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7篇)

2023年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7篇)

ID:212880

时间:2023-05-29 05:42:01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一大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寄托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端午节里我们都会吃粽子,吃盐鸭蛋,很有趣的。不过吃粽子就复杂一点,先要做才能吃。平时我都是只管吃,从来不管粽子是怎样来的,今天我决定亲自动手来试试怎样包粽子了。

包粽子,首先要把里面的馅儿准备好,收集该要用的食材,比如糯米,红豆、红枣,鲜肉,豆沙,还有新鲜的粽子叶,等这些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做了。我先拿好一片大的粽子叶,然后拿起勺子,放两勺子糯米等食材在上面,再把它们用大粽子叶的余角包起来,再用绳子绑起来,把绳子两人头系成小扣,这样一个粽子就算包好了。

当然要记得,可不能将最好吃的红豆、小鲜肉,好吃的豆沙这些东西忘记了,按比例放进粽叶之中,仿佛眼中就浮现这些可口的美味。经过我两个多小时的奋斗,所有的粽子都全部包好了。

剩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放进装有沸水的大锅里蒸煮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们耐心等待了一会儿,粽子终于到了可以出锅的时间,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吃了,大伯他们吃着我包的粽子,都夸奖我包的特别好,爷爷还说我既会吃更会做,不过我感觉自己动手包的粽子特别好吃,听了爷爷的话,我感觉自己的底气又足了些。

今年的端午节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节日,因为我为大家包了一顿可口的粽子,大家都爱吃,显得无比的高兴。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二

今年的端午节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这一天我们全家幸福的围在一起吃粽子许愿,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大早,我还在睡意朦胧中就仿佛听到蒸锅的碰撞发出的欢笑声和阵阵的香气扑鼻,哦!原来是在煮粽子。很快到了开饭时间,我们大家都围在餐桌旁盼着香喷喷的粽子赶紧上场。

这时奶奶把早已煮好的粽子端了上来,然后很神秘地说:“这里面有一个粽子里包了一元硬币,谁吃到谁就是福星……”还没等说完,我和弟弟就忍不住争先恐后地抓起粽子狼吞虎咽起来了,都恐怕吃晚了就没了,都想多拿几个把包有硬币的粽子幸运的抓在自己手中。

弟弟由于个小吃得慌噎得直翻白眼伸着脖子往下咽,搞得大家把眼泪都笑出来了。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后仍然没有吃到硬币,再吃,肚子已没有多少余地了。怎么办?我把求救的目光转向了爸爸,“老爸,大救星,你帮我找一下看哪个里边有硬币。”老爸像没听到似的一声不吭。我又无奈的对着粽子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粽子快显灵。

哎!可惜都使我大失所望。这时,弟弟幽默地开口了。接着“哎呦”一声,弟弟双手捂着脸眼泪也打转了,原来他最后一口用力地一咬正好咬着硬币。福星诞生了,我们一起祝福他,此刻弟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我们全家都幸福的笑了。

今年的端午节充满了亲情和欢笑,是我过得最有趣味的端午节!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三

不知不觉中,又到传统端午佳节了。你们知道传统端午佳节的来历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请看下面的作文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非常有学问,一直在楚王身边做官,在屈原尽心尽力的扶持下,楚国日益强大、富裕起来。可是,好景不长,昏庸无能的国君听信子兰等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边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间,屈原听到国土和国都都被敌军占领了,到处都是战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悲痛之极他写下了《离骚》这一首诗,便独自一人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含着泪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得饱饱的,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个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听了粽子的来历,该听赛龙舟的来历了。

当时百姓们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寻找。顺着河流一直来到洞庭湖也不见踪迹。后来人们把竹筏改造成了龙的摸样,因为鱼虾怕龙,便会四处散开,不去碰屈原的尸体。

传统端午佳节儿童还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但可以驱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药、雄黄、朱砂等配料。先把这些配料用丝巾包起来,然后再用五色线缝制,真是芳香四溢。

以上便是关于传统端午佳节的一些资料,最后祝大家传统端午佳节快乐!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四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一天当中,我们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正因为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所以我比平常晚起一点。当我睁开眼睛时,发现我的脚上手上,都缠满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可鲜艳了!妈妈告诉我,在端午节带五彩线,是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当我涮好牙齿,洗好脸,做到座位上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多了三角形的粽子,尖尖顶的鹅蛋。“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摆上桌的呢?”我心里想着,嘴里却说着:“不管了,我的肚子都饿 的咕咕叫了。”于是我便一顿大吃起来。突然,爸爸问:“水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这可难不倒我,于是我便举起了手,说:“是因为春秋时期的屈原,屈原是怀玉的大臣,写了《天问》、《九歌》……等诗歌。因为被流放,所以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跳下了泊罗江死了。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把粽子、鸡蛋扔下江里。无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农历五月初五订为端午节,并把吃粽子定为端午节的习俗。”我刚说完,爸爸就紧接着说:“我们去看赛龙舟吧!别忘了,还有赛龙舟这个习俗呢!”于是我们便去看赛龙舟。

我们一路走去,去的路上,妈妈买了香囊,让我佩戴在身上,妈妈又买了艾叶、菖蒲。等我们走到那里,赛龙舟已经结束了,我们便往回走。刚到家里,我心里抱怨着,嘴里却说“妈妈!我还知道端午节的诗句。”于是我便说起来,“‘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躲。’‘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还没等说完,妈妈就不停地称赞我真棒,真聪明!

这天真开心,时光非常短暂,真想天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五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有首儿歌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绸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为了让鱼跤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这就是端午节,你们喜欢吗?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六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但我最喜欢的还要数端午节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有甜的,有咸的,味道美极了!

你们知道粽子的做法吗?让我来简单说一说吧。首先把洗干净的粽叶简单折成三角形,再放进去大概一半的米和自己喜欢的馅料,馅料上面再放一层米,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线系上,煮一煮,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说起粽子的做法,我就想起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粽子的比赛。

那一天正好是端午节,爸爸买来一些粽子,煮好后,我们就无精打采的吃起来,总感觉少点什么乐趣。妈妈看了看我们,好像狐狸骗到一块肉似的,狡黠地说:“不如我们亲手制作粽子吧,既简单还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们来一个小比赛,看看谁先包好5个,输的人要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大家听,怎么样?”我们都觉得主意不错,便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妈妈准备好材料,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按照包粽子的方法包啊包。过了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爸爸首先包好,可他的粽子馅料极少,而且样子也不好看,像干瘪的花生一样;第二名是妈妈,可妈妈包的馅料太多,像个“大肚将军”;第三名是我的弟弟;我,毫无疑问的输了。

我把端午节的由来讲过之后,妈妈认为我讲的不够全面,算我勉强过关。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拿着粽子就开始吃,边吃边说以后家里要多一些这样的比赛才好更有趣。

这就是我们家在端午节发生的趣事。

端午趣事作文字 端午趣事作文篇七

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嵖岈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早上,下了一点小雨,空气很清新。我们在山门前下车,看到旁边有几个卖粽子的。那青青的竹叶好像刚从竹子上摘下来一样新鲜。

这时,一个老外先生悠闲地转到了山门前,他一头黄发,高高的个子,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然后向一个卖粽子的摊点走去。

我是第一次见外国人,便好奇地注视着他。哦,原来他想买粽子。他用英语问,卖粽子的用汉语回答,实际上是谁也不懂对方的话,可是心里又都明白:老外问价买粽子。老外掏出来一张10元的人民币,伸出两个手指,那意思是:买两个粽子,10元钱够不够?卖粽子的给他装了两个粽子,又找了他钱,老外“ok!ok!”地笑着走了。

我们几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将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赏里面的粽子吧?到底受不着粽子的吸引,他掏出一个粽子,又仔细看了一阵子,这才轻轻放到嘴里——哎呀,他没有剥去竹叶外皮,我忍不住笑起来。可能是咬不动吧,他用劲一挤,粽子肉从一个角里像牙膏一样被挤出来,他就这样,挤一点儿,津津有味地吃一点儿。周围的人都友好地笑着。

这时,一个小伙子赶上来,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亲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语和老外交流起来,还边说便接过老外手里的粽子,帮他将皮剥开。老外一个劲说“thanks”。

正因为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将它记了下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