍福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1899年秋,他得了疟疾,京城一位深谙药性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王懿荣发现中药里竟然有龙骨。他便让家人把药渣留下研究。王懿荣发现龙骨上有许多刻画的小道道,他把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板!他小心地擦去龟板上的泥土,刻画的道道更加清晰了。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弄明白了上古之人是怎样占卜的。毫无疑问,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板!他吩咐家人到北京各个大药房,专拣带字的龙骨买下。他从骨头片上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读出了上古社会的许多湮没已久的秘密。

正因为王懿荣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代占卜用的材料主要是龟腹甲(少量为龟背甲)和牛胛骨,卜用甲骨均需经过整治。整治时先将龟腹、背甲锯开,去掉腹甲外沿,背甲则从中剖开,锯去首尾两端,呈鞋底形。削锯后去掉鳞片,将正反两面打磨平整。肩胛骨则要先切去一部分骨臼,再切去突出的臼角并削平骨脊,最後将正反面打磨光滑。占卜前在甲骨背面(少数牛胛的正面)施以钻凿,凿窠为长槽状或枣核状,每个凿窠内侧钻一圆钻窠。占卜时,用燃炽的木枝烧炙凿钻处,在甲骨的正面即出现“卜”字形裂纹。钻处裂纹称兆枝,凿处裂纹称兆干。占卜即视此卜纹判断吉凶。占卜後,将所卜问事项刻记在甲骨之上。

了解完甲骨文的知识之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殿陈列展示的甲骨文吧!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四

大家好!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宋鹏凯,大家可以叫我宋导游。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殷墟。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公元前1300年,盘庚在安阳建立都城。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一进大门,我们就能看到司母戊鼎。它的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它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它以雷纹为底,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又神秘的感觉。

走进仿殷大殿,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甲骨文。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标志着中国文字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古代的农民没文化,他们从地里挖出了许多骨片,磨成药粉,卖到医院,结果被王懿荣先生发现,并确认这是甲骨文,被人称为“甲骨文之父”。

我的介绍完毕,请大家自由观赏。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五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安阳,我是你们的小导游郭妍,我们现在在壮丽的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20xx年7月13日,第30界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主要以一个小屯园为主。

我们现在来到了殷墟大门,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门字的字法修建的,它看似很简单,却是最古老的大门。

走进殷墟大门,我们看到的是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是国王武丁母亲的名字,司母戊鼎是现在最大的鼎。

现在我们来到了妇好墓,妇好是武丁的妻子,也是我国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深受武丁和百姓的爱戴。妇好因劳累而死去,国王武丁为了纪念妇好,就修建了妇好墓。

俗话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起初一直被当地人叫作龙骨,作为一种止血的中药,不断地进行收集、刮字然后向药店出售。后来有些带字的龙骨被王懿荣发现,被称为了甲骨文。

甲骨文碑林记载了两国的战争,记载了天气情况和彩虹的形成条件等,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

各位游客,我们参观完了美丽的殷墟。感谢大家,祝您一路顺风。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六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著名的甲骨文的发源地――安阳殷墟游玩。我是你们的导游尚皓静,你们可以叫我尚导。先介绍一下甲骨文的故乡――安阳。

一城之内皆是宝。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1899年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之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了安阳。在这里有风景如画历时长达两万五千年原始洞穴的小南海,后岗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的地层叠压叠压出了安阳乃至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颛顼、帝喾纪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庄严气质。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朝野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陵墓―袁林,第一座国家监狱,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灵泉寺和万佛沟,宋代西门大夫庙记石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等许多古迹,所以说我们安阳是一城之内皆是宝。

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总占地为36公里,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殷墟王陵遗址等许多景点,请大家随我一起开始这美妙的殷墟之旅吧!

请大家跟我来 ,我手边的这个大鼎 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非常珍贵,真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我们的正前方就是甲骨文写意书法展,这里的甲骨文分4个部分,分别是与人体、器官、人类行为、自然有关的甲骨文和它们的意思,比如说“牙”,微微张开的嘴里,有几颗洁白无瑕的牙齿,许多游客看过甲骨文写意书法展后,都觉的很有意思。给大家20分钟时间,自由参观一下。

现在我们正在殷墟博物馆里,许多在小屯出土的甲骨文以及车马坑、青铜酒具都能一饱眼福,给大家20分钟时间自由活动。

由于时间关系,再给大家1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还有许多景点,就让您自己慢慢品味殷墟的魅力吧!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七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安阳殷墟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的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好了,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郑州距离安阳 公里,车程大约3个半小时,接下来,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河南古称“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869万,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四面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主要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洛阳、开封、郑州、安阳。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例如:军事名人苏秦、李斯、吉鸿昌、杨靖宇;科技名人范缜、滑寿;文学艺人曹操、张择端等。

常言道:“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河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同时还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等大拳种的发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术之乡和功夫之乡的美誉。

现在我们的车已渐渐驶入了安阳境内,安阳是河南省的北大门,位于晋冀鲁豫交界处,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达 万。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漳河、洹河、淇河,卫河在安阳环绕流过,历为兵家瞩目之地。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1960年3月,在安阳小南海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命为“小南海文化”。在安阳北部的后岗,层次分明的叠压着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龙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由此可以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中华民族的栖息之地。

谈话间,我们的车已经抵达景区的停车场,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随同我下车。

安阳殷墟——景点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两岸,它以小屯村为中心长约5.6公里,宽约4.5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遗址。商代后期盘庚迁殷至纣灭亡历经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纣后,逐渐荒废,因而称为“殷墟”。

殷墟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200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进苑的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门”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此苑门和仿殷大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了古都安阳的象征。

殷墟之所以闻名于世有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铜器。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一片甲骨惊天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它起初一直被当地人唤作“龙骨”,作为一种止血的中药不断地进行收集、刮字然后向药店出售。后来有些带字的龙骨被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的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极大,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挖掘是从1928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8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1937年卢沟桥事变使之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其中最著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总共有17096片,上面记载了商朝的天象、历法、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其次我们再介绍一下青铜器。殷都以冶铜工业最为著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势向亿万人展示了手工业的“绝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其中铜、铅锡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内还有其它的观光景点——甲骨文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扬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125个,它不仅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的战争,而且还记载了天气情况,准确的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土的过程,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

殷墟导游词(二)

最新殷墟导游词十精选篇八

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着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着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着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燕尾服,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大殿现在陈列着甲骨文,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唤作龙骨。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把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带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很大,而大规模有组织地掘是从1928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8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这几次挖掘永远载入了考古学史册,开创之功,功不可没。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殷墟的发气被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才继续进行。

我们先来看一个展柜,这是着名的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个窖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总共有17096片。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家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这个甲骨坑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从这个档案库中我们不难看出,商王从事的占卜活动特别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商朝人是怎样占卜的。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已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北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烧。骨头受热以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就是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事情的吉凶。现在您看到的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简单记事,因此我们也称这些文字为甲骨文卜辞。

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着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125个,记载了大将 与两方国即土方和工口方的战争。

自1899年王懿荣认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学家的重视,多方收购,古董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对甲骨文的出土地秘而不宣、fengsuoxiaoxi。1911年,着名金石学家罗振玉派他的弟弟罗振常来到安阳调查,不仅弄清了甲骨文了出土殷墟的准确位置,带收购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就有这块甲骨王,一块完整的龟板。听说出卖这片甲骨的人,用赚来的钱,买了20亩土地呢。

咱们再看这块碑,它主要记载了天象情况,从时间和窨上准确地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出的过程,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这块碑记录的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是商王出行打猎时遇到车祸的情况。

下面请同志们认真看一看,您能辨认几个字,从义和形上云研究琢磨,充分发挥您的想象,看看是什么字,如果想验证一下,甲骨文碑刻的背后是现代文字,可以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猜对了。

现在我们来到殷商车马坑殿厅。我们知道,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距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的分阶段了。据文献记载夏代就发明了车,但至今没有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这里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中国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文物工作队分别于1999年3月----20__年5月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航空运动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具车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车一辆,其中五坑殉葬两匹马,4坑殉葬各一人。经鉴定,殉人中3 人为男性,一人为少年。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了现过车马坑遗迹。因受当时发掘水平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所埋木质车辆的遗迹全部清理出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这一技术难题才被考古工作者突破。后来,随着发掘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掘和清理木质车子遗迹的工作日臻完善。这里陈列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新成果,它与本苑的宫殿建筑遗存一样,是我们的镇苑之宝。在车马坑最南边的,就是殷代的道 路,这上面很清楚地显现有车辙,道路比较宽,除有两道车辙以外还有人行道。这里陈列的道 路遗存,是在航校南地发掘的,由此可见,殷商时期交通,包括车子和道 路,都 是比较发达的。

在建国以后出土大量甲骨文的同时,妇好墓的发现,也着实让所有考古工作者为之振奋。妇好墓在宫殿区的西边,现在让我们参观一下中国第一位将军的墓葬。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都归她指挥。妇好有一次率军征伐巴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大的宫廷祭祀,在王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

这就是妇好墓,我们顺梯而下就到达复原后的墓坑。妇好墓深7.5米,在这里出土了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计有:青铜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以及石器、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览会。更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不少都铸有妇好“二字的铭文,甚至在一件兵器上也有”妇好“的名字,学者们经过研究,得知这就是在甲骨卜辞里出现过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妇好。

在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壁龛里的尺骨,这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这些尺骨共有16具人骨和6具狗殉狗。其中殉人男性4具,女性2具,儿童2具,其余的因被截肢,已经不辨男女了。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盾到奴隶社会的缩影。

讲到这里,殷墟博物馆的全部内容就讲完了,如果您有机会的话,欢迎再次来殷墟博物苑叩访我们的祖先,再次感觉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