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通用5篇)

2023年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通用5篇)

ID:2712468

时间:2023-09-12 00:49:06

上传者:ZS文王 2023年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通用5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篇一

及2012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供销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省政府31号文件和全省供销社工作电视会议精神,紧紧把握新时期供销社合作社的历史地位,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着力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和新时期组织体系建设,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2011年共发展完善日用品、农资连锁超市245家,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5个。今年1至10月,全系统销售总额36.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日用品销售额21.8亿元,同比增长35.1%,农资销售额6.5亿元,同比增长23.1%。

一、2011年主要工作

(一)网络体系进一步建全,成为我市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全市供销社构建以“农资、日用品、再生资源、农副产品”为主的现代农村经营网络。在日用品方面,发挥贵诚集团、滕州供销超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区(市)社、基层社联合,实行超市“进农村、进社区、进旅游景区”的“三进工程”。目前全市共有日用品连锁店800多家,牢牢占领了城乡市场。在农资方面,贵诚、滕州、山亭等各农资公司大力开展“联采、直供、直施”“配方施肥进农户”行动,形成化肥直供直施新模式。前全市供销社共有农资连锁店600多家。借助供销社的营销网络,大力开展废旧物资、烟花爆竹等供销社传统经营业务的连锁经营。现在全市供销社共有各类连锁网点共计1600家,已覆盖我市80%以上的乡(镇)、村,构建了城乡结合、上下贯通、双向互动、有序通畅的现代网络营销体系,成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

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对我市农村社区经营服务新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合,由贵诚集团成立了七珍坊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七珍坊”系列食品,被评为“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特色商品”。供销社发展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搭建起助农增收的经营服务平台,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

5.6亿元。

面进一步探索。滕州市社今年以来实现担保融资1000余万元,发展内部资金互助560万元,帮助调剂资金200万元。累计实现担保融资总额8000余万元,指导开展内部资金互助2600万元,帮助调剂资金800万元。尤其通过强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信用担保与融资服务范围逐步拓宽,业务范围扩大到涉农中小企业,服务客户今年已有60余家,累计已达700余家。山亭区社今年以来共办理担保贷款560余万元;对已发展的7家资金互助合作社进行了规范完善,指导开展内部资金互助1200万元,帮助调剂资金600万元。通过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信用担保与融资服务范围逐步拓宽,实现了担保融资风险最小化,服务基层和群众最大化。

二、存在主要问题

全市供销社系统内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突出;缺乏建立新时期供销社所需要的经营管理型人才;供销合作社由于成立时间长,历史包袱沉重,服务功能不足,服务手段落后,制约了供销社发展壮大。

三、下一步的打算

增量、力保质量”的方式,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并完善项目建设的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树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着重抓社属龙头企业的发展和骨干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培植服务“三农”的载体,使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二是要推动组织创新,全面建设植根“三农”、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发挥各级联合社的核心作用,市社和各(区)市社是建设供销社组织体系的核心,必须肩负起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系统联合发展的双重责任与任务;推进基层社的改革,使基层社成为沟通城乡流通的枢纽,成为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成为拥有农村社区服务组织的综合服务平台;社有企业市供销合作社经济属性的灵魂,是建立经营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深化企业改革并完善各项企业管理推动社有企业实现跨越发展。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篇二

一、制定学校健康政策:

制定章程与承诺,并悬挂在学校醒目位置,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其中的规则;并根据学校人员的变更,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创建健康促进校的目标项目实施小组,并组织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了“健康促进学校”的示范活动内容和验收标准。学校制定了实施计划,并把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各处室及学校的工作计划中,继续指定专人负责配合开展了有关活动,保证落实到位。学校制定了各项措施,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在建立预防性体检制度方面,充分发挥了医务室卫生人员的作用,做好了各类常见病的防治。今年我校结合预防春、秋季禽流感、登革热、水痘等传染病特点,认真做好各种传染病预防的宣传工作。全体师生齐努力,做好各项预防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控烟活动:

1、校领导在教职工的各种会议上继续强调控烟政策,严格控烟奖的发放和扣除,要求全体教职工以“控烟”为己任,齐心协力创“无烟学校”。

2、开展“我帮家长改陋习”,争创 “无烟家庭”的活动和召开禁烟主题班会。各班级编写禁烟、禁毒墙报,作控烟调查,还组织学生做“吸烟有害健康”辩论会,取得很好效果。并组织健康小报的竞赛与评比。

三、学校物质环境

为达到省金牌的等级标准,我校物质环境进一步加以完善。

1、继续做好卫生大扫除和包干区的保洁工作。

2、进一步动员全校学生人人动手清除口香糖污渍,做好个人卫生。

3、为学生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校园安全、整齐、洁净,设施齐备,桌椅配套,黑板照明符合卫生要求。

4、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环境、卫生面貌,使学校真正成为“花园式学校”和“绿色学校”。

5、以绿色学校复检为契机,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特色,利用班会课在学生中进一步宣传环境教育的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课外活动,并努力创建绿色文化氛围(建设环保宣传专栏,广播、环保标语牌,制作环保手抄报等。)

四、学校、社区、社会环境

1、德育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开设了心情驿站,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等状况,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并且通过心情驿报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学校还高有校长信箱,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努力争取社区为学校创造条件,保证学校净化、美化,为健康促进校提供更好的条件。今年学校要大力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开学初和期中考后要开家长会,同时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家访一人次,通过家长会和家访向家长传递有关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信息,鼓励学生家长参与我校校园建设,并向家长宣传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争创一流教育的要求,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并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家访建议家长为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行为提供必要的家庭条件。

五、健康服务

1、校医务室坚持为师生做好健康服务工作。

2、继续做好健教专栏的定期出刊工作,利用宣传栏,课间广播、主题班队会、升旗等形式不断宣传“健康促进校“的重大意义。

3、进行健康知识测试,为了督促学生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反馈教育的成效,每学年都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考查。

4、在各种传染病预防时期,我校认真贯彻上级预防政策,成立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每天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消毒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预防意识。

5、每学年为学生体检一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常见病的发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纠正。

6、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全面增强学生体质。

六、个人健康技能

1、按常规上好每两周一节健教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健康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坚持学生在校每天做一次眼保健操和广播操。

2、坚持每班每周上一节体锻课及三节体育课,所有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及空间。

3、继续优化学校的健康服务,做到防止或减少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以图表式评价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

七、办好食堂,保证师生饮食卫生。

我校督促完成了食堂的操作间与售菜间的改造,并且从采购、储藏、保管、烹调到餐具洗刷均有严格制度,食堂人员均经过培训,并且持健康证上岗。总务处副主任负责检查食堂卫生与食品留样等工作。保证了饮食卫生,让师生吃饱、吃好。

总之,我校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师生的健康意识、创卫意识大大增强,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学校办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创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篇三

通过学习创建标准,我们村里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级文明村是一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村级经济,推动全村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始终把创建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做到各项创建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从而保证了各项措施的落实。

村民既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创建工作需要他们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正确处理长效管理和集中管理的定位。

二、组织上保证创建,做到领导到位、责任明确,运作规范

三、措施上加快创建,做到主动进位,狠抓落实,提升层次

(三)围绕工作重点,开展重点整治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篇四

首先成立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并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先后多次召开各行政小组长会、党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对如何搞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健全网络组织,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开展全民性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和除四害知识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从而保证了健康促进行动的顺利开展。

社区制订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社区常规工作;制订社区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使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

根据文件要求健全各类基础台账:

1、爱国卫生工作台帐,其中包含道路保洁、绿化、除四害、健康教育等内容。

2、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分组动员,到家到户,台帐齐全。

4、完善社区居民水井登记台帐,对全社区水井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入账,并定期开展消毒活动。

社区长期坚持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工作,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居民房前房后的垃圾、杂物和污水,组织人员疏通河道沟渠。同时加强居民区内家禽家畜的卫生管理,号召居民加强卫生意识,大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全社区居民的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热潮,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卫生防疫知识普遍得到提高。

社区组织居民培训健教骨干,给社区居民讲授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知识。社区把健康教育、宣传发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社区干部进行总动员,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利用广播、报刊、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搞好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性,向广大居民宣传卫生防病和个人卫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出墙报黑板报4期,张贴标语10多条,横幅20多米,宣传教育面达到97%以上,使这项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社区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做好做实,创造人人关心健康,人人促进健康的氛围,为本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更上新台阶而努力。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总结及打算篇五

以通过省级卫视县城复评为目标,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调整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积极参加县里省卫复评标准学习和健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

(二)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

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在单位院落内醒目位置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一年四期,定期更换内容。

(三)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学习和教育

针对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等人群,采取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单或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及其家属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四)积极开展职工健身活动

为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全体干部职工应积极自觉地参加各种文体健身活动,20xx年组织趣味运动会、机关运动会等体育文化活动。

(五)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无烟单位”活动,在单位禁烟区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提倡领导干部带头禁烟。组织开展禁烟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禁烟氛围,做到单位会议室、办公室等办公场所桌上无烟灰缸、地上无烟蒂,确保单位内无烟草广告。建立各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有专人具体实施控烟管理措施,按到已制定的`各种规章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确保创建无烟单位的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六)加强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做到“五有”:有健康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场所;有健康教育经费投入;有健康教育必备的硬件设备,有1名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按要求定期开展干部职工身体健康体检,并积极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创卫标准学习和健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观念。依据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强化业务指导和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

(二)全面推进,典型示范

结合单位行业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突出宣传效果,确保宣传工作整体推进。及时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形成特色,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

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着眼提高 干部职工的健康素质。充分结合本局的实际,做到卫生宣传教育与树立行业新形象相结合;卫生宣传教育与提升服务质量相结合;卫生宣传教育与改进行业作风相结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