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

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

ID:1683232

时间:2023-08-09 03:09:02

上传者:曹czj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篇一

相伴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初级、级全体学生。

五月底,体育馆或体育场。

(一)初级:

1、内容以《弟子规》为主。

2、以班为单位集体现场抽签诵读《弟子规》部分内容(四个部分),每个班诵读时间在2分钟以内。

3、每个班以《弟子规》中的某句或几句话为主题进行创作,以短剧、小品为表现形式,内容要健康向上。

4、每班选送1个优秀短剧或小品参赛。

5、参赛短剧或小品演员人数为全班总人数二分一,节目不超过四分钟。

(二)初级:

1、内容以《声律启蒙》为主。

2、以班为单位现场抽签集体诵读《声律启蒙》部分内容(六个部分),每个班诵读时间在2分钟以内。

3、选择经典的古诗文内容进行表演,表演形式可以是配乐(表演、现场书法、国画)吟诵,歌唱,舞蹈,情景剧等,内容要健康向上。

4、每班选送1个优秀节目参赛。

5、参赛节目演员人数为全班总人数二分一,节目不超过四分钟。

(三)表演过程将穿插互动:

“亲子诵读活动”,由各年级分别选派亲子结对组各五组参加。

(一)初级节目评分标准

1、剧本创作: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内容健康(25分);有创造性(10分)。

2、服装:符合剧情(15分)。

3、姿态:落落大方,自然,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15分)。

4、情感:感情基调与内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体(20分)。

5、效果:有感染力,观众反映好(15分)。

(二)初级节目评分标准

诵读类

1、思想内容: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20分)。

2、朗诵能力:普通话标准、吐清晰、节奏韵律明显(30分)。

3、艺术处理:感情充沛,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30分)。

4、精神面貌: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礼、精神饱满、衣着得体(20分)。

舞蹈类

1、服装整齐、化妆效果佳(20分)。

2、动作新颖、整齐,节奏感强,表情自然、大方(50分)。

3、现场整体效果好(30分)。

歌曲类

1、服装得体、化妆效果佳、精神饱满(30分)。

2、歌声优美、音乐感强,观众反映好(40分)。

3、表情自然、大方(30分)。

情景剧类评分标准同初级。

说明:本次比赛采用百分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每个演出节目所得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节目的最后得分。

比赛分年级设集体奖一、二、三等奖。

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篇二

本环节即所谓必答题。重在考察大家对国学知识常识的掌握。

每组_有7道题目,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每个小组选出1名代表,进行答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在本环节中,小组代表可以询问本小组其他同学,或者选择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环节结束后,将会有特约嘉宾对答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根据各小组答题得分情况,公布成绩和第一环节名次情况

第二环节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本环节即谁来比划谁来猜。在国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考验大家描述能力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

本环节将会有3种难度可供选择。即10分题20分题和30分题,每个分值的题目均为10个但难度不同,选择顺序按第一环节后名次倒序进行,即分数落后的小组先行选择,然后依次进行。

比赛需要2名参赛队员完成,a通过肢体和语言进行描述,描述中不能使用口型,如果描述中出现屏幕上相同字即视为无效,下面的组员原则上不能进行提示和干扰。

第三环节破釜沉舟

比喻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本环节即为风险题。

同样有三种难度可以选择,即10分题20分题和30分题,依旧由第二环节后排名最后的小组先行选择。

答对得相应的分数,答错或不答将扣除相应的分数。

第四环节华山论剑

金庸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之中黄药师(东邪)、欧阳锋(西毒)、段智兴(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阳(中神通)五人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争夺《九阴真经》。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

原意为华山比武,后引申为公开的比试。

该环节为最后的角逐,我们会通过团队小游戏的方式决出本环节的胜者,只有胜者可以选择直接加5分或者选择10分20分30分的题目进行答题。

答对得相应分数,答错不扣分。

第五环节论功行赏

出处: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韩非子·八说》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按功臣的功绩进行赏赐,最后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篇三

经过一轮激烈的初赛选拔,我们选出了一些优秀的选手进入决赛环节。决赛的开始为参赛者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且富有挑战的舞台,让选手们尽显风采、展现他们的才能,在舞台上发光发亮。特此开展了主持人大赛的决赛。

4月28号(星期四) 19:00—22:00

东阶梯

经初赛选出的10名选手

金话筒、银话筒、铜话筒、台风奖、才艺奖、各一名,优秀主持人5名。

1、确定邀请的嘉宾名单。

2、打印、派送邀请函。

3、行政部负责当天的会场布置。

4、各个评委严格按照以下标准给参赛者打分

项目分数要求

仪表10分衣着整洁、举止适当

语言10分普通话标准

应急辩答20分内容健康向上,与主题联系密切,语言通顺

现场模拟主持40分能贯通活动,充分体现主持人在现场的重要作用。

注:评分保留整数 注:超过要求的时间1分钟扣2分。

6、行政部负责会场的签到工作。

7、落实时间统计员、分数统计员的工作。

1、 进入决赛选手按初赛分数高低获得出场顺序号,主办方于初赛之后向选手们说明比赛流程与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需穿正装出场。制作出场秀ppt。准备模拟主持所需,如简短小视屏,情景ppt,主持稿等。注:模拟主持选手以两人为一小组自由组合。)

3、 19:00比赛开始,大会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4、 1—10号选手按照顺序上场;

5、 1—10号选手按照顺序上场;

6、 统计人员统计分数,并宣布比赛成绩与宣布获奖名单;

7、宾给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8、请杨燕雄老师致大赛总结;

9、主持人致闭幕词。

10、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篇四

10月19日晚 7:00至9:00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纪念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增进社员间交流了解,增强社员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认同感。

地点确定:由实践部的社员选定合适的活动地点,并负责向教三管理员申请教室。

社员通知:由宣传部负责,对于老社员可以在qq群上发布公告或者短信告知,对于新社员则短信通知。

物品采购及准备:活动中主要涉及的物品如菊花茶、一次性杯子、重阳糕等,由几位负责人集体采购。

1、正式活动开始前,由社长组织社员向家中长辈打电话祝福

2、由社长对社员介绍重阳节,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

3、新老社员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上台演讲,并与台下的社员进行交流

4、重阳美文诵读

5、社员间进行重阳节相关知识的一次小游戏(详情见附录)

游戏规则:

1、 抽签,5人一组,以“欢庆重阳节”5个字分组抽签决定,抽到相同字的为一组。

2、 5个组分别进行游戏,游戏以所抽到的“欢”、“庆”、“重”、“阳”、“节”为顺序。每组5人协商答题,共答5题。每题时间不限,但每组答题的时间最多为10分钟,时间到后计算答对的题数,以最多的为胜者。

3、 若答对题数相同,则再答一轮,每轮每组3题,直到决出最后的胜者。

4、 未参加的社员在台下喝菊花茶,吃重阳糕,也可帮助答题。

5、 胜者有额外的奖品赠送。

国学课堂破冰策划方案设计篇五

《千字文》是我国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

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下面我们背诵几首名篇(慕剑青、蔡兴辉领诵)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

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二、录音范读,学生倾听。

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四、自由背诵

五、总结:集体背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