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

ID:1674295

时间:2023-08-08 14:36:48

上传者:曹czj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学习《父母规》,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今为父母,责任重大。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责任更加重大。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类,家庭教育摆在第一位,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又是父母的影子,所以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先要做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不出问题的,父母的职责就是成为孩子的导师。陪伴、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和改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错误,引导孩子茁壮成长。

孩子出问题了,一定是父母自己首先出了问题。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时,吸烟,喝酒,打架斗殴,自残,和父母对着干;几乎每天都有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家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得不到尊重,感觉不到家中的温暖和父母对他们的理解。一回到家中,他们听到的是父母不停的唠叨、指责、攀比、打骂,使恐慌,无助、压抑充斥孩子内心,日积月累给孩子内心深处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我的老大是个女儿,16周岁了,前两年正是青春叛逆期。她的同班同学谭某某和她一样也处于叛逆阶段。但由于她同学的父母在孩子的叛逆期没能理解孩子,总是和孩子对着干,发现孩子稍有一点不顺眼的地方,就对她大发脾气,甚至当众指责,批评,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大大下降,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把自己封闭起来,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孤独冷漠;而我的孩子同样是处在叛逆期,由于我的因势利导,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越变越优秀。

作为父母正确引导孩子顺利地度过叛逆期,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发现问题不是去指责、批评,而是和她一起促膝谈心,找出原因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只要发现她有进步就竖起大母指夸奖她、鼓励她。叛逆期的孩子脾气暴躁,做父母的要去理解包容她(他)们,等他们脾气过后再去与他们沟通,千万不能在孩子生气发火的时候家长也大发雷霆。《父母规》说:“父母者,大人也”,所谓大人首先应能控情绪。让孩子生活在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在赞美和鼓励当中,让孩子充满自信是父母的职责和修为。我女儿16周岁就上了大学,和她同班的那个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足以说明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因为你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家庭不仅是生命的港湾、享受和快乐的场所,更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修道场。因为只有在亲密的关系中我们才会暴露真实的自我,才会毫不客气的相互指责、批评,也才能从中慢慢修练得越来越懂得包容,接纳;而非家庭成员间就完全两样,相互间客套多,即使发现对方有问题也是拐弯抹角的说说而已。就拿一对夫妻来说,在谈恋爱期间总是想千方百计讨对方喜欢,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话,刻意隐瞒自己的缺点与毛病。装腔作势的度过恋爱期。结婚成家后,缺点暴露,总觉得对方不如婚前好,很多夫妻婚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这就是家庭修道场的作用。夫妻间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不断取长补短,一家人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也有利于促进与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关系。

当今社会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认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私事,爱怎么管就怎么管,爱怎么教就怎么教,与别人无关系,认为父母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的任务应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要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规矩的习惯。如吃饭时长辈不在席孩子不许先动筷,一定要长辈上桌后晚辈方可吃饭。还有按时起居、文明礼貌、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这些都已成为我门的家规。当然我们父母首先要带头做到。我认为一个家庭中女人最重要。“女人好、好一窝、好三代。女人坏、坏一窝。一代无好妻、三代无好子、一代有好妻、三代有好子女”是千真万确的。一个家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我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一定要把《父母规》作为座右铭,认真学习,修炼自我,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老公的好妻子,公公婆婆的好儿媳。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愿大家从《父母规》从中领悟为父母之道,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因为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父母修好了就是子女、家庭及社会之福啊!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二

当我给爸爸妈妈端茶倒水、垂腿梳头的时候,爸爸妈妈是那么的兴奋,心里的喜悦都从脸上写了出来。尽管他们知道这是学校留的我必做的作业,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来,我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却无私的为我奉献着他们的一切。顿时,我感到十分的惭愧。在为爸爸妈妈服务的那一天时,我想爸爸妈妈是多么希看那一时刻能够停留片刻,吃着我蒸的饭,都赞不尽口,说:我儿子真行!~是啊,我吃着自己做的饭都那么香,何况是父母呢?和爸爸妈妈的亲情谈话时,爸爸妈妈给了我很多鼓励,是啊,我应该努力奋斗,做出一番事业,在不久的将来,希看我能够成为一个老板,让爸爸妈妈兴奋,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就算工作再忙,也要经常打个电话回往跟他们聊聊天,或者有时间的话经常回往看看一下他们,由于我知道这是天下间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儿女成功之后最想要的,也是最渴看的。总之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快乐,让他们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学会了感恩这至亲的亲人。在这个世界,父母是最疼爱我的人,是父母赋予我血肉之躯,养育我长大,又教会我们熟悉自己,熟悉世界,做一个有用的人。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母爱是海,热和无私而又细腻。你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爱往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点滴。爸爸讲完题后,我仍不明白时,老冲着自己发火和妈妈的唠叨,这些都是他们赐予我的爱!

从今以后我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样享受着父母带来的爱,而是我给他们带来的关怀。

从我们出生到如今的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他们一生的心血、流下了一滴滴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陪伴在我们左右,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甚至是等到我们步入社会,父母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操心,他们陪我们一起分享喜悦,一起解决难题,一起畅想未来……父母就像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做儿女的明天。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发自肺腑的孝顺父母,对父母应该怀有一颗最真诚的感恩的心。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陪我们一起看花开花落、一起观看我们成长道路上沿途的风景,陪我们笑、陪我们哭,让我们做最真实的自我。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应该感激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爱绝对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辽阔浩渺的大海。

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从来都是不计回报的,为了我们求学,父母操劳了一辈子,青丝变成了白发,身体也越来越没有以前健壮了,而我们做子女的总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当作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因为我们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应该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可是我们做孩子的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也总是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感受。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甚至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也许我们为父母做的远不及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十分之一,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还是父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是否会在父母劳累了端上一杯暖茶帮他们解渴,是否会在父母身体不好的时候主动问候一声,是否会在天冷的时候先替他们暖床,是否会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祝福的卡片……我想答案应该差不多我们都遗忘了吧,父母为我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以及那一丝丝皱纹。感恩父母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实际行动去报答。感恩父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那是一种长期的、发自内心的行为,是出自内心最原始的关心。父母是我们最敬重的人。他们不仅仅抚育我们长大成人,他们更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父母就是我们终生的老师,无论我们将来是贫穷还是富贵,是平民还是伟人,我们都不能忘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因为有爱,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父母的付出比山高、比海深,我们要用一生去回报父母,我们永远都不能忘了他们的恩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主动的关心父母,尽力让父母开心,他们给了我们一生的爱,那就让我们用一世孝顺去回报。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第一步,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守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谋文”。里面讲的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感恩父母所流泪,许许多多的感谢,各式各样的感恩,而则,父母会感到很安慰,感到很高兴,也感到很快乐!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三

在三八节那天,为了感恩母亲,我早已经策划好了一份感恩的计划。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几枝康乃馨,并提早赶回家中,准备实行我的计划。

回到家,我走进厨房,取出了咸盐、味精以及鸡蛋,准备做一盘炒鸡蛋。忙活了十几分钟后,我又迅速沏了一杯妈妈喜欢喝的茉莉花茶,等待母亲的回来。

母亲,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您!

学校举行了一个作文比赛,主题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与父母一起读了一篇亲情故事,读后感受颇深。让我久久回味,也让我明白了不要当失去之后,才学会感恩。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作者的父亲出生在旧社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爱;为了生计,祖父把未成年的父亲送到了县城边上的一户财主家当长工。在那里作者的父亲给人家当牛做马,披星戴月地干活儿,度过了悲惨的少年时代。读到这,我感受到一个父亲的艰辛与不易——父亲是家庭的支柱,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作者的父亲成家后,又经历了土改、互助组、人民公社,作者姐弟七人相继来到了人世。在“大锅饭”的年月,像作者这样人口较多的农户,大人们一年到头没日没夜地苦干,还是不够吃。因为作者家孩子多劳力少,父亲不得不经常去队里加班,为的是能多挣一些工分,好能稍稍改变拮据的生活状态。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劳作,使父亲落下了一身毛病、最终因腰椎结核医治无效,撇下一群年幼的儿女,离开了人世。

在回忆父亲时,作者一直为一件事感到不安。那年作者上中学时,一次因早起贪睡,没顾上吃早饭便心急火燎地跑去上学,下课时作者突然发现父亲站在教师门外。原来他是怕我饿肚子,给作者送吃的来了。当时也许是出于所谓的自尊,生怕同学们笑“我”有一个“土爸爸”,抑或是其他什么别样的心情,总之作者跑到门口,用冷硬的语气把老爸撵了回去。等作者回过头来,凝望步履蹒跚的父亲,一股酸楚蓦然涌上心头,泪水悄然滑落。或许作者并不是有意要伤害父亲,但这件事无疑深深刺伤了父亲的心。作者十分后悔,可父亲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作者没法回报父亲了,正像古语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只有亲人离世之后,我们才能感受到她们是多么得重要。作者父亲的一生充满苦难,他经历了旧社会的磨难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贫困动荡。

更遗憾的是他还没来得及享一天的福便离开了人世。这位父亲和作者所经历的人生,也让我们明白了不要等到亲人离世时再追悔莫及。这时我也明白了:我们要把握好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不辜负幸福的时光;能坦然面对生活,珍惜与大家相处的每一天,不要等到失去才追忆伤痛感恩难舍。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四

看了《如何做新时代父母》的主题讲座后,学会了让孩子从小懂得修身养性,融入孩子的生活,学会倾听,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在哪里,加强孩子爱国主义教育,用“仁”爱人,让孩子更理解人,关心人。

学校是知识的海洋,家庭是成功的保障。——题记

3月30日晚上,一堂《如何做新时代智慧型父母》的网络直播犹如久旱逢甘霖般滋润我的心田,为我的育儿之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我发现在董老师长达两小时的直播课中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如何培养自律的孩子。

二:如何培养有责任有梦想的孩子。

三:如何培养懂得感恩自信的孩子。

通过这堂直播课,我受益匪浅: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家长这次学习的好机会,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如:老是抱怨孩子,放大孩子的缺点),并告诉我以后要怎么做(如赞美孩子,理解孩子)。从中我还了解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心态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港湾,让孩子从这里起步,扬帆远航。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始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陪伴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教育从来都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智慧型父母而努力,为孩子有一个幸福、健康、快乐、自信的童年而努力!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五

一、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巴尔扎克说过:“困难对人生来说说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教育家卢梭也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幸吗?那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所以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人为的为孩子创造一定的逆境,让之感知生活的艰辛,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习目标。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假如孩子从小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对父母没有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对集体没有责任感,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对社会没有责任感,目无法纪,我行我素;对国家没有责任感,只图享受,不讲奉献,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成了千古罪人。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在家里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适当地做些家务,如洗碗、洗袜子、扫地、拖地板等,让他负责到底,有利于帮助他了解生活、了解父母。

三、定期沟通,解答孩子的困惑。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作为孩子,总希望父母能与他共享快乐或分担愤怒、恐惧、压抑、悲伤等。 但读了《好父母好孩子》一书之后,使我感受到了母子之间定期沟通的重要性。

读了《好父母好孩子》一书之后就会知道,其实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孩子是人,是独立存在的人,不能把孩子当成是一件东西、一件玩具,也不能把他们当成任由大人支配的附属品;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不能把他们当成大人那样去对待,去要求,否则就是不切实际,必然事与愿违。虽然孩子的想法不成熟、他们的情感很依赖,但他们和大人一样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关爱。如果换个角度,换掉那挑剔的心态,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他身上有很多优点的。发现孩子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多加强化。多寻找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眼光去看待自已的孩子,会让孩子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六

我多年从事的是健康教育的工作,工作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学习了《父母规》,使我更深刻明白了期中蕴含的一些道理。

《父母规》里说:一年计,在于春,一生计,在年少。幼一染,长十效,蒙之教,关一生。切不可找任何借口宠溺孩子。曾经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死刑犯在执行死刑前,请求再吃一次母乳,结果把母亲的乳房咬掉一块,痛恨自己在第一次犯错时,母亲没有及时引导,而是一味的纵容,造成今日无可挽回的大错。可见父母的主观意识正确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现在家庭中孩子较少,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但这时那个应充分地区分爱与溺爱,往往操之过急,过渡溺爱,但又毫无知觉。之前我就是这样的,因为在学校的工作性质,特别忙,对自己的孩子关注就会少一点,对孩子感觉有亏欠之心,于是周日全天时间都会陪孩子吃、购、娱,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于是现在孩子养成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爱买东西,乱花钱,不管需不需要都想买,买回家甚至不玩也不看,刚开始我还迁怒于孩子,闲孩子不理解我,不懂得父母的辛苦,赚钱的不易,现在学习了父母规我才知道,孩子今天的表现,不正是我一手造成的吗?所幸的是我结缘了《父母规》及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相信,通过善意的引导他会有所改善的,真是值得庆幸啊!

归路的事例。曾经我的班上就出现过这样的孩子,小孩子乖巧、可爱,但有一个毛病无论是午睡还是平时的活动总是尿裤子,不善于表达,不和老师小朋友沟通,每天总是安静地坐着,经过和奶奶沟通后得知,孩子以前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爱说爱笑。因为父母感情不和,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天晚上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非常害怕,但失去理智的父母根本顾不上此时哭泣的孩子,大打出手,平日里孩子最亲近的两个人在三岁孩子的面前上演了一出“你死我活的激情大战”,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蒙上了很重的阴影,从此以后,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出现尿裤子的现象。试想这样的父母给孩子的后半生造成多大的伤害啊,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啊!真是可悲啊!

父母要创设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晚睡、不贪睡,养成看电视的正确姿势,每天按时入睡、起床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不能规定孩子每天晚上9点睡觉,爸爸却沉迷于网络,妈妈却着急看自己的电视剧等活动,影响孩子入睡,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所以父母的具体指导和言传身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在视觉上才能进入这个睡眠的状态,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假如说冬季起得早没有阳光怎么办啊?开灯,开灯的时候是慢慢地由弱光变成亮光,那时候不是啪的一下把亮光打开,所以是个很有爱心的家长,很用心的,所以他是真正的思考了,慢慢地模拟太阳光亮,当然这个慢不是接近一个小时的慢,只要是一个渐渐地过程就可以了.接下来呢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当然有的时候你比方说冬季有风也是不合适的,你可以想办法让风扇吹一下。下面第三步是坐在床边盯着孩子看几分钟,就是观察这一分钟看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变化,这就是爱的流露,因为你一天都见不到他了,这是第三步。第四步,可以带点动作,让他身体有感应。第五,语言表达时间要准确,比如说“马上起床”,那孩子如果讨价还价。第六步,设定三分钟,五分钟都可以,就有了这个过程,必须要说几分钟,这个准确的意思是这样的,孩子如果说再睡一会儿,这个一会儿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你必须给他界定,就是几分钟,这是很重要的,允许一次讨价还价,如果说这一切都还没有达到你的目的,孩子还赖着不起床,那怎么办啊?第七步,让他迟到,让他迟到并且让他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清楚吧,嗯。千万不要急着跟老师说原因,说孩子怎么怎么的,那又害了他,那你想要改掉孩子懒得起床的习惯就难了,这件事情就难以成功。让他承担一次,去得晚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他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从此记住这个不光彩的事情,他会明白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结果,从而加以改正,这就树立了他的责任心。从这个孩子赖床的小实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位父母的心很细腻,作为父母要参与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心体会孩子的成长,共同体验成长的乐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民国时期,一位老者说要办师范学校,以培养教师,故提议也应办个父范学堂,乍一听觉得很可笑,难道为人父母还需要上学堂。柏拉图说过:“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然而今天,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人说当孩子开始呼吸时,教育就开始了,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将带领我们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开展一系列的家长课堂活动,使家长了解到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当前的形式,做好父母。

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加深入的研读《父母规》,使之内化,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将所学内容更多的传播给孩子家长,使大家共同成长,做好当代父母!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七

人世间最杰出的莫过一颗感恩的心,它也是人世间最大尚的情结。

——题记

每个人都了解大家的父母给了大家无私的爱,却没人真实的体会到父母对大家的良苦用心。在这世界,父母是最疼惜大家的人,是父母赐给了大家的血肉之躯,抚育大家发展,教會大家了解自己,了解全球,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效的人。自打上学期院校进行了孝敬父母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后,要我更为了解到父母抚养大家投入了许多 不辞辛劳的汗液,大家来到确实要为父母做些什么了的情况下了。

还记得有一次我放假了的情况下,妈妈包饺子。我还在边上做作业,看妈妈确实是很累,又擀皮又包饺子,我看到后眼眶里排出了辛酸的眼泪。我跟妈妈说:妈妈,你教我擀饺子皮,我学会了那样你也就不可以像之前那麼太累了。以后,妈妈仔细的一步步的教我擀饺子皮,之后,我终于学会了擀饺子皮。妈妈开心的说:小孩,你长大以后,了解心痛妈妈了,也可以帮妈妈干活儿了。之后,妈妈每一次包饺子我还帮着擀饺子皮。这是我过得最欢乐的一个暑假,从那时起,我打算要用我辛勤的劳动来获得妈妈的一片欢喜。

父亲的爱,母爱如水。我们不能把孝敬父母这四个字一直挂在嘴上,而必须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孝敬父母,就算是你辛苦了那样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你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都能够来孝顺大家的父母。熟记在孝的天平秤上,所有的物品都是公正的,不能用价钱来考虑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孝顺父母的那颗感恩之心。

心理学父母关系之接受父母法 父母规心得体会篇八

通过学习《父母规》,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今为父母,责任重大。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责任更加重大。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类,家庭教育摆在第一位,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又是父母的影子,所以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先要做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不出问题的,父母的职责就是成为孩子的导师。陪伴、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和改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错误,引导孩子茁壮成长。

几乎每天都有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家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得不到尊重,感觉不到家中的温暖和父母对他们的理解。一回到家中,他们听到的是父母不停的唠叨、指责、攀比、打骂,使恐慌,无助、压抑充斥孩子内心,日积月累给孩子内心深处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我的老大是个女儿,16周岁了,前两年正是青春叛逆期。她的同班同学谭某某和她一样也处于叛逆阶段。但由于她同学的父母在孩子的叛逆期没能理解孩子,总是和孩子对着干,发现孩子稍有一点不顺眼的地方,就对她大发脾气,甚至当众指责,批评,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大大下降,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把自己封闭起来,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孤独冷漠;而我的孩子同样是处在叛逆期,由于我的因势利导,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越变越优秀。

作为父母正确引导孩子顺利地度过叛逆期,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发现问题不是去指责、批评,而是和她一起促膝谈心,找出原因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只要发现她有进步就竖起大母指夸奖她、鼓励她。叛逆期的孩子脾气暴躁,做父母的要去理解包容她(他)们,等他们脾气过后再去与他们沟通,千万不能在孩子生气发火的时候家长也大发雷霆。《父母规》说:“父母者,大人也”,所谓大人首先应能控情绪。让孩子生活在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在赞美和鼓励当中,让孩子充满自信是父母的职责和修为。我女儿16周岁就上了大学,和她同班的那个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足以说明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因为你是孩子的人生导师。

家庭不仅是生命的港湾、享受和快乐的场所,更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修道场。因为只有在亲密的关系中我们才会暴露真实的自我,才会毫不客气的相互指责、批评,也才能从中慢慢修练得越来越懂得包容,接纳;而非家庭成员间就完全两样,相互间客套多,即使发现对方有问题也是拐弯抹角的说说而已。就拿一对夫妻来说,在谈恋爱期间总是想千方百计讨对方喜欢,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话,刻意隐瞒自己的缺点与毛病。装腔作势的度过恋爱期。结婚成家后,缺点暴露,总觉得对方不如婚前好,很多夫妻婚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这就是家庭修道场的作用。夫妻间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不断取长补短,一家人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也有利于促进与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关系。

当今社会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认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私事,爱怎么管就怎么管,爱怎么教就怎么教,与别人无关系,认为父母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的任务应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孩子的母亲,一定要把《父母规》作为座右铭,认真学习,修炼自我,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老公的好妻子,公公婆婆的好儿媳。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愿大家从《父母规》从中领悟为父母之道,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因为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父母修好了就是子女、家庭及社会之福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