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手抄报优秀

走进大自然手抄报优秀

ID:216539

时间:2023-05-30 05:56:03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走进大自然手抄报内容篇一

大海,是一只蓝色的小绵羊,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那耀眼的蓝是那么的迷人;可海又是黑色的猛禽,应为在哪平静之后,我又看到了暗藏的风暴总而言之,我们谁也搞不清出海的脾气。

我的老家是住在海边的,我家世世代代都是渔夫,都靠在海上打鱼过日子。但现在什么都变都变了,那片沙滩和海水成了人们的旅游胜地。

太阳越升越高,沙滩前聚集了来度假的人们,沙子被海水冲成不规律的图案,看起来很好看,但没有一会儿就只身下了一些那些来游泳的男女乱糟糟的脚印。他们海滩上竖起了一把把红的、蓝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的他阳伞。在海里游累了,他们就躺在太阳伞下休息。他们似乎有些贪婪,穿的衣服是那么少,在海滩上尽情的享受海水、海风、天空以及天空上的太阳。海水里,有一个一闪一闪的东西,不过谁也没有在意那件东西,它随着海水一闪一闪的去了。渐渐,太阳在天空中散发了最后一丝光芒,最终还是落山了,那些来这里游泳的人们各自收拾包袱回家了,却留下了满沙滩的易拉罐、塑料袋和他们吃剩下的果核。夜幕降临,爷爷蹲在石头上,望着满地的.垃圾一言不发那时我还小,却能明白爷爷当时的心情。

当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海底火山爆发,我们还只能坐在这里无动于衷吗?当全球变暖,我们还在愚昧无知的向大海里排放着污水,当濒危的野生动物在受到自然伤害时,我们总想着怎样去保护他们,却忘了他们要的是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我们去怎让保护他们。

污水使整个大海逐渐变成了黑色,以前那耀眼的蓝色已不复存在;前来海边游泳的人们所留下的垃圾,让大海成了一个垃圾场,那海水特有的味道变成了一股腐酸的味道。

大海的报复开始了,他在嘲笑我们,笑我们是那样的笨,一个又一个的地方洪水泛滥,一个又一个的人在大海的怒吼中丧失了生命,可我们仍不知悔改。也许我爷爷说的对,我们人就是一种自私的生物,为了自己一时的利益可以将蔚蓝的大海送上断头台。

1.走进清明手抄报内容

2.走进低碳生活手抄报内容

3.关于诗的海洋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4.保护海洋主题手抄报图片内容

5.走进动物世界的手抄报图片内容

6.让绿色走进家园主题低碳手抄报内容

7.走进低碳生活专题手抄报内容

8.走进和谐的春天手抄报内容赏析

走进大自然手抄报内容篇二

1、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

3、小草正在睡觉,别去打扰她。

4、一草一木要爱惜,地球资源要珍惜。

5、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

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7、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8、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9、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共存。

10、别看树木不会说话,但也不要伤害它。

11、不乱扔垃圾,不把垃圾扔在河水里。

12、不摘花草,不砍树木,不踩小草。

13、护大自然,拯救地球。

14、环保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15、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16、破坏环境输掉的不仅是现在;呵护地球才能赢得人类美好的明天!

17、请爱护花草树木

18、请不要再砍伐树木了。

19、人人搞绿化,以后空气会新鲜。

20、人人努力为环保,多种植物空气好

21、人人种树,绿化环境。

22、提高环境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23、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公共设施

24、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5、天灾之中有“人祸”。人类,请爱护自然,不要自掘坟墓!

26、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动物。

27、我们不当大自然的统治者,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

28、支持环保,从小事做起。

29、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30、破坏环境的人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走进大自然手抄报内容篇三

当我们走近伟人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是那么的渺小。

——题记

在十一月三十日的下午,我们小荷文学社集体去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那天是星期五,车很堵,原本计划用一个小时到那,但实际时间远远不止这些。幸运的是我们终于在闭馆前赶到了那。

走进鲁迅纪念馆,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鲁迅雕像。它的表情是严肃的,却又有那么一点亲切。我们匆匆在它身前留了影,接着就上楼了。

“瞧,是《阿q正传》!”一阵欢快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抬起头,只见电视里正播放着《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鲁迅通过对贫苦、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描写与刻画,写出了国人的灵魂。他揭露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和传统思想文化造成的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值得讽刺的是文中的那个阿q,被别人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这就是众所皆知的阿q精神胜利法,多么可笑且又可悲啊!!

在往前走去,是一段有关于三味书屋的介绍。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的一个私塾,位于绍兴鲁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园”不远。鲁迅曾在文章里称它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说塾师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也是在三味书屋中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告别了铁屋子,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我们看了不少有关于鲁迅的东西,比如说鲁迅的妻子许广平,百草园等。

到了最后,我们突然看到了一个醒目的鲁迅雕像,旁边写着鲁迅1936年10月1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我们的心情一下子从轻松变得沉重了。是的,鲁迅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他致力中外文化交流,竭力画出国人的魂灵,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死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参观鲁迅纪念馆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我们便走出了鲁迅纪念馆。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依依不舍的表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

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