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东坡传演讲稿 高中苏东坡突围的读后感苏东坡(精选9篇)

最新苏东坡传演讲稿 高中苏东坡突围的读后感苏东坡(精选9篇)

ID:2681638

时间:2023-09-04 17:25:34

上传者:笔尘 最新苏东坡传演讲稿 高中苏东坡突围的读后感苏东坡(精选9篇)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一

老师说,苏东坡这个人,既有作为道者的“因缘而适,随遇而安”,又有作为儒者的“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我喜欢苏东坡的乐观精神,笑对人生,一切都会过去。后来,在老师的介绍下看了余秋雨写的《苏东坡突围》。终于明白,这让人惊叹的笑对磨难的乐观,就是磨难一手培养而成的。我不禁在心里,把磨难比成了一柄雕玉刀。

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果然是一代散文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前的经历在他的笔下一点点展现。关于苏东坡,我惭愧地表示我只知道他那光鲜亮丽的外表,并不知道他背后的艰辛。在余秋雨的笔下,苏东坡的形象在我面前一点点地开始展现,然后色彩一点点地开始显现,轮廓一点点地开始鲜明,他人生最为艰苦的一段,通过余秋雨先生的笔,在我面前,如同展开的一幅画。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举世闻名的人往往有着你难以想象的过去。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人们都望着他们的外表艳丽的光华,而忽略了他们背后所经历的故事罢了。我倒是要感谢余秋雨先生了,他把苏东坡的磨难呈现在我面前,如要把这比成一道菜肴,品一品,自然是苦的。

苏东坡的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这个超时代的文化名人,竟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小人们因妒忌而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最后终于让他被送入狱牢,命悬一线。而把他送到到这离死亡就差一步的路上的,不是别的,是诗句,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所幸还有一些人懂得他的价值,在皇帝面前数次求情,终于,他得以释放,被贬黄州。他开始自省,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从而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些千古杰作。遭遇磨难不仅是痛苦,更是一种磨砺、一重洗礼。磨难,就像一柄雕玉刀,而苏东坡就是一块玉。让苏东坡变得坚强,成熟的,正是这柄雕玉刀。风雨过后是彩虹,他已经熬过了风雨,接下里,属于他的彩虹,那三部千古杰作,就在这里,在黄州,诞生。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已然变成了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感谢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彩虹背后必曾有过风雨。苏东坡那乐观的精神,史诗级的作品,终是由挫折这把雕玉的刀雕成。“玉不琢不成器”感谢那把雕玉刀,造就了中国史上一代文学奇才。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时不时被自己的雕玉刀雕刻,请不要因为疼痛而放弃,因为,属于你的明天,马上就要到来!

这篇是一篇用词准确,表述清楚的文章。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二

印象中的苏东坡是个豪爽,豁达而又不失儒雅的文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荣光印记,直到现在,人们还铭记着她,我曾去过他的家乡眉山,眉山很多的地名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得不说,他是如此耀眼。

可是或许我对他的了解还是太局限了,只停留在这些表面的印象上,最近读了《苏东坡传》才知道人们爱他,爱的是他的真诚。

他有抱负,赤壁之下他叹大江东去,贬谪江城时他期盼“西北望,射天狼”,他希望与周瑜一较高下,幻想有孙权的勇猛,即使是君王也不支持他,他也敢于在朝政上多次与王安石辩论,以致多次贬谪,可是这一点从来没变。

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苏东坡所催请各点,朝廷正式颁实行;他一生多次被贬谪,其中对他迫害最深的莫过于章敦这个人,等到苏东坡终于得以北归,章敦被贬岭南,原以为他会报复章敦,章敦的儿子也这样想,连夜写信给东坡,信中期期艾艾的向东坡求情,可在东坡的回信中,不仅把章敦当作朋友,还因听说章敦重病把各种养生的方法告诉章敦的儿子,而章敦儿子不知道的是,此时东坡也是身患重病,不久即将离世,在重病时能这么坦诚的回信,这般胸襟仁义,在几千年的传统文人也中鲜少见到。

他有真诚,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还好有他的妻子王弗照管他。苏东坡做了官以后家里边经常来朋友拜访他。王弗就经常躲在这个屏风后边儿细细地听。有一天一个来访者走了,王弗从这个屏风后面出来就跟他说:“你费那么多功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这件事情不仅表现出苏东坡妻子的智慧精明,同时也表现出他自己待人接物方面的“不成熟”。这方面苏东坡或许永远也无法成熟起来,因为那正是他人格中真诚善良的一面,无法改变。

他有乐观,苏东坡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城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当他被贬官黄州时,朝云生了—个儿子让他题诗,他嬉戏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生,惟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就是真实的他,现在觉得苏东坡是那么可敬,他少了分文人的傲气,却多了分为人臣的傲骨,少了分虚浮,多了分坦诚,不自暴自弃,不屈服于命运,当然,也拥有着豁达的胸襟,正是他种种真性情的事情才会被世人崇敬了千年,正如《苏东坡传》所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我相信,即使再过千年,他也还是会这么耀眼。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三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李杜的声名早已印在脑子里。不过当我听闻到苏辛之类的名篇时,推崇李白的内心不禁有了一丝动摇,没错,我最喜爱的词人便是东坡,那一个“自垦城东一坡”的居士,那一个“自笑平生为口忙”的美食家,那一个“西北望,射天狼”的旷世奇才。

我喜爱他的文笔。豪放中略带婉约,而又不失一种迷人的潇洒。思亲人,他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直面生死,他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凉悲壮。屡次被贬,他留下“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的.阔达释然。这些不过是生活的点滴,但他们串连在一起,便就是生活。

我喜爱他的乐观,元丰三年,一纸诏书把他带往了黄州。北宋朝廷断章取义,颠倒黑白,虽有幸保住脑袋,却只落得团练副使的有名无实的虚职。但他仍并不为此气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一纸诗文留下,便使他成为北宋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存在。他的一生屡次被贬,他也通过异于常人的方法排解内心的忧郁,黄州的猪肉,惠州的荔枝,海南的生蚝……,这些寻常的食材,在他手中有展现出另一种别样的风味,让现今的人们体味到舌尖上不一样的苏东坡。

他也十分乐山好水,我在这点上与他竟十分相仿。不过他所游历之地,我似乎仅到达过几处,不过在这相同空间,不同时间,我似乎在穿梭时空与他相会,一起在这广阔天地中共赏芳华。

笑看他这一生,苦也好,乐也罢,他那自我调度的释然是我渴望拥有的。他一生的价值,想必也会超出自身的想象吧。

我喜爱东坡,他就是完美男神。only the idol of mine。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四

论自古以来,有哪个多愁善感之人在被屡遭贬嫡之后,仍能豁达乐观?苏东坡做到了。而谁又能将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跃然纸上?林语堂做到了。而谁又能从一本书中真正读懂一个人?这便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做到的。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辗转波折,这书若是由我来写,必将索然无味。虽有史册可供参考,可在细节的把握之上,林语堂先生可要比我好上一万倍。就拿苏东坡晚年在惠州盖房子的事来说,书中有:“他种了桔子树、柚子树、荔枝树、杨梅树、枇杷树、几株桧树和栀子数。”我读至此,心中不由得感到钦佩。这等细节,史料焉能记载如此详细。由此看,林语堂先生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适当的添加了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此,这本书便骨肉俱全了。

书中一句甚好“人生如梦,一出戏演的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苏东坡如同陶渊明那样,早年胸怀大志,想要兼济天下。只可惜陶渊明未曾有苏东坡那样宽广的胸襟,因而罢官隐居。苏东坡不然,他一面感叹世事无常,一面重新振作精神,因此从他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点消极的情绪,反而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激励着后人,这便是苏东坡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也是他被世人广为称赞的地方。

苏东坡比其他文人更乐观。在他最初的流放岁月,他谪居惠州,只是一个普通的国民,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去想着如何让别人过得更好。甚至他在之后被流放到更远的地方时,自己最后的钱也化作了别人的幸福。

苏东坡的诗词其微妙之境,难以捉摸,就如下面这句,“旅枕梦残,渐月华收敛”,其意境极其微妙。此诗是他由杭州到密州途中,怀念其弟子由时作的。如若译为现代文,大约如此:途中,枕席残梦,如水月光渐渐收敛。残梦,月华,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卷。

《水调歌头》等名作,暂且不提。忽观这句“天浴血,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押韵,就不必再说,但就这一句铿锵有力,宛若大江东流。不仅气势磅礴,用词方面也极其到位。“明灭”“有无”两词生动传神,烘托了“天欲雪”的阴沉气氛,也暗示他百感交集的心境。于是用丝柔若奔来形容,我认为再好不过了。他的诗词往往暗含讽刺,《吴中田妇叹》就写出了赋税之沉重,灾情之严重,以及政府之腐败,官吏之残暴,饱含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苏东坡的诗词、文、书、画皆登峰造极。像东坡先生这样的全才不可不为之世所罕见。

最后我想用此书后记中的一段话来结尾,因为他评判的十分到位: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他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五

“欲承王冠,必先承其重。”对于成功有一种隐密的渴望,却又退缩于接受后烫手的责任与义务;而对于失败,则是一百个不甘心地想要摆脱,这样矛盾的心理却让我对王安石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司马光在卧床病重前期,以宰相的身份曾说过:“王安石为人并甚不坏。其过端在刚腹自用。死后朝廷应以优礼葬之。”确实,在王安石的前半生里,他被看作是一个传奇人物,在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二十五年间谢绝任命,跑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当小吏,后为太守,在小区域内改革实施了数项他的理想方案,居然结果都还不错,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被视作奇才。可能这一点点良好的苗头也成为了后面压死他的一根稻草。

王安石拥有改革的积极新思想,以防锐意过度被其它德高望重的大臣击毙方案,他养光韬晦了整整二十五年。在某些秩序已成为生活之必然的时候,要改变它一定会遭受前所未有的阻挠,比如土地改革,又比如十三中全会后作出的改革决定。而王安石的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成效,是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并没有仔细考虑过当下现状,将现象与问题结合。他在自己之前所“实验”的乌托邦社会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就沾沾自喜,坚定不移地推动新法的实施去了。

哪曾得知,曾经引以为傲的措施,却成了使百姓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但他已经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了,他已经偏执成狂。

他轻视所有那些“流俗之辈”,与忠贤良臣疏远,和自己的莫逆之交断绝来往。朋友对他的新法提出建议,他没有一分一毫的犹豫“阻我变法者,皆为‘四害’”全都被贬出京城。在自我陷入孤立无援之境时,不得不提拔一些表面对他诺诺唯唯支持新法实则阴险狡诈劣迹昭彰的小人。甚至连负责监察的御史台,在他的命令下也进行了大换血。

他这样做正是因为他坚信,我没有错。百姓的苦他看在眼里,却在内心对自己换了说法来抚平自己的良知,这些牺牲都是必然的,新法彻底落实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王安石朝着深渊头也不回地走了下去,直至儿子的死,皇帝的厌倦,政权的崩溃。

晚年金陵年间,他也不过骑驴自我慢慢醒悟,咀嚼过往的种种,吐出大彻大悟的虚妄。

同样,对于王安石,我还是有一种由衷的敬佩。至少他勇于实施,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措施,打破沉寂的常规,虽然他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在精神上却是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我勇于承认,我不具备这样与天地万物作对的勇气。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六

读罢林语堂先生所书全卷,脑海中似乎只残留这一句话,和那个似清风恬淡飘逸的东坡,那个似清泉平淡无波的东坡。

举杯邀月,踏雪寻梅,如此与诗意栖居的生活很清瘦,如一泓碧波,柔弱中却犹见风骨。东坡一生卷在北宋的政治漩涡之中,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不与他为友。乌台诗案,元佑党人案,被贬海南、黄州……时代的洪流把太多的沉重折叠成薄薄的一枚底片,以眼泪湿影,以痛苦定格。但是他却光风霁月依旧,高高凌驾于狗苟蝇营的政治斗争之上,那么自我,那么洒脱。

眼前仿佛正是这白衣男子,瘦削,眼神忧郁,蕴藏着透析人生苦短的沧桑,深埋着关怀天下苍生的执念。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了天际,与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此凌风出尘的仙意,远离宦海沉浮,把世间的纷扰和喧嚣隔绝在澹澹的秋光之外。兴许是那一次次贬谪,一次次难以言喻的孤独,东坡褪去了一身浮华,去寻无言的山水,去寻远逝的古人。

“物与我皆无尽也”,天地岁大,惟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你我共适之物了。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河流汇成了湖,成熟了的东坡于一场场灾难之后重生。少了少年时的不羁与张狂,沉淀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与豁达。处逆境而不沉沦,才艺不展而不怨天尤人,为多少历代文人所称道。

自古英雄多风流,东坡的爱情亦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乐曲。一生三位女子相随,无不死心塌地、死而后已。王弗逝后,绝贯古今的《江城子》令后世叹惋,情切切,意深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与王弗的点点滴滴,在“相顾无言”的氛围中,思念化作无言在痛苦的梦中酝酿着。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伴随东坡走过了命途多舛的二十五年岁月。在春月满空的夜里,回廊后梅花的婉娩香,轻云薄雾。无比美妙玄幻的意境,最后“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而侍妾朝云则是东坡的红颜知己: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最后能够陪苏东坡终了的也只是心甘情愿陪伴他、爱他的王朝云。“人生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一颗琥珀的心,饮一泓泉水,掬一捧清澈,与苏东坡的天地浩然之气同在。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七

若秉局外者观,遑论人,事物言语都不可道断。

苏子仙逝,赤壁下,扣舷歌中的空明流光是寻不见了,连虾侣鹿友也同北宋漫土投到时间长河中,涤出几个字给后人照鉴。巧在眼下正看欧丽娟解红楼梦,提到——我们往往将自己的价值观投射在红楼的哲学和价值观上而忽略了作者的原意,自然是能得到了和当下契合得紧,追求自由爱情的宝黛形象。哪知滴尽辛酸泪的册页中,只是伤心事,未咏两人情。倘如窥史料手稿便可云云,当真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苏东坡了。

《苏东坡传》不是苏东坡的生平,而是史学家的研磨和坊间高墙之外的民众话余?也不是,而是文学家的赞美拌着史料浇筑的墓志?也不是,而是躺在书页中的点横撇捺?也不是,它仅仅是林语堂写的象罢了。一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完美象。

那么我读《苏东坡传》在读些什么?

我读出的是他旷达的笑容,他的刚正与悲天悯人,他神采奕奕挥手,他两臂生风,他孑然而去。那是照见本心。说千道万,此刻,我也仅仅在写我心中苏子的象。

《苏东坡传》大体是顺着苏轼人生轨迹来铺墨的,拿这篇短短的感言去捋一篇,怕是不够也没有意思。我们只需知道那个年少成名的苏轼和中年发迹的苏洵,还有苏辙三人带着家眷去往了京都再去往天下。(此处沿用原书的用词,京都指京城)。这样说似乎对于子由来说不太公平,似有此人无关要紧之意。可苏轼一生的波澜中,子由都不止是个岸边路人,他也时常投石入水、荡起涟漪,说苏子不可不说苏辙。他们之间的兄弟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的手足之情,是苏子一生歌詠的素材。但此处先按下不表,首要,说苏子绝不可不说的,是才华。

填一首《南歌子》来看。

箭舟穿巴蜀,天人下东江。水浮星斗入文章,年少白衣黑发、好儿郎。

沽酒京南铺,直言殿上皇。满袖潇洒语轻狂,梳揽碧湖梅寺、在苏杭。

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我批:东坡可占十中之七。雏凤清于老风声,子由也在兄长墓志铭上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中国传统的文人艺术中,似乎是融为一体的存在。善诗词歌赋者多通音律绘事,善绘事者多通书法。这是极为具有包容力和多发展方向的中国文化孕育出的奇特。而苏子又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与文人来说,几乎同高山神云。他的才华并他的潇洒,那是可直冲云霄的气象,声名在外,自然是官场上敌对势力一派的众矢之的。自请离京,远走他乡,他乡却是第二乡,才成就了如今的杭州。

现在回到那里,说苏子不可不说的,是苏辙苏子由。“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有风雨对床之思,兄弟团聚之乐。如果我们去评判一份人性的伟大。首先不看他对待父母兄弟,又该看什么呢?他们共度中秋,寄信对诗不断,可以彻夜详谈,把酒言欢。在这本书里,兄弟竟无半分芥蒂产生,可谓两心摇照,情比金坚。不知是真是假,还是林语堂的笔墨未到,那就权当做是真。他们家计相互扶持,沉默寡言的子由的儿女,都是兄长帮忙婚配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东坡写的,可后人觉得这是写苏东坡的。敢问何谓浩然之气?东坡满身尽是。

林语堂一本书也不足以描绘出苏轼,更何况我这短短匆促抓耳挠腮的千余字。只当是七拼八凑,胡言乱语,神骨难肖。

填《临江仙》以自醒作尾:

茅屋碎窗飘泼雨,北风卷得细残。浮华平生踌躇漫,梦中同苏子,相见倚雕栏。

难言多为蚍蜉事,何不换了笑谈。径前飞花马蹄欢,青山满目是,此去不须还。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八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就是苏东坡。

纵观着苏东坡颠沛流离的一生,即便是在环境极其恶劣,食物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他都能过着快乐的日子。他是一个实打实的乐天派。他曾对子由说道:“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也正是他过得快乐,无所畏惧的缘故。

但是,我从不认为苏轼和苏东坡是同一个人,前者是睿智与冲动,后者是豁达与沉着。可以说,初醒是苏轼,大彻是东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一个婴儿脚踢着襁褓的包布,伴随着响亮的哭啼声,降生在了苏家。他们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将会成为一个文学天才。

在苏轼兄弟年二十岁左右,他们进京赶考。年轻、尚未褪去稚气的苏轼第一次进京,这将会成为他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在仁宗嘉祐二年(1057)四月八日,苏轼考中,在二十岁那年,成为进士。他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苏轼此时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执笔深思,联想到了这二十多年的岁月,在心里已然有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苏轼认为,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留下一些痕迹,就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这不禁的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如今快要结束的初中,当我毕业后,除了同学册上的名字,毕业照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实质的痕迹,一切就好像偶然发生的一样,又如此偶然地结束。但无论如何,生活就是前进的车轮,生活是永不息的。也许,苏轼这颗伟大的心灵也是在如此偶然的情况下,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偶然的,不可磨灭的足迹罢了。从这首七律中,已然可以看出了苏轼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晴天,西湖。荡漾的水波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熠熠。一艘小船在湖上随心所欲地漂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仅仅四行诗句,就表现了杭州的精粹、气象、美丽,巧妙绝伦。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在十八年之后,他又再次任杭州太守。在杭州的这段日子,可谓是他人生中最快活的日子。但即便是在如人间天堂的杭州,也不是处处都是美好的。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新政实施期间,有不少农民因无力还债而入狱。在看见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应当不应当不顾后果,坦率表示自己的感慨,这是一个问题。但不够圆滑,一心想着百姓的苏轼为百姓伸张正义,写了不少抗暴诗,而这些诗也为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埋下了祸根。

试问,如果我是苏轼,在王安石新政期间,是否会因局势而坦率感慨?我想,我不会。我可能会因为明哲保身而闭口不言。也许,这就是苏轼与常人最不同的地方。他是真正的富有同情心的,感性胜于理性的,有着舍己为人的,富有民主精神的诗人。但这种精神可谓是使他人生颠沛流离的幕后主使。但我坚信,苏轼是从未后悔过的,他的那颗伟大心灵,看到了常人所能看到的美好,亦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丑恶与残暴。但人们真的看不出那丑恶残暴吗?不,不是的,他们只是不愿看到,不敢看到罢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真正的变成苏东坡,是在黄州。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是苏轼心灵成长所达到的最高峰。那一年,苏轼四十五岁,儿子迈二十一岁。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苏东坡的生活,可谓是十分困难。由现在起,他要一变而为农夫,过着田园生活,这也算是如了苏东坡的意。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开始享受这神仙般的生活,虽然环境恶劣,但是无限的遐想、对美酒的迷恋、对风景的热爱使他的生活美满舒坦。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仕途的不顺,似乎在苏东坡的眼中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足以为他伤心忧愁,而停下人生的脚步。他只是放慢脚步,缓缓前进,泰然处之。此时的苏东坡,已经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每个人的心中,都活着一个苏东坡。

每个人,都渴望像苏东坡一样成为人生的大彻大悟者,活得豁达,活得透彻。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醒悟的阶段,或是磨难,或是选择,或是打击。不要感到悲伤忧愁,只需选择一条路坚定的、泰然的走下去,相信我们都将等到成为大彻大悟者的一天。

——初醒是苏轼,大彻是东坡。

苏东坡传演讲稿篇九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的一切,却足以让其他文人叹为观止。

林语堂先生用“心灵的喜悦”来描述苏东坡的一生。苏轼自己也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苏东坡像是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他的身上有一种熠熠光辉,恬淡之中,拨响我们灵魂的琴弦……也许,千百年后,当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视角上,重新去审视这个伟大灵魂的背影时,理应明白——那样一些人,相对与永恒,他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尘埃罢了——然而,他们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缔造着永恒的奇迹。我想,这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苏东坡了。

我以为,苏东坡作为一代文豪,有着超乎寻常的才华是其次,最为重要的,还是他的性情。他的性情,甚至不能说清是温柔还是豪放——如果说山水滋润了他的灵魂,那么赤壁便激荡着他的胸臆。于是《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这样优秀的作品应运而生了——如果,东坡居士仅仅流连于江南的诗情山水之中,想来我们也没有机会听到“大江东去”的千古一叹了。一个灵魂对于文化与地域的兼容并包,对于浪漫豪壮的双重诠释,才可以称得上是健全和完善的。

苏东坡的文章,经得住推敲并不多——从杜撰一事,就可窥见一斑。“想当然耳”,《礼记》上的事本是周公身上的,东坡来了个“张冠李戴”,成了尧的故事。虽说杜撰让苏东坡的形象有了一丝幽默的意味,但谈笑之余,亦惊叹其人格之洒脱。人的性格难免有缺憾,也许完美之是一种苛求。但是,苏东坡的一生有着一个通向完美的趋向。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是一种通往永恒的希冀,一种灵魂的升华。我想,说苏轼至孝、至仁,那是溢美之辞;说他至慧、至善,未免也不够贴切;然而,回首凝望那个千年之前的生命——他的灵魂,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缕烟尘,但是,他的自我,已经超越了人生。

是的,苏东坡只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用喜悦来填充自己一生的人。也许他的言辞在叹息,也许他的心灵在叹息,但他的生命,却闪烁着熠熠的和谐之光。他的生命,浩然之气犹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