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 检验工作计划(优质6篇)

最新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 检验工作计划(优质6篇)

ID:2839880

时间:2023-09-14 13:29:58

上传者:文锋 最新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 检验工作计划(优质6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篇一

1、按照三甲医院审核标准,对检验科各条检查内容进行分解对照,逐条梳理,认真准备,对没有达标项目尽快落实解决措施。力争检验科在三甲医院复审中顺利通过。

3、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每一个环节。

质量意识贯彻生产全过程到位,以纠正习惯性违章操作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完善质检监督约束机制,把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大质量检查力度,始终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职工质量生产教育基本到位,加强了质量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公司统一组织学习,到车间部门的日常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时刻提高防范意识,组织了相关人员的学习教育。

质管部作为全厂性的生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中履行了质检的工作,努力尽到一个全厂性的质量把关、监督管理职能,在继续做好质量检验标准工作的同时,也应对全厂性的质量问题加强监管。

尽职守,严格按法规执行,不得抱有一点私利,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一定不得予以放松。质检员 这个神圣而又无私的职业,关系这一个公司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企业的壮大与衰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把质检工作做到最好,我以质检员这个伟大而无私的职业而感到骄傲。

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篇二

20__年,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在各科室的通力配合下,检验科同志齐心协力,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特质,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地完成了科室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临床沟通

1、与医务科协调,组织检验科与临床科室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双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广泛征求各相关科室对检验科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检验科的工作。

3、定期举行检验科各检验项目介绍会,宣传检验科开展项目之意义,使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能够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

二、加强与院领导沟通争取各方支持

1、争取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引进x到x名专业人员,以弥补科内人员紧缺状况。达到合理分工,科学发展。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争取购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台(约x万元),可以提高现有检测项目的准确性和增加开展更多的实验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诊断价值的检验项目。细菌自动鉴定仪1台(约x万元),可以提高细菌鉴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细菌鉴定工作由现在的3天提前为8到12小时。数码显微镜1台(约x到x万元),可以提高形态学实验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力争每年派出x名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深造。

三、促进医患和谐完善科室管理

1、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优化门诊患者取报告单流程,使患者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拿到最及时的检验报告。

3、实行各窗口微笑服务,使就诊患者从精神上感受到温暖,减轻心理压力。

20__年是继往开来的崭新的一年,伴随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愿为医院的的改革试点工作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使检验科的工作借力新医改的东风更上层楼!

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篇三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

我局党组根据自治区文件精神,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对我市当前的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要求各县区成立了气瓶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文件,对检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一是明确了检查要求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区域及重点设备;二是强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自查自纠,并将自查报告报送市局。

二、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气瓶充装单位26家,其中大武口区8家、平罗县5家、惠农区13家。截止目前,各类气瓶总数101413只,其中(液化石油气瓶61410只、乙炔气瓶4158只、氧气瓶3223只、二氧化碳气瓶1352只、氩气气瓶830只、氯气气瓶499只、天然气气瓶瓶组100只、车用天然气气瓶29841只)在此次检查中,我们采取企业先自查报送自查报告,然后监管部门复查的方式,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听取负责人汇报、查阅资料档案,深入充装车间查看现场。采取抽查、突击检查、暗访、回头看等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

重点检查:

1、气瓶充装站及人员资格许可情况,即是否持有效充装许可证:充装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效的资格证件;充装站充装资源条件是否满足有关法规,规范要求。

2、充装站充装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3、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4、充装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5、气瓶送检和报废气瓶处置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通过对我市气瓶充装站检查发现,仍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集中表现在:

1、个别充装单位充装许可证已失效,质量保证体系未能及时修订;

3、少数单位仍然未按要求安装自动切断气源装置;

4、气瓶检验单位未按要求做好气瓶检验前登记检查,程序不够规范。

5、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应当判废气瓶和制造标志模糊不清等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各单位登记报废记录不全。

6、仍有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对特种设备危险性认识不到位,忽视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7、应急预案未落到实处。虽然各单位均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但有一部分单位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缺乏可操作性或没有落实到位。

此次检查,共下达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2份责令立即整改,其中对3家充装站进行了查封。

(二)依靠政府,加强联动效应。在狠抓源头监管的同时,我局安全监察机构积极依靠各级政府支持,并主动与其他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采取多种形式联合执法检查,打击各类违法充装行为。

(三)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我局始终坚持对企业安全教育不放松,通过会议、培训和安全工作联席会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各充装单位进行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辅导,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思想。

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篇四

20xx年在老总和院领导的带领下,检验科不断地加快发展建设、增进效益,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提高竞争实力,加强行风建设、提升检验科形象来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今年检验科共带实习生7人,新员工培训10人,现有在职人员6人。在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完成日常检验工作及彩虹、朝阳疾控的各项工作,完成各室仪器的每日校准、质控、定标,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避免浪费。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的对待每一个前来检查的病人,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多次得到病人的表扬,大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勤恳努力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和病人说明原因,取得病人的认可,重新留取标本。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时刻与各科室保持联系。我科员工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旷工,无医疗差错。在工作上,大家注重各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积极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3月参加朝阳区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培训和北京疾控hiv上岗培训;5月18日参加北京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培训;10月20日参加北京疾控hiv上岗培训;全科业务学习做到每周一次、每月考核。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每一个待检标本,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确保发出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

今年我科开展新的检验项目有大疱病诊断试验抗表皮基底膜抗体和抗桥粒抗体;引进一台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和进口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大大地增加了检验科检测范围和有效地提高了检验科的整体服务质量,同时也给医院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截止到20xx年12月12日,检验科共创经济效益约400多万,有53611人化验;另外,“国家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男男性病筛查已经圆满结束,共检测3063人,创收入大约87万元;朝阳区流动人口20000人hiv体检。参加卫生部室内、室间质评活动,取得了好成绩。顺利通过了上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的各项检查。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检验科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医疗机构的一致好评,检验质量、业务能力得到了他们的信赖。我科在不增加人员,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大家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科研工作,为国家科研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明年要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业务能力、操作技能、服务理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狠抓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熟悉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力求样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明年我们要重拳出击,充分发挥新进仪器的功效,尤其是进口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提高检验科知名度,开展疑难病特殊检验项目。在明年工作中要继续做好室内、室间质控并参加卫生部质量评比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定期校准检验仪器和做好仪器维护记录。发扬优势,改正不足,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做到自己满意、医生满意、病人满意、领导放心!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再上一个新台阶!

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篇五

摘要:医学检验在医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是临床医学和治疗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着重介绍医学检验中常见的一种——血常规检测,在文章中将重点介绍血液检验的过程,方法,以及这种检验的实际意义,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于血常规检验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帮忙指正。

关键字:医学检验血液血常规

一:引言

绍医学检验中的血细胞检验。二:血常规的定义

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所以说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

三:血常规检测步骤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

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2.标本的抗凝

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标本时,应使用定量的含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µ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自50年代初,美国库尔特先生研制了电阻法(小孔原理)血细胞分析仪以来,血细胞的稀释液为介质的流动的形式通过传感器测量计数,血细胞通过传感器时一定需要排队通过,否则可能就会造成重合损失。

实际应用时,是将血液稀释于稀释液中形成稀释标本(稀释比为1:n),以流动检测的方式测出一定量(v)的稀释标本内的血细胞数(t),经换算后得出血液中的细胞浓度(l):l-t×n/v。

由此可见,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在用于仪器时,rbc、plt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10000至1:3000;wbc、hgb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250左右)和准确、稳定的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如前文所述,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检验员思想工作总结篇六

随着医学科枝的进步,检验医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管理模式的改变,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科良好的管理,对于提高和巩固检验科的地位,保持检验科在现代医院中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建立室内质控曲线图,定期分析质控失控原因,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2、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持仪器性能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二、组织和人员管理;把科室进行分组管理,如生化免疫组、临检组、细菌组等,不同的专业实验室在工作上有明确的分工,但又需要相互间的协作来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

仔细分析科室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更新新知识,更好地利用新仪器开展好新项目,来适应医学发展,全面了解国际,国内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医院性质和特点及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验科发展计划,这样的检验科才有后劲和潜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重视急诊检验工作;因“急诊检验”不及时,结果不准确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建立“急诊检验”绿色通道,提供“快而准”服务。快速及时分析对心肌梗死,胰腺炎等急发病症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四、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分析检验结果,特别是新项目对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实用性的分析,保证检验质量,使临床对检验科的信任度得以提高。

五、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开展新项目,兼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充分发展前期引进的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展临床迫切需要的检验项目,同时开展和扩充一些高精尖的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从而得到临床的好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生化类:风湿三项、载脂蛋白a和b、腺苷氨酶、转铁蛋白、铜蓝蛋白、g-6-pd等。

2、化学发光免疫类:甲功七项、性激素六项、hcg定量、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ca153、cea、afp、psa、贫血三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糖尿病三项等。

3、建立hiv初筛实验室。

4、血库:根据输血规范血库应开展血型正反定型。

六、正确处理好中心医院检验科和社区服务站实验室的关系,首先在业务上要大力支持,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检查工作。其次灵活处理好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使它们顺利开展工作。

总之,科室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充分认识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要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要建立管理制度,确定目标,创造良好氛围,努力把科室建设成有特色,有优势的现代化科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