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奥巴马演讲中文稿(通用7篇)

2023年奥巴马演讲中文稿(通用7篇)

ID:2805293

时间:2023-09-13 08:54:10

上传者:雨中梧 2023年奥巴马演讲中文稿(通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一

一是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20xx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398元,比上年提高13.1%,城市低保对象47.5万人,其中有残疾人3.54万人,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264.75元;全省农村低保平均年保障标准为2125元,比上年提高15.4%,保障对象416.8万人,其中有残疾人30.27万人,年人均综合补助水平达到1150.63元。继续实施粮食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省纳入粮食救助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74.93万人,根据对象困难程度,分别按30斤、60斤和90斤标准发放救助粮,全年共发放救助粮4881.48万斤。

二是进一步落实对城乡残疾低保对象的分类施保措施。积极推进“分类救助”,城市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在原享受低保金的基础上增发10—30%的低保金;农村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每年按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20%的比例增发补助金。对家庭经济状况整体不符合申请资格条件,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150%以内的,其家庭中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可分户独立提出申请。

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救助范围。一些地方因地制宜资助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重残重病人员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加发救助金。20xx年,全省共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477.9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

此外,20xx年全省共对7.9万人次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城乡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的生活困难。

二、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认真开展残疾人救治救助

一是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指导各地做好儿童福利机构项目编制和落实土地、项目立项、配套资金等工作,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1亿元资助我省23个儿童福利机构建设。

二是认真组织实施残疾儿童手术康复项目。组织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继续开展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为1500名贫困家庭疝气儿童实施康复手术。

三是做好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救助工作。安排400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家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救助康复和假肢安装,组织52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到国家康复医院接受免费手术矫治。

四是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下拨510万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建设、购置救护车、开展贫困重度精神病人救助等工作。今年全省11家精神病人福利机构门诊共诊治病人25000人次,收治入院治疗病人5000人次。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优待抚恤政策,保障残疾军人的合法权益

一是及时出台文件,下拨抚恤补助资金。我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黔民发[20xx]38号)文件,提标后,因战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最高达到52360元/年,最低5820元/年。提标幅度平均达到15%-20%。20xx年共下拨抚恤补助资金10.3亿元。其中中央抚恤补助经费96901.5万元,省级配套经费6151.5万元。

二是做好伤残评定工作。及时审核退役军人、公务员及参公人员、行政编制人民警察等人员的伤残评定材料,并组织医疗卫生专家小组进行残情鉴定,20xx年组织伤残鉴定3期290余人,为300余名办理了评残手续和重新登记。按民政部要求,为1.1万余名残疾军人换发了《军人残疾证》。

三是全面推行新型优抚医疗保障制度。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组织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无自付能力的残疾军人,帮助其参保,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按照户籍类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残疾军人参保后住院享受医疗补助。与省卫计委沟通,对优抚对象就医实行“六优先”。20xx年共投入资金900万元为3000余名残疾军人开展巡诊,为1000余名残疾军人配置辅助器具。

此外,我厅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下发20xx年度计划移交残疾士兵和军队院校残疾学员名单的通知》要求,接收6名一至四级残疾士兵,并及时拨付建房中央补助经费每人10万元。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厅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包括困难残疾人在内的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复员退伍军人困难帮扶工作的十条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xx〕43号)等各项优抚政策,切实维护残疾军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继续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贫困家庭功能障碍患者救助康复和假肢安装,切实保障和维护贫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二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柳贯诗文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历代经典家谱中都收录了,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它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家族争光。

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 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和文物秘密保存下来。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将近40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出面反对。错误观念延续是最具危险性的,我们要让大家对家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支持全国如火如荼的重修家谱活动。

最近10多年中,中华大地出现了一股重修家谱的热潮,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拨乱反正”,先是海外到海内,由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家谱整理出版接二连三,家谱研究书籍层出不穷,各地宗亲活动不计其数。

作为炎黄子孙要慎终追远,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依然雄风犹在,近百年中,虽遭外侵内乱,曾经千疮百孔,但最近数十年来,中华文化正在前所未有的恢复和重建,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拉帮结派”、过度浪费、重男轻女等封建陋习,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保护国粹,又要舍弃糟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家谱也是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亲疏远近。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史记和文化典籍,那么国家的发展进程肯定不会有这么快。国家尚且需要有传承载体,家族同样需要。

因此,我们不仅修家谱,而且还要定家规和族训,以此来规范我们的人生、教育我们的后人。以使我们的家族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

我们邓氏宗亲与有关人士也会定期筹办家族聚会以及纪念性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修家谱和相关活动使家族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使我们紧密的抱在一起,即使远在海角天涯的族人也感觉到强大的后盾。真正做到每个人以家族为荣,家族以每个人而自豪。

小家安,国家强。

祝巨龙腾飞、国富民强、合家团圆、普天同庆!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三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柳贯诗文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历代经典家谱中都收录了,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它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家族争光。

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 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和文物秘密保存下来。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将近40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出面反对。错误观念延续是最具危险性的,我们要让大家对家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支持全国如火如荼的重修家谱活动。

最近10多年中,中华大地出现了一股重修家谱的热潮,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拨乱反正”,先是海外到海内,由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家谱整理出版接二连三,家谱研究书籍层出不穷,各地宗亲活动不计其数。

作为炎黄子孙要慎终追远,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依然雄风犹在,近百年中,虽遭外侵内乱,曾经千疮百孔,但最近数十年来,中华文化正在前所未有的恢复和重建,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拉帮结派”、过度浪费、重男轻女等封建陋习,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保护国粹,又要舍弃糟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家谱也是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亲疏远近。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史记和文化典籍,那么国家的发展进程肯定不会有这么快。国家尚且需要有传承载体,家族同样需要。

因此,我们不仅修家谱,而且还要定家规和族训,以此来规范我们的人生、教育我们的后人。以使我们的家族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

我们邓氏宗亲与有关人士也会定期筹办家族聚会以及纪念性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修家谱和相关活动使家族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使我们紧密的抱在一起,即使远在海角天涯的族人也感觉到强大的后盾。真正做到每个人以家族为荣,家族以每个人而自豪。

小家安,国家强。

祝巨龙腾飞、国富民强、合家团圆、普天同庆!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四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及区残联的指导下,通过各村及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围绕20xx年度工作重点,开拓创新,广泛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努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组织建设

1、5名优秀残疾人进入“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并上报区级库。

2、按照区残联的部署,对持证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制定个性化服务164例,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各项服务。

(二)、教育就业

1、多渠道安置62名残疾人就业和扶残助学17人。

2、为70户困难残疾人发放专项补助,每户50元/月。

3、新核发《残疾人证》25本。

4、为1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发放扶持金500元每户。

5、配合教育部门让32名残疾人家庭子女或残疾学生享受“二免一补”。

6、配合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改造以及紧急救助。新增残疾人低保户23户,为1户贫困残疾人补助建房,面积40平方米,12户困难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紧急救助,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宣传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2、为残疾人提供《中国残疾人》和《三月风》等读物。

(四)、维权工作

1、开展“温暖万家行”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88户。

2、及时排查残疾人非正常上访,做到了无一例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五)、康复工作

1、为1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行复明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2、资助124户贫困残疾人子女参加城乡基本医疗,资助2户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2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治疗。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为残疾人制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不够规范,主要原因是对残疾人自身的潜力没有完全挖掘,造成方案有点脱离实际。

2、各村残疾人工作进展不平衡,其主要原因是个别村重视不够,文件档案资料不齐,上报材料不及时。

3、部分残疾人维权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是对残疾人法律、法规宣传不够,以及残疾人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1、继续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的愿望和需求,个性化服务方案才不会脱离实际。

2、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心。

3、继续加大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条例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五

今天在这个《严氏宗祠》庄严的殿堂里,严氏宗族各地的代表们欢聚一堂,举行已仃止六十多年后,首次庄严而隆重的祭祀祖先仪式。这是我们宗族所有族人始终集聚在心中,压抑了数十个春夏秋冬的情感和心愿的实现。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这是自然界本性所在,是真情的复苏,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游子总有思乡情。”参天大树叶落归根,万里长流总有源头,人是万物之灵怎能无祖?怎能忘祖忘宗?所以为响应族众的意愿,族中组织迁居咸丰、来风的严氏族人丙戌冬至祭祖大典。

今天是个好日子,古话说:“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升,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过了“冬至”春天已经不远了。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个日子来祭祀我族的历代祖先,既按古制也取其万物萌发,兴兴向荣之意。

今天参祭的有来凤县严氏宗亲祭祖团、咸丰县白果坝严氏宗亲祭祖团、清坪镇严氏宗亲祭祖团、忠塘严氏宗亲祭祖团、落马滩严氏宗亲祭祖团,三角庄严氏宗亲祭祖团、屯浦坝严氏宗亲祭祖团,大水坪严氏宗亲祭祖团,高乐山镇严氏宗亲祭祖团。还有珍贵的宾客;贵州印江祖籍地严氏宗亲代表团,建始县、利川市、重庆市的严氏宗亲代表,还有政府部门领导,他们是县委宣传部罗学习副部长、县文物管理所肖敏所长、乡政府的领导等和来宾及邻近乡里的其它姓氏的客人共约1000 人。对各位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地欢迎!

今天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祭祖活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文明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祭祀祖先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既要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精髓,更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使这一古老的缅怀祖先的典礼,符合时代的气息,适应历史的进步。今天在这里欢聚的族人中,除了男性宗亲外,还有很多严氏家族的女性传人,还有为我们家族传承后代,兴旺繁荣,含辛茹苦,作出不朽贡献的各代母亲们,她们是我们家族中的一员,她们理所当然的站在祖先面前,以古老的方式献上一柱青香,来表示自己的一片虔诚之心,这就是历史进步的体现,这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是不可能想象的。先辈们一定能理解我们的革新举措,支持这个创举。人类怎能忘记自己的母亲呢!

今天的祭祖典礼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活动,我们既按古制以古典的祭祀形式缅怀先贤,但我们更重视以这个活动为载体,激励族人求生存,谋发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继承祖德,发扬传统,实现强国富民之梦,再展宏图。所以祭祖活动的筹备组为今天参祭的族众推荐了一些资料,从各个侧面粗略地反映了家族的一些可供借鉴的事例,给大家一个启迪和提示。祭祀祖先,祈求庇佑,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我们这些后裔子孙,要借鉴先辈为宗族的繁荣昌盛,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财富。就是要象我族严一福、严明举、严舒田、严天红等等族人,敢想、敢为,不怕挫折,有理想、有追求创造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做出了榜样,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今天的祭祀活动又是我族一次敦宗睦族,创建和谐社会的动员。首先我们要对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贵州祖籍地严氏宗亲代表团,各地严氏宗亲代表和贵宾表示最热诚的欢迎和感谢!他们不顾路途遥远,天寒地冻来到这个边远的地方,和我们一道祭祀祖先,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舞,是血肉脉相连,手足同心的同根深情让我们能聚会在一起。是这种亲情使我们分布在各地的宗亲今天有这么热烈的聚会,让我们相识,让我们相互了解,让我们相互扶持帮助。在这喜逢盛世,国家强盛,泽被亿万人民的大好环境下,要作到族内团结,乡里和睦,以“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指导,把我们这个宗族溶入到中华民族和谐的大家庭中,富国兴邦,再展宏图。在向族众展示的资料中就有孝敬尊长和睦邻里家庭和谐的典范,我们在族中就是要提倡互谅互让,求同存异,孝敬尊长,爱护幼小,相邦相衬,共奔康庄大道。我们反对为一点小事,互起争端,反对虐待父母、儿童、妇女。只要不悖大节,家族、邻里要相互妥协,相互忍让,相互邦衬。在法治社会里,实在无法认同的事可以求助族人的调解和法律帮助,切不可互动干戈,血肉相残讲话。一个人一个宗族,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中,才有可能发展、壮大,才有可能走上富裕之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今天这样的好政策,好政府,好环境,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这一大族人能欢聚一堂吗!所以我们的族务活动,一定要坚持一个大原则,要在国家法律的范畴内开展正常的活动,不能搞房头,立山头,要响应党和政府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族内团结,邻里和睦,奋发致富,兴旺繁荣。

强国,富民,发家,创业,都离不开人才,我们一定要牢记祖先“育人为本”的教导,要不惜代价,培育族中人才。在这个祭典中我们介绍了家族育人的一些资料,许多族人为国家,为家族培养了一大批姣姣者,为国、为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培育人才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的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六

大家好!我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埋葬了队长之后,他们便扛着箱子上路了。道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小了,但他们仍然鼓着劲往前走着。

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那个朋友却说:“我一无所知啊!”于是,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一堆无用的木头!

就这么个故事,看起来,队长给他们的只是一箱无用的木头。其实,他却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生命。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是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所以人不能像其它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人的行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奋斗的目标。

在座的各位都是文科班的学生。我们大学生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材。让我们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吧!谢谢大家。

奥巴马演讲中文稿篇七

大家好。我叫李晓凤,来自运营公司盐锅峡运行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生命的尊严!

2008年5月12日,当时钟像平时一样走过14点28分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美丽的汶川、我们血肉相连的家园、无数个像你我一样拥有妻儿老小父母兄弟的鲜活的生命,会在短短的几十秒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变成瓦砾、变成废墟、变成让所有中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伤痛!在那深深的地下,该有多少未了的心愿、多少没有表达的爱恋、多少没有写完的作业、多少还没有来得及长大的梦想啊!!

生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用一种极端的惨烈和震撼强调了他的珍贵。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生命的尊严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和微弱,如同一只只小小的蚂蚁一样被轻而易举地捻得粉碎!于是,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撑起了生的希望,老师用双臂和死神完成了最后的较量,丈夫用绳索将妻子的一生一世与自己紧紧相连...一幕幕废墟下的生离死别将我们的心一次次击痛,一时间,对生命的拯救和呼喊成为我们最竭力的付出和最真切的声音,每当能多救出哪怕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生命,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感动,都足以让我们无法自己热泪盈眶!

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的力量,对于生命,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珍惜、再珍惜!然而,我们可曾知道,每年、每月、每天,甚至就在我们聆听的此刻,一些同样鲜活的生命却因为人为的疏忽而痛苦的结束。违反规程,人身伤害;无视安规,高空坠落;麻痹大意,触电死亡。全国每年因各种事故导致死亡的多达十几万人!十几万活生生的人啊,比地震还要惨烈!比天灾还要可怕!却仅仅是因为安全意识淡薄,却仅仅是因为一时一刻的无知的侥幸!

今年的5月4日,集团公司某发电公司运行部,进行机组a级检修,运行人员在执行停电的电气操作票过程中,由于操作人跳过了操作票中“母线验电、无电、放电”的关键步骤,并将接地线误挂在母线开关的带电侧,造成带电挂接地线,设备跳闸,两人被电弧烧伤;5月1日,集团公司某热电厂检修人员,在就地打开除尘器操作箱观察接触器情况时,右手碰到操作箱内脱落的一根带电线头,由于没有穿绝缘鞋,又站在了积水的地面上,当场触电死亡,年仅35岁!

35岁啊!该是怎样的大好年华!该是怎样的锦绣人生!该是怎样背负着孩子的依恋、爱人的嘱托、父母的期望啊!假如,他能严格按照安规的要求去做;假如,他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假如,他能不怕麻烦穿上那双普通的绝缘鞋,今天,他也许正在和我们一样,为灾区捐款、为灾区祈福、用身体中流淌的热血为同胞们送去生命的希望!

然而,就是这双因为一时的不小心而没有穿上的绝缘鞋,却让这一切变成了永远也不可能再回来的记忆了!当电流穿过身体的那一刻,一切已经结束。在生命的陨落面前,所有的假设都苍白无力,所有的悔恨都只能成为母亲的泪水、爱人的心碎、亲友的痛哭!

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在夏日的傍晚,感受黄河母亲那柔软的脉动,欣赏美丽夜空中那清澈的星辰,聆听葱绿山林里那百鸟的歌唱,和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事我们的亲人交换彼此的感受,分享生活的烦忧和喜悦时,你是否意识到,正因为有了生命的鲜活,我们才能体验活着的意义;正因为有了生命的颜色,大自然才这样的勃勃生机;正因为有了生命的跳跃,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美丽温暖,这样缤纷灵动,这样情趣万千!

所以,朋友们, 请珍惜生命,请重视安全,请为生命的尊严赋予更多的尊重吧!安全经不起一丝的放松与忽视,生命来不得一丝的懈怠与侥幸!为了您的幸福、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请用那份崇高的责任和使命为自己敲响安全的警钟吧!因为,在我们身后,是母亲巍巍的白发,是亲人的期盼的目光,是孩子纯真的笑脸,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幸福与平安。

亲爱的朋友啊,就让我们再一次发出最真挚的呐喊吧!

让家园不再有泪水与伤痛!

让生命不再有遗憾与悔恨!

让道义的火种和责任的荣光照亮人生的每一寸土地!

让健康、幸福和平安如星星之火,永远流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