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

ID:1641786

时间:2023-08-02 09:29:02

上传者:曹czj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篇一

食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方。而“看舌尖”这一主题更是把我们对食堂的关注点聚焦到食物本身的味道和食材的质量上。在食堂就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细细品味每道菜肴,了解到食材与烹饪工艺的精妙,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食物带给我们的满足和幸福感。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就餐时对食物的感受和心得,谈谈我对“食堂看舌尖”这个主题的体会。

首先,食物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堂中品尝各式各样的菜肴,我常常会被那浓郁的香气所吸引。无论是红烧肉的酥香,还是清蒸鱼的鲜美,每一样菜都能够唤醒我的味蕾,使我产生无穷的食欲。而细细品味这些美食,更是让我感受到其中烹饪工艺的精湛。毫无疑问,享受美食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让我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得到片刻的轻松和舒适。

其次,食材的质量决定了菜肴的口感。食堂看舌尖,更要关注的是食物所使用的食材。优质的食材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而高品质的食材往往意味着健康和营养。在食堂就餐时,我常常会选择那些看起来新鲜、有光泽的食材所制作的菜肴。这些菜,无论是颜色还是口感,都能够让我感到愉悦。而且因为是在食堂就餐,我相信食材的质量也会受到管理和监督,对我的身体健康更有保障。

除了味道和食材的质量,食物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食堂就餐,我们可以品尝到不同地方的特色菜肴。这些菜肴所带来的味道和风味,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地方的风景中。比如,江南菜的细腻和清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南方的水乡风情;川菜的麻辣和香酥,让我体验到了中国西南的豪放和热情。通过品味各地的菜肴,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外,食堂看舌尖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食堂就餐,我们能够选择多样的菜肴,并进行搭配。通过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我们可以摄取到更多种类的营养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另外,食堂也会提供一些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纤维的菜肴,供那些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选择。这些菜肴不仅味道可口,还能够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并帮助我们控制摄入的热量,以保持身材和健康。

总而言之,食堂看舌尖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对食物味道的品味、食材质量的关注、地域文化的了解以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在食堂就餐中收获丰富的心灵享受和身体满足。加强对食堂的关注和认识,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美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喜悦和幸福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用心去感受“食堂看舌尖”的美好,体验到食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惊喜。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篇二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篇三

舌尖美食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堂则是许多人日常就餐的地方。如今,随着美食文化的兴起,在食堂也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食堂看舌尖的活动,不仅品尝了美味可口的菜肴,还对食堂的文化和经营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食堂的奥妙之处。

第二段(经历):

这次食堂看舌尖的活动是由学校食堂举办的,为期一周。每天中午,都有不同的菜品供选择,包括粤菜、川菜、湘菜等多种美食。我选择了一天品尝中式菜肴,第二天尝试了西餐,第三天则是选择了传统板块。每一天我都能尝到不同的味道,也了解到了不同地方的独特美食。在品尝的同时,我还了解了食堂的经营情况,包括食材的采购、加工和管理等方面。通过与食堂的厨师和管理人员的交流,我对食堂的运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段(感受):

在这次活动中,我对食堂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首先,我意识到食堂的菜品种类很多,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常规菜肴到特色菜品,从中式美食到西餐,食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让各种口味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其次,我发现食堂对食材的要求非常高,每天采购的食材都是新鲜的、优质的,且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卫生标准。这使得我们每天在食堂就餐可以更加放心。另外,食堂的经营管理也十分注重细节,例如用餐环境的整洁、就餐制度的规范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重视。这些细节使得食堂成为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餐场所。

第四段(启发):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美食文化的重要性。一道菜肴背后蕴含的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文化、历史和地域的呈现。在食堂看舌尖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菜品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底蕴,这给我带来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同时,我还发现食堂在传承和创新中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传统菜品的传承使我们能够品味到地方的特色美食,而创新则使得食堂菜肴更加多样化、适合不同人的口味。这也激发了我对于美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第五段(总结):

食堂看舌尖的活动让我对于食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食堂不再只是大家日常就餐的地方,而是一个让我们品味美食,感受文化的场所。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食堂的重要性和特殊之处,也加深了我对于美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期待以后还有更多的活动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美食的魅力、感受到食堂的温暖。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篇四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希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通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情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篇五

食堂作为学校师生的饮食场所,既是满足生活最基本需求的地方,也是学生们体验多样美食的地方。而最近,我凭借《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开始对食堂这个地方产生了更多的兴趣。由此,我也开始关注起食堂中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承载着深厚文化与情感的美食。下面将从饮食环境、食品安全、食物味道、饭菜种类和食堂文化等方面展开,探讨食堂作为一个学校中的“舌尖”之地的主题。

首先,食堂的饮食环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愉悦、舒适的餐饮环境可以让我更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在校园食堂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整洁明亮的餐桌和宽敞明亮的就餐区域。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能够更好地品尝美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食欲。而在纪录片中,也展示了中国各地食堂的各种不同风味和特色,令人大开眼界。这也让我更加期待自己能够品尝到不同地方的美食和感受不同食堂的魅力。

其次,食品安全更是食堂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作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无疑是最重要的。毕竟,师生的健康是放在首位的。学校在饮食安全方面花费了很多努力,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而纪录片中也展示了许多街边小吃和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分辨卫生和不卫生的食品。这让我更加明白食物的安全卫生对于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食堂的菜肴味道也是我们评判食堂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食堂的顾客,我们对于菜肴的口味要求不同。而食堂需要尽力满足各类口味的需求,尽可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无论是咸鲜、酸甜还是辣爽,都能在食堂的饭菜中找到。而纪录片中,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菜肴,让人口水直流。这使我对食堂的菜肴味道更加期待和充满了好奇心。

第四,食堂的饭菜种类也是衡量一个食堂的标准之一。多样化的饭菜种类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在校园食堂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各种主食和菜肴,包括米饭、面食、炒菜、汤类等。而在纪录片中,各地的食堂也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主食和菜肴。这使我充满了对食堂中更多美食的期待和探索的欲望。

最后,食堂文化是一个餐饮场所必须要重视和培养的。食堂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一个展示文化的场所。食堂文化包括餐饮礼仪,饮食习惯,食俗等。而食堂作为一个学校的餐饮场所,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食堂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增加食堂的文化内涵。在纪录片中,也展示了各地的食堂文化,让人们对于中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和食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我对食堂这个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无论是饮食环境,食品安全,食物味道,饭菜种类还是食堂文化,食堂都是一个学校中承载着深厚文化和情感的地方。通过品味食堂的美食,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庞大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让我们一起走进食堂,用心品尝美食,感受食堂那份别具魅力的文化。

食堂看舌尖文章心得体会篇六

在公司以及部门领导直接关怀和指导下,通过食堂全体员工勤辛的努力,食堂饭菜质量、花色品种、卫生状况、设备的正常使用效率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职工的观念有所变化、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团结和工作气氛有所改善。杜绝食堂浪费现象的存在。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一、初步建立了食堂骨干队伍,明确了职责和分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加强各环节管理,达到管理由点到面。责任到人。工作有序开展。

二、对食堂的卫生加强了制度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查,保证进入食堂的食品到销售出的饭菜达到食品卫生要求。食堂环境卫生有所突破,从根本上改变食堂脏乱差现象。

三、饭菜质量有比较大的提高,增加花色品种,特别是在8月期间推出豆浆、豆腐脑等品种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蛋糕质量和味道有所改善。经常推出职工比较欢迎的菜肴,使职工能够在食堂吃到比较满意的饭菜。

四、加强成本管理,从各个环节减少和杜绝浪费,加强采购管理,从源头上降低直接生产成本。使食堂从每月亏损三万多元到略有盈余。

五、加强了食堂设备管理、保养、维修,达到了基本正常使用。对食堂设备定人管理、定时保养、委外及时维修,改变了过去无人管理、无人保养、故障设备不及时维修的状况,从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六、建立和建全了班组正常的学习制度和工作制度,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工作。比如,到基层生产一线走访客户,了解他们需要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了一线员工对供应的饭菜质量和品种的基本要求,每星期五下午召开班组会,解决遗留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找问题想办法提高服务水平和饭菜质量。营造一种力争上游的管理氛围。

七、建立食堂五常法管理制度和办法,用人性化方式实施五常法,要求人人参与和动手做“五常”。每个人从整理自己更衣柜、工作场所需用物品开始,搞一次工作环境清洁卫生,自己动手贴物品等的标签,先有一个感性认识。推行“五常法”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自律机制,通过推行“五常法”管理,增加食品卫生安全度,造就安全、明朗、舒适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职工满意度,从而塑造食堂良好的形象,对实现高标准运作的管理模式,并能持之以恒。

八、加强基础建设,建立食堂冰库冷藏库,对稳定公司食堂价格,调节供货品种、减少浪费、保障应急使用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调整各个仓库的实际功能,扩建了洗涤和收残间,使食堂使用功能更趋合理和完善。

九、建立了食堂员工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多元化工人也进行了绩效考核,走在了公司前面,是一种管理上的加强和突破。

问题和下季度的打算:

1、食堂餐饮品种要创新,还要保持传统的品种不流失。既要有当家的饭菜点心品种,也有创新。引进优秀的面点师,在面食上有所突破。服务上加强培训,请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制度要完善,并严格执行。

2、食堂设备已经使用了五年,由于多年没有保养和及时维修,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必须分批、分次、分重点进行更换、维修、保养。锅炉烟囱需要改造。现在已经影响锅炉的启动。前方食堂没有热水供应,需要安装供热水设备,解决冬天洗涤碗筷的困难。

3、在公司机关食堂开店,解决有些职工消费卡用不完问题,并可以调节职工供应不同需求。

4、目前食堂每天平均就餐人数2100左右,外送每天200份左右。共计2300左右。每天四餐。解决食堂吃饭排队时间较长问题,把食堂售菜窗拆除,在每扇窗口增加一名服务人员和一台消费机,如果增开六扇窗口,就要增加6名服务员,并把供应面食的窗口移到外面销售,又腾出一扇窗口,也要增加一名服务员。加快人员流量。减少售饭菜等待时间。把增设的人员再安排到面点组制作特色面点。

5、前方食堂工作环境改造,仓库地面增高和屋顶防渗漏、洗涤间设备移位、粗加工迁移、盘碗餐具的洗涤,有一个较规范的操作间。切配的工作环境,墩、刀、台等的合理配置,使操作得心应手。灶台的工作环境,一个食堂灶台配置合理与否是决定一个食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6、十六路作业人员的增加和相应前方食堂的窗口增开,人员的增配。一名厨师,两名服务员。

7、为了食堂食品安全起见,要安装门禁系统和电铃,防止外人投毒。因为周围的环境和人员太复杂了。

8、龙门吊、桥吊、外理送饭菜的调羹每次都有10多只无法收回,一个月下来,也有400到500的损耗。可以用一次性调羹,或者发给他们每人一把调羹由他们自己保管。

9、在生活楼增设一座供应热水的水箱,这样可以解决冬天食堂使用和浴室使用两不误。

10、浴室沐浴需要安装计时设备,可以为公司节能,防止不必要的消耗。

11、对办公大楼正大门一块绿化地进行改造,建成一个符合和提高我公司形象的一个亮点区域。

学校工友是指一群在学校食堂工作,为师生做饭的厨子。共同的特点,一是健康;二是做起事来都很‘刷挂’(利落),很牢靠;三是吃得亏,不计较。即使有人耍点小脾气,大多能被人所理解。

我们工友的工资不高,我参加工作已20xx年,可月工资还只有一千余元,但工作任务重,每天忙完早餐,忙中餐。中午只能稍微休息一下,又要忙晚餐。择菜、扫地、洗碗、抹桌子、挑灰、上煤等等事情都得要人来调摆。

工友得有把力气,尤其是烧锅炉的。一口斗锅,一把大铲,每天铲煤近千斤,担灰几百斤,还要上夜班。烧锅炉的工友必须是个稳当的人,锅炉不能干烧,烧坏了,那可是食堂里最大的一笔财产,三万多。饭也不能熟。即使修好,也得有些时日。所以,烧锅炉的工友,要守得住、精得心,及时加水,及时添煤,及时闭火。淘米煮饭,不能有丝毫闪失。锅炉工除了责任重大以外,冬天锅炉房里还得替学生供应热水,夏天闷热,一身煤灰,一身汗。

学生对工友的付出,没多大感恩的意识。如今的孩子都被惯坏了,对大人们的关爱都不以为然。“主人翁”、民主观念却很强。在他们的眼里,工友就是做饭的,似乎自己就是他们的老板,甚至以为自己也是老师的老板,脑子整个都商业化了。有的学生在工友面前很粗野,全然没有教室里那般文雅。一不合意,就会用难听的俗语责骂工友。胆子大的还会找人来打架。学生老抱怨菜不好吃,常挑着菜里的青虫,大声嚷嚷。我们只想用自己的劳动去影响这帮小孩子,用善意化解着矛盾。

工友最讨厌穿白大褂。白大褂穿在身上是干净了,好看了。可做起事情来,不聊撇。做事,撂不开场子。站起人裹衣,坐下衣绷人。热不消说,动作还受憋,又不好洗。每逢检查就穿一穿,检查一过就给脱了,还是穿自己的工作服好呀!舒服!

工友能吃苦,工友数最累。他们在学校为师生的饮食健康做了很多不起眼的事情,学校应当给我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看能不能建议学校的领导,在期末给工友评个先进;在五一的时候,给工友也来个会餐,发点纪念品,过过节。

2页,当前第2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