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文600字(优秀十二篇)

历史作文600字(优秀十二篇)

ID:157239

时间:2023-05-10 05:47:07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作文600字篇一

七十年前,十二月十五日,四十二天悲惨的开始。

一九三七年的今天,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然后,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

请记住这一天,为那三十多万的冤魂,祈祷。

一九三七年的今天,中国难民五千多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

请记住这一天,为那三十多万的冤魂,祈祷。

一九三七年的今天,日军将囚于南京幕府山的男女老幼五万七千多人,全部用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在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被用刺刀杀戮。最后,日军将全部尸体焚化。

请记住这一天,为那三十多万的冤魂,祈祷。

七十年后的今天,再提起这些令人悲痛的事,不是为了要复仇,而是要提醒人们,要冥记这屈辱的天,勿忘国耻!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有这样的一天,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许多像那一天之上的。这一天,既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时刻,也是中华民族开始复兴的时刻!记住这一天,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历史作文600字篇二

我最喜欢读的古典读物是《三国演义》,魏、蜀、吴三国为了争夺天下演绎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但向想为难诸葛亮的周瑜一个完美的交待,还让名为汉相的曹操白白丢了十万支箭。

周瑜一生打了许多胜仗,却始终斗不过储葛亮,弄得吴国丢,东吴招亲弄假成真,还让人笑话为:“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一共三气周瑜,弄得一个大都督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临终前无奈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空城计是诸葛亮一生中比较冒险的一仗,诸葛亮用了2500人吓跑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司马懿得知道真象叹气说:“我怕上当,到底还是上了他的当,诸葛亮真是比我强啊!”

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操,但因操劳过度于五十四岁就去逝了,死前让人按照自已的样子造了一个假诸葛亮,司马懿以为诸葛亮没死吓得往回逃,后来司马懿知道真像后对诸葛亮钦佩不已,当地老百姓说:“死诸葛吓跑活司马”。

诸葛亮为蜀国兢兢业业地奉献了一生,的确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聪明的化身,也是世人学习的榜样。

历史作文600字篇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只有那青青的山,见证了历史。青山依然在那儿,像历史拖下的长长的背影。

山·杜甫的豪情壮志

面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泰山,杜甫慷慨激昂地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在伟大的开元盛世中,杜甫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也想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也想开辟自己的一份事业。他要努力攀登,要用自己的努力“一览众山小”。

山·岳飞的精忠报国

“靖康之耻”是岳飞心中永远的痛。他为了大宋江山组建岳家军。就当他正踌躇满志,打算驱除胡虏时,赵构却急召他回国。他面对皇帝的诏书,饱蘸浓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他要“踏破贺兰山阙”。岳飞何止是要把山踏破,他是要精忠报国,要消灭外敌,光复北方的国土。这山,是岳飞的一腔报国热血。

山·杨慎的淡泊功名

杨慎的才华终究没有被皇帝赏识,他被流放到了云南。他在流放后专心做学问,终有所成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杨慎对名利的淡泊。所以,千百年后,人们仍然不忘他的文采,他的作品。这山便是他的淡泊之心。

历史已成为过往烟云,但是山依然见证了它,山将作为历史的背影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

历史作文600字篇四

大家想知道风筝的历史吗?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风筝的资料,让我们来告诉你吧!

风筝的别名有风琴、纸鹞、鹞子、纸鸢、木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风筝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代,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 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的种类有软翅风筝、硬翅风筝。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它复合材料包括丝绢、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

风筝用于求福的吉祥图案,用于祝福长寿的图案,还用于表达喜庆的图案。

风筝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

历史作文600字篇五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也许有的人早已经中毒很深,可是他们自身却麻木不觉,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是中毒的表现,更不知道别人有是否正常。

假如在一个虚拟的环境当中,每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生活中正常的标准,那么它自己就可能会朝着另外一种方向发展,或者是他自己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判断的价值观。

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故事的时候,那些生活环境似乎早就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融入到了我们的价值体系当中,可是我们也并不能代表就是正确的辩证的未来,还是要持续的发展,说不定现在很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在将来还会被推翻,就好像历史一样。

曾经的那些故事终于变成了历史,现在的故事取而代之。

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也终将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有时候想一想,时间的经历确实是比较残酷的,但是也正因如此,才能有那么好大的生活状况,有那么大的人类进化史。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是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能够知道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

将来的生活会给我们无限的精彩,而我们现在也自然应该从中看清楚那些美丽,那些潇洒又能代表着什么。

历史作文600字篇六

我是个历史迷,为什么这么喜欢呢?我也不知道。说到最早接触历史,还要从我儿时回老家说起。

那时我才七、八岁,我妈妈带我回老家。房子前有一块石磨,我问妈妈:“那石磨怎么这么旧了?”妈妈摸摸我的头,说:“这是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家的祖先用过的石磨,现在有高科技了,就用不着它了,但这毕竟是祖上的东西,不能丢掉,就放在门口,也算是我们家的一个历史的见证吧!”我听完后,十分尊敬这块石磨,每天都不敢坐。有一天,我用手触摸了那石墨,觉得它虽冰凉冰凉的但又十分光滑,真有一种玉的感觉。现在,我也长大了,也知道了解了这块石磨,也敢放心大胆的坐了。

我们老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脚下有一个学堂。一次,我满怀好奇的去里面走了一遭,远远地望向那座山,好像一直卧坐着的一只猫,山上翠绿的常青树,与满山的野花交相辉映,好像给这只休息的猫,披上了一件翠绿的衣服。到了山脚下,抬头望上去,山势陡峭,但花草树木也显得格外茂密。

推开木制的门,“吱呀”响了一声,好像是对我说“欢迎”,院子中种了一株桃花,虽然还没到花期,但树上已出现了许多小花苞。这些花苞预示着生命,预示着希望,预示着美丽。在院中走了一圈,推开了那教室的门。里面已经没有了桌椅,没有了讲台,只有一块残破的黑板和几扇透光的窗子。这里不是我想象中的脏乱不堪,而是一片干净与清洁,似乎孩子们正在放假,不久就会再回来这里读书。我在这里呆了一会儿,就走了。锁上那饱经风霜的大门,却打开了我对历史的窗户。

回来路上,哥哥告诉我:“这座学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爷爷的爷爷就曾在这儿读过书,教化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状元,这些年轻人们出去闯荡了,却总有一天会回来,他们忘不了它!”听表哥说完,我对家乡的感情又深了,对历史的神奇与岁月的无情又感触了。回头望向那暮光中的学堂,仿佛又看到了许多孩子在那儿嬉戏。

历史是无情的又是有益的,历史记载过去,却又能展望未来。历史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东西,需要我们亲自触摸、感受!

历史作文600字篇七

已经是深夜,司马迁透过监狱的小窗看着漆黑的夜晚。幽蓝的天空上,没有星星和月亮,几朵乌云低低的,风平浪静,压得人窒息。裹着深秋的寒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包括司马迁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着脚镣,走回几块砖砌的床前。在死寂的夜晚,金属的声音带着几分鬼魅。床上的黄色油灯被火焰打着,拖下长长的晃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但是,一个悬挂的公文依然清晰可见,金色的文字,猩红的印章,一切都是那么清晰。

没错,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难道是死亡,用一腔热血指责昏君无知,用高贵的头颅证明他的清臼?还活着当然是有条件的活着,他从此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

司马迁憋不住心中的怒火,昨天上朝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歇斯底里的怒吼,当满清打了一场文学与武术的双重战争,当李陵从英雄突然被认定为汉奸,司马迁感到胸口有什么东西压着。

也许记录历史,让他知道历史一定是真实的,是他的责任。于是他站了起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和李陵相处不好,没有人能理解司马迁因外人而激怒闫隆。

他突然想到了死亡和屈原对河流的投资;我想起了在寿阳山的顾的儿子们的遗骨:他想抛弃这个黑暗肮脏的世界。永远不要活在屈辱中。做一个不完整的人就是死,他应该是个男人。

但是突然,司马迁在愤怒和兴奋中平静下来。他父亲临终时悲伤的眼神让他立刻安静下来。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了,然后瞥了他一眼。他明白那一瞥的分量和责任,是的,他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没有属于达汗的自己的历史书。

司马迁在床边坐下,闭上眼睛,沉默了很久。他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手指不停地颤抖天亮了,监狱外面传来一声大叫:司马迁,你想过没有?

想了想,我选择腐败。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默默哭泣。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气不是为了什么而英勇牺牲,而是为了什么而卑微地活着。然后一阵秋风呜咽,吹着《史记》的黄页。

以铜为镜,可以装扮,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见得失,以脸为镜,可以看千古。

历史作文600字篇八

近年来,关于重重视中华文化精髓之类的话题不断被人提起。于是,有人提出应逐步恢复繁体字的使用。而浙江横店提出再造一个圆明园以重现这一历史奇景。诸如此类的话题是屡见不鲜,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对此,我要提出疑问,究竟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呢?

不能否认,提出这些想法的人的初衷是好的,至少他在为现今中华文化在人们心中漫漫缺失而担忧。但是这样的想法却也未免太流于形式了吧?难道恢复使用繁体字就真的能让人们了解、感受到汉字的造字法吗?如果,他不曾读过《说文解字》,他连汉字七体都不了解,那么再多的繁体字也只不过是一个写在纸上的字。因为他不可能明白汉字背后鲜活的魅力,更不能够明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这种只流于形式,却不曾真正有相关的一套文化体系与之配套的想法只能说是一种海市蜃楼的幻想。

因此,真正发扬重视中华精髓就应当尊重历史的遗憾。遗憾之所以为遗憾,便在于其中给人们心灵留下了震撼,也留下了一片空白。面对这一片空白,我们更应该去反思为何会留有遗憾,而不是想着去把空白添满就好了。遗憾是一种美,美在其后留有的想象和空间,美在那一段历史的心酸,因而遗憾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与其复制历史,不如就沿着历史的却陷去探究更深的东西,因为在这样探索和求知中,学到的精髓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

看过圆明园3d复原图的人们一定会为这壮丽的奇景叹为观止。然而,我们却不曾想过为何我们如此惊叹,是因为这是一切都已烟消云散,物是人非。埋藏于其背后的耻辱与爱交杂在一起,才会催生我们对文化的保护与热爱。我相信,当你用指尖抚摸着断壁残垣的哀伤与悲痛与看到其原貌的波澜壮阔时的叹为观止,前者更能震撼你的灵魂。

历史的遗憾其魅力是在于它能扣响一个人的灵魂,那样的爱恨交织才是去探索、去护卫、去发扬中华文化的力量的源泉。

然而,我们终究是不能停留在遗憾之中,但不是去复制,而是去应用我们的精髓去创造,去激发灵感。我们应该鼓励去建造更多诸如“东方之冠”的杰作,为后代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不是让我们的后代看到的与前人所拥有尊重历史作的无所差别或是相差甚少。

历史作文600字篇九

"黄河的水是如何从天堂流出,流向大海,再也没有回来。"自唐古拉山以来,黄河九曲十八转,倾泄中国沃土,孕育仰韶文明。

黄河一次又一次改道,滔滔江水一次又一次向人类开了口。黄河边满目疮痍,到处都是饥民。但是,水给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也赋予了人类灵性。大禹治水,惊叹自然,敬畏天地。

"溺水的人越来越累,肥水也就被抛弃了。"睿智的渭河,为秦的早逝拉开序幕。毕竟,一统天下的优势在渭河的流水中丧失了。

“滚滚长江东流,浪淘英雄”的悲壮旋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浓烟滚滚、旗帜飘扬、杀人声四起的壮丽场景中。它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赋予水无尽的壮丽;是水。这是一首英雄颂歌。

南北朝时期的古笛曲已经消散消退,只有秦淮河还在流淌

四朝盛世。然而,频繁的死亡钟声却永远打破了秦淮河的美景。只留下一丝惆怅留给后人凭吊和哀悼。

“隋死如河”。京杭运河敲响了隋朝早期的最后一个音符。水店龙舟事件结束了这个短暂的王朝。

“那是一潭死水,微风吹不下来。”伴随着炮声,滚滚的珠江水不得不给汹涌的战士让路,中国的河流开始流下悲伤的眼泪。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河流流淌着血泪。殷红的血液把河水染红了,但也渲染了一个红色的新中国。

从前,河南流传着一首以“环境污染”为主题的民歌。“五十年代淘米,六十年代洗水灌溉,七十年代水质恶化,八十年代鱼虾死亡,九十年代人身心俱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玷污了河流原本清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美丽。

然而,在新世纪,中国又在流动,秦淮河和西湖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功。中国的水,在经历了一些磨难和洗礼之后,已经恢复了本来的源头,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面。

水流经历史,经过其时代的沉淀,流出其变化和变化。我们面向水,悼念过去,珍惜现在,从水中汲取灵性,激发斗志。那么,今天的水将如何穿越,奔向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会面临怎样的世界?

历史作文600字篇十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

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历史作文600字篇十一

说到历史,我想很多人心中一定会“涕泗滂沱”。快停下!历史啊,还真没有这么可怕。

历史,说难点,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进程事件。但说的通俗点,就是一堆小故事堆成的连环画,何况其中的许多故事还非常有趣,并非是枯燥乏味的一堆字。

我个人最喜爱的是唐朝历史,或许是因为它的繁盛,又或是跌宕起伏。那个年代,神龙年间,张莒进士一人自曲江酒醉后,在雁塔上题写下自己的名字,后面的进士们纷纷效法,这就是雁塔题名。这些人中最出名的是白居易,题下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被竞相传颂。可惜唐武宗时的丞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心怀妒意,命人除去了学士们的题名。

可怜秀士名,一日尽除去。不过,好多人将后唐、南唐与唐朝混为一谈,可真是不该啊!

说后唐,大多数人第一印象便是唐末五代第一将——李存孝了,又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不过最厉害的应该是他们的养父——“黑鸦儿”李克用。李克用所帅的军队叫“黑鸦军”,因为作战勇猛无比且都穿一袭黑甲而得名,南征北战,打下了一片后唐的土地,可惜庄宗是个虎头蛇尾的人,年少时远近闻名,而年老后却沉溺声色,败掉了后唐本就不多的家底,典型的“用昏庸毁掉一切”。再说南唐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若此生不在帝王之家,定是能够成为让人羡慕的文词大家,不过被其他大文豪批评“为赋新词强做愁”;可惜在帝王之家,他的悠闲的性格,让他这个皇帝……总之当得十分不称职。可怜一代君,迫于军敌北封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不过他的邻居,比起他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后蜀。

后蜀的末代帝王是孟昶,既昏庸又奢侈,自己有能力管理国家,却选择撒手不管,偏安江南,还向宋朝挑衅。最后宋朝派大军前来一举歼灭,就是说,后蜀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可怜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倒是忠贞不渝。身到宋朝帝王宫,心念后蜀君王容。后来在宋太宗打猎时不慎被射死,真是红颜薄命。

中华上下五千年,今日一文道不明。若君欲再解古史,不妨多读文学史!

历史作文600字篇十二

细雨斜织,我漫步在这座博物馆周围,一场奇妙的历史之旅即将开始。

驻足,凝望,这是一座徽派建筑,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特点,外墙是青铜纹理建材,厚重的文化历史扑面而来。我慢慢地,慢慢地,走了进去。

迎我的是一座天然水晶球,开始了我的历史旅程。我的右手边是汉白玉浮雕墙,描绘的是地球生命进化简图,再次带给我以历史的厚重之感,心,逐渐静了下来。

我首先参观的是地球厅,地球厅揭露了多姿多彩的地球奥秘,突出表现地球形成、构造、演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生命起源和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揭开了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水球的神秘面纱,令我赞叹不已。

我随着人群,缓缓移动,来到了生命演化厅。听,沉睡亿万年的化石诉说生命进化的神奇。我仿佛看到了地球上生命起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生命从何而来、怎样发展。600多件化石在这里静静地展示着生命的演化,在这里诉说着他们的沧桑,我感慨万千。

我来到了2楼,开始参观恐龙厅。恐龙,中生代时期陆地霸主,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兴衰存亡,我看到他们的起源、演变、灭绝的历史,思绪渐渐飘扬。

接着,我到了资源与环境厅,这里展示了富饶美丽的安徽,介绍了安徽的地质环境,集中展示安徽省地质、地貌以及矿产。不禁为我是安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参观了最后一个展厅,矿物与岩石厅。展厅是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以矿物岩石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为起点,从美学角度出发,让观众欣赏自然界中各种精美的矿物和岩石,我流连于其中。

附设中庭休闲区,以断裂的岩层中裸露出的化石为设计理念,简洁的墙面石材装饰和精美的化石标本形成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现代感。场地与空间的关节处点缀了深邃的竹海静谧的水池精雕的长廊徽州牌坊的入口框景等,彰显了安徽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

我悠然漫步在博物馆内,观看,欣赏,流连。观我安徽之历史,赏我华夏之文明。雨还在下,时代还在发展,我们应以史为鉴,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和辉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