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得体会感想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

ID:228634

时间:2023-06-21 17:20:39

上传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篇一

这个寒假,爸妈带我去了上海,中国耀眼的明星。

我期待着登上疾驰的火车。想象一下我心目中的东方明珠、上海科技馆、城隍庙等地方。“上海,我在这里。”我兴奋地挥动手臂,大声喊道。

我们上海之行的第一站是东方明珠,这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上海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塔身交织红白两色,三根直径9米、高287米的空心巨柱,三根粗大的白色柱子支撑着整座明珠塔。在112米、295米、350米的高度分别悬挂着数千吨的三个钢珠,看起来像是被三只巨大而有力的手从远处举起的“璀璨的珍珠”。抬头望去,塔顶的发射天线高耸入云,笔直地矗立着,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兵,永远不会忘记保卫国家的职责。

东方明珠不仅在上海承接6套无线电视传输业务,还覆盖半径80公里的区域。它也是中国第一批aaaaa级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我们来到明珠塔的那天,天空下着毛毛雨,但人们浏览明珠塔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大家撑着伞站成一排,等待登塔的时刻。我站在高处,在雨中看着游行队伍,仿佛是一条由五颜六色的雨伞组成的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队伍。

可惜有人欢喜有人愁,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走得很顺利。就像今天,我们正兴致勃勃的准备排队上塔的时候,我听到了前排两位女士的对话:“喂,你说我们明天再来,好吗?”“我觉得还是等着吧。”“你要等4个小时?”。听了他们的对话,我傻眼了。于是我立刻跑上前去看牌子,上面写着等待时间4小时左右,只能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父母,然后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明珠塔。

离开明珠塔,我们前往下一趟——上海科技馆。早就知道上海科技馆是我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我国首家通过iso9000/14000国际质量/环境标准认证的科技馆。这次,我也专程来了。在科技馆看了一段关于宇宙中黑洞形成、时间、空间和相对速度的科学理论知识,在iwerks四维影院播出;在蜘蛛展厅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蜘蛛类别,包括捕鸟蜘蛛、狼蛛、跳蛛、蟹蛛,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毒蜘蛛——蜘蛛,直径25厘米。还知道世界上大约有4万种蜘蛛,除了南极洲,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有的相貌丑陋,有的步履蹒跚,有的善走善跳。

这次上海之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假期的休闲之旅,更是一顿科学知识的饕餮大餐。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篇二

台湾岛景色美丽,整个岛上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基本上看不到秃山和黄土。

到台湾旅游,语言上基本没有障碍,到宾馆、到商店、岛上的旅游景区和夜市上,当地人讲的台湾味普通话(他们叫国语)我们能听懂,比大陆南方一些省份的人讲话还容易听懂,我们讲普通话他们也能听懂。

从吃饭上说,早餐是自助餐,食物很丰盛,吃多少拿多少,如果某人吃剩下的多,工作人员也不说你,但会对你投来鄙视的目光;午餐和晚餐每顿都是八个菜(荤素搭配而且没有很辣的菜),每餐都有两三样水果。主食有大米、面条、馒头。这对于我们大陆的北方人来说还算可口。每到一个吃饭的地方,坐下就吃,不用等(这是旅行社提前用电话联系好的不是导游临时安排的),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住的就是宾馆,基本和大陆差不多(但感觉比较干净舒适),24小时能洗热水澡;饮料就是矿泉水(每个房间都有电热壶,也可以自己烧开水);房间里有几种不同的茶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饮用。

行动坐大巴旅游车,车况很好,每次行动司机负责装卸行李,有时我们和导游也帮把手。台湾的交通秩序很好,虽然车辆密度大但我们旅游八天没有一次堵车现象。在台湾基本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在台湾的街道上除汽车外就是摩托车,没有电动车,自行车也非常少。骑摩托车或坐摩托车的人全都戴安全帽(若不戴安全帽,逮住后要罚6000台币)。台湾的公路交通井井有条秩序良好。在台湾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如果横穿街道双黄线是要受到重罚的。在大陆也有较完善的交通规则,但交通秩序不如台湾好,我看就是执行得是否认真。

台湾的铁路交通不如大陆发达。我们从台湾的花莲到南澳坐的是小火车。导游说这是专门为大陆游客准备的,因为这段公路交通曾出过事故,大陆游客觉得坐火车安全些。其实不然,小火车还是绿皮的旧车,铁路比我们大陆的要窄许多,跑起来侧晃较厉害,不如大陆的火车稳当而且速度也慢。台湾也有较为新式的火车但很少。

台湾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有时候他帮你做了事,他倒会说声“谢谢”,我们觉得不理解。但人家说这是因为你给了他做事的机会所以要说声“谢谢”。虽然也可以这样的解释,但我总觉得有点日本人的影子。

台湾对吸烟控制的比较严格。凡是公共场所均不许吸烟,就连宾馆内也不许吸烟。在台湾,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个地方有一只垃圾桶,周围有几个人在那里吸烟。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是大陆游客。对我这个烟民来说,虽说少吸了几支烟,但也不觉得有多别扭。

在公众场合不高声说话,而是窃窃私语,这使我们觉得有点不习惯。

总而言之,这次旅游的总体感觉——心情比较愉快。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篇三

在海南的几天里,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其他地方,到处都能看到游客的身影,可以说在海南旅游业及其相关配套的服务行业已经成为其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公司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淄博百萃源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面我结合此次海南之行的感受谈一下对百萃源以后发展的几点个人感想。

根据公司的统一规划,我们的百萃源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以农业旅游为主线。说道农业旅游,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农业旅游还基本上都处在最基本的传统观光型阶段,旅游的内容也不外乎就是采摘、垂钓、饲养和农家乐这几种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基本上都千篇一律,没有太大的新意;我认为我们百萃源的农业旅游应该向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学习,走科技型发展的道路;在保持传统观光采摘旅游的基础上兼具科普教育和优秀动植物开发试验基地的功能,争取与国内优秀农业公司或科研团队合作,使其成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的科技孵化器和技术示范基地,使我们的农业旅游不仅能够观赏到农作物的种植场景,亲身体验动植物物的采摘和饲养活动,还可以观赏和采购到一些高品质的种子、果实等农业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获得资源信息渠道的丰富,现在社会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也由原来的价格竞争转变成为了寻求各自产品核心竞争力,走差异化竞争、发展的路线。以此次我们旅游的所在地海南为例,在20xx年的时候海南旅游局曾提出了“碧海连天远,琼涯尽是春”的宣传口号,但随着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自身需求的发展,海南省旅游局在20xx年的国内旅游交易会上也适时的提出了“海南—爱的`海岛、情的海洋”、“请到海南深呼吸”等旅游口号。

人们常说人生三大事:升学、就业、结婚。可见大多人在对待结婚这件事是很重视和舍得投入的,从这几年的婚庆行业、结婚摄影行业及其他相关配套行业的火爆上就可见一端。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新婚人群愿意将自己积蓄的30%用于婚庆等相关消费,全国每年因婚礼当日产生的消费近30亿,与结婚相关产业近60亿。在此行业背景下各种形式的婚庆产业园也正在全国各地兴起,如上海综合婚庆园、苏州婚纱城、昆明婚庆主题公园、泰安天合园婚纱摄影主题公园等。但淄博地区相关的主题公园(或景点)特别是婚纱摄影的拍摄地还很少,而且没有形成自己的规模和品牌,很多人甚至要到就近的青岛、泰安等地区去拍摄婚纱照。我认为在百萃源在发展规划中可以单独开辟出一块区域,并配合建设、栽种相关的设施及植物景观(如大片的薰衣草、向日葵等),作为拍摄婚纱照和举行露天西式婚礼的主题区,在与其他地区的农业旅游的开发中突出特点,做到差异化发展。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篇四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丹桂飘香,学校组织了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相约在“长桥短桥杨柳,青石小巷人家”的江南第一水乡——甪直。

上午八点多,我们满怀激动之情,乘着大巴车前往甪直古镇。一路上,大家欣赏着美丽如画的风景,无比惬意。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们来到了景区门前,只见用鲜花摆成的”甪直”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丝绒般的光芒,似乎在微笑着欢迎我们。踏入古色古香的园门,一看就让人有一种古朴、幽静的感觉。只见一条荡漾着绿色涟漪的小河,穿梭在一座座亭台楼阁之间;走过长廊小道,亭台水榭;再往前走,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特色小吃,香气扑鼻。畅游在这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里,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听导游姐姐说:“甪直是一座与苏州同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接着便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沈宅”等。

首先,我们去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保圣寺”。据说它至今它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它历经沧桑,但它仍然庄严神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它千年的历史故事。

在夕阳暗红色光环的笼罩下,我们就要告别甪直了,大家纷纷在唐风子遗、神秘幽静的景区前合影留念。夕阳之下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群构成了一幅壮丽的风景画。甪直,真不愧是个充满诗情画意,使人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啊!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篇五

20xx年的10月30日,在金色秋天的最后两天,我开始了向往忆久的桂林之旅。

首先是订票,没想到这个季节外出旅游的人还这么多,跑了好几家旅行社,都告客满,后来无意中看到一家小门面的中鑫,一问还有票,立马喜出望外地订好了票,当时还以为比其它大社便宜,结果等和那些团友一汇合,还是比他们贵了50块,20xx元,怎么地还是挨宰了。

桂林是座小城市,原以为名气这么大,是座老旅游开发地了,没想到还是南方一未开化小城的样子,全城只有一座类似东街口天桥的立交桥,店面也集中在一小段,其它店面大都是关着。不过城市还算是干净,尤其是榕湖、杉湖一带,青山碧水的,人很少,空气也是一级棒,在里面闲庭信步,真是很潇洒。这边人的生活节奏也很慢,我们早上出发,导游就订在了八点半,结果走到公园一看,老头老太还在打太极拳呢,还有不少人在冬泳。城里的水也是这么清,真是难得。有山,有水,而且从城中穿过的几条河都还挺干净,桂林真是个过小日子的好地方。

也算是走过了一些地方的人,所以觉得桂林的山水也就一般化,主要感觉比较秀丽,但对于我们这种南方人来说,也不觉特别。城里的几座小公园,都是适合于晨练、散步,但对于旅游者的猎奇心里,就差点了。

桂林城徽象鼻山,照相的效果还可以,然而近看也就这么一般般了。至于伏波山、叠彩山,不过是名气而已,只能留下“到此一游”照片一张,那个克林顿到过的七星公园,骆驼峰倒是惟妙惟肖,华夏之光也就是看看而已,倒是花桥的倒影很漂亮,比起漓江上那个著名的黄瀑倒影,看得清楚多了。20元人民币上印的漓江上的黄瀑倒影,因为江上的游船一艘艘开过,啥也看不见,可见宣传的东西总是不可靠的。

第二天坐游船游漓江,感觉还不错,两岸风光无限,山很秀美,水也清清,有点像武夷山,不过很婉约一点,只可惜人太多的点,照张相都要很小心,否则都是人头,真难想象要是黄金周出来,那还玩个什么劲?遇龙河飘流纯粹是宰人,特短的一段,来回兜一个小圈子,风光还可以,但站在岸上都可以看清楚了,何必坐竹筏?鱼鹰表演也就两三分钟,很多地方都有,大同小异。在竹筏上可以对山歌,如果你是个音乐爱好者,不妨一试歌喉,可是发现不少人本来还拿着歌谱唱刘三姐,慢慢地就变成流行歌曲了,从“妹妹你坐船头”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大家寻个开心而已。

阳朔西街上洋人极多,真是名符其实的“洋人街”,到处都是酒吧,装修各异,各有风格。定定心心地找一家坐坐,光是在街上看景、看人,感觉就好极了。想想在小城市里生活也是非常不错,如果不想外面的世界,每天优哉游哉,也是其乐融融。

荔浦没什么意思,一个丰鱼岩,溶洞没什么特别,只是大,坐船时间长,坐在船上特别的冷,很奇怪,岩洞很大,河道又很长,风却很大,凉嗖嗖的,要是看了银子岩,别的岩洞再看就没什么意思了。阳朔的银子岩很好看,雪白雪白的,主要是刚开发出来,还没受到太多的污染,要看的话要趁早,否则过两年风化了,就变黑不好看了。荔浦的竽头味道也还可以,但也没有好到“吃了忘不了,一吃还想吃”的地步,况且别的地方也有卖,不一定非在荔浦吃。

值得一题的是龙脊梯田,很壮观,值得一看。我们去的这个时节不太好,一直没下雨,田都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收割了,听说春天时去是最好的,不过听说如果雨水多,盘山公路会塌方,行车不怎么方便。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值得一去,景色很美,山上的瑶寨也很有特色,田里到处是地瓜和红辣椒,不过出于道德,我们是眼观手不动,净饱眼福而已。

也有不少瑶族大娘在卖辣椒,你若是买了成交了,她们都会很感激地说谢谢,这是我在寨子发现的新现象,不论是帮你背东西的妇女,还是身穿民族服装合影照相的年青姑娘,只要是买卖成交,她们都会主动跟你说“谢谢”。尽管也可能还是挨宰,不过心里也舒服点,想开点,就当是“扶贫”吧。我们一行在龙脊遇到一瑶族老太太在卖辣椒,看上去不过六十岁,也有点饱经风霜的样,一问已经八十九岁了,难怪这边也被称作是“长寿之乡”。这些地方,如果不是开发旅游业,难得有外人来,这里的人也一辈子呆在山里头。不过在龙脊,外国朋友还是多于中国人,老外多是背着大包来这住的,晚上在这听水声,听哇声,万籁俱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洋人来这主要是寻“土”,而国人则到处寻“洋”。

桂林的正阳步行街商业味很浓,不过很干净,这点特别令人舒服。有好些饭店把桌子都摆到街两旁,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很有点吧台的味道。相比一下,福州的步行街真得努力努力再努力。

五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松散,光定点购物就有五处,几乎占了半天时间,尽管如此,还有一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活动。我们在阳朔自费玩了银子岩和遇龙河漂流,最后一天又包车去了龙脊,感觉时间还是蛮充裕的,以后若是再去,建议还是自助游比较好,因为桂林是个小城,阳朔几个地方交通也很方便,那边民风还比较淳朴,危险性不大。

旅游心得体会感想篇六

虽然老师教我们“大而小”这个词不对,但是上海真的是“大而小”!

寒假的第一天,我们坐火车去了上海。一下车就看到了虹桥火车站,高端大气,档次高。我心想:上海真是个著名的大城市!我们出了火车站,来到地铁站,找到了地铁路线图。哇!我震惊了。上面有十几行,每一行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还有很多站。我觉得:上海真大!我们上了地铁10号线,来到南京东路。

出了地铁站,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这不是大上海。明明和我们的小铜陵差不多!狭窄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彼此相连,中间只留下一条狭窄的小道。我妈跟我说,这叫“巷子”。原来上海也有“小巷子”。

转过身来,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们走进了一家“大上海小吃店”。点了一碗馄饨和一笼馒头。过了一会儿,馄饨和馒头上来了。我一看,不是馄饨,明明是“大元宝”!我吃了一个。皮薄肉多。很好吃。我又吃了一个馒头,刚吃了一口,就挨了一口油。你也想吃吗?原来小餐馆也有大馄饨。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灯都亮着,连小巷子都灯火通明。这时,东方明珠塔亮了,但我并不觉得它很高,只是觉得它的轮廓很清晰。第二天,我们乘船去了浦东。东方明珠近在咫尺,但无论我怎么抬头,就是看不到它的顶端,这让我感叹,它真的太大了!我们乘电梯来到透明走廊。从上面往下看,一切都变成了更小的版本。车子几乎成了隐形甲虫。人没有蚂蚁大。

这是我第一次去上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真的是一个“神奇的首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