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

ID:2567718

时间:2023-08-21 00:15:06

上传者:江sx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篇一

根据昆明市“十一•五”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09年我市须完成两个文化站、14个村文化室的新建或改扩建工作任务。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文化站、室建设任务,年初即将文化站、室建设列入2009文化工作重点工程。从3月17开始,由我局组织工作小组对两个文化站、14个村文化室建设情况作调研、指导,同时根据文化站、室建设标准对每个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提出建设意见和要求,协助指导各镇村制作文化站、室建设规划方案。至7月底 14个文化室建设项目全部完成。9月底温泉镇文化站改扩建设项目完工,连然文化站新建项目在完成了前期工程项目立项、土地划定审批、建筑设计、公开招投标手续等工作后已开工建设。

文艺创作辅导培训工作

(2)加强了对我市基层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组织业务干部到县街镇文艺队、鸣矣河文艺队、石江文艺队、温泉小村文艺队、读书铺文艺队、青龙镇螳川秀文艺队、金屯文艺队、金方文艺队、螳川文艺队、县街云山村等为他们编排了舞蹈、花灯、小戏、小品、健身操等30多个文艺节目,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为新华书店、东湖社区、地税局、老年大学、___一幼、___一小、昆钢退管处等单位编排了多个舞蹈作品,部分节目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了较好成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根据昆明市文化局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综合资料库的指示和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对“非物”保护名录综合资料库工作的要求,完成了我市的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资料数据库的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2)积极完成我市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推荐县街镇大石庄村的滇剧、八街镇镰甲申报为省级保护名录。

(3)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6月13日在文化娱乐中心三楼和一楼大厅开展了___市“文化遗产日”宣传系列活动,并举行___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挂牌仪式;颁发昆明市级传承人荣誉证书和昆明市级《八街花灯之乡》《草铺水井湾苗族保护区》牌匾;现场发放省级、县级传承人的慰问金;组织我市市级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示和展演。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篇二

根据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

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召开之后,文化旅游局党委于4月25日召开了由全体党员参加的动员大会。会议认真总结了集中学习阶段的情况,对第二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县委督导组成员余志红同志参加了会议。动员会上,局党委书记马尚朝同志对第二阶段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对第二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全体党员通过召开动员会,明确了第二阶段的工作任务,增强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

二、广泛征求意见,坦诚交心谈心

局党委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征求意见工作。一是向上级机关和领导、局机关全体职工、二级单位全体党员、乡镇文化站站长、离退休职工、旅游企业负责人、文化经营户和县直相关单位等发放征求意见表共计200份;二是召开了6个座谈会,分别向二级单位负责人、乡镇文化站站长、非党员群众、旅游企业负责人、文化经营户等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共征求意见270多条,其中局班子75条,局机关20条,班子成员52条,二级单位123条。这些意见和建议汇总为15条,归结起来大约有五类:一是内部建设问题,二是加快发展问题,三是政策支持问题,四是服务基层问题,五是激发活力问题。经过梳理后,局党委和各支部如实反馈了意见。其中,局领导班子的意见由县委先进性教育督导组组长李俊同志反馈,各支部书记的意见由局党委书记马尚朝同志反馈,其他党员的意见由各支部书记反馈。通过征求、反馈意见,全体党员明白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树立了做好全县文化旅游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局党委和各支部深入开展了交心谈心活动。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尚朝与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二级单位负责人等25名同志进行了交心谈心,分管副局长与分管股室、股室内部成员之间都开展了交心谈心。交心谈心过程中,局党委和各支部本着对同志、对事业负责的态度,紧密联系工作、学习、思想和生活实际,交真心,换真情,相互征求意见,帮助查找问题。通过交心谈心活动,沟通了思想,增进了团结。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重点任务情况

1.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一是招引马蜂窝羽曳露营基地、×easy滑翔伞俱乐部2个项目建成投运;
目前正推动×市君越国际桔子酒店项目、×艺桥文化体育训练基地项目2个项目进行招商评估。二是结合我市旅游资源特点,以三个×景区、红枫湖、鸭池河为核心,串联各乡镇乡村旅游景点及“吃住行游购娱”相关旅游产品,推出休闲康养游(线路串联四季×、乡愁×、时光×、杉杉奥特莱斯、吾悦广场等景区景点、商业综合体)、农业体验游(线路串联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右二村、红枫山韵茶厂、民族手工艺坊熙筘里、向黔冲农场、芦荻哨茶博园等)、峡谷探险游(线路串联渔樵耕读庄园、×easy滑翔伞俱乐部、马蜂窝羽曳露营基地等新店镇鸭池河沿线体验点)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游客可体验康养温泉、非遗技艺、万亩茶园打卡、采茶制茶、乘船畅游赏鸭池河风光、峡谷滑翔伞等(“五一”期间,四季×共接待×人次、综合收入×万元。

万人次,过夜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73.71%;
旅游综合收入

亿元,全市游客人均花费

元。全市规上(限上)旅游及相关产业企业累计

家(旅游出行2家、旅游住宿8家、旅游餐饮

家、旅游游览1家、旅游购物

户,2月份新增1户(融合酒店)住宿企业上限入统。

二、公共文化工作开展情况

2.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2022年我市拟完成35个项目建设,投入175万元,截止5月19日,我市已拨付资金175万元用于“圈内”文化站(中心)提升改造工作,已启动项目30个。二是完成村级文化中心提升改造工作。2022年我市拟完成“一圈”外文化中心提升改造项目43个,已通过×市文旅局第三方公司测评项目6个。并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期间等相关活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理清产业思路。以“爽爽×·湖城×”为定位,结合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发展目标等内容进行明确,全力以赴打造以山水园林为特色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一核一带三区”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一核: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时光×、四季×、乡愁×、恐龙小镇为龙头,汇聚吾悦广场、杉杉奥特莱斯、中环国际小吃街等核心项目,打造夜间经济,聚焦餐饮、购物、游乐、研学、住宿等产业发展,形成游客集散地和商贸文旅消费聚集区;
一带:×贵安环红枫湖旅游带;
三区:卫城古镇黔菜文化体验区、暗流羊皮洞乡村休闲旅游区、新店鸭池河大桥山地体旅融合度假区),围绕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紧扣“六抓”工作要求,做足“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文章,做强做长旅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制定2022年“强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具体细化2022年任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调度;
以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从行动上注重实效,助推全市“强省会”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产业目标。按照简单化、年度化、数字化、项目化的要求,将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力争202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2.5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21亿元、过夜游客152万人次、人均消费950元、新增规上(限上)涉旅企业12家;
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目标增幅为2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目标增幅为1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报酬目标增幅是12%。

3.聚焦产业项目。一是抓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市××侏罗纪恐龙文化科普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国家级乡村振兴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市×市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建设项目、站街镇信鸽文化展览馆(二期)等项目建设,帮助恐龙小镇省旅游产业化基金1.5亿。二是抓项目储备,编制文旅项目7个,新引资任务金额5亿,其中已完成×市君越国际桔子酒店项目、×艺桥文化体育训练基地项目两个项目的评估,总投资约0.88亿。

4.培育产业主体。一是抓主体引进,已引进杉杉奥特莱斯、马蜂窝等优强企业。二是抓主体培育,申请省旅游产业化基金2.7亿元扶持培育森城文化、中润集团等龙头企业。一季度新增涉旅市场主体85家,新增限上规上住宿企业1家,批零业4家。目前,全市共培育涉旅市场主体459家,限上规上涉旅企业共64家。三是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客栈、精品度假酒店评定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共有精品级客栈2家(时光黔后客栈、归元山居)、精品度假酒店8个(其中金兰级2家:夜郎花舍、喜悦秘境;
银兰级4家:雅天大酒店、二十度坞酒店、澜山酒店、四季×温泉酒店;
铜兰级2家:燕贺酒店、归元山居)。四是加快推进本地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8家(一代食品有限公司、刘姨妈黄粑风味食品厂、红枫山韵茶厂、卫城段家辣子鸡、胡一刀雕刻工作室等),共开发旅游商品12类300余件。五是推进旅游线路打造,“五一”期间推出休闲康养游、农业体验游、峡谷探险游三天旅游线路,其中,乡愁×、四季×、时光×被列入×市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统一打造。

5.丰富产业业态。围绕“旅游+”“+旅游”,推进融合发展,丰富业态。一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项目、新店红色美丽乡村等建设,打造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
加快推进以簪汪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剧打造,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二是推动大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指导四季×用好省文化旅游基金,加快推进四季×温泉康养酒店(别墅)装修建设、商业街区招商进度,尽早完成四季×温泉项目提质升级改造,做优温泉品质、做强项目管理,着力打造优质温泉康养旅游项目。三是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国家级乡村振兴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重点村寨标准化建设。一季度新增×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寨2个(卫城镇永乐村、红枫湖镇右二村评为×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红枫湖镇大冲村、芦荻村,麦格乡观游村,新店镇鸭甸河村),×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右二村、小坡村、平原哨村等9个),五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2家(怡馨园、引舍故里)。四是推动教育+旅游融合发展。整合职教资源优势,联动景区、气象科普、生态茶园等资源,将职教院校建设成为系列研学旅游基地,打造研学线路,把职教资源、生态资源、体育资源、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整合起来,开展交流游学研学活动。依托各高职院校自身独特的人文景观、建筑风格,自然风景,文化底蕴、特有的教学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景观。积极探索“旅游+教育”,把职教院校博物馆等科教设施向游客开放,积极开展“游学”活动。目前,已成功获批14个×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营)地(包括×水利水电学校、×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技术学院、×气象局、红枫山韵茶产业园、乡愁×、时光×、四季×等14个)。

6.强化产业服务。通过抓好旅游市场服务、政策服务、安全服务、人才服务等产业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优化我市旅游市场环境。一是围绕《×市贵安新区旅游市场整治“黔锋行动”工作方案》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春季行动”,一季度累计开展检查行动74次,检查场所491家(次),整治问题31个。同时,加强调度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级”包保责任制,坚决防范×、疫情防控事故,确保我市旅游市场平稳运行。二是强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累计开展旅游商品研发、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干部及乡村旅游工业人员等各类培训7期230余人(次)。同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人才,促进产教融合,不断优化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三是积极梳理乡愁×、国家级乡村振兴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恐龙小镇手续办理情况和存在困难,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四是积极推动辖区主体申报a级旅游景区、精品度假酒店评定;
推动“一码游×”智慧平台实现景区全覆盖;
推动旅游专线公交(k802×北站—乡愁×)及“五一”期间开通季节性定制旅游公交专线,实现我市a级景区覆盖。

;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篇四

为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习^v^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闽委办发〔2015〕24号),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我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v^^v^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来闽考察指导重要讲话和对宁德赤溪畲族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扶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根本,积极改善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环境,加大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扶持力度,让群众分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将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二、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资源品质、区域交通情况、邻近地区贫困人口规模,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选取约250个省级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以下简称重点村),每年扶持约50个重点村,通过整合资源和财政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加快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工作措施

(二)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住建部门优先将重点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重点实施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保持村庄原有形态和乡土气息。属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要加大保护力度,改善环境景观面貌。加大投入,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点)供电供水、停车场、公厕、交通旅游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修建旅游基础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优先将重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计划。引导、鼓励村民、社会投资者依据规划兴建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配套服务设施。

(三)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引导村集体、村民、外来投资者开发农业观光类、文化体验类、民俗农庄类、科普教育类、乡村度假类、休闲运动类、特色餐饮类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村利用荒地、荒山、荒滩发展旅游的,允许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林业主管部门简化用地审批程序。大力扶持贫困户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鼓励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积极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参与旅游开发,让贫困户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优先给予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扶持。对吸纳1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范围。对具有区域特色、发展潜力和盈利良好的企业和项目,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企业和项目,优先纳入小康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库进行对接。

(四)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人社、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重点村旅游扶贫培训,采取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职业培训,或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职业院校等,培养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经营户,对重点村农民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在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大学生回乡创业计划等时,选派、引导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为重点村乡村旅游发展服务。旅游主管部门每年分期分批组织重点村主官开展乡村旅游专题学习培训。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免费对贫困农户进行乡村旅游相关培训。

最新文化旅游局工作计划 乡镇机关文化旅游工作计划(5篇)篇五

林汉霏

大众赛事进城、户外运动下乡,文体旅融合已从小众的户外探险、短时的运动度假,延伸到日常的健康休闲生活中。疫情过后,户外运动、健康旅游更是异军突起,快速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文体旅融合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地方公共服务升级、实现地方产业联动发展?一定要事先做好顶层设计,先找准方向,除了资源导向,更要目标导向。不能想到哪儿做哪儿,否则就会导致缺乏统筹、一盘散沙。

首先,要找到自身优势,找准合适的模式类型。更重要的是明确发展体育旅游的本质目标——为什么要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和体育哪个是根本、哪个是锦上添花,更需要促进民生、发展经济,还是更需要强化区域软实力,这才是选择方向的关键。文化、旅游与体育要融合,一定要找准融合的意义所在,方向错了,做得再好也没用。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妮丽 鲁 娜 采访整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