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

ID:1683830

时间:2023-08-09 05:21:05

上传者:曹czj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篇一

食品营销策划书(一)

一、品牌整合营销策划体系

食品企业做品牌规划当然不会只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这两个主题,它是一项系统的品牌工程,涉及品牌建立、提升、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的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完整的品牌规划体系,来指导食品企业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

(一)品牌识别

1、品牌状况:主要竞品的品牌渗透率,竞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现状等。

2、竞争态势:主要竞品的品牌定位、品牌策略及发展趋势。

3、消费需求: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即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4、本品位置:本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品牌;消费者对本品牌的综合评价。

5、品牌问题:本品在诸如形象、视觉、定位、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6、市场机会:通过对竞品的状况、竞争态势、消费需求及本品现状与问题全方位的检验,发现本品牌未来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7、品牌目标:建立在品牌检验和品牌机会的基础之上,为本品制订近期、中期和中远期品牌发展目标。

(二)品牌战略

品牌目标确立后,需要首先从战略的层面为食品企业制定品牌规划。

1、品牌名称:企业品牌的名称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篇二

(一)公共课

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增强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的能力。公共课程不少于8学分。

(二)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环节

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艺术设计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设计作品创意表达和生产制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36学分。

在学期间,专业实践环节应在设计实践现场或实习基地进行,可采取集中与分段相结合的方式。

(三)选修课

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个性发展空间。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见各研究方向教学计划表。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篇三

在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机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通过编写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相关教材,能够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并将知识点集中,对提升高职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课程在机械制造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其相关教材必须具备合理性,否则,高职学生不仅难以吸收知识,而且专业能力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为此,本文总结出了《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教材的开发思路与原则。

1.1思路

在编写教材前,有关人员首先需要开展调研工作。即详细记录本专业毕业学生在企业中担任的岗位。其次,有关人员需对其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全面分析,并着重关注其实际工作任务,以此统计出该岗位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人员应实现岗位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互匹配。再次,需解析目前机械制造专业所推行的教学体系,将课程边界重新进行划分,设计出具有专业性的学习领域。最后,需设置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并在针对性技能训练形成的同时,制定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初步构建能够加强学生学习效率、极具专业性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课程学习领域。在工作过程完成系统化后,其即能够为《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教材的编写提供可靠依据,以该种形式进行开发的教材内容与格式不仅将更加丰富,而且还将与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实际要求进行匹配,保证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能够充分发挥。

1.2原则

在开发教材时,有关人员需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参考与本专业就业岗位相关的一系列职业标准,以此确保编写的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以及合理性。从工作过程系统化实际要求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出4个具有生产性的零件与1个具有生产性的部件。在将其视作为载体的同时,教师应遵循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性,仔细排列零件与部件的特性,并以此创设出差异化学习情境。此外,在零件与部件的基础上,教师需将机械工艺的相关理论、零件质量以及关于装配的知识内容融为一体,从而打造出一体化教学模式;(2)根据知识、素质等要求,不断优化教材内容。首先,有关人员必须与企业、课程专家建立联系,共同探讨关于机械制造领域的知识内容,并通过岗位实际要求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多方面能力。在综合分析机械制造专业工作任务后,有关人员即需总结出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岗位任务的知识内容、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其中,知识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切割金属材料的规律及原理、机械加工规章制度以及工艺的基本概念、制定机械工艺规章制度时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机械质量的定义标准及其基本知识、装备机械与机床夹具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合理且自主选择切割金属要素的基本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刀具的能力、科学且自主选择刀具规格的基本能力、加工机械零件的工艺设计能力以及独立使用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能力、独立装配产品的基本能力、独立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的能力以及科学应用该夹具的基本能力、组装机床夹具的能力、自主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最后,即是机械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主要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注重细节、热爱岗位、懂得团队协作以及不畏惧困难、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态度与素养。(3)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编写教材内容。教师应在学生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写教材内容。并创设出符合机械制造岗位升职标准与规律的学习情境,以此为学生未来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在正式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时,负责编写的人员应从生产性零件及部件的角度出发,并严格遵循工作过程的具体思路,以此设计出具有差异化的学习情境。此外,必须确保该情境与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基本认知规律,以此才能设计出具有科学性的教学环节。《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课程需通过介绍如何设计砂轮轴、支撑盘、齿轮以及砂轮架等部件的工艺方案与具体实施内容,促进机械工艺规章制度核心理论、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分析以及机械产品装配知识的融合,以此实现教学内容的真正一体化。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明确并充分掌握制定机械工艺相关规章制度的原则及其方法;明确与掌握机械装配、装配工艺的制定方法与步骤;掌握分析零件加工时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提升加工精准度的基本能力;清楚掌握零件加工质量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零件质量有效措施;掌握轴体、盘以及齿轮等零件的设计方案;掌握齿轮零件工艺方案的应用策略;掌握砂轮架的正确装配方式;掌握能够独立进行零部件检查、分析以及评估工作的能力,以及资料正确归档的流程。图1为零件生产流程。

3.1多样化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编写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教材具有多样化教学特点与优势。其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并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传统教学与信息时代衍生出的教学技术融合,以此实现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手段的多样化。在教师依据该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主观思维将得到释放,而且学习积极性也将大幅提升,该点对教学成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延伸出的教学情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任务单,在学生严格按照任务单上的内容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任务时,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显著提升。

3.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该教材不仅具有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能力,而且还具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功能。通过日常教学,教师将逐渐完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拥有更加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及能力。除此之外,在思维升华的作用下,教师将自主进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及为学生树立榜样。该点既是教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能够取得的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将同时具备企业指导与校园教学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3.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该教材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经过调查,接受过该教材教学活动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时,动手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相较普通学生明显较强,并且综合素养极高,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责任意识。此外,多数学生与教师反映,相较传统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教材更加合理。例如,教学内容结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实际教学、学生需求吻合。

3.4完善考核方式

机械制造专业传统考核方式多以终结性考试为主,此类考核方式对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极为不利,并且无法准确表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建立具备科学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具有必要性。而该种教材能够延伸出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其能够根据教学情境,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措施。例如,若情境最高分数是100,该考核方式即可将其划分为三大板块:(1)占据50%比例的实践成绩;(2)占据35%比例的理论考核;(3)占据15%的工作态度考核。在得出以上板块的成绩后,将五个不同的学习情境分数相加,并计算平均值,即可得出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的真实成绩。

综上所述,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机械制造专业教材,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还能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该教材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以满足现代机械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篇四

从上周老师说要去文博会开始,便一直期待着,所以今天早早就起来赶去校门口等车了,然后我们乘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白马湖展区。

我们刚下车便迫不及待地赶到了b馆,满怀期待和兴奋走进了b馆,在看见了整个展馆的装潢设计和那些隐约看见的展品后,这些心情便化成了一阵惊叹。b馆是文化传承馆,一楼是两岸四地文创精品展区和城市文创主题展区。我们走近那些展品,第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形似蛋的展品,看起来应该是以竹做的编织品,侧面有一个洞,里面是中空的,联想到设计节是铸造new life-style,猜想那大概是床吧。在“床”的边上,看到一把竹编椅,看起来有一种舒适、自然、伸展的感觉,还看了另外一些同展区的展品,对于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的我来说,只能惊叹设计对于生活的另一种诠释和带来的改变。我们边走边看,还看到了许多奢侈品,如价值不菲的玉雕,无论是设计还是雕琢都足够掠人眼球;有各式各样的首饰,对于任何女生来说都是一种诱惑,当然,价格也让人惊叹;还有美丽优雅的陶瓷品,那细腻描绘的花纹,优质的设计美感,让人流连忘返„„然而,一楼最让我难忘的是茶文化。那些拥有古朴造型和色彩的茶具或是晶莹美丽的茶具,以及古色古香的茶艺,都拥有无法描述的魅力,让人无法不惊叹不陶醉。

异国特色、工艺精湛的亚太传统手工艺展品,有东南亚的手工编织品,来自日本、中国台湾的精致陶器,还有东南亚的香木,非洲的乌木雕件,还有我们自己国家的糖画剪纸风筝„„琳琅满目。很有意思的是百姓非遗大舞台,有各种民间绝技绝活演出,如变脸、耍牙绝技、木偶戏、皮影等等,让人大饱眼福。三楼是摄影节,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展出,由于时间匆忙,就没有仔细观看了,而这次展会最遗憾的就是时间太少,没有仔细观看,而且a馆也没有去看。

总得来说,这次展会还是收获了很多,也有仔细看过用来展示展品的展台,不同展品展台也各有特色,都于展品相匹配,如茶具展台就用较有意境的木展台,或许我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可是这次会展让我比较具体实际地感受到了我们的专业,而不是平时的书面化。

会展真的是复杂的、需要我们拥有较全面能力的专业,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会展人。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品营销方案篇五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建设新技术范畴的是()。

a、工程设计技术

b、施工工艺、环境技术

c、工程设计标准

d、工程安全和防护技术

2、在选择新技术应用方案时应遵循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适用和综合效益上合理的原则,综合效益上合理主要体现在方案经济性和()。

a、技术先进性

b、效益综合性

c、技术安全性

d、效益可靠性

3、某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有两个方案,均不需要增加投资,采用甲方案需固定费用50万元,每吨钢筋加工的可变费用是300元;采用乙方案需固定费用90万元,每吨钢筋加工的可变费用是250元。现场需加工钢筋1万吨,如果用折算费用法选择方案,则()。

a、应该选用乙方案

b、应该选用甲方案

c、甲乙两个方案在经济上均不可行

d、甲乙两个方案的费用相同

4、某工程有甲、乙、丙、丁四个实施方案可供选择。四个方案的投资额依次是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年运行成本依次是16万元、13万元、10万元和6万元,各方案应用环境相同。设基准投资率为10%,则采用折算费用法选择的最优方案为()。

a、甲

b、乙

c、丙

d、丁

5、某工程施工有两个技术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18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5万元;乙方案需投资22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0万元。设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2%,若采用增量投资收益率评价两方案,则()。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甲乙两个方案的效果相同

c、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d、甲乙两个方案的折算费用相同

6、在工程建设中,对不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可采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

a、增量投资分析法、净年值法、综合总费用法

b、净年值法、净现值法、年折算费用法

c、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

d、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净年值法

7、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主要通过对其技术特性和条件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而完成。下列指标中,属于反映方案技术特性的指标是( )。

a、施工专业化协作

b、方案生产能力

c、构配件供应保证率

d、方案占地面积

8、在工程建设中,对于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时,属于反映现浇混凝土工艺(结构工程)方案的技术特性指标有()。

a、最大浇筑量

b、最大安装高度

c、方案占地面积

d、施工的安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按分析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技术分析、经济分析和()。

a、社会分析

b、环境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

e、综合分析

2、建设工程项目在选择新工艺和新材料时,技术上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先进

b、安全

c、超前

d、可靠

e、适用

答案部分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新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工程建设新技术的范畴包括工程设计技术、工程材料、工程结构、施工工艺、环境技术、设备系统、工程安全和防护技术等。参见教材p77。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新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新技术应用方案时应遵循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适用和综合效益上合理的原则,综合效益上合理主要体现在方案经济性和效益综合性。参见教材p77~78。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折算费用法。甲方案折算费用=50+300×1=350(万元);乙方案折算费用=90+250×1=340(万元),故应该选择乙方案。参见教材p81。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折算费用法。根据在需要增加投资背景下的折算费用法的计算公式,则四个方案的折算费用依次为:z甲=16+60×10%=22(万元);z乙=13+80×10%=21(万元);z丙=10+100×10%=20(万元);z丁=6+120×10%=18(万元)。折算费用最小的为最优方案,因此,丁方案最佳。参见教材p81。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增量投资收益率法。两方案的增量投资收益率=(45-40)/(220-180)=12.5%,高于基准收益率,所以投资额大的方案为优。参见教材p80。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综合费用法等。净现值法、净年值法等属于动态分析方法。参见教材p80。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包括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其中技术分析需要对其方案的技术特性和条件指标进行对比。反映技术特性(结果)的指标包括现浇混凝土强度、现浇工程总量、最大浇筑量以及安装“构件”总量、最大尺寸、最大重量等。在备选答案中,除b外,其他均属反映技术条件(过程)的指标。参见教材p79。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在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中,技术特性指标侧重于产品本身,技术条件指标侧重于生产过程。最大安装高度,属于反映安装工程的技术特性指标;方案占地面积、施工的安全性、外部配套条件等,属于技术条件指标。参见教材p79。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分类。按分析的内容不同,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分为技术分析、经济分析、社会分析、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参见教材p78。

2、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适用;综合效益合理。参见教材p7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