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ID:223153

时间:2023-06-15 08:30:21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一

1、指导幼儿能正确地观察图片、理解图中内容并复述故事。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一)师安抚幼儿情绪

(二)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壁虎身上有什么呀?

生汇报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观察都非常仔细,发现了壁虎身上有大大的眼睛、四条腿,还有长长的尾巴。今天到我班做客的小壁虎和老师这张图中的小壁虎有什么不同?小壁虎尾巴断了,那它会做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壁虎借尾巴》。指导幼儿朗读三遍标题。

(三)探索新知

a、看一看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出示图片一,生自由观察

2、点名说出图中内容 你看见了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3、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很难过,它觉得没有了尾巴很难看,所以它想去借条尾巴,那它会向谁借尾巴哪?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5、师:如果你是小壁虎,你会怎么说?(教育使用礼貌用语)

b、点名分段看图复述故事

c、点名复述整个故事

d、活动延伸

表演故事

(四)小结:

小朋友,世界上有许多小动物都有尾巴,它们的尾巴的作用都不一样,所以不能随便去借尾巴。小朋友回家想一想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吧。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幼儿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幼儿也被这多彩的动画吸引了。在这节活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我把课堂时间让给了幼儿,充分地让幼儿去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但我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很单一,主要采用“老师问、孩子答”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

小百科: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二

1、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2、喜欢听该故事,体验听故事的乐趣

3、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了解每种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课件、操作材料(黄牛、燕子等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吸引幼儿兴趣)

听故事

(继续播放课件,穿插提问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壁虎的故事,仔细听。

互动:

(1)小壁虎碰见了谁?小壁虎想干什么?它借没借?怎么说的?(及时的复述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

(2)故事听完了,记不记得,小壁虎一共碰见了几个朋友?都是谁?先碰见了谁,然后又碰见了谁?它的尾巴为什么不能借?(这样的问题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稍有难度,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加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幼儿阅读能力,提高注意力,助幼儿处于主动状态。)

师:请小朋友帮助下面的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尾巴的作用。(该环节找尾巴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非常容易,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说明尾巴作用这一环节。)

(该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产生兴趣,至于幼儿说的答案标准与否则处于次要地位,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回答持以积极鼓励的态度)

(由小动物的自我防护,引申到孩子们自己身上,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本领,多长知识,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变得少一些危险呢?动动脑筋,把你的方法画出来告诉其他人吧,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安全!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三

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针对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的特点,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演”,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分小组准备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头饰。(学生)

3、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用途的资料。(学生)

2课时。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

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6、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

(1)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一样,因此,在听说训练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听完课文录音后的第一次交流是针对全班学生的,答案连起来就是整篇故事的大概内容,这个说话练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只要请班上几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即可。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

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123下一页图片想象当时的场景,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

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老师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2、交流出示对话。

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想象说话,实现了语言的迁移。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备,交流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学生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主要关注他们说话时的语气、态度,表达是否清楚。教师评价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他们能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不同人物的心情。读者绘声绘色,听者如临其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还能让学生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一延伸的练习设计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读写结合的一次小练笔,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有了第3自然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给大家看,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理解了课文。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四

1、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4、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及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篇科普童话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中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小壁虎借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提示了“动物的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他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字、写字,读好对话语气

任务一: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任务三: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及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环节一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猜谜语:“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板书:壁虎)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边让生观察边相机介绍,借助图片及文字资料认识“壁虎”并学习“壁、虎”二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补充课题,指导学生学习“借”并用“借”练习说话。)

4、看了课题,围绕“借”有什么要问小壁虎?(梳理学生问题)

通过谜语激趣及相机观察图片导入,让孩子认识小壁虎,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对课题不同角度的疑问引起对课文的好奇与思索,这将成为学生自主学文的动力。

环节二

二、细读课文,自主识字。

过渡: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关心我们新朋友小壁虎的同学只要细心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自己的疑问,注意听准不认识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交流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交流中识字。

(1)、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2)、去拼音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3)、去拼音的生字。(学生抢读)

(4)、送字词回家。(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游戏巩固识字。

(完成目标一)

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不断激励学生用自己易接受的方法识字效果会更好。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造句。

2、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并交流书写特点。

3、老师示范。

4、学生描红,临写。

(完成目标二、三)

让学生先观察位置,再想笔顺,提出问题,老师再帮助解决。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

四、拓展阅读

1、选用本课你喜欢的生字编字谜。

2、利用本课所学的生字或词语写句子。(所写句子尽可能出现多个字词)

在进行识字和有关小动物的故事阅读后,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字素材和创作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手写水平,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谈收获,就是再现主题,让学生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作业设计: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

他看见摇着尾巴,。

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呢。”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五

1、初步了解动物(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享受听的乐趣。

1、《小壁虎借尾巴》的课件

2、缺尾巴的'动物图片(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及配对的动物尾巴

一、以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幼儿观看完课件,提问个别幼儿:小壁虎在抓蚊子时发生了什么事?

二、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1、师:“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呢?我们来看看”

2、幼儿观看完课件,提问个别幼儿: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呢?

三、师有表情地结合课件讲述进行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师:“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它有没有借到尾巴?(没有)

3、观看课件,让幼儿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四、拼图:帮动物找尾巴

2、幼儿,教师观察指导,活动自由结束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六

1、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及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篇科普童话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中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小壁虎借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提示了“动物的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他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字、写字,读好对话语气

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小壁虎尾巴可再生的'特点。

任务一: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任务三: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及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环节一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猜谜语:“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板书:壁虎)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边让生观察边相机介绍,借助图片及文字资料认识“壁虎”并学习“壁、虎”二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补充课题,指导学生学习“借”并用“借”练习说话。)

4、看了课题,围绕“借”有什么要问小壁虎?(梳理学生问题)

通过谜语激趣及相机观察图片导入,让孩子认识小壁虎,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对课题不同角度的疑问引起对课文的好奇与思索,这将成为学生自主学文的动力。

环节二

二、细读课文,自主识字。

过渡: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关心我们新朋友小壁虎的同学只要细心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自己的疑问,注意听准不认识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交流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交流中识字。

(1)、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2)、去拼音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3)、去拼音的生字。(学生抢读)

(4)、送字词回家。(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游戏巩固识字。

(完成目标一)

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不断激励学生用自己易接受的方法识字效果会更好。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造句。

2、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并交流书写特点。

3、老师示范。

4、学生描红,临写。

(完成目标二、三)

让学生先观察位置,再想笔顺,提出问题,老师再帮助解决。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

四、拓展阅读

1、选用本课你喜欢的生字编字谜。

2、利用本课所学的生字或词语写句子。(所写句子尽可能出现多个字词)

在进行识字和有关小动物的故事阅读后,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字素材和创作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手写水平,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谈收获,就是再现主题,让学生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作业设计: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

他看见摇着尾巴,。

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呢。”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七

师: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给每句话标上序号,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生自读课文。)

生:这段共有四句话。

出示句子:1.小壁虎爬到小河边。2.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生:这两句话都是说小壁虎爬到了小河边,但第2句更好一些,因为说得更具体。

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第2句更好,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爬了很远,他是从墙脚爬到小河边的,爬了很远的距离。

生:从“爬呀爬”还可以看出他爬得很慢。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他又疼,又伤心,所以爬得慢。

师:你们真会讲道理,谁来读一读?

(生读出伤心的语气,“爬呀爬”语速稍慢一些。)

师:小壁虎来到河边看到了什么?(生读第2句。)

师:什么是“摇着”,谁能来解释一下?

生1:“摇着”就是摆着。

生2:“摇着”就是鱼在水里游,尾巴不停地动着。

生1:小壁虎会想:小鱼姐姐的尾巴真漂亮,要是我也有这样一条尾巴,该多好啊!

生2:小壁虎会想:如果我有了尾巴,就可以和小鱼一样自由自在啦……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咱们接着往后看。(生读第三句。)

师:(出示句子)比一比这两句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生1:第2句好一些,因为第2句中小壁虎喊的是小鱼姐姐,表现出小壁虎说话很客气。

生2:第2句好,“您”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

生3:第2句好,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他是在问小鱼姐姐,如果小鱼说不行,他就不借了,说明小壁虎非常懂礼貌。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咱们来学着小壁虎的样子,读读这句话。(生有感情地读。)

师:小鱼答应了吗?为什么?(生读第四句。)

生1:小鱼没答应,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

生2:如果小鱼答应了把自己的尾巴借给小壁虎,她就没有尾巴了,所以小鱼是不会答应的。

师:讲得真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分角色读、个人读或小组读。)

师: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了呢?请同学们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然后请大家画出与第3自然段不同的地方,并说一说。(生自学,批画。)

生1:这段是写小壁虎爬到了大树上,他看到的是老牛。

生2:小鱼是摇着尾巴在水里游,老牛是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生3:老牛的尾巴与小鱼的尾巴作用不同,老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

师:你们真聪明,说得太好了,现在,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生朗读,读时应注意语气。)

师:我们成功地学完了第3、4自然段,下面请你们分组讨论,自学第5自然段。(生小组自学。)

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主要讲了小壁虎向燕子借尾巴,因为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所以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赏析:从上述步骤来指导学生学文,充分体现了“导学—扶学—放手自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针对“老师们如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即“比较理解法”。这让学生不仅发现了第3、4自然段在结构上是相似的,也能从内容上加以区别。老师用“比较异同”的方法,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并道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篇八

——人教版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

生:因为书中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不能在水里游了,那么就可能被水淹死沉到海底。

生:老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

生: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不会飞了,那冬天来临的时候会被冻死的。

生: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很机灵,他们都能保护自己,所以不借。

生:我认为他们三种小动物都很自私,不愿借怕自己受伤害。

生:他们自己不疼,体验不到别人痛。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个的用途,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所以不是自私,是没有必要做出更大的伤害。

生:小壁虎太可怜了。

生:(四人一组表演朗读)

师:大家评议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小鱼的话读得生硬,应该用商量的语气读。

生:老牛的话应该慢点说,因为老牛走路慢,是慢性子,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补充)书中说是黄牛伯伯,可见年纪大了,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燕子阿姨是长辈,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所以应该热情点。

师:热情点、亲切点、和蔼点就好了,继续。

生:去小壁虎的同学读得很好,看出有礼貌,尊敬长辈。

师:老牛听了小壁虎的话很激动,真替它伤心,同学们它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结果会怎样呢?请你模仿课文中的那段话,仿说一段话,小组商量后发言。

生:(补充)应给用个称呼跟蜥蜴说话,称呼它叔叔。

师:你接受吗?好,继续说。

生:小猴子那么机灵,那么聪明能借吗?

生:小壁虎伤心地往家走,在路上遇到它的哥哥——大壁虎,它把丢尾巴的事告诉哥哥,哥俩一起象蛇要回了尾巴,可是安不上,只好失望的往家走。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想象得太丰富了,补充了教材的空白。语言表达非常真切。

……

评析:课堂上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只是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既得法于课内,又延伸于课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紧紧围绕对话情节品读、评议、讨论,在不断的议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交流各自看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