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 分数的意义教案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 分数的意义教案

ID:228758

时间:2023-06-21 18:10:37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篇一

教材第73到74页分数的意义,“练一练”,练习十三1到4题。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位“1”的感知。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是几?(板书“1”)

这里有1位老师,1位同学,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我相信你们学了今天这节课以后,对1将会有一个更深刻地认识。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这里有三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书p73的三副图。(引导学生说出把……平均分成……,每份是它的……。)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三、探索研究

1、现在请同学把目光集中到课桌上,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啊?

一张白纸,一根1米长的绳子。

2、你们带了写什么材料呢?

(一堆物体)

3、这些材料能不能通过平均分,得到一些分数呢?

4、学生小组交流,分一分并汇报。

5、小结:

以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得到了一些分数,刚才你们在分的时候,还可以把许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分数。象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6、 讲授例题(多媒体出示)

出示5个桃子提问:这是什么?

2个桃子呢?

6片枫叶呢?

8、结合前面分得的分数,揭示分数的意义。(板书)

9、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小组讨论)

9、看书p74的概念。

10、做书上练一练。请两位学生回答。

11、总结,评价。

三、课堂实践

现在我们一起来闯三关。(网络教学)

1、第一关,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第二关,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不对?

3、第三关,根据给出的分数在下面各图中画出阴影部分。

4、勇闯三关后,我们一起来进行自我检测。

请同学和你的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个分数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意思,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寻求电脑的帮助。

5、下面我们要来继续冲关,请你来看一看,哪些话中存在错误呢?

6、同学们做得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拿出10粒棋子。

请你摆出它的1/2,是多少粒?12粒棋子的1/2,是多少粒?为什么同样是1/2,而你们有不同的答案呢?(单位“1”不同)

请你们表示出12粒棋子的1/2,1/3,1/4,1/6,是多少粒棋子?为什么单位“1”相同了,而你们的结果不同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深入研究。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4题。

六、回家作业

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篇二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

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六)看书质疑。

学生阅读6769页,质疑问难。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

三、巧设练习,深化理解

1、自主练习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学习情境。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篇三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篇四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五年级下 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4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最新分数的意义教案汇总篇五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及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义,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3、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不能表示具体的量,也就是说百分数后面不能加单位。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7、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