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语专业学生计划表通用

2023年英语专业学生计划表通用

ID:204996

时间:2023-05-26 06:02:06

上传者:曹czj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英语专业学生计划表篇一

(1)、你可以常上英语学习网站,比如普特(putclub)、沪江英语(hjenglish)上面有很多听力材料,有不同的难度梯度。可以从上面多找一些voa、bbc和cnn的新闻和报道,然后做精听练习。先听一两遍,搞明白主要意思,然后再以句子意群为单位,精确地复述其中的每句话。这样的训练可以很实在的提高你的英语听力实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训练,你就会发现听英语的时候不再是“朦朦胧胧”的,而是很清楚的知道老外在讲什么。

(2)、看美剧英剧、听英语歌,这个方法既能娱乐放松,同时又锻炼了耳朵的敏感度,学习到新鲜实用的口语表达。像经典的情景喜剧《老友记》《老爸老妈浪漫史》《生活大爆炸》等等。

阅读是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的最佳途径。推荐大学生多看看外刊(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economist经济学家、times泰晤士报、guardian卫报等等),从这些报纸杂志的文章里,你能涉猎到西方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各个层面,而且熟悉西方人的逻辑和思辨。这些外刊都有其官方网站,可以定期上去浏览,并保存一些视角新颖、文风犀利的文章,做做翻译练习。

英语强调积累,所以要在每天的生活里贯穿英语的学习,而不是集中一两个月应付一下考试然后将其抛之脑后的那种学习。如果你觉得缺乏学习方向和动力的话,也可以参加培训充充电。苏州的译阁乐是我很想推荐的机构,专门培训上海中高级口译,对于想提高英语的同学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其实学英语最重要是能对英语产生兴趣,另外就是可以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好了,即使有很多单词不认识,都可以在语境中猜出来,否则枯燥的背诵只好导致更快的忘记,可以去青岛韦氏英语学校看看,韦氏专职教师全来自美国和加拿大,教授纯正的北美英语,随时更新的原文教材,更体现原汁原味的北美文化,在韦氏只能讲英语,相信只要你用心学,可以学得很地道。

在校大学生除专业课程外每周都会有充沛的空余时间,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背四六级单词、背通用范文、练习听力和做模拟试题。单词练习要变成日常习惯。背单词可以选择使用四六级单词专用书籍,也可以使用热门手机app,比如百词斩等等,随时随地记忆,多记高频词汇。

考试前两三周开始练习真题或者模拟题,注意熟悉题型分布和训练答题速度,找出适合自己的做题的顺序,并对各题小细节多加重视。对于自己经常出错的点举一反三,节省查漏补缺时间。 考试时段还要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按考试安排科学调整,使大脑的思维习惯于英语思考。注意日常饮食,保证考试时身体状况良好和轻松的心态。

英语专业学生计划表篇二

英语学习 心理研究 方法

英语专业作为有着专业特色的独特群体,每年的本科生数量都在大量增加。同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我们对于这个日益庞大的的群体产生了好奇。本调查旨在探求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观念,揭示英语专业生的特点,以此诊断现在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从而让我们和整个英语专业生群体更好地了解自身问题所在。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及时帮助教师们发现学生们对于教学的需求和态度,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生认知发展需求相适应。最终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变被动为主动,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控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方法和策略,普遍意义上讲二者是可以混为一谈的。但是从学术专业性角度讲,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从哲学角度看,二者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谓方法,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策略,指的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也可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因此方法是个概括的词汇,而策略才是具体采取的措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遵循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不同学习对象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不同矛盾,且针对同一问题,有时也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因此需要在这一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制定具体的学习策略,这一策略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指导学者们具体实践的风向标,有了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实践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当然,凡事需要先有宏观的构思,才能将这些想法具体划分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总的目标有了,实践起来才不会走弯路。

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是否制定目标的问题上,75.2%的同学做出了肯定的选择,只不过有的人制定的是长期发展的宏远目标,有的则是制定了符合当下自身利益的短期目标。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而其余24.8%的同学则是“无头苍蝇”,在制定目标上落后于其他人。他们要么“很少制定目标”,要么“从不制定目标”。

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数据显示,关于学习方法这一项,46.3%的学生“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这表明将近半数的同学学习主动性较强,他们能够抓住生活中出现的每一次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的确,要想熟练掌握英语,就必须不停地练习。数据统计,每年来中国造访的外国人群超过千万,因此想要找到一个外国人来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并不难。在“您通过哪些课外方式学习英语”这一题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选择与外国人交流并非是学习者们的首选,且这一比例只占27.3%,有意识地看英语视频资料,如美剧等成了这些受访者们追捧的对象,这一比重占到了惊人的79.3%。我们在此并不否认这一学习渠道的重要性,只是想重申一点:看美剧只是一个语言输入的过程,自己输出的环节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建议,在看美剧的同时,不妨把每一集重复看几遍,记住一些有用的表达,并尝试说出来,因为只有语言输入和输出同时进行,英语学习才能既保质又保量。

哲学角度上说,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在学习上总是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

关于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英语学习技能上哪项最薄弱这一问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6.4%的同学认为最弱的是听力,其次是说和写,分别占了33.9%和23.1%。仅有5.8%的人认为阅读是自己的弱项。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自己的阅读能力比较自信。也表明同学们在对于语言的基本能力方面打的基础比较好,但是对于它的实用性来说还做得不够,这也就是说,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比较看重自己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阻碍你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这一问题中,34.7%的同学选择了“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自觉,懒惰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一选项占了19%,有13.2%的同学在“课外学习遇到困难时,缺乏有效的指导”。也有22.3%的同学感觉自己“没有信心学好”。在关于“能否用英语自由的进行语言交际”这一问题上,62%的同学表示可以,38%的同学则表示不能。说明还是有不少同学存在”学不能致用“的问题。另外,有50.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课堂发言。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同学们不敢发言的焦虑感?教师怎样才能消减同学们的焦虑感?如何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心?这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调查显示,关于是否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一事,28.9%的同学表示不知道,24.9%的同学认为自己好像“没有进步”。“了解自己的进步”的占了47.9%,还有6.6%的同学“没考虑是否有进步”。这说明同学们对自己学习效果不满意或是还没有学会正确评估自己。令人惊讶的是,有43%的同学评估自己现阶段掌握和理解的学习内容仅有“30%—60%”,认为自己掌握了“60%—80%”也占了43%。而在上课收获问题上,认为每一节课都有收获的仅占了35。5 %,而其余64.5%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或基本没有收获。至于“所学的英语在生活中自由运用”的题项,68.6%的学生认为“只会用到一点”。从这三项评价不难看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效不满意,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了目前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因为教学内容的难度大,或是因为学生无法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了解。

在学生自评中,只有14.9%的学生“满意”自己的英语,对自己英语学习“不太满意”的高45.5%,对自己英语“很不满意”的占到10.7%。对于题项“我只要努力,肯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赞同的学生只占到77.7%,对于题项“是否积极参加英语竞赛”,28.1%的学生选择“不积极,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47.9%的学生“愿意尝试,但没有把握”。只有11.6%的同学回答“喜欢竞赛,这样可以发挥我的实力”,还有12.4%的学生回答“兴趣不大,因为总是会紧张,担心丢人”。不难看出,很多同学的自我效能相当低,对自己的评价很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外在的因素,也和性格、学习风格等内在因素有关。这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通过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方法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总体上看,专业学生的“兴趣型动机”较强,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动机总体呈现多元化取向。然而专业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自我认知能力低下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同学们不能对学习作出评价、制定计划,对进步缺乏监察力。部分同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不够了解,特别是对英语教育的本质以及对学习的最终目的的认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教学内容未能达到学生的期望,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内容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堂收获低,生活中很少能灵活应用。同学们最希望提高的方面是口语和词汇,并期望教学能扩大知识面。同时自我效能普遍偏低,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焦虑度高,与老师缺乏交流,对教师教学满意度不高。不难看出,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存在差异,学生需求和教学目的不和谐。教学计划和目的没有很好地兼顾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某些教学模式单一陈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学生而言,认清自己,找准自身定位,转变思想观念,并及时制定计划是当务之急。而对教师来说,转变认知,转变教学理念是首要任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