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核酸心得体会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

ID:227922

时间:2023-06-21 11:20:30

上传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篇一

得知周末小区要做全员核酸检测,提前向社区报了名做志愿者。

今天5点起床,洗漱、早餐完毕就下了楼。小区这次一共设置了9处检测点,我所分配到的第八检测点就在楼下,6:30不到,本检测点的社区、物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陆续到位了。而且不知道在多久前,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就早早把党旗、条幅、物资都早已准备妥当了。

7点不到,检测就正式开始了。有过上一次全员核酸的经历,邻居们也很配合,很快都陆陆续续排起2条队伍,检测工作有序开展起来。我今天的任务,是在出口处,为已完成检测的人员发放这枚“荣誉勋章”。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照耀着,满眼的绿色青翠欲滴,疫情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能为别人做点事情,心情格外愉悦。拍好了照片,想发个朋友圈,却迟迟搁置了半个多小时,因为检测开始人流不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微笑着及时把检测标签分发给每个完成检测的人。

这才意识到,原来,即使被分到发标签这么简单的任务,工作也不是那么轻松,更不用说直接为每位检测者服务的信息录入和医护人员了。“志愿者”三个字,更多的是一份自觉的责任!

9点左右,手机铃声响接到孩子老师的电话,提醒上线参加活动,才发现原来时间还这么早!自己却口干舌燥,一想,可不是吗,的确已经是工作了2个多小时了。

由于检测区域就设置在楼下的小广场附近,出口、检测处、入口的标志就无法特别清晰,而且检测点周围几栋楼的居民都来这里,我所在的出口处,也总有人来人往,我需要提醒每一个想从出口直接去往检测点的人,“您好,是来做核酸的吗?请从那边绕道、到后面排队,这里是出口。”为了确保人流的秩序,就必须一遍一遍重复这些话。整个早晨,或许说了不下两三百次吧。邻居们也都特别热心,发放给大家检测标签的时候,都会温暖地说句“谢谢”!

偶尔,也会有“着急上火”的个人情况。大约检测到400多人的时候,我们检测点乘装检测棒的塑料管用完了,排在前面的一位大妈性格有些着急,开始对医护和物业人员指责,抱怨还有急事要走。幸好,小区里各个检测点都不远,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去最近的另一处借来了,几分钟之后这里的检测恢复正常,刚刚有点骚动的人群稍稍又安静了下来。

十点多,气温逐渐回升。不少人都是穿着短袖下楼的,我的蓝色防护服里,还是带绒的卫衣。一直站着,加上重复的话,有些头晕和疲乏。趁着偶尔人少的三两分钟,快速地拿起自备的热水壶,快速喝上两大口热水,不仅解渴也似乎缓解了头疼。

中午是统一分发的盒饭,其他岗位陆续轮流吃饭。两位社区医院的工作者非常年轻,由于防护严谨,计划中检测是1点结束,为了避免防护用具来回穿脱,她俩就坚持不吃饭了,一直到结束。从早晨7点到下午1点,期间不吃不喝,没有任何休息,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中暑都有可能的,真的是太辛苦了。

午饭时间,忽然来了一群小朋友。原来,他们的家长在家忙乎着一上午,为每个检测点的叔叔阿姨们送来家里蒸的包子,还有孩子们手写的感谢卡。

让孩子们在小小年龄,对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并用实际行动去表达,真心为这样的家长点赞。

检测工作到1点钟截止,帮助社区人员把场地物资收拾完毕,志愿者也就纷纷离开了。回到家身体已经非常累,洗个澡,换了衣服我就躺下休息了。而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他们还在继续,有的检测点是延长到下午,更多是赶回到各自岗位上继续没有完成的工作。

疫情之下,还有无数的医护、警务、社区、交通等都在一线异常忙碌着,考验他们的不仅是体力精力,免疫能力,心理承受,还有顾大家舍了小家的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正如那句话说的,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半天的志愿者参与,对这一点感受深刻。祈愿疫情早日过去,更祝愿我们每个人、我们的祖国都更加强壮!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篇二

昨天,耗时一天的时间,全市完成了第三次核酸检测,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xx市辛店镇的核酸检测当中。就在前天,我参与了志愿者培训,成为了一名扫描人员,负责试管的扫描和被检测人员的信息登记,步骤并不复杂,但却必不可少。

核酸检测于早上9:00正式开始,我们在7:00就到达检测现场做最后的。准备。之前的两次都实在傍晚开始,所以天气并不热,还有微风,然而这次是在白天举行,好巧不巧,那天的太阳还兢兢业业出来工作了,很热很热。为了防止在场人员出现不适,我们在场地准备了六台大风扇分别对着工作人员和被检测人员,遮阳棚,冰块全都出阵。但即使这样,厚厚的隔离服仍使几位医生出现了不适的情况,但他们并没有停止检测,强忍着检测到结束,脱掉隔离服,可以看到他们已经被热得被闷得全脸通红,汗珠显而易见,非常饱满。我虽然并没有穿隔离服,但是防护需要,我也穿上了一次性手术服,虽然这衣服很薄而且还很透风,并没有类似于隔离服那样全副武装,但是也让我受不了,一上午下来全身湿透,手套里全部都是汗水,整个手已经被汗水泡得白皱白皱的,参与检测的群众仅站着不动就很热,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医生是有多么的辛苦,真的非常感谢医生,所以各位一定要配合好医生做核酸检测,一定要张大嘴记得“啊~~”!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大家仍然积极响应号召,出门到指定地点做核酸检测,没有一丝抱怨,也正因为有了大家的通力配合,核酸检测才能快速完成,只有大家团结一心,疫情才能早日结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期待着那一天早日来临。

与之前的两次检测还有不同的是,第三次检测为了进一步保证检测样本的'时效性,上级要求一个小时转运一次样本到指定的机构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样本送去检测,大大提升了准确率,确保能够及时排查出结果,当然这是由专人负责转运,并不耽误检测进度,并且经过前两次的经验积累,第三次检测所耗费的时间也有明显的减少,效率大大提升。

在这三次的核酸检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速度,看到了中国力量,看到了中国实力,自疫情再度出现以来,xx政府出手得非常快,在极短时间内就将工作安排妥当,有条不紊,各部门落实得也非常快,核酸检测不仅全面而且全免,这得是有多大的实力才能有这样的保障。

不得不说,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是我的荣幸。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篇三

“快起床!快起床!今天我们要去做核酸检测。”一大早,妈妈就在我的耳边大声喊道。在妈妈不断的唠叨下,我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开始穿上衣服。

果然,时间不长就到我们了。我先把户口本和核酸卡给护士阿姨登记,然后到另外一个阿姨那里,紧张的坐在椅子上。阿姨用长长的棉签伸进我的嗓子里,让我发出啊的声音,然后把棉签拿出来,把木棒部分掰掉,棉球放在试管里,就做完了。我感觉有点恶心。

不过我心想:“护士阿姨多辛苦啊,她们都没有抱怨一句,我这一点点恶心算得了什么。疫情当前,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听从指挥,才能战胜疫情。”真诚的感谢在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这么炎热的天气为我们默默的做出贡献,真希望这病毒早早的离开,还给大家一个快乐的生活。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篇四

由全面防控向群专结合、精准防控转变!这是3月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介绍。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新增疑似病例数,近2周总体呈下降趋势。新增出院病例数呈持续波动上升,近几日在3000例上下波动。这说明武汉疫情快速上升态势得到控制,湖北除武汉外,局部暴发的态势也得到控制,湖北以外省份疫情形势积极向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转变正是基于上述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结果,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奋战在“疫”线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份不懈的坚持。

这份坚持里,有不分日夜的守护。在车站、在路口、在城市、在村庄,从清晨到深夜,随处随时有他们值守的身影,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他们是民警、消防、社区工作人员、乡村干部,他们年龄不同、岗位各异,任务和目标却一致:守护身后万家安好。许多人因连续作战、过度劳累致身体不适,仍不愿离开岗位,直到被“强制休息”。有人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有人默哀之后,接力顶上。就是在这样令人感佩的坚持中,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不断铺开、扎紧。

这份坚持里,有不计名利的奉献。在这场全民战“疫”里,有太多太多的无名英雄。他们是各尽所长、协同奉献,攻克最急防治难题的科技工作者;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争分夺秒、连夜鏖战的建筑工人;是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背着沉重的消毒设备,在街头巷尾、公共场所义务消毒的志愿者;是穿梭在武汉街头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快递小哥;是孤身千里驰援湖北,送完物资蹲在路边吃饭的货车司机……不计其数的陌生面孔,如暗夜星辰,如点点微光,凝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致敬!每一个无畏逆行、坚持守护人民健康的战士!每一个冲锋陷阵、坚持筑牢防控线的卫士!每一个各尽其能、坚持守望相助驱散阴霾的勇士!

病毒不肃,战斗不止。让我们带着这份坚持,勠力同心打好接下来的战“疫”,拥抱终将到来的胜利!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篇五

“新型肺炎”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而我看到的一些镜头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新型肺炎。

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

武汉医生与家人隔离,白发老母亲隔门叮嘱令人泪目;

除夕夜,各地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武汉和家人拥抱告别;

大年三十返岗生产口罩的工人;

《爱是桥梁》——春晚的节目为武汉而改变......

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虔敬,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他们是和平时期的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抗击“新型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危难时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亿万人民筑起了一座抗击“新型肺炎”的钢铁长城!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鬼魅无形的病毒,在坚韧不拔的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

感谢为生命守岁的人们,你们承载着光明与希望,守护着平安与健康,我们爱你们不止今天,还在未来生命中的每一天!

采集核酸心得体会篇六

20xx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在全国蔓延的同时,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纵使生活被包围,但理性永远不会被泯灭。面对可怕的病毒,有许多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的向它发起了挑战,那一封封请战书,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抗疫情坚定决心,就像当年我们对抗“非典”一样,无论它多么强大,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它。

这次疫情出现在春节假期期间,有许多人尤其是医务人员,为了帮助应对疫情,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的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连一顿饭也顾不上吃,累得不用说躺着,只要坐着,一闭眼就能睡着;
有的医务人员一天都穿着防护服,脱下来一看,全身都湿透了,头发就跟用水冲过一样,脸上也被口罩勒出很深的印记。即使在这么高强度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竭尽全力救治被感染者。这种不怕苦、不怕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不仅有这些医务人员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举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对抗疫情。全国各个省份、地区都派出医疗队前往支援前线武汉;
虽然现在对武汉实行了封城,但是全国一直在调动物资发往武汉,保证武汉的物资供应。由此可见,国家对这次疫情的重视以及全国为帮助武汉渡过这次难关的决心。

在这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义无返顾、易水歌寒。这时,他们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家庭,忘记了许多,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名共产党,一个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是战士怎能离开战场,让我第一个冲锋在前!他们肩并着肩,让那坚强连着坚强,让生命挽起生命,让力量传递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无形的病毒,在坚韧不拔的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向全国发出动员令医务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关隘;
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忠于职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疫情和无数感人的事迹……危难时刻,亿万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筑起了一座抗击病毒疫情的钢铁长城。

在疫情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早日归还我们一个美丽的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