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奶奶的心事读后感(大全10篇)

最新奶奶的心事读后感(大全10篇)

ID:2673382

时间:2023-08-30 20:03:35

上传者:笔砚 最新奶奶的心事读后感(大全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一

奶奶生于1925年6月3日。奶奶的一生很艰难,她的祖籍在邯郸。她不仅经历了日军侵华的战争,更因为蝗灾,让奶奶失去了家。只要看过电影《一九四二》,大体上就知道那时的悲惨。1942年时,17岁的奶奶跟着逃荒的队伍逃到了河北的一个小镇,也就是我的家乡。爷爷家里有上百亩的田地,算富裕人家。奶奶的妈妈就把奶奶以十块大洋和五斗高粱的价钱卖给了爷爷。因为爷爷原本的妻子不能生育,奶奶就成了比她大19岁的爷爷的生育工具。可想而知,奶奶在上有大老婆的爷爷家过得并不快乐,更谈不上幸福。奶奶生了五个孩子,两个女孩,三个男孩,我爸爸是最小的一个。

奶奶的命很苦。1960年,爷爷过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紧接着又遭遇了1963年的大洪水,土坯的房屋在雨水的浸泡下相继倒塌,连绵的雨水天气使得传染病蔓延。

奶奶的大女儿因传染病住院,奶奶没钱就卖血为女儿治病,但就是这样也没保住女儿的命,我的两个姑姑相继死了。爸爸的叔叔又悄悄把二伯送给了别人,因为当时奶奶确实无力抚养三个孩子。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让奶奶受了刺激,因此得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奶奶一直在服药。

奶奶很瘦,眼角的皱纹很深很多。大家都说她性格比较古怪。大概格外疼爱父亲的原因,奶奶对我是最疼爱的,这让其他孙子很眼馋。

2019年,奶奶因为癌症住院。当时我刚转学到北京,我不能在她身边陪伴,只能够在放假的时候给她送送饭、捶捶腿。奶奶住院期间好多人来看她,但奶奶不领情,对他们的态度都不太好。因为种种原因,这么多年来,奶奶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从我记事起就有了一种感觉:除了我爸爸和大伯之外,她几乎不相信任何人,甚至也包括我———她非常疼爱的孙女。我想,她之所以这个样子,是因为一生太多苦难使她没有安全感,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任。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二

红衣奶奶是我认识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她是一个乐观向上、热心助人的老人。我曾经和她进行过一次深入的交谈,从她的一席话中,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

第二段:感悟生命

红衣奶奶告诉我,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苦有乐。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遭遇多少困难,而在于我们如何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在她的长寿的岁月中,她经历了重大的疾病、亲友离世等各种挫折,但她从未低头,总是满怀信心和希望地度过每一天。她说,只有珍惜现在,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第三段:与世界和谐相处

红衣奶奶十分热心助人,在附近的社区里,她经常主动帮助年轻人的生活琐事。她告诉我,与人为善不仅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够使自己内心充满喜悦。她表示,无论是微小的善举,还是大力的付出,只要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就值得去做。与世界和谐相处,一直是她追求的目标。

第四段:感恩的心

红衣奶奶对于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充满了感恩之情。她说,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和快乐都值得我们珍惜,因为这些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她时常表达感激之情,并且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善意。她告诉我,感恩的心,能够让我们更加懂得知足常乐,快乐的生活就是在不断给予与感受中实现的。

第五段:对未来的期许

红衣奶奶告诉我,即便年事已高,她对于未来仍充满期许。她梦想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没有疾病和战争的世界。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谐。她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仍会继续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她鼓励我和别人一起争取自己的梦想,希望我能够时刻保持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结尾

红衣奶奶是我见过的最令人钦佩的人,她的乐观向上和热心助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从她的话语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我希望能够将红衣奶奶的心得体会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个困难,用善良的心去帮助他人,用感恩之心对待生活的点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豪。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三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女性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地位往往被男性压制。《小脚奶奶》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形象和命运,并通过女主角苏绣花的经历,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和挣扎。

第二段:苏绣花的遭遇

苏绣花的父母死亡之后,她被送到大房嫁给了一个不喜欢她的丈夫。苏绣花拥有一双小脚,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美德和美丽的象征。但她的丈夫却视小脚为累赘,认为她不能好好地干活,经常对她进行残忍的惩罚。在这一段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女性地位受压迫的无奈和痛苦。

第三段:苏绣花的觉醒和奋斗

在苏绣花性格中朴实温柔,但她不甘受压迫和苟且。她利用卖草鱼和攒钱开设为自己和女儿独立的空间,并选择了一个更好的丈夫。苏绣花的选择和努力展现了女性生存和发展的自主性。

苏绣花的母亲曾经是一位小脚奶奶。小脚奶奶是一种女性的特殊职业,她们的小脚成为了一种妇女美的象征和地位的标志。在这一段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小脚奶奶的生活以及她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这种有关女性形象和生活的文化传统让读者感受到女性在封建社会中防御自我和维护尊严的策略。

第五段:总结

《小脚奶奶》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和命运。苏绣花的遭遇和努力,小脚奶奶的秘密,为读者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自我保护和不懈争取平等的探索和努力。这和现代女性在文化大革命后的新的角色、地位和社会价值的重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当今的现代社会,许多妇女依然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摇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像苏绣花一样的女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四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量的农田被征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公园相继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小桥、流水固然是美,但美得精致,反而掩盖了它的本色。遗憾之余,让我感到庆幸的是奶奶家仍有一个小菜园。

这个小菜园位于奶奶家水泥场前边,光照好,水源足,真可谓是“风水宝地”。五一放假,来到奶奶家中,我便将自己迷失在了园子里。

园子里最醒目的就是那几十棵莴笋了。它们足足有一尺来高,茎厚实着呢,粗的地方就连一只手都抓不拢。它们的叶子是长圆形,摸上去皱巴巴的,手感并不是很好。但就是这一片片不起眼的叶子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如众星捧月般托举住了茎,形成了一朵朵盛开着的“花”。 蜂蝶飞来了,不知名的小虫子也流连叶间,对于这一切,莴笋是来者不拒,于是菜园子就越发热闹起来。偶尔飞来几只漂亮的鸟儿,逗留了一会儿,便又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却给这园子留下了一个神话般的传说。

洋葱、胡葱、大蒜这三个孪生兄弟十分相似,总让我辨别不清,但在园中逗留的时间久了,我逐渐发现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大蒜的叶子又细又长,扁扁的,呈青绿色。胡葱也是长长的,但却是空心的,轻轻一掐,手上便沾满了浓浓的葱味,特别呛人。洋葱的叶子与胡葱相似,但却短了不少,颜色也暗淡了不少。

丝瓜、黄瓜和香瓜也来园子里凑热闹了,它们觉得这太阳光不够强烈,便将自己的根扎进了暖棚里。这里的热量要比外头多上好几倍,它们可以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以此来回报精心侍弄它们的主人。

奶奶不仅勤劳能干,还颇有些生活情趣。在地与地之间的空隙中,奶奶撒下了一些植物的种子。瞧,这儿的两棵万年青,一左一右,相互对称,如同两个卫士守护着园子。那儿的一簇蔷薇青翠欲滴,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一旁的枇杷树枝繁叶茂,看起来已是饱经风霜,估计它是这个园子的“元老”了。夏末秋初,枇杷成熟了,黄得诱人,吸引着你去采摘。剥开枇杷尝一口,酸溜溜、甜滋滋,美味极了。

菜地南边是一条小溪,溪水潺潺地流着,难得的是溪水永远是那么纯净,那么甜美。溪边的野花野草像满天星似的围住了小溪,蓝幽幽的婆婆纳,毛茸茸的狗尾巴,纠缠不清的金铃草……这些野花野草在人工雕琢的公园里是没有容身之地的,但在这儿它们却可以尽情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园子与小溪之间,长着一棵棵参天大树,有的还存活着,有的却早已枯死,心思聪慧的奶奶便因地制宜,在树与树之间搭起了一个大大的葡萄架,被砍伐掉的木桩,奶奶则将它们磨平,制成了一张张天然的座椅。

徜徉在园子里,与蝴蝶共舞,与蜜蜂对歌,在木椅上小憩,你的身心便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五

孝敬奶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我从小就深深体会到的责任和使命。奶奶一生艰辛,但对我和家人总是无私的付出和关爱。我明白作为孙子孙女,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奶奶的养育之恩。在与奶奶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感到孝敬奶奶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许多感动和启示。下面,我将分享我孝敬奶奶的心得体会。

首先,孝敬奶奶意味着尊重和关心。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那样健康了。每次我回到家,第一时间就会去奶奶的房间看望她,询问她的身体和生活情况。我会有耐心倾听奶奶的倾诉,为她解忧排难,让她感受到关心和善意。同时,在与奶奶交流的过程中,我会注意措辞,尊敬奶奶的意见和决定,避免冒犯和触及奶奶的底线。这样的尊重和关心,可以让奶奶感到自己依然被重视和疼爱,增强她的信心和幸福感。

其次,孝敬奶奶意味着细心照料。为了让奶奶能够过上舒适和健康的晚年生活,我时刻保持对奶奶的关注和关心。我会替奶奶打理好生活起居,保证她的饮食营养充足,尽力满足她的需求。我会给奶奶准备好衣服,保持房间的整洁和通风,定期陪她到公园散步,增强她的体质和活力。同时,我也会与家人共同照顾奶奶的身体健康,定期带她去医院检查,服药,给予奶奶必要的疗养和护理。通过这样的细心照料,奶奶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她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

第三,孝敬奶奶还意味着陪伴和交流。我明白奶奶在晚年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和关心。所以,我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她,与她交流。我常常给奶奶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她开心和快乐。有时候,我也会陪奶奶一起看电视、听音乐,给她带来一些娱乐和放松。我相信,只有通过和奶奶的交流和陪伴,我才能真正了解她的内心需求,给予她最贴心的照顾和关怀。

第四,孝敬奶奶意味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将奶奶作为我心灵中的伟大榜样,努力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我会向奶奶请教一些重要的道理和生活智慧,深入领会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自己的家庭责任感。同时,我也会将奶奶的艰辛和孝顺理念传递给下一代,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尊敬和孝顺长辈,从而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最后,孝敬奶奶让我领悟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幸福的真谛。奶奶就像是我们家庭的中心,是我们共同的精神依托和情感纽带。通过孝敬奶奶,我切身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谐和幸福。而这种幸福并不是物质的丰盈带来的,而是来自于彼此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只有有了这种家庭的默契和温情,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

总之,孝敬奶奶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责任。通过孝敬奶奶,我明白了孝顺的重要性,懂得了尊敬和关心的真谛。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家庭的幸福和和谐的重要性。我将一直秉承着孝敬奶奶的精神,将这种美德通过时光的传递,永远传承下去。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六

秒针悄无声息地走着。寒冬的夜里静得让人发慌。窗外,是个清冷的世界。寒风凛冽,路灯昏黄的投影里,雪儿曼舞。不!不!我不相信!怎么可能!可眼前的一切有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奶奶就那么躺在那里,那么安详,那么亲切,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微笑。奶奶走了,带着对我满腔的爱走了。而我,都来不及看她最后一面。

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奶奶家。奶奶下地干活时,后面总跟着我这个小尾巴。累了,就用五彩缤纷的野花编一个花环戴在我的头上,或者捉一只蛐蛐给我玩,逗得我“咯咯”直笑。而她总是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脸蛋,亲切地叫我:“乖乖。”那时的太阳,似乎总是那么暖暖香香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泥土的味道。

童年是快乐的。屋檐下的风铃总是叮当作响,为童年伴上了欢快的节奏。

可是,岁月却无情地侵蚀了奶奶的身体。她得了癌症。奶奶似乎一下子变老了许多,银发也多了起来。两只浑浊无神的眼睛常常显得那样无助。

有一次我回去看她时,看见远远的家门口站着一个弱小的身影在无限期盼地张望着,是奶奶!微风撩起了她平日里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竟让奶奶都有些颤抖。那个场面让我一下子有了一种想哭的感觉。奶奶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无力地抵抗着命运的风浪。风浪来得越来越大了,奶奶再也不能像我小时侯那样背着我到处去玩了。奶奶病了,也老了。甚至,连起来都是微微颤颤的。

奶奶像我小时侯一样抚摸着我的头,不停地说:“乖乖,要好好读书啊……”声音是那样地微弱。我要走时,奶奶拉着我的手,眼里闪烁着泪花,轻轻到说:“下次,要回来,啊?”当时,我突然感到了一股说不出的心酸味,因为奶奶……我拼命地点头答应。我知道,我只有爱去温暖奶奶时日不多的人生。让她能够快乐些。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七

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棉花奶奶在中国各地留下了许多人们永不磨灭的故事。她的身世不甚明朗,但她却用自己的一生,将关爱和温暖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时,棉花奶奶总是给予他人极为宝贵的启示和支持。

第二段:学习到的人生哲理

棉花奶奶提醒我们,人生不是轻易走下来的,需要经历种种艰难险阻,一步一步地登上人生的高峰。通过她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她告诉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相信自己。在她的语言中,爱和快乐是她的人生哲学。谨记这些哲理,我们就能在人生路上体验更好的生活。

第三段:实践中的启示

棉花奶奶告诉我们内心的平静和谦逊是成就一切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在她的教导中,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生是有趣的旅程,需要在每一次的挫败和失落中寻求力量和动力,在每一个挑战中我们都应该继续前进。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第四段:影响他人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影响他人,棉花奶奶的身份是很普通的,她的生活也是平凡的,但是她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她教育了无数人,让他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和美好。学生、老师,甚至是行走在路上而不认识棉花奶奶的人们都能受到她的影响。她所传递出来的温暖都是那么无私和持久。

第五段:总结

在棉花奶奶的感召下,我们应该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放下烦恼,享受人生。通过努力,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棉花奶奶没有因自己的经历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反,她保持着一颗爱心和耐心,带领无数人跨过人生的坎坷和崎岖。她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身份和年龄,家庭和职业背景,我们都可以做到用自己的力量影响别人,并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八

“那带我去见一下冰心奶奶吧!”我说道。我刚说完,便一下子被吸入了一个时空隧道里。

“小朋友,我可等你好久了!”我脚刚刚着地就听到了冰心奶奶慈祥的声音。我抬起头仔细的看了看,满头的银发,慈祥的笑容,真的是冰心奶奶!

“冰心奶奶,我能问你个问题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说吧。”冰心奶奶依旧是慈祥的笑容。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好?”我有些苦恼地说。

“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还有就是平常多积累,多观察,自己写的时候一定能用上的,是不是?”冰心奶奶笑眯眯的看向我。

“恩!”我答道。

“醒醒!这孩子不是写作文呢吗?怎么睡着了啊?”妈妈的声音响起……

虽然那只是一个梦,但对我有着特别大的启迪。

……

奶奶的心事读后感篇九

作为一名普通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接触和沟通老一辈的思想和理念,已成为必修课。我有一个做了一辈子农村妇女的奶奶,我决定采访她,了解一下她的生活、婚姻、家庭、信仰、经历和全国疫情,经过采访,我对家庭观、伦理道德、文化传承等方面得到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段:准备采访的背景和过程

我是一个95后,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大山深处,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一般不出门,不怎么谈论外界,我一直很好奇她们的生活和思想,今天我决定采访奶奶,更多地了解她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我首先带上笔记本,准备好笔和纸,然后转告奶奶我来采访她,安排好时间,并开始采访。

第二段:家庭观的重要性

第三段: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采访中,我发现我的奶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她曾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她教我们唱古老的民歌,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她说:“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财富,要珍视传承。” 她还告诉我一些家族史和家规家训,这些都是她一生中慢慢积累下来的。

第四段:道德观的引导

家族文化和道德观正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奶奶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因为和同事赌钱输掉了,结果欠下一笔债权。他想着偷偷溜走,想不到老实道德的奶奶劝他还清债务,于是欠债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当要有道德的操守,告诫我们不要追求利益而丧失人性。这也是道德的力量,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提升。

第五段:关注大事情和小事情

在采访中,我也询问了奶奶的对于全国疫情的看法。她说:“疫情来了,我们不能放弃对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像一根树一样,把深深地扎根于家园,坚持下去。” 奶奶的这种乐观态度使我感受到了奶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奶奶还引导我,家庭和微观事务同样重要,在面对各种状况时,我们都要直面并处理好相关问题,不论大小和重要性。

在一次简单的采访中,我得到了家族文化和家庭观、道德观和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和关注大小事情的启示,了解不同年龄层的思想和体会,也更加体现了社会的正向能量。历史可以留在我们心底,文化可以传承下去,就像奶奶对于自己人生的总结和态度一样,年轻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家族文化和伦理观念的传承,让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得到更新和发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