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字 我的外公英文(实用10篇)

我的外公字 我的外公英文(实用10篇)

ID:207548

时间:2023-06-06 13:52:34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一

我的外公是个十分可爱的“小老头儿”。他秃秃的脑袋上长着稀稀疏疏的白发,同样稀疏的眉毛下,是一双能看透世间险情的智慧双眼。两眼之间长着一个高挺的鼻子,随着外公不断变老,鼻子里呼出的气息也愈发愈沉重。鼻子下面则是一双善于交际的嘴。

外公很聪明,无师自通。居然自己学会了酿葡萄酒。瞧!他又在买葡萄做葡萄酒了。一个纱网盛着许许多多晶莹剔透的葡萄,有紫、有绿、还有红。像一兜五彩缤纷的宝石。他拿起一把小刀,认真地割开葡萄,取出籽,放进大罐子里。所有葡萄都装进后,足足装了三大桶!外公先往三个桶中放了三大块冰糖,又把几天前冻成膏状的黄糖划出三块,分别放入葡萄罐子里,继续搅拌。然后外公往另一罐多加了一层白糖。我好奇地指着它问外公:“外公,为什么这罐里放这么多白糖?”“呵呵呵呵,这罐是给你、妈妈和外婆的。”外公乐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又摸了摸那罐果汁。

盼啊盼啊!一天,外公拉着我和外婆还有爸爸妈妈来到阳台上。外公拨开葡萄皮,先为我倒了第一杯酒,然后为大家每人倒了一杯。“你们尝尝看。”外公得意地说着。四周响起“吧唧吧唧”的声音。我尝了一口,甜甜的,但随后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苦涩。“怎么样?味道如何?”外公小心地搓了搓手。“爸,下回你还是别做了。”妈妈说。大家散了,外公轻轻地叹了口气,收拾了残局。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几天,外公悄悄地示意我过来。“看,就在那儿,我又酿了一罐新酒。这次我把皮和籽都去了。而且-看到那层霜了没?那是我裹上去的糖。”晶莹的葡萄密密地挨在一起。罐子里有小气泡慢慢上升着。

终于有一天,外公像个小孩儿似的手舞足蹈地冲入客厅。手里提着新酿的酒。外公给每个人倒了一杯。“哇!这酒可真香!”爸爸由衷地赞叹道。外公又神秘兮兮地将我拉进厨房。拿了一瓶可乐出来。“嘿嘿,这是葡萄汁,很好喝的。你尝尝看!”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一杯葡萄汁仔细端详着。色泽那么质朴,然后把它拿到鼻子前闻了闻,扑面而来的葡萄甜味荡漾在空气中。我轻轻地喝了一小口。“真是太美味了!”我禁不住想起了王瀚的那句诗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外公的胡子会变白,身体会变老,但是不会变的是对我的浓浓的爱和他身上的闪光品质。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二

在我的家里,有很多宝贝,什么模型飞机,保温海绵套啦……它们既环保实用,又美观灵巧,这些宝贝可不是花钱买来的,而是我的外公亲手做的呢。

我的外公叫黄俊山,今年六十岁,是一名可亲可敬的老军人。一双曾经握过枪的大手,虽然历经岁月的磨砺,开满了“茧花”,却灵巧无比。家里到处是他做的宝贝,有什么东西坏了,交到他的手上,一定会妙手回春。

有一天,我正打算去乡下的外公家玩。奶奶对我指了指厨房角落里的一个拖把,说:“咱家的拖把坏了,你外公的手挺巧,你顺便带去让他修一下吧。”我打量着这把拖把,只见它的把柄和头子之间卷了一层又一层的胶带,用手轻轻一碰,头子就掉了下来。我仿佛听到它在哭泣,“小主人,你快带我去看外公吧!”我不忍心看它这么难过,便拎着它直奔外公家。

外公的手不仅巧在做工上,还巧在种花草果树上。外公在门前空地上种了一棵无花果树,每天都悉心地照顾它,让它沐浴最温暖的阳光,吮吸最甜美的甘露。收获的时候,外公总会喊我去吃,又大又甜的无花果,比买的好吃多了。今年,他又种起了金银花,用金银花泡出的水,喝了以后觉得嗓子清爽极了!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总是能吃到外公亲手种的新鲜蔬菜呢。

这就是我的外公,他有一双名副其实的巧手,为我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双像外公这样的巧手啊!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三

您好!

外公,哪里没有我们,您还习惯嘛?你还觉得温暖吗?今天你的外甥女未能见上您的最后一面,你知道我多么后悔吗?我多希望这是一场梦,梦醒了,而你却一直在我们身边,而不是就这样静静的走了。

外公您一路走好,我们都会永远的记住您的,因为您在我们心目中永远都是好外公。

您的孙子:

日期: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四

我的外公如果活到今天的话,应该是八十二岁了。他很朴素,我从没见过他穿名牌衣服,也没见过他吃大鱼大肉,可他的身影叫我难以忘记。

记得那一次,我刚去外公家,他就出门了,我也跟了出去。外公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看着他的背影,出于好奇,我悄悄地模仿起来。外公回头发现了我,向我微笑,我清楚地看见他那一笑,激起了满脸的皱纹,像扭曲了的火车轨道一样,非常丑。他继续向前走,可我却一直盯视着他。

在那几天,向来很朴素的外公竟给我们炖了一条五六斤的大鱼,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吃得肚皮圆溜溜的,我深深感到了外公对我们的爱。在那接下来的几天中,外公依旧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把我们当宝似的,天天大鱼大肉伺候,可我也没见外公多吃两口。

住了一段时间,我们要离开了,外公为我们送别,他又朝我微笑,那一笑依旧那么丑,可我却觉得特别亲切。

又过了几年,我们到外公家看他,可他已经过世了。只记得我们失声痛哭起来,哭过后我们参与了外公的葬礼。我细心看着外公的遗相,他依旧笑得很丑,可我觉得他的笑容却格外的和蔼可亲。我再也见不到外公了,见不到外公的身影,见不到外公的笑容了。

我的外公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模仿的对像,是我尊敬的人,我永远忘不了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五

我的外公已经64岁了,他中等个子,很壮实。两条又黑又浓的大刀眉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的大鼻子上长着一颗显眼的黑痣,公常说那是颗神气痣。外公的外表看起来很威严,但是从他嘴里蹦出的话语常常很幽默,惹人捧腹。

外公是个急性子,他做什么事都快,看书快,写字快,走路快,吃饭快,连入睡也快,就是喝酒时要慢慢的,因为他是个“三杯倒”。

外公喜欢学习,他常说要活到老学到老,他天天看书、看报纸,一看就大半天。有时候我已经睡觉了,他还在看书。

外公很喜欢听收音机,常常中午午睡的时候听着收音机进入梦乡。他也常常跟着收音机学唱歌,用他的大嗓门时不时吼两句,还让我给他评一评。

外公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花,我的家里常常散发出扑鼻的香味。阳台上摆放着芦荟,杜鹃花、君子兰等各种各样的花卉,以兰花居多。

我的外公以前是个军人,虽然转业多年,但生活还保持部队的作息习惯。他勤于动手,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他经常会自己动手修理,比如文具呀、小自行车呀、小板凳呀什么的。

虽然我现在与外公相隔两地,不能天天看见外公,但是我会常常想起他。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六

我的外公是一位做事很认真、很实在的人。他个子高高的,对我们总是很热情,常常带我去田野里采摘蔬菜。

妈妈说,外公以前做过很多工作:开影院、养珍珠、造雨伞、装水管......她还说,外公养好的珍珠,总会留一些下来,串起来送给她、小姨和外婆,一人一串。外公还总是笑眯眯的,这时,她们也笑。我对妈妈说:“你们真幸福,你和我一样,也有一个好爸爸!”妈妈笑了笑。

外公是一个很负责的人,别人交代他的事情,如果没完成,他就会一直惦记着,还要向人家道歉,好像自己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让别人等急了。

接着开出院子,渐渐加速。回来后,又抱我下车,生怕我跌倒。

他的话不多,总是默默地做事,保护着我们。我虽然不太了解他,但我明白他对我的关心。现在,他没有了以前健壮的身体,头发也少了,白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他渐渐地衰老了,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来回报他对我的爱。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七

;

作者简介:程文文,汉族,70后,安徽潜山人,自媒体从业者。曾在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

1

那是1950年的春天,窗外桃红柳绿,天空细雨如丝,年轻的外公背一肩包裹,撑一把旧黄伞,咬咬牙迈出了家门。

外公才走出几步,耳边已是风声凄凄,如怨如诉,细听,不是风声,分明是外婆那孤零无助的嘤嘤哭泣声。外公把光滑的伞柄夹在胳膊肘里,双手使劲掩住耳朵,放开腿脚,像匹脱缰的野马,闷头只顾疾奔。奔出一程,出了头汗,松开手时,却觉着耳边风声愈紧,泣声愈急,外公刹那明白了,原来那声声悲泣不在耳边,而是一直在他心尖上盘旋着哩!外公硬生生收住迈出一半的左腿,抹了抹满额热汗,仰天吐出一口闷气,毅然转回了他那挺拔如树的身子。

外公沿着原路往回跑,跑得衣角飞扬,气喘吁吁,路边,雨水沐浴过的杨柳郁郁葱葱,杨柳的绿影风一样嗖嗖掠过外公耳畔,外公热血沸腾,心如鼎沸,那一刻,外公的一颗心儿,跳跃得竟比当年在战场上沖锋陷阵时还要狂野。

外公终于又跑回了家门口,外公一把扔了黄伞,任蒙蒙雨雾交织在头顶,气壮山河地喊了声,贵香,我不去江南了。外公声嘶力竭的呐喊如柄利剑,瞬时划破了村庄烟雨的天空。蜷在屋角的外婆正哭得梨花带雨,外婆抬起红肿的双眼,痴痴盯着浑身透湿的外公,如同看见个天外来客。许久,外婆才从恍惚中猛醒过来,外婆紧紧揪着衣角,小巧的鼻翼剧烈翕动着,嘴角扁了又扁,终是哇一声大哭着扑向了外公宽厚的怀里。

此时的外公,怀里正揣着一纸墨香犹存的任命书,上头白纸黑字写着:兹任命朱橧同志为皖南宁国县县长。下面是皖南人民行政公署鲜红的大印及主任魏明的亲笔签名。外公放弃了江南之行,那张令人眼热的任命书也就此成了一页废纸,同时他与宁国县县长之职也就此失之交臂了。据妈和姨、舅等人回忆,在外公后来的长长一生中,他却从未对那次改变命运的选择流露过哪怕是丝毫的悔意。

2

1921年,外公生在皖西南潜山县一个叫朱家老屋的小村庄,朱家老屋东去县城八里,是个民风淳朴的田园村舍。因祖上出了个大理学家朱熹的缘故,朱家老屋的父老皆全力以赴地秉承了祖上以德修身的教育理念,外公小小年纪,便被他的父亲送去了乡上一所知名的私塾念书,不出几年,就能摇头晃脑,把那《四书》《五经》背得朗朗上口了。

外公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弟一妹。外公家世代经商,外公的父亲继承祖业,在江南开了家造纸厂,家境颇为殷实。时逢乱世,民生艰难,外公的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纷繁的局势促使他抱定了产业救国及让后人读书报国的决心。十岁那年,外公哥俩被父亲接到江南,托人进了当地一家公立学校,全面接受新式教育。

历史上,大凡有些传奇性的人物,皆自人生登场的那一刻起,便开始迸射出与众不同的华彩,外公亦不例外。外公以幼学之年初到江南,却丁点儿未曾表现出乡野儿童应有的羞涩与怯懦,相反,外公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珠儿,更是在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里,闪烁出了无比兴奋与渴求真知的熠熠光芒。

此时的中国,北洋政府刚刚垮台,一时间军阀、政党、帮派等各种势力如过江之鲫般穿梭于苦难的中华大地,天下纷纷攘攘乱成了一锅粥。在那最为黑暗,也最有希望的时代,江南小城宁国因四面环山,远离纷争,反而获得了较为宁静的一段历史光阴,外公的一身学识便是在彼时奠定下的良好基础。

春天到了,再大的石块下,种子也会破土而出。那天,两年前便去了外地求学的外公忽一身风尘回了江南,车未停稳,外公早踊跃而出,外公裹一身春风跑回了家,外公站在家门口,笔直的身子颤抖得不能自禁,外公压抑着自己狂乱的心跳,不顾一切地向父亲喊出了蕴藏了大半年的理想和追求,那年外公正好二十岁整。

他的父亲身着灰色长衫,在雕花窗棂的客厅踱了半天方步,方回过头,望着从合肥匆匆赶回的长子,语重心长道,橧儿,你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本不该拦你,只是……,父亲顿了顿,才皱着眉又说,几代先人历尽艰辛,方创下这份产业,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叹了口气,最后说:要不你先成个家吧,成家后的事儿,父就不管了。

外公望着两鬓如霜的父亲,张了张嘴,一肚子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外公明白,时逢乱世,生死无常,本分的父亲只是希望一心追求信念的长子能先成个家,好为家族留个继承先人产业的香火。

而外公满腔激情站在门外对父亲喊出的那句豪迈心声却是,父,我要去当新四军。彼时,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还未落下帷幕,那些侥幸突出重围的新四军战士满脸硝烟,尚在险境之中,外公在此时铁了心要参加新四军,却是因为他在省城读书时,早听说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支军队才是真正抗日救亡的军队。外敌入侵,山河破碎,正是男儿报国时,所以哪怕是飞蛾扑火,他也愿意加入到这抗日的先锋队伍中去。

外公终是听从了父亲的话,且在父亲一手操办下,和一个当地姑娘匆匆结了婚,并于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白胖胖的儿子。孩子的满月酒刚喝完,深受使命感召唤的外公再也坐不住了,遂收拾了行李,急匆匆地投奔了江南的新四军,从此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名热血战士。

那江南姑娘家里开着好几处茶庄,自小生活优裕,只是受三从四德观念影响,她极少迈出家门,更未上过一天学堂,且还裹着双三寸小脚。婚后,新娘子孝敬公婆,对丈夫低眉顺眼,每日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从不主动多说半句闲话,而惴惴不安的外公除了一腔歉意,也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和她说的。

外公从小饱读诗书,后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自是文采斐然,到哪都能脱颖而出。可能是出身商人世家的缘故,外公特别擅长演说,他能用最浅显的话语,在极短时间内挑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蓬勃热情(后来正处青春年华的外婆之所以对外公一往情深,应该也是受了外公声情并茂的演说蛊惑),外公的一身学识在工农队伍里更是入鱼得水,加之他一腔热血,作战勇敢,短短几年,不仅入了党,更是从班长,排长,一路升迁到了连长。

3

外公经历的人生第一场重大挫折发生在1947年年初。当时鲁南战役正打得如火如荼。外公胆大心细,攻打枣庄时,一直带领全连战士冲锋在前。忠勇的外公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外公的连队刚接近城垣,不料天降暴雨,弹药都受了潮,战士们手里的枪支皆成了烧火棍,外公又不甘心后撤,稍一踌躇,被反冲锋的敌军团团围住。

雨停了,远处仍喊杀声不绝。一脸横肉的敌军团长问这满脸悲壮的一百多名战士愿不愿意投降,投降即可免死。外公仰天大笑,朗声道,我自加入新四军那天起,就在等着为信仰牺牲,岂可投降敌人?敌军团长恼羞成怒,拉出去,统统活埋!

天阴沉沉的,春寒料峭,埋进土里的外公却没死掉。在敌军团长的副官安排下,外公被埋在最浅的坑里,他还趁乱往外公嘴里塞了根芦杆,芦杆恰好露出地面。当晚,夜黑风高,寒潮逼人,外公蹬开黄土,裹一身泥,向那些永远躺在黄土下的兄弟们重重磕了九个响头,便跌跌撞撞,一路摸爬,于天微亮时,奇迹般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外公性格直爽,乍一归队,就大大咧咧地找到营长,将战斗经过一老一实地作了汇报。营长疲惫的脸隐藏在一片旱烟燃起的浓雾里,说道,回来就好,就好。朱连长,那个……上头政治部的同志,可能要来和你谈一谈。

营长仍然一口一声喊外公朱连长,可实际上,外公的连队早已由别人指挥了。很快,政治部领导一拨一拨来了,他们翻来覆去就一个话题:朱橧同志,我军整个连队,怎么单单就你回来了?次数多了,外公的回答已像幼时背书一样机械麻木,敌军团长的副官姓陈,是我在合肥时的同学,抗战时,大家争着抢着参军报国,造化弄人,他投了敌军,我参加了新四军。这次就这么巧,被他救了。

朱橧同志,组织上相信你说的话,只是谁能给你证明一下呢?

是啊,战友们都牺牲了,谁能给我证明?外公沉默了。

军情紧急,恶仗一场连着一场,关于外公的问题就这样悬置了下来。连长肯定不能当了,能随军行动就行。对外公来说,只要还能干革命,当不当连长真不重要。

外公是个愈挫愈勇的人,他变得异常沉默寡言,却在心里和自个儿较开了劲。此后,每逢战事,他红着眼,端着枪,不闪不避,像只雄狮一样奋勇冲杀,把满腔的委屈,都化为了疯狂地射向敌人的火焰。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渡江战役时,倔强的外公终于倒在了生死不顾的冲锋路上。当时风高浪急,炮声凄厉,许多北方战士虽久经战阵却是头回坐船,见水柱冲天,小舟两边摇摆,皆面露难色。外公抱枪挺立船头,眦目大喊:同志们,胜利就在前头……话音未落,一梭子弹挟风裹雾飞来,外公哎呀一声,连人带枪栽进江心,江面血花翻涌,等战友们抛下绳索,浊浪滔滔,外公却连影子都不见了。

战斗一结束,团部为外公开了个追悼会,号召全团认真学习朱橧同志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

后来我曾无数次地设想,假若外公真的就此沉寂在了那场冰冷刺骨的江水中,那外公的一生虽说短暂却也不失壮美,至少在后来返乡的几十年光阴中,他也不会被那么多的坎坷与苦难交相纠缠。

外公当然不会就此死掉,悠悠岁月,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等着他去抒写,还有个美丽的女人等着他去遇见,而此刻,他正浴血踏浪,一步步朝着人生巅峰艰难跋涉而来。

外公的老家潜山县是个山环水绕之地,朱家老屋的村前村后遍布着不可胜数的河沟塘沼,得天独厚的环境让外公自幼习得一身好水性,那天外公肩中两弹坠落江心后,忍着剧痛,竟一路踩水漂到下游,后被友军船只搭救上岸了。

外公带伤归队时,他的追悼会刚刚开完。见到外公,大家张大的嘴巴半天没能合拢。经过这场生死考验后,外公声名大振,不到两个月,就被提拔为营长。

4

战争结束的那年,外公28岁,意气风发,接到宁国县长任命书的刹那,外公激情满怀。

赴任前,外公决定回一趟老家潜山。自一九三一年离开朱家老屋,十年求学,八载军旅,他已整整十八年未曾回乡了,娘和乡亲们纯朴的笑脸,及村里的一草一木,常常萦绕在他的梦里。

外公一身戎装,打马如飞,终于回到了家乡,鞭炮噼啪,锣鼓铿锵,村前的小河清亮亮的,房舍,稻场,田畈,一切还是往昔的模样,只是乡亲们都老了,娘也老了,走前,娘青丝覆额,此刻却已满头华发。外公翻身下马,远远喊了声“娘”,母子俩的眼泪刹时流淌成河。

外公在家呆了一周,进进出出,总觉得浑身好不自在,心突突直跳,像藏了面鼓,这不是一个从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老兵应有的感觉。外公留心观察,终于在个风轻云淡的午后找到了心跳的根源,原来是个青春秀丽的女子,一身素衣,落落大方地站在人丛盯着他看,女子一双大眼睛波光灵灵,就是那眼神令他周身莫名地燥热。那女子见外公回望着她,脸上一红,甩回胸前那根又粗又黑的辫子,扭身走了。

外公的父亲已病逝两年,江南的厂子由留守在那的二弟打理。外公给二弟写信,说明了七年前与妻子结婚的原因,及现在要求解除包办婚姻的想法。为表歉意,外公嘱咐二弟把自己名下的那份产业变卖掉,全部补偿给妻儿。

我从未见过外公在江南的前妻和儿子,于我而言,他们只是那段传奇故事里被轻轻忽略的部分。那个默默承受着乱世命运安排的小脚女人,定在无人的孤灯下,独自吞咽下不知多少委屈心酸的眼泪。

那个时候的人们,普遍有着强烈的祟拜英雄的情结,后来的外婆当然也不例外,外公刚刚回乡,外婆就被他的英姿深深吸引了。不久外公托人前去说媒,外婆年龄不大,却有胆有识,当场满口应承下这门婚事。

外公外婆很快结婚了,十六岁的外婆在家乡的春风里嫁给了大她十二岁的外公,美人英雄,终成眷属,婚后,小两口乐乐呵呵的,一天到黑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当时国家百废待举,催促外公上任的命令一个又一个。当时规定外地上任的干部,一律不得携家带口,万般无奈,外婆只好眼泪婆娑地为外公收拾行装。外公才走出村口,眼耳口鼻已全是外婆那孤独的身影,外公曾经气吞山河的钢铁意志一刹那悉数化为了绕指柔情。外公终于做出了个惊天决定:放弃当县长,与我的外婆在朱家老屋长相厮守。

5

外公弃职之后,组织上爱惜人才,几次三番派人来做他思想工作,奈何外公不为所动。外公南征北战多年,本是个视野开阔胸怀壮志的汉子,可此刻他的世界里,唯有我外婆那百媚千娇的身影愈来愈加满实。只要我外婆不能同他随行,他哪儿也不愿去。

组织上不愿埋没人才,便改任外公为潘家铺乡乡长,外公一点也不嫌官小,笑眯眯上任了。朱家老屋离乡上,不过二里远近,阳光明媚,外婆如果站村头喊一声,外公在乡上也能听见。

那几年,太阳都升起老高了,外公仍在轻声细语和外婆说着话,一边背着手慢腾腾出门去。日头才偏西,外公老远喊着贵香,大步流星回到家来。外婆日夜沉浸在外公的万千宠爱里,过得比家乡的山泉还要滋润甘甜。

然而,这段幸福时光短暂得就像黄昏的云霞。六年后,因祖上三代都是开办工厂的老板,在运动中,外公被打成坏份子,乡长自然也不让干了。

外公倒显得淡泊。只要能与外婆在一起,做个自食其力的百姓又有什么不好?外公一身轻松,夕阳下依然远远地喊着贵香,大步流星回家来了。

外公万万没有料到,此后的许多年,他遭到了一次又一次非人的折磨,尊严被践踏。不堪的岁月里,始终如一陪在外公身边的就只有我的外婆。外婆说我不管你是好是孬,我只晓得你对我好,對乡亲们好,你是个大好人,就算你化成了灰,我也要跟着你。外婆把这些话像唱歌一样,天天就着外公耳边说。

三十年后,当家人欢呼着将一张公文纸递到外公手上时,外公早已佝偻得直不起腰了。外公抬起双眼,凝望着飘荡在天边的闲云。

那年春天,86岁的外公去世。弥留之际,外公干瘪的嘴唇一直哆嗦不停,家人随着口形分辨半天,才明白外公最后努力要说出的,是“贵香”二字。贵香就是我的外婆。

相关热词搜索:;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八

我的外公是我最敬佩的人,虽然他外表看起来瘦瘦的,但是它对我和弟弟妹妹却是十分的疼爱。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来,我把图画书放在桌上,准备画画,我弟弟坐在旁边,他趁我不注意,就拿起我的图画书看,一不小心,撕坏了,我见了就伤心地哭起来,哭着哭着,就和弟弟打起来了,外公连忙从厨房出来说:“别打了,我帮你缝好。”于是,就拿起针线缝了起来,我看着外公耐心地为我缝书的样子,也就无话可说了,高高兴兴地把书本收了起来。

别看外公六七十岁了,劲可大呢!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比年轻人没有差。每天清早起来买菜,还为我们做三餐饭,更重要的是每天坚持着到附近井里打井水。记得有一次,下着毛毛细雨,外公见家里没有水了,二话不说,推着自行车去打井水,不到半小时,只见外公扛着一桶水回来了,大声地喘着粗气,衣服全湿了,脸上挂着几滴汗珠,我连忙为外公递上毛巾。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九

“不,不是的。他呀,只不过是爱管闲事的老头!”

我的外公是竹器厂的退休职工,他身材高大,常喜欢穿一件灰黑色的西装,由于多年与竹具器打交道,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手心上磨出了几个厚厚的老茧。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外公那古铜色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皱纹,外公本来乌黑的头发和山羊胡子也变成了灰白色了,只有那双眼睛依旧那么有神。

小青年知道自己错了,但因为顾面子,还是不肯认错。

“北京奥运会就要举行,人人都想为奥运做点什么。天安门前那么多花盆,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这个摘一朵,那个摘一朵,那天安门会那么美丽吗?作为我们,能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一点,把社会建设得和谐一点,做个文明的公民,爱护公物,美化家园,不就是在为祖国为奥运作贡献吗?”外公娓娓道来。小青年被外公的话“扎”的面红耳刺,周围的人慢慢聚拢来,欲看过究竟。小青年脸涨得通红,羞涩地低下了头,连说了几声“大爷,对不起,对不起!”就丢下刚摘那朵花偷偷钻出人群了。

外公不忍心那朵鲜花被人踩碎了,捡起来拿回家用一个酒瓶养了起来,那花还香了几天才枯萎呢。透过那朵花影,我突然发现,外公那张古铜色的脸仍不失花朵的美丽。

从此以后,我们家门口的绿化美化带境遇好多了。大家都说这事得归公以我那爱管闲事的外公。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字篇十

我们背上背兜,戴上草帽,准备好工具跟着外公来到河边的棉花地。一大片一大片的棉花头顶白色小帽,向我们献上灿烂的笑容。这么多的棉花,一个下午能采完吗?我们不禁有些担心。可外公从容不迫地走进了田里,一声不响地采了起来。大家也跟着进去了。

不一会儿,姐姐便吵着说:“这么多的棉花,这么热的天,我口干了。”我也觉得很累,人有气无力的,刚来时的兴奋劲荡然无存。我和姐姐便抢着去喝带来的白开水,边喝边看大家采。外公手脚麻利地采着,兜里的棉花渐渐多了起来。外公抬头看看我们,说:“我给你们俩猜个字谜?”我们点点头。“天高不算高,比天还要高,是什么字?”说完,还是不慌不忙,有节奏地采着。一眨眼,一兜便满满的了,新一兜里又有了棉花了。我们赶紧采起来,这次可不能让他再超过我俩了。

外公一会儿让着我们,一会儿又赶上我们,像跟我们玩游戏似的。采着采着,我想到了字“心”。外公说:“从意思上来说,可以算对,但你们可从‘天’字入手猜。”姐姐叫起来“夫”。外公笑眯眯地说:“猜对了。”“外公再出谜,再出谜!”外公笑哈哈地说:“好,好。”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我们采完了棉花。

这就是我的外公,一位个儿不高,却红光满面的、和蔼可亲的老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