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南旧事读后感字(七篇)

最新城南旧事读后感字(七篇)

ID:221745

时间:2023-06-06 10:36:10

上传者:曹czj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一

合上《城南旧事》,闭上眼睛,《惠安馆》中那个失去孩子的母亲那可怜的模样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她叫秀贞,因为生的孩子是私生子,所以被狠心的父母丢掉了,失去孩子的秀贞太过伤心了,导致精神失常,见人就会大笑,大家都觉得她是个疯子,讨厌她,嫌弃她,瞧不起她,不敢靠近她。而她只会无助地大哭,无助地东躲西藏。那个丢失的孩子,是让她活下来的唯一的希望。如果大家多给她一点关爱,她也许就不会精神失常了。

我的隔壁班有一个自闭症小朋友,戴着个眼镜,每天的衣服都是相同的:一件蓝色的外衣,一条牛仔裤,脸上没有笑容,不常说话。听老师说,在他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小猫咪,所以,他常常见人会摆出一个要抱抱的姿势。嗯,你看,他向我们大步跑来,张开双臂,那是要抱我们了吧。所有人一见到他这个姿势,全都躲得远远的;有时他以冲刺的方式奔向游戏中的同学,大家也会一哄而散,离他远远的。

下课时,我在教室门口遇到他。他又摆出要抱抱的姿势了,看他略带危险的眼神,我就把他的口罩拉上去把他的眼睛遮住,我想:“这样,他应该就看不见我了,就不会来抱我了。”他似乎感觉到了亲切,把口罩摘了下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也许认为我和他是朋友了吧,每节课下课他都来找我,而每次我都会用他的口罩把他的眼睛遮住,然后就看到了他灿烂的笑容,我觉得他并不像其他同学说的那样讨厌。

久而久之,他习惯了跟我玩“口罩变眼罩”的游戏,一见到我,就自己用口罩把眼睛遮起来,然后又摘下口罩向着我笑。渐渐的,我对他没有了排斥,就经常把好吃的分享给他,教他做游戏,只是他一如既往地沉默,从不说一句话。

这一天,他过来的时候没戴口罩,也没有摆出要抱抱的姿势,而是微笑着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一时呆住了,他竟说话了,他不再沉默自闭了吗?我为他的变化感到惊喜和兴奋。

想到《惠安馆》中的那个“疯子”,如果秀贞的父母并没有把孩子丢掉,或许她也会是个充满阳光的人。这世界上本不应该有“疯子”,也不应该有自闭症患者,只是他们有心事,表现与平常人不同罢了,如果我们学会包容和接纳,试着和他们好好相处,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的。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二

书中的英子拥有了快乐的童年,幸福的家庭,在她的字典里就没有“伤心”二字似的,英子在井窝子胡同和人称疯子的秀贞结识后。受到了家人的,后来又在一家油盐店结交了一位朋友妞儿,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玩得非常好。

一晃儿,几个月过去了,英子发现秀贞口中所说的“小桂子”与妞儿十分相像,之后又发现妞儿脖子后的青色胎记就更加断定了,于是,她领着妞儿来到了惠安馆,与秀贞相认。秀珍将衣服收拾好,带着“小桂子”去找思康三叔了……可他那年轻的生命却不料消失在火车轮下怎么都看不到了。

英子,那善良热心的心灵深深地打动了我,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刻在我心头上,永不消灭。

我的世界里总存在着一本好书,那是我消磨人生寂寞的路唯一的乐趣,是让我特续世界的唯一希望。

《城南旧事》是一本好书,我诚心诚意的推荐给您。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三

离别,是一个让人心酸的词,但人生难免都是要经过离别的。《城南旧事》一书,一共6个故事,离别是这本书的关键词,透过离别,让我们知道了小英子的慢慢长大。最后,她终于明白了,离别并不是靠着泪水来结束的,如果可以,那应该就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吧!

《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篇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小英子在做毕业演讲时,疼爱她的爸爸不幸在医院里过世了。此时此刻,她既要同相处多年的同学、老师和母校告别,又要面对她和爸爸的生死离别。在前边5个故事中,她有哭到生病的历史。可是,这次她真的长大了,面对老师、同学们,她露出了百魅的一笑。回到家中,她仿佛看见了爸爸的身影,还看见了爸爸几年来细心培养的夹竹桃的花儿落了,顿时千万种情绪涌上心头。但是,最终她还是从从容容地踏上了去医院的路。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了”这时的小英子,作为家里的老大,她开始担负起整个家的责任了。

离别虽然可怕,但它却是真实的,它不会因为你的害怕与恐惧就不发生,特别是长大以后离别更是紧紧抓住你不放。

唐代大诗人孟郊也发生过一样的离别,当时,他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考察,他的老母亲特别舍不得他,在他要去那个地方的晚上他的母亲把他破旧的衣服缝好。快要走的时候,母亲交待要快快回来,就是害怕他丢下一个老太婆孤独的生活。谁愿意经过这样的离别呢?孟郊也想在家多陪陪他的老母亲,可是,这是朝廷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孟郊必须得离开老母亲一阵子。

其实,我并不怕离别。小英子六年级时懂事了,我也应该快要懂事了。孟郊知道,当他的衣服再次破时,他和母亲就应该重逢了。因为,今天的不舍分离,是为了下一刻重逢的喜悦,我们也因该这样不怕离别。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四

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一本好的书会给你的心灵上一堂非同寻常的课。让你有一次灵魂的洗刷。在这我升初中以来放的第一个寒假里,我当然要读一本好书来“犒劳”一下自己。

所以我拿起了《城南旧事》……

这本书叙述了一个名叫英子的女孩在北京胡同生活时发生的一些事。

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和妞儿让我清楚的认识到那个年代的艰苦。

我喜欢城南旧事,不单单因为这是一本故事,它也是梦幻的,在读它时仿若音乐,轻轻的扣动着人心。

我爱读书!

读书能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它也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

读书更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女孩蜕变,成长!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五

冬阳下的骆驼队,听见缓缓的驼铃声,童年的故事在我心头难以忘记。每天英子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不一样,平凡的的小巷,却那么有趣,那么斑斓多彩!

和小英子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也是丰富多彩。

正坐在写字台前的我,来到了另一个空间。我到达了早已拆掉的老家。虽说是早已拆掉,但是它在我面前依然是一排排完整的房子。我呆住了。看了看身上的衣服,那是5年前我的衣服。我终于明白,我穿越了!

还有那无数次循环的早餐,虽清淡,但我却吃出了幸福。

但眼前的景象却愈来愈模糊,朴素的平房变成了一副破烂不堪的图像。

任凭泪水打湿纸张,在慢慢扩张……

正如歌曲《儿时》中的一句歌词:“我们就一天天长大,也开始熟悉和变化。”变化的只是房屋,不是那段我们曾经拥有的记忆。

带走的是物质,不是乡愁。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六

童年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增长一岁,花瓣就掉落一片,花瓣掉光了,我们的童年也就过完了。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在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不时响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种着夹竹桃的四合院、屋里冒着热气的暖炉、厚厚的能直立起来的小棉裤、西厢房的小油鸡、佛照楼的八珍梅、城南游艺园、大鼓书场……书中的小主人英子被这些充满温情的事物包围着,又被慈祥而严厉的爸爸、操持着家务的妈妈、善良的宋妈等人宠爱着,再加上几乎每年都会新加一个的弟弟或妹妹……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故事仿佛一场韵味十足的大戏。

英子的童年趣事都体现在了《惠安馆》里。英子敢去闯一闯:她的妈妈和宋妈都不让英子去惠安馆旁玩,甚至每当走到惠安馆门口时都会加快脚步:因为那儿有一个“疯子,”可英子还是经常背着她们去那儿了,并慢慢地于“疯子”秀贞成了朋友,明白了她并不是真疯,而是因为想念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小桂子而“疯”。英子发现与自己同龄的好伙伴——妞儿竟然是小桂子时,我也不禁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到高兴:大吃一惊是因为英子每天与妞儿玩,也就是与小桂子成为了好朋友;高兴是因为她们母女两团聚了。

小英子也乐于助人,会帮助有困难,被冤枉的人,还勇敢、善良……这些优点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城南旧事》故事中的主角都与英子建立起一定的感情,但随着事情的变化,这些人都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英子,甚至是永别。

现在我们正处在美好的童年时光,我们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随着现在的科技发达,我们不会向英子那个年代一样,失去朋友了就联系不上。我们更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件事和每个人。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的许多趣事为童年增添了色彩。童年,像一条小河,一去不复返,我们的童年过得很快很快。所以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丽童年时光!

城南旧事读后感字篇七

这一本林海音的作品令我深有感触。

比如,人,首先,我真想说,其他人的看法是人类最大的牢笼。我最佩服“疯子”秀贞。即便背负“疯子”的称呼,承受别人的冷眼相待,却也没有放弃寻找女儿的下落。

她有错吗?没有。她疯吗?不疯。

难道说,找寻小桂子,就不对吗?从“疯子”身上,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她满心的期盼。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被人称为“疯子”?!

自她身上,我明白,千万不要放弃一件事,总会有成功那一天。

从英子的做法里,我也明白,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湮没了你心中的那个声音。还有宋妈,她对英子家人的爱,是多么坚定!即使儿子逝世,女儿生死不明,却还是留下,照顾英子一家。

这个决定真的很艰难。可在这种令人难过的节骨眼儿上,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她那种忠心,那份不舍,我都明白。正是这一本看似平凡的小说,被深深烙下了当年的那份苦、那份情。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