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共享单车演讲稿(优质10篇)

最新共享单车演讲稿(优质10篇)

ID:2801227

时间:2023-09-13 06:54:35

上传者:飞雪 最新共享单车演讲稿(优质10篇)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

一、带头做文明骑行的倡导者。倡导“绿色出行、文明骑行”理念,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人,将文明风尚传播到园区每个角落。

二、带头做文明骑行的践行者。带头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机动车道骑行、不随意停放;带头遵守租车规定和停放规定,按要求停放在规范的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带头爱护共享单车,不损坏遗失,不恶意破坏,维护车辆整洁、完好。

三、带头做文明骑行的守护者。积极参与临空园区“文明骑行益小时”志愿行动,加入文明骑行宣传服务队,见到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自觉扶起并停放好,及时劝阻肆意违规停放等不良行为;举报故意破坏行为,参与“随手拍”,通过临空微信公众号曝光不文明使用行为,维护共享单车正常使用和规范停放。

让我们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为园区共享单车治理增添一份力量,为长宁“双创双复”工作添砖加瓦,同心共铸文明城区,全心呵护美丽家园!

 xxxx

20xx年2月8日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

共享,在为人们带来了快捷、便利的同时,亦浮现出了诸多棘手的麻烦和问题。

号称“解决回家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已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投放、使用。人们从投放初的“为之惊叹”变成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共享单车已经在全国引领起了一股“绿色低碳,环保出行”的热潮,让它成为了新一届的“网红”。它在勾起人们“单车情怀”的同时,又运用了“扫码记时、线上付费”的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智能、快捷便利的服务,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可谓“两全其美”。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民众对“共享”的理解并不透彻。“破坏二维码”,“将单车刷上油漆,并带回自家”的新闻屡见不鲜。有些民众“财产私有及财产共有”并不予理解和支持。很多人都肆意琼夺、毁坏属于全社会的“共享”资源。所以说,“共享”资源考验了公民的素质和“共享等于资源共同分享、共同承担”的思想灌输、形成。

1、民众随意停放。

2、商家不及时增派人员进行指导、管理。

3、政府没有相应的政策来控制、管理、约束“共享资源”。

对政府来说,“共享资源”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对“共享资源”进行管制,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法与条例,严厉打击、改造不合格、不规范商家;对良好、有发展前景的商家予以资金奖励来鼓动商家的信心、创造潜力,为民众提供更优质、便利的服务和资源。亦可对新的“共享”商家进行资金补贴、及时鼓励,培养“共享时代”的新“共享资源”,创造一个平台,为“共享”商家提供与众多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彼此在互相学习中互相成长,让“共享”商家学会如何经济、合理地投放资源,不浪费资源;并给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合理的“共享”观念;带动起民众、社会的积极性,成为“共享”资源的一个坚强后盾和成长环境,也为一些企业提供新颖、经济的计划灵感,共同,与民众、与政府互利互惠,共同成长,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经验,去促进更好发展。这对商家、政府和民众三方都是一个挑战同时亦是一个宝库!

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它有着政府的帮助,民众的期盼,商家的努力合为一体的“新社会”,它使这三方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吸取经验与教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这个“共享时代”有着科学技术的累累硕果,所以说“共享时代”亦代表着中国科技的进步!

“共享”是共同分享、共同承担的体现。资源,并不等于全部皆可共享。“共享时代”,是传统产业为了适应时代的进迁而进行“萃其精华,易其根本”的改变,它只能让自身实力强硬和适应能力强的人(商家)留下,因为市场上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无比残酷,只有挺过了这一关,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现在的“共享”只是一个雏形,它会在时代的更替中一代一代改变,一点一点进步。那个成熟、普遍的“共享时代”还很遥远,让我们为它而努力,加油!一起成长!

共享时代,我们在行动!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

如今,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能看见“共享”这两个字,“共享”已然成为了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都说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完美的,那么共享时代是否有利有弊呢?答案是显然是肯定的。

记得在上半年,我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二十岁出头的男子与同伴一同把十辆用铁链拴在一起的共享单车扔入小河中,扔完之后还一阵狂笑。试问,这样的人最后会受到惩罚吗?希望是有的。因为像这种浪费共享资源的人如果不去惩罚而光靠指责和吐槽估计以后他们会更猖狂的吧!

除此之外还有这么几种人,他们有的将社会资源占为己有私自加锁、有的乱停乱放故意损坏、更有甚者纂改车上二维码,如果每个人都变成这样,不去爱护的话,那么共享资源会慢慢的流失甚至不复存在。共享资源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各种便利、改变了人们生活理念以及环保的同时也让人们养成了一种习惯——丢三落四。似乎在每个场合,比如应聘、毕业考等都会碰到忘带证件之类的情况,可能在他们眼中,所有事物都能共享,从而出门就变的很随意,只带上必不可少的手机和钥匙,这也是共享带来的不利影响吧!

凡事有利必有弊,首先在这个共享时代希望我们能正确利用身边的共享资源,其次希望能发挥出它们的极致,让利大于弊,最后希望能把弊缩小缩小再缩小,最终变为“零”。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四

春暖花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共享单车出行。作为一种新型的代步工具,共享单车正慢慢改变着唐山市民的生活。然而,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如禁行路段任意骑行、马路变成停车场、车身伤痕累累等,不仅扰乱了城市秩序,抹黑了城市形象,也危及每个人的出行安全。

一、从自己做起,争当“文明骑行(停放)”的践行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上高速(高架)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走不占机动车道,文明礼让行人;提高安全意识,不戴耳机、脱离车把、嬉闹追逐、赌气赶超、酒后骑车;未满12周岁不骑车上路;遵守社会公德,骑行结束后不乱停乱放,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不将共享单车停放在小区、办公楼等封闭区域,不把共享单车据为己有。

二、从身边传递,争当“文明骑行(停放)”的宣传员。珍惜自己的文明骑行信用记录,用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宣传共享文明理念以及文明骑行、有序停放的重要意义,以点滴力量助力城市秩序,用社会合力促进城市的文明与进步,把文明风尚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三、从说“不”开始,争做“文明骑行(停放)”的监督员。监督举报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行为,提醒人们爱护公共设施,见到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自觉扶起并停放好,及时劝阻、制止破坏共享单车的不良行为,并大胆举报故意破坏行为。同时,主动提醒那些不符合骑行条件的朋友不要骑行共享单车,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共享单车,更应共享文明。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全心守护美丽凤凰城,同心共铸文明城市,让“骑行”更酷、更美、更安全!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五

共享单车越来越热,除了最早的摩拜与ofo,后来的小鸣、小蓝,最近又有一家宣称融资一个亿的优拜单车进入市场,许多专家都开始分析共享单车将会是继网约车之后的又一大创投蓝海。

虽然自行车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也只有在高度互联网化、信息化的今天,才有可能在共享经济市场中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找车、移动支付的成熟——用车、大数据的增值——布点以及最终资本市场的规范——巨额投资,这些才是当前共享单车越来越红火的重要基础。

而最近各种个媒体头条中,都不断报道了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所遭遇了各种由于社会公德所带来的种种破坏的考验,让人开始担心,扛过了技术、熬过了政策、解决了推广、获得了用户,拿到了资金、铺开了市场,这么多不容易地努力之下,可别最后在社会公德的欠缺方面让共享单车最终遭遇滑铁卢!

一、像一些共享单车车身上的识别二维码、编号被抠掉、被破坏、或者被喷漆,导致用户无法使用,车身在街头常常还会遭遇一些导致无法使用的非正常损坏,非盗窃性破坏。而稍微分析一下,做这些破坏行为的人,除了极个别纯粹无聊、情绪渲泄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些受共享单车而影响了原有市场业务的经营者,比如城市自行车出租、廉价自行车销售、黑车摩的拉客等等。实际上在历史上所有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出现新行业替换老行业,并在短期内受到老行业从业者的敌视并破坏的情况,实在普遍又频繁。早些年有电脑游戏房去剪网吧的网线,最近有出租车司机围攻滴滴等,大多都是因此。

二、更看到有的共享单车被人有意搬进家中、单位里,又或者虽然放在街头却再加上一把锁,以达到限制或不让他人使用,最后只能让自己使用的目的。这些做法看似挺有思路、把共享单车的规则研究得挺透,其实不过是以往将饭店的餐具偷带回家,将商场里的免费公共设施私自搬走的一种新型变种。所以其本质就是一种盗窃。上海有一男子将摩拜单车搬回家里,强行锯开车锁,最终被警方查获并判以罚款与刑拘。

三、有些单车停放过于密集的区域,会被附近单位的保安或其它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随意推倒、乱堆、甚至做出一些破坏的举动。其实,这种行为与当下一些临街单位擅自划分汽车停车位、恶意侵占城市公共停车位,并对正常停放的汽车恶意划车身、戳车胎等行业同属一类。城市管理部门有权也有必要对于这类行为作出反应。正常停放单车的权利更应受到保护。

所以,关于共享单车在实际使用中,所出现的种种之怪现象,无一不是由于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妒忌、侥幸等这些缺点的一一折射。它既需要新兴的共享单车经营者研究更好的技术措施与应对机制,更期待着社会法制管理规范的有效执行,以及民众的基本道德水准的普遍提高。

其实这一点还是应该很乐观的啊!过去,我们常常会听出租车司机抱怨过,有的乘客会以临时下车拿个东西、回去找人借个钱等理由溜之大吉以及骗逃车费。而网络约车兴起后,几乎所有的乘客到达目的地后,都是潇洒地一声再见就离开,却没有司机担心收不到钱。这里更多的是移动支付技术与网络信用体系的双重保障,让更多的乘客进入到了高信用用户阶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越来越普遍于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能够帮助我们的社会公德水准再上一层楼。

社会,毕竟总是不断进步的嘛!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单车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针对部分人对这种关系的破坏,我们不应退缩于一块称为“国民素质不高,我们玩不起”的龟壳里。切忌因噎废食,相反,我们更应该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拒绝自我否定,拒绝认为国民素质太低的陈旧观点。

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刚诞生的生命,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期待和祝愿,若仅仅因为人们对它的伤害便干脆抹杀新事物,岂不是更大的伤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丝苦痛都不会产生的,阵痛让母亲痛苦,但不能扼杀新事物出生带来的欣喜、改变,乃至革新,真正让新生命成长的是遭遇伤害、痊愈,消灭伤害,而非母亲的自我否定和对新生事物的扼杀。

我们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因为它客观上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促进着人们的进步,要看到的不该是有一帮人破坏规则,不守秩序;而应着眼于在这么几十上百万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坏着整体形象。我们相信共享单车,也是因为国民素质是在稳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质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礼明让已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奉行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也有资格去接受这样一种经济形式。故步自封,不知实际变化的断言是武断、狭隘、缺乏价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诚然,方今中国确实有一些水面有污浊,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自我封闭,放弃从新事物变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结果是会且只可能是越来越坏的。现如今一部分人素质不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够格。一棒子抡死了所有人,那谁又知道断言人所期待的“现在”之后的哪一分哪一秒该是我们玩得起共享单车及其类似共享经济的时候呢?人总是带着原始破坏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临终一句:“人们,我爱你们,可你要警惕”,让人们小心,但是我却认为应该“人们,你要警惕,可我爱你们”。局限于阴暗的树木必将枯将朽,只有把阴影甩在背后,面对阳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我们需要政府及有关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监督,也需要个人坚守底线。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绝固守是拒绝自我否定。

近日,天津海光寺南京路口处,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几种品牌的数百辆共享单车堆积成两座“小山”,不少单车的车把、车篮等零件散落在周围地上,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只是,该打板子的对象,到底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对自身资源的管理? 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共享单车作为企业自身的资源,是需要善加管理的。纵然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标榜的企业,其技术与手段也是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否则要在所谓的公共便利中谋求自身的价值与利益,便是一种滑稽的幻想。

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就如同当年的流动小贩一般,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便遭遇了各种管理的困境。比如车辆被恶意损坏,车身上的二维码被贴上了牛皮癣广告,而此前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城管干脆一次性收缴了数百辆共享单车,理由是“非法占道经营”。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企业认为,只要将单车投放到市场,就达到了共享的目的;消费者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有辆单车骑就可以了,至于下一个人如何使用并不重要;政府认为,只要把乱占道的单车收缴起来,就实现了城市管理。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共享经济吗?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反思,难道不是为了让共享经济有一个良性的土壤环境吗?我们共享的到底是那辆街头的单车,还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够根本性重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维,一种企业、个体、政府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思维? 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投放到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要用主流方式推广良好的出行方式,实现健康运营;社会也要积极参与,诸如以社会信用积分的方式鼓励自觉维护秩序者。今天为共享单车花些工夫,将来才能让更多共享经济产品顺利落地。

让公德成就善行——关于共享单车的道德思考

2017年天津市共享单车的迅速蹿红令共享经济再次火了一把。五颜六色、样式新颖的共享单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随借随还、收费低廉、使用方便,共享单车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人们出行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而且凭借低碳环保成为绿色出行首选,有助于缓解机动车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各种各样人为造成、令人头痛的问题也随即出现,私自上锁、恶意损坏、随便丢弃、占为己有——触手可及的便利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无奈。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许多配套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城市规划建设还有不少亟待完善之处,可以理解。但是,一些人为了将单车占为已用甚至已有,将二维码破坏,甚至将单车私藏某处,擅自上锁,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暴露出人性中的道德污点,令人齿寒。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特色和亮点在于对商品和服务的“共享使用”而不是“私自占有”,通过物尽其用,大大减少商品产量和服务所需的能源需求,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最大化降低单位能耗,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共享单车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当前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下,相关领域仍缺乏相关法规有效监管,共享单车的舒畅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公民个人道德规范的约束。试想如果将破坏二维码、私藏单车定为违法行为并加以严惩,或许上述人群就不会如此胆大妄为。但如此一来,又徒增了不少社会管理成本,共享经济其本来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由此想到,环境保护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当更多人“共享使用”而非“独自占有”,环境资源往往能够发挥更大、更好的规模效益。但不可避免地,实践中总有不少想“独自占有”者。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做到资源有偿使用,严惩环境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在部分缺乏法规有效监管的公共资源领域中,让人们更加自律,学会自觉与他人共享资源。

毫无疑问,共享经济已具备了发展所需的资本及模式,唯独欠缺的是,公众普遍应有的共享精神。诚然,涂改二维码、私藏单车者毕竟是少数。但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任其泛滥,一件方便你我的好事就此搁浅的话,岂不可惜!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为了城市更加文明和美好,让我们共同谴责那些自私与贪婪的行为,让它们成为过街老鼠,无处可藏!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六

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就在前几个月,大街上,小巷里,随处可见一样新的东西——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考验了我们新旧上海人的素质。

首先,找到一个共享单车。拿出手机,打开共享单车独有的软件。扫描座位后面的二维码,就弹出了一个需要支付1元钱的窗口。支付完毕后,就会告诉你后面的轮子上的锁的密码。输入密码后,就可以骑行这辆共享单车一个小时了。

共享单车虽然很方便,但是还是有些人丢了自己的脸,非要去破坏这样东西。

有的随随便便就把共享单车骑进了小区,就算门上贴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小区”也照做不误;有的不仅把共享单车骑进了小区,还把二维码涂掉,把锁换成自家的u型锁,把共享单车当做私家自行车;有的人甚至还把共享单车的座椅啊、轮子啊给拆下来,真是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最令人发指的是,有的人居然在网上直播把共享单车扔进河里的视频,从而取得更多的“粉丝”!

有一天,我和朋友结伴而行,一起回家,快到小区门口了,突然看到一名跟我们差不多的小学生在随便乱弄共享单车座位后面的锁。不到五分钟,那个锁就开了,那个小学生一下子就坐上了车,歪歪扭扭地骑走了。我们小区门口有一条很宽的马路,平均车辆量非常大。那个小学生在过马路的时候,并没有下车推着走。绿灯了,他猛地就往对面冲。这时,一辆车正好要右转,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红灯是可以右转的。小学生差点就被撞到了,吓得他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交通法规有“12周岁以下儿童禁止骑自行车”,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别一不小心就“交待”在马路上了。

共享单车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考验了我们的素质,有的时候,也许会因为我们一时的冲动,就面临到了各种危险。所以,请做好自己,“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吗。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七

暑假里的一天,我去了趟首都北京,第一次见到了共享单车,便缠着妈妈想骑一骑。

妈妈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又实在拗不过我,没办法,只好帮我租了一辆,打开了锁。看到妈妈打开锁,我立刻抢过来,像一匹野马一样飞向公园。

到了公园,发现妈妈也在后面跟了过来,我就骑着车四处乱窜,还时不时来一个漂移,就在玩最后一个漂移的时候,车子到了水池旁边一个大石头旁,只听见“扑通”的声音,我和共享单车一起落入水中,还好我会游泳,但是自行车却不知怎样了。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自行车给捞了上来。发现没什么大事,我这才放了心。不过妈妈可没那么放心,立马把我送回酒店,让我换了套干衣服。

我还不死心,趁午休时间,拿着妈妈的手机,再一次偷偷地去了共享单车那里,站在那蠢蠢欲动,经过一番心理挣扎,我又打开了一辆共享单车,我在骑的过程中,思索着共享单车的闸为什么不灵了,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向门骑去,我一捏闸,来了一个前空翻飞了一圈,然后摔在了地上,眼前一黑,很快什么都不知道了,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我躺在床上,手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

这就是我第一次共享单车的经历,现在想想还是痛。以后再骑车可不能光顾追求刺激,忽视安全,否则,就会像今天一样自食其果了!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八

覆盖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建、武汉等地区的高校。

车辆特点:小黄车。

如何收费:注册押金:99元,以小时为单位,对于非在校学生和教师,是每小时1元,而在校学生和教师是每小时0.5元,一般骑车一分钟只需一分钱,一公里只需四分钱,累加计算一次行程,二元封顶。

如何使用:用户只需在微信服务号或 app 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用车,随取随用,随时随地,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到 ofo 共享平台,获得终身免费使用权。

2 共享单车app2 小鸣单车

覆盖城市:上海,广州。

车辆特点:车身为“全蓝色”,搭载有智能锁与gps模块;采用了轻便耐用的注塑一体胎,舒适可调节的座椅,同时增加了前车车框和手机架,整体车身非常轻便。

如何收费:注册验证,然后上交199的押金。采用分时租赁模式,每半小时收费从0.1元到1元不同。用车费的起价是1元,如果用户邀请的好友越多,就可以得到更低的收费。

如何使用:在app上预约单车,预约后单车将会被保留15分钟;锁车需要打开app点击结束用车,但是办完事需要继续用车的用户,可以不点击结束就把车锁上,稍后继续使用。

3 共享单车app3 骑呗单车qibei

覆盖城市:杭州。

车辆特点:“湖蓝色”车身,防爆轮胎,无链条的轴转动及全铝不锈钢车身。

如何收费:首次使用用户需要支付 600 元的押金,如果用户的芝麻信用分高于 750 分,就可以免押金使用。

如何使用:用户下载“骑呗单车”应用后,就能在应用上看到附近可租车辆位置,通过扫码解锁单车。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九

当习习秋风将天空吹得清澈透蓝,当望穿秋水的归雁一路向南飞去,当公园里的梧桐悄然卸下它们金黄的桂冠,时至深秋。秋夜的上海街头,夜色衬得这个世界更加清幽,我们——街头的共享单车们,因为被工人们层层叠叠地摞在一起、相互碰撞而疼痛,正无助而又无声地哭泣。

记得我们刚刚出现在上海的时候,正是春天。初春的上海,绿意盎然。那时意气风发的我们,穿黄着绿,橙蓝相交。霎时间,街头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孩子们上学骑着我们,上班族们赶去地铁骑着我们,连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也学会了“咔哒”一声扫码出行。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万万没有想到,曾经在上海街头叱咤风云的我们,会那么早地迎来寒风。

小伙伴们渐渐地开始受伤,有的,被拔下坐垫、偷去后轮;有的,扫码区被涂成漆黑一片;有的,被藏在阴暗的草丛里、自家的楼道上;甚至,有几位小伙伴被悲惨地丢进了河里。那个时候,我们还能互相安慰,我们的队伍非常庞大,还经得起这些损伤。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听到小伙伴们小声地啜泣。

可现在,怎么一转眼就“风萧萧兮易水寒”了呢?曾经,我们英姿飒爽地整齐排列在小区、地铁、学校附近的“一米线”内,等待人们的眷顾。可如今,我们已杂乱无章地挤满了人们出行的人行道,有的时候真的会绊倒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绊着的是急着赶路的上班族,他们真的会踹我们一脚。

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你知道吗?节假日的共青森林公园门口,因为我们的数量实在太多了,管理员叔叔实在没办法放得下我们,就把我们一辆辆地叠在一起,你压着我,我压着你。那一刻,我们好闷啊!特别是到了晚上,“秋分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看着扭曲痛苦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哭成一片。

那些设计我们、制造我们、使用我们、管理我们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算一算上海街头可以容纳我们的数量,让我们适应城市的需要。请对我们温柔一些,不要拔下我们的头发、折断我们的身体,藏起我们却又扔到河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共享时代,能否为我们这群方便出行的小卫士们创造一个和上海共同发展的机会?我们期待着来年,能够“桃花依旧笑春风”。

共享单车演讲稿篇十

在两年前,地铁站的门口出现了一批批白绿色的自行车。一开始,我不知道这些自行车有什么特别,还以为这是新一代的公共自行车。但到了一年前,越来越多的人骑着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在马路上骑行,好多都是同一个品牌的。知识甚浅的我上网查了查,才知道这些自行车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享单车。

我在网上查了它们的名称后还顺便查了下使用方法,因为我想亲自体验一番。

我拿着妈妈的手机,跑到小区门口的一辆共享单车前开始尝试。

我用妈妈的手机下载了一个app,用里面的扫描器对着共享单车的二维码扫描,不一会儿,屏幕上就告诉我了这辆车锁的密码。

我照着手机上的密码小心翼翼地扭转锁上面的齿轮,齿轮发出的“咔咔”声把我吓得一惊一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使用,生怕把它给弄坏了。

到最后一个数字了,可是关键时刻总会掉链子,最后一位密码怎么也转不动,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要面子的我怕被别人嘲笑,尽管知道扭不过去但还是努力尝试,不停地拼命地转动齿轮。齿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把我的手磨得通红,我甩甩手减轻疼痛,但我为了不丢脸还是咬着牙继续转动。

路过的一个大哥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把齿轮往回转一圈再转回来,密码解锁成功了,自行车被打开了,我第一次使用共享单车的尴尬也这样被化解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