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太行山导游词开头(五篇)

2022年太行山导游词开头(五篇)

ID:197432

时间:2023-05-24 05:46:42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太行山导游词篇一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以五指峡之奇、龙泉峡之雄、王莽峡之秀、紫团洞之幽绘成了一幅壮丽画卷。景区内四时之景异彩纷呈,春来鸟语花香,夏至万花竞娇,秋日红叶满目,冬季堆银挂玉。

景观奇妙有趣,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伟壮观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置身其间或拾阶而上,时见浓荫蔽日,溪水潺潺;时闻飞瀑泻银奔腾轰鸣,珍禽异兽飞鸣长啸。

驻足山间,可仰望星月游移,奇峰变幻;站立山巅,可俯瞰云海苍茫,彩霞沐日,日落日出。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而且人文景观名胜荟萃,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封建帝王、文人骚客,前来游历、观光。

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挥师北上,曾留下千古名句《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国至紫团山中,隐居习字;……这里还留下了唐朝代大诗人李白的《北上行》、杜甫的《忆昔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紫团参》、当代作家赵树理的《游紫团洞》等不朽名作。这些赞美大峡谷雄浑、豪迈、幽雅、古朴的风情,成为游荡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乐章旋律的一部分,汇合成一曲风从太行来的咏叹调。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太行山导游词篇二

峡谷景区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百分之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太行山导游词篇三

峡谷景区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百分之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属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这里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太行大峡谷具有雄、险、奇、秀、幽、旷之特点,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生态植被优良,环境清新优美,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峰、峦、台、壁、峡、涧、溪、谷,地质出露齐全,景观呈现出竖向的多层性,构成三崖两崭一缓麓的竖向空间系列,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这里具有四个典型地层,即:前震旦系杂岩构成活化地台褶皱基底;震旦系石英砂岩形成多级剥蚀台阶,呈陡崖三角面或谷坡,为活化地台盖层最下层;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灰岩,形成山腰剥蚀面,呈丘陵缓坡外貌,为地台盖中层;奥陶纪灰岩呈陡峻峰丛,为地台盖层上层。这四个典型地层构成了一个下部“褶皱基底”,上部为地台盖层的典型“活化地台”,构成表现为断层崖高起,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这种典型的地形地貌珍贵且不可再生,其典型性、珍惜性和不可替代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鲁班壑

大家注意,在我们的左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远近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鲁班壑宽110米,高200余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建国初,石板岩乡供销社的同志们,就是靠一条扁担,把山里人需要的食盐、煤油等生活用品挑到山里来,再把山里的特产一担担的挑出去,这里就是当时闻名全国供销系统的“扁担精神”的发祥地。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太行山导游词篇四

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属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这里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太行大峡谷具有雄、险、奇、秀、幽、旷之特点,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生态植被优良,环境清新优美,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峰、峦、台、壁、峡、涧、溪、谷,地质出露齐全,景观呈现出竖向的多层性,构成三崖两崭一缓麓的竖向空间系列,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这里具有四个典型地层,即:前震旦系杂岩构成活化地台褶皱基底;震旦系石英砂岩形成多级剥蚀台阶,呈陡崖三角面或谷坡,为活化地台盖层最下层;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灰岩,形成山腰剥蚀面,呈丘陵缓坡外貌,为地台盖中层;奥陶纪灰岩呈陡峻峰丛,为地台盖层上层。这四个典型地层构成了一个下部“褶皱基底”,上部为地台盖层的典型“活化地台”,构成表现为断层崖高起,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这种典型的地形地貌珍贵且不可再生,其典型性、珍惜性和不可替代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鲁班壑

大家注意,在我们的左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远近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鲁班壑宽110米,高200余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建国初,石板岩乡供销社的同志们,就是靠一条扁担,把山里人需要的食盐、煤油等生活用品挑到山里来,再把山里的特产一担担的挑出去,这里就是当时闻名全国供销系统的“扁担精神”的发祥地。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王相岩景区

游客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点是王相岩。

之所以叫王相岩,是因为一个国王和一个宰相的故事。王,是商朝的第22个国王武丁。相,是指奴隶宰相傅说。

武丁继位前,父亲小乙让他到距离殷都百余里的西部林虑山(今河南林州石板岩)一带,和平民一起生活,增长才干。武丁在此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还和奴隶傅说交了朋友。傅说自幼聪明,虽出身奴隶,但勤于苦学,非常关心天下大事。武丁被送到林虑山后,很快就和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感到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傲姿,不仅能和平民和睦相处,而且还肯同自己这样的奴隶交朋友,所以很赞赏武丁。武丁在和傅说相处期间,学到不少知识。后来,武丁做了商王,用三年不语的计谋,把傅说请进殷都王宫,拜为宰相。博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华,三年工夫,就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史称“殷道复兴”。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奴隶出身的宰相,把其住过的地方,称“王相岩”。

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就是王相岩景区的入口。大家可以拍照留影。

王相岩景区的地形很独特。它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屏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土来此修身隐居。(边说边指出周围的山势、方位)

商代国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此居住生活;东汉名士夏馥因"党锢之祸",曾在这里隐居避难;明代河北道人赵得秀曾在这里修身养性,居山不舍;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这里修筑别墅安度晚年。现代旅游专家学者以王相岩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险,山间景观之奇,称之为“太行之魂”。

这里山势陡峭,大家一会儿上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好,我们上山吧。

王相岩植被繁茂,奇珍满山,蛾耳栎、辽东栎、麻栎、黄花木遍布沟谷,无边无际的丛林中生长着连翘、何首乌、元胡、柴胡、灵芝等各种中草药。生长在峡谷悬崖峭壁的何首乌,每年长玉米粒那么大,拳头大的一块要长二百多年,生长在王相岩潮湿山地枯树根上的灵芝,有的生长了千余年。

沿途介绍各个小景点:荡魂桥,栈道、森林浴廊、仰天池等等……

太行山导游词篇五

太行山以它的磅礴气势,雄踞在河北、河南和山西省之间。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北起北京关沟,南止于黄河谷地,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走向北北东,长4000多公里,宽约loo公里左右。

北段的西山构成北京西部山地的主体。山体主要由古老的变质岩及岩浆岩构成。以中山为主,平均海拔在l000米以上。海拔20xx米以上的高峰有小五台山、灵山、太白 山、东灵山、南培山、曲阳山、白石山等。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区煤炭资源丰富,且有铁、铜、钼、金、钨等金属。自然植被大多已遭破坏,20xx米上下出现高山草甸。东部山麓一线为古今重要的交通要道。

巍巍太行矗立在祖国的北方,古今多少诗人留下赞美她的诗句。陈毅同志的《过太行山书怀》说:“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生动地描绘了太行的雄姿。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今天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有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太行山脉,到处山峰林立,多在海拔一千米以上。北部的小五台山是她的最高峰,高达两千八百七十米。邢台西部的三峰山,奶奶顶、老爷山等,是太行山中部的著名高峰,海拔高度都在一千米以上。

太行山自然景色雄伟、壮丽,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林木茂密,盛产核桃、栗子、柿子、酸枣各种干鲜果品。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太行山有着光荣的历史。古代的许多农民起义军曾在太行山安营扎寨。至今仍有东汉黄巾起义军和隋末窦建德起义军活动的遗迹。在抗日战争年代,太行山是我军的重要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北方局都设在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的校址,就设在邢台县西部的浆水川。太行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