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演讲稿三分钟(实用7篇)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实用7篇)

ID:2797018

时间:2023-09-13 05:25:00

上传者:碧墨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实用7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演讲的直观性使其与听众直接交流,极易感染和打动听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一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写的就是我的家乡——扬州。

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杭州有西湖,我们扬州有瘦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因它清瘦,秀丽,故称“瘦西湖”。瘦西湖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此时的扬州烟雨蒙蒙,杨柳依依,琼花盛开,花香扑鼻。

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逛逛吧!一进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600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此景称为“长堤春柳”,每当和煦的春风吹过,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了嫩黄色,继而吐出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风吹过,那柳丝们翩翩起舞,树影婆娑,似青烟绿袖,漫步其间,怎不令人着迷呢?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越往里走,景色越美。

要想继续欣赏美景就去扬州吧!相信你去了,你也会和我一样,说不完,看不尽。扬州,我可爱的家乡,我永远爱你。

我的家乡是扬州,扬州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扬州有美丽的公园、古老的街道,也有现代化的商城和电视塔。

风景如画的瘦西湖公园位于扬州城的西北,清清的湖水绵延数十里,直达平山堂脚下。湖边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各种鲜花竞相开放,有粉红的桃花、紫色的兰花、金黄的迎春花……非常好看。公园里建有许多小桥,有白色的玉板桥,红色的大虹桥和高高的二十四桥。其中最美的要数五亭桥了,它像一朵莲花盛开在湖面上,因此它也叫“莲花桥”。

在扬州城的东面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古街,叫东关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店里有许多工艺品和特色小吃。街边不时地能看到青砖黑瓦的盐商老宅,当我们漫步在这老街上时,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前朝。

古代的扬州留下了美,现代的扬州更美,我爱家乡——扬州!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二

俗话说“人间天堂是杭州”,而扬州则有人间圣地的美誉。前不久我有幸作为一名小记者到扬州瘦西湖参加活动,经过五个小时的“车上观光”,我们终于来到了扬州。

站在瘦西湖前,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具有古典风韵的瘦西湖大门:古色古香的木制大门,精美的雕刻,苍劲有力的题写,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随着人流涌进瘦西湖公园,沿着长堤一路观光。堤边杨柳青青,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成行,错落有致。行到长堤春柳尽处,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徐园,又来到了古今闻名的.五亭桥前。桥上有五个亭子,桥下有三大桥墩,每个桥墩下有五个桥洞,共十五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五亭桥两岸的杨柳,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绿云,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涌动。

穿过五亭桥,我们一路踏青,来到了玲珑花界。未见花容先闻花香:只见这里百花争艳,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儿,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蓝色的,各色花儿都绽开一张张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置身在花的海洋,那淡雅的花香味儿,让人如痴如醉。

尽管玲珑花界让人陶醉不已,可我们不能久留,不得不跟随导游继续前进。踏进吟雪西门,这儿游客络绎不绝,古典的楼台建筑也真是巧妙,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总显得那么精致。楼阁上垂下的一幕珠帘,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是不是有位仙女曾在这儿弹奏那天上之音?或是谁家姑娘正在帘下等待自己的知音?正在遐想着,我们来到了二十四桥。你知道二十四桥为什么叫二十四桥吗?因为它长24米,宽2。4米,共有24个台阶,24个石柱因此得名二十四桥。走在桥上,一高一低一台阶,形成了“一波三折”,真是别有风韵。

扬州可真是人间仙境啊!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三

要问中国哪一种吃食最为有名,我想扬州炒饭当仁不让。虽不敢说到了“凡有井水处便能歌柳词”的境地,有华人的地方有扬州炒饭,也一定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小时候吃的炒饭不叫扬州炒饭,只被称呼蛋炒饭。当然,扬州人做蛋炒饭还是有讲究的。即便是在贫寒的日子,蛋炒饭是稀罕物儿,家里如果做一碗到炒饭,还是要有小葱花与鸡蛋相配合。一碗米饭在铁锅里被打松,中间扒开用葱油爆锅,打进搅好的鸡蛋。待鸡蛋将熟未熟时,与米饭等拌倒一起。一碗蛋炒饭,见饭不见蛋,专门的名字是金裹银。那时候还没有精盐,碾碎的大籽盐,均匀撒一点,鲜香的美味,一年难得有一次。而老辈们口中的虾仁肉丝蛋炒饭,家里没做过,饭店里也没有吃到过。只是传说。

后来,改革开放了,扬州炒饭不知为何遍布天下。我在全国很多地方看到过扬州炒饭,也品尝过很多同名同姓不同味儿的扬州炒饭。就是在扬州,既有淮海路上的“三香碎玉”素炒饭,也有专门的扬州炒饭店。专门的店里,炒饭有好几种。相比普通的蛋炒饭,扬州炒饭中增加了虾仁肉丝、青豆胡萝卜等食材,同等分量的扬州炒饭,比蛋炒饭贵了三倍以上。因为,扬州炒饭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没有那些配料,就不能称为扬州炒饭。而如果到富春等知名饭店,一份扬州炒饭的价格,不说了。

如今,寻常人家的炒饭,不过是处理剩饭的一种方式。剁得碎碎的青菜炒饭,同样很好吃。用咸肉、香肠等物,配点花头,又是不同的花式味道。不想做菜想偷懒,弄点酱油炒饭,也是美味之一。但是,今年再一次修订的扬州炒饭标准中,一定要有海参、干贝、特等籼米饭、虾仁等物,否则不能叫扬州炒饭。我们已经很奇怪了。扬州不在海边,海参干贝等不属于扬州当地方便取用的食材,真的是扬州炒饭的必备吗?至少在这个标准出来之前,我吃过的众多扬州有名无名饭店的扬州炒饭里,没有这些配菜。

是为了给新标准造势,还是为了扬州城的两千五百年生日?扬州这一次的免费广告,可谓是用心良苦。按造新标准做好的扬州炒饭,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和谐。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还要香、润、爽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于是,一份古今中外最大份量的扬州炒饭,出笼了。它号称四吨多重,有多少厨师多少人工多少花费,加进了海参干贝等我们从来没有吃过的高档品做了一份扬州炒饭,成功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证书。

正当扬州人民欢欣鼓舞,为我们城市又有一个新的纪录!媒体爆出来的新闻,差点让我们的舌头缩不回去。瞪大的双眼闭不上。原来呀,扬州炒饭拿到吉尼斯证书后,迅速被工作人员装上垃圾车拉走了!诸位没有看错,四吨多重的炒饭送进了垃圾场?有人出来辟谣了。声称有些原料放久了时间,所以送进养殖场。人不能吃,猪可以吃,没有浪费!又说这次行动非官方所为,就是一直没有看到是哪一位商界大拿或者富豪站出来为举办者分忧!

我的上帝,这不算浪费?怪不得现在的猪肉价格节节攀高,敢情人家二师兄是这样的档次!饮食是这样的档次!多少扬州人眼巴巴地想尝一口而不得,说好了送给高校学子的承诺不过是一句空话。扬州人民情何以堪啊!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为应付危机公关花费的时间。何况,这样的公关能力,不敢恭维。

今天又看到一则消息,吉尼斯总部因为扬州炒饭记录是对粮食的浪费,取消了证书。忽然觉得大快人心。为了证书而证书,为了形式而形式,这样的努力,不讲究口味,不注重需求,暗自猜想可能还有质量问题,所以才匆匆忙忙送进垃圾场。被取消了证书,只能说活该。只是名满天下的扬州炒饭,经过如此折腾,既进不了寻常人家,小饭店又难做到合乎标准,想吃一口,真的很难。而且,本来很有人缘的一道扬州小吃,被扬州有权有势要政绩的人们生生搞臭了。太可惜。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四

扬州除了小吃出名,还有的就是瘦西湖景区了。下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瘦西湖,它,又窄又长,蜿蜒着伸向远方,宛如一条丝绸,静静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中,湖面平静得像一块翡翠。忽然,看到远处有一群鸭子像我们游来,瞧!它们的脖子是墨绿色的,身上的羽毛是黑色的,我们连忙跑过去,并友好地抛给它们一些面包,它们也争先恐后地游过来争抢食物,边吃还边“嘎嘎”地叫着,可爱极了!我们快乐地玩了一天,不亦乐乎!

虽然短短的三天扬州行结束了,但这次旅行将永远刻在我的记忆中,它将是我记忆中的珍宝! 点评:跟着小作者游扬州,尝名点、赏名景。通过对“烫干丝”的'细致描写调动了读者的味蕾;对瘦西湖的生动描绘营造美丽的画面感。虽然只介绍了两个小标题,但以点带面的让我们看到了扬州的特色。

俗话说“人间天堂是杭州”,而扬州则有人间圣地的美誉。前不久我有幸作为一名小记者到扬州瘦西湖参加活动,经过五个小时的“车上观光”,我们终于来到了扬州。

站在瘦西湖前,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具有古典风韵的瘦西湖大门:古色古香的木制大门,精美的雕刻,苍劲有力的题写,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随着人流涌进瘦西湖公园,沿着长堤一路观光。堤边杨柳青青,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成行,错落有致。行到长堤春柳尽处,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徐园,又来到了古今闻名的五亭桥前。桥上有五个亭子,桥下有三大桥墩,每个桥墩下有五个桥洞,共十五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五亭桥两岸的杨柳,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绿云,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涌动。

穿过五亭桥,我们一路踏青,来到了玲珑花界。未见花容先闻花香:只见这里百花争艳,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儿,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蓝色的,各色花儿都绽开一张张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置身在花的海洋,那淡雅的花香味儿,让人如痴如醉。

尽管玲珑花界让人陶醉不已,可我们不能久留,不得不跟随导游继续前进。踏进吟雪西门,这儿游客络绎不绝,古典的楼台建筑也真是巧妙,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总显得那么精致。楼阁上垂下的一幕珠帘,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是不是有位仙女曾在这儿弹奏那天上之音?或是谁家姑娘正在帘下等待自己的知音?正在遐想着,我们来到了二十四桥。你知道二十四桥为什么叫二十四桥吗?因为它长24米,宽2。4米,共有24个台阶,24个石柱因此得名二十四桥。走在桥上,一高一低一台阶,形成了“一波三折”,真是别有风韵。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五

今天我们一起去扬州的茱萸湾春游。我兴奋极了,穿着薄薄的校服也不觉得冷。

到了茱萸湾门口,老师介绍说,茱萸湾的前身是扬州动物园。刚踏进茱萸湾,一盆盆喇叭花便映入我们的眼帘,紫色的,黄色的……娇艳欲滴,点缀着茱萸湾的大门。远看一棵棵身材苗条的水杉树细细的,高高的,直指蓝天。“咦?!那是什么植物?”听到这唏嘘声,我也看过去, “这……可能是……是桃树吧!”我不确定地说。老师笑着说:“不是桃树,这是垂丝海棠。”我们恍然大悟。并不粗壮的枝条上挂满了粉色小铃铛似的花朵,一串串多得遮掉了稀稀拉拉的绿叶,成了很多游人拍照的背景呢!

到了海狮表演馆,我们纷纷抢着去占“黄金宝座”。海狮田田的表演精彩极了,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尤其是高难度的高空顶球,田田完成得十分完美。可是,在要退场的时候,我看到了那皮球上的斑斑血迹,那鲜血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我恨不得拿来创口贴,止住它身上那汩汩流淌的鲜血。

后来,我们还去了驯兽表演馆,刚在台阶上坐稳,一个饲养员就捧出一条大人手臂那么粗的一条大蛇来,蛇身上布满许多灰格状斑纹,蛇信子不停地一伸一缩,就像那大写的英语字母“y”。胆大的同学还去与它合影,如果换成我的话,魂儿估计都要吓飞了。

在表演馆外,我们还见到了好几条威风凛凛的东北虎。它们十分健壮,肌肉一抖一抖的。我终于听到了东北虎的叫声,那声音低沉有力。“哇!东北虎打架了!”好奇的我也跑了过去,只见一只东北虎把另一只打得趴了下去,趴下去的那只挣扎了一会儿,随即开始反扑,两个又躺在草地上撕咬起来,而另有一只则静静地卧在一边,傻看着它们,不参战,也不劝和,真是名副其实的“坐山观虎斗”呀!

今天真让我大开了眼界,只可惜我不会摄像,记录下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六

我的故乡在江苏扬州,但我从小便随父毋到烟台读书,故乡并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舅舅不止一次对我说扬州是一个笑两的地方,那儿有山,有水,风景秀拼。经不住典舅一个劲的夸赞,我真想马上飞回扬州去看一看,我的故乡到底如何美。

机会终于来了。暑假里,具舅来烟台出差,把我带回了我的故乡——扬州。一下火车,我便觉得耳目一新,山青水秀,小亭楼阁玲珑、精致。

第二天清展,我便早早地起来,推了舅典去逛扬州。我们坐车来到了扁条大运河边,河面很宽,河上船只来来往往。舅舅告诉我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我不禁肃然起敬。在厉史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我国人民从隋朝开始修建运河,以后便靠它抽送粮食和日用品,成为南北交通的动脉。如今我面对这京杭大运河,我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惫和力量。

雇了船,我们来到京杭大运河的对面。那里,有清代建造的魁楼,有秦汉年间建造的宝塔。那魁楼呈三角形,越往上越细,高达数十米。那宝塔比魁楼高一些。从秦汉年间到现在,已两千多年了,却仍然风姿不减。我和舅舅登上了魁楼的最高层。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高邮市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尽收眼底,一目了然。一条条新建的柏油公路就像一条条青色细长的带子。一辆辆大小不一、颇色各异的汽车,像一条条棱子鱼似的,在这青色的丝带上来回穿棱。

晚上,我和舅舅来到了扬州的夜市,哎呀,夜市中灯火通明,游人不减。这里的风味小吃还真不少。元宵、咸辣羊肉汤、芝麻果仁糕、水晶月饼、茶干丝饼……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不说别的,单说那元宵就有芝麻元宵、豆沙元宵、核桃杏仁元宵、果昔元宵……那咸辣羊肉汤,虽然辣得鼻尖上直胃汗,但是还会使你忍不住再吃上几口。我们从头逛到尾,耳边是小贩们响亮的吃喝声:“买汤圆啦!”“买又香又甜的芝麻果酱果仁点心楼,包买包甜呐!”吃得那些外国人,不断地用生硬的中国话夸奖到:“中国食品ok!”从夜市里出来,我的小肚皮也变成小西瓜了。

短短的两夭扬州行,真使我大开眼界,我们祖国竟有这么美的山,这么美的水。现在,我虽在异地他乡,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却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扬州演讲稿三分钟篇七

7月4日正是梅雨时节,昨天还是倾盆大雨雷电交加,今天已是万里无云,凉风拂面。早晨5:30,来自市区各小学的晚报小记者们欢聚一堂,我们要“梅雨七月下扬州”。

七月的扬州风景怡人,到处流溢出浓浓的夏,犹如画家泼墨渲染的画卷。古城扬州景点很多,又各具特色,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园亭胜,园亭以叠石胜。

在导游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个园。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与颐和园、避暑山庄和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未入院门,只见修石依门,青竹劲挺,两旁花台上石笋破土。前来个园旅游观光的人都会对它的园名感到好奇,搞不懂主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用“个”这么个量词来给园林命名?黄至筠虽为巨商,但也喜爱文化,人称主人“性爱竹”,自号“个园”,以号作为园名。

园内分峰叠石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观,过春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夏山,全是用太湖石叠成。有的如玉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是犀牛望月,憨态可掬。往远处眺,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山涧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绿影丛丛,浓荫披洒。步入曲桥,只见花红叶绿的荷塘,不时散发出阵阵清香,荷叶长得挨挨挤挤,像一把把绿伞,亭亭玉立的荷花像小姑娘羞红的脸庞,楚楚动人。几只蜻蜓在空中飞旋着,悠闲自得。

从黄石东峰步石而下,是用宣石堆起的冬景,宣石中含有石英,迎光闪闪发亮,背光皑皑露白。无论近看远观,假山似覆盖一层未消的残雪,散发着逼人的寒气。山畔池旁,冬梅点点,暗香浮动。游园一周,似走过一年四季,登峰造极的叠石艺术给人以美的意境,美的享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