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通用5篇)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通用5篇)

ID:2845188

时间:2023-09-14 15:59:39

上传者:雨中梧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通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篇一

(一)以区卫生局医政科、区卫生监督所为主力,在6月底前对本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摸清辖区内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基本情况,进一步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和完善监督工作基础档案,为下一步规范管理打好基础。

(二)结合_颁发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卫医政发[]37号),加强对盲人开展医疗按摩的监督管理,对盲人按摩诊所进行详细摸底,并建立基础监督档案,逐步规范管理。

1、严格医疗机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设置规划做好医疗机构准入工作。认真开展医疗机构年度校验工作。

2、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把好医疗技术准入关。加大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监督力度,各机构要严格按级别、类别规范开展医疗业务。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尤其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医疗资格的游医、假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打击隐藏在招待所或居民家属区及“走街串巷”的无任何行医资质的“游医”、“假医”行为。

(二)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三)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四)严厉打击药店内“前店后诊所”的无证行医行为,依法取缔“坐堂行医”或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

(六)以全面开展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对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

(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个体诊所等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城乡结合部乡村医生或无任何个人行医资质人员开展医疗诊疗活动,规范执业行为。对乡村医生在城区开展医疗诊疗活动的个体医疗机构给予注销并依法予以取缔。

(二)开展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日常监督,规范执业行为。对民营医院、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继续推行“五统一”管理(机构名称与单位门牌统一、医疗机构监督信息公示统一、医疗文书统一、资料管理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使全区医疗机构服务规范化,管理统一化、正规化。

(三)加强突击行动,重拳出击,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每季度进行一次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行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使非法行医得到有效遏制,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在强化执法的同时,对屡打不改的“钉子户”,根据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条款,及时案件移交_门。

进一步规范医疗广告管理,使医疗广告真实可靠。继续加大医疗广告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严肃查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其他媒体发布虚假医疗广告,夸大宣传欺骗患者的行为。重点对医疗广告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一)由卫生监督所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空气、物表、医护人员的手消毒情况以及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临床各科室的内窥镜,口腔科专用器具,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器,血液透析室渗透液、反渗水等的消毒效果进行重点监测;小型医疗机构重点监测治疗室消毒效果及使用中消毒液有效成分;各医疗机构重点部位均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

(二)对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标识标签及索证资料进行检查;确保消毒用品标识明确,使用期限有效,消杀效果有效;检查消杀记录情况。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组织对我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推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贯彻落实。举办院感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探索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院感管理制度并强化落实,规范院内感染事件信息管理,及时、依法、规范处理院内感染事件。

对全市医疗机构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别从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否设有监控部门或人员;是否有相关培训记录;是否有医疗废物登记记录;是否按规定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进行包装;医疗废物储存设施和处置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相关人员卫生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篇二

吉林新闻网长春8月5日电 (金乔)5日,长春宣传部和长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2日通过的《长春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暖流计划”(2017年行动方案)》进行解读。

8月2日,长春召开会,专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春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暖流计划”(2017年行动方案)》,该计划,是长春市首次在城乡居民增收方面出台的工作方案,对于提高城乡居民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具有意义。

一是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工伤人员、特困家庭、老弱病残孤等弱势人员和优抚对象人员,针对这类群体,将主要采取扶持就业、完善低保政策和公租房政策、提高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措施,保证其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是各类企业从业人员,针对这类群体,将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养、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措施,保证其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三是参加新农保、新农合人员,针对这类群体,将通过部分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等措施,保证其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四是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员,针对这类群体,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减少或杜绝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五是城乡各类求职者和有创业意向的人员,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通过开展“助业惠民”系列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是部分社会服务岗位人员,主要面向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通过新增采暖费补贴,直接提高其收入水平。

长春市人社局副局长曲玉业介绍,“暖流计划”是由长春、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由市人社局牵头,整个计划的具体落实涉及到各县(市)区及、市政府30个部门。

一是全力扶持就业创业。《方案》在就业创业方面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例如,通过建立就业宏观调控机制和失业动态监控体系,可以对全市就业形势开展有效监控,防范和化解劳动者因失业造成的收入减少和无收入现象。此外,为提高创业带动就业和通过创业实现增收的目标,长春市今年计划完成创业培训5000人,创业实训培训3000人,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2000人,同时为1万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所有培训项目需要的资金全部由市财政承担。

二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目前,长春市最低工资标准是1480元,我们将在严格执行和落实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长春市已建立工会的企业中,实现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80%以上。

三是提高部分社会服务岗位人员的待遇水平。重点对公益性岗位人员提供采暖费补贴。这项政策是长春市推出的一项全新政策,补贴的最低标准是每人每年1215元。

四是提高民政救助群体调标项目。重点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提高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五保补助标准、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今年,长春市计划将城区城市低保标准由年人均6120元提高到6960元,提高幅度为13.7%,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3000元提高到3840元,提高幅度为28%,双阳区和九台区的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也将分别提高。

五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重点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对现行医疗保险政策作出新的补充和完善。

今年,长春市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员,政府补助标准将从380元提高到420元,人均增加40元。此外,根据测算,今年各项医保新政策出台和落实后,将至少惠及16万名参保人员,减轻参保患者负担约3.36亿元。

六是调整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标准。主要包括部分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稳步提高工伤待遇水平、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等方面。今年,长春市计划将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056元,调整提高到每人每月1160元,同时对能源矿山、机械机电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提升职业危害预防能力。

七是做好住房困难群体帮扶。主要是降低低收入者住房方面的支出。今年,长春市本级公租房通过实行差别化租金,将惠及低保人群约5200户,按平均每户60平米计算,可为长春市低保家庭减负175万元左右。同时,长春市还将进一步加大夹馅棚户区改造力度,力争实现全年安置棚户区居民8000户,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篇三

年初财务预算,是通过公司职代会集体意见表决制订的,它反映了公司新的一年总体经营目标和任务。财务科全体人员要端正态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坚持以公司大局为重,不折不扣的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1、按财务预算科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平时要积极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分析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2、积极争取政策。积极利用行业政策,动脑筋、想办法、争取银行等相关部门优惠政策,为公司谋取最大经济利益。

3、深入研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增效益。新的一年里,全体财务人员应加强税收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与税务部门各项工作的联系和协调,通过合理避税为公司增加效益。

4、搞好电费清收核算,合理调度资金完成年度预算。近年来电费回收程序逐步规范,高耗能企业市场回暖,电费回收成绩显着,给企业现金流量带来积极有利影响,同时也给财务流动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我们应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流动资金分析和管理,为公司谋求最大利益。

5、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凡是资产都应该为企业带来效益。我们应加强闲置资产、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努力提高资产利润率。

管理是生产力,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建立创新的机制,必须靠管理来保证,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为此,财务科将加强内部管理列入工作重点,即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控制生产成本,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压缩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开支,做到全年生产、开支有预算,有计划,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合理的发挥效益。

1、业务招待费管理。2019年我们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办法依然采取行政负责、工会参与、纪委监督、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约归公的原则管好用好业务招待费。严格执行就餐代金券制。

2、差旅费管理。严格规范差旅费报销程序和职工借款的还款时限,坚持按照公司制度执行。做到坚持原则,一事同人,杜绝虚报冒领,借款长期不还,占有公司资金挪作它用的现象发生。

3、电话费管理,严格预算控制,努力降低话费开支。

4、办公费管理。办公费管理要按照年初各科室列出计划,经领导审批后,公司统一采购、保管,各单位按计划领用的原则执行。

5、车辆费用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制订的相关车辆费用管理办法,从严从细加强管理。车辆维修必须先有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进行维修;车辆用油由财务科负责采购、结算,车辆服务中心负责保管、登记、领用,杜绝乱购、无计划领用。

积极抓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分工明确,加大目标性。稳定增强财务队伍。对现有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同时选拔引纳相对优秀、有会计基础的人员加入财务队伍,实行优胜劣汰,增强公司财务队伍的实力,为全公司的经营稳定打牢基础;加强理论培训,增强财务的宏观经济管理意识。使财务人员从仅仅应付日常业务的工作状态得到改变,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复杂性,培养超前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时刻坚持科学性预测、过程化控制、准确性核算的工作方法和态度,为全面完成新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篇四

我乡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9个经济社。总户数6042户,其中农业户5986户;总人口15897人,其中农业人口15112万人,占总人口的95%,外出务工劳动力8457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7268人。全乡辖区面积45.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974.48亩,小二型水库3口,山坪塘133口,石河堰43道,2015年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0927.9元。

2016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48元,同比增长1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我乡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民增收新型业态,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1、强化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为保障我乡农民增收工作的落实,成立助农增收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组织员任第一常务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各工作人员和各村三职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由组织员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为了增加各村委会的工作动力,乡政府将助农增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确保全乡乡村干部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2、坚持发展魔芋、莲藕支柱产业。一是以提高单产为主,适当扩大魔芋和莲藕的种植面积。力争到年底魔芋的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新增种植面积100亩;二是加快对魔芋初加工模式的改革。

3、抓好示范,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去年,我乡利用李晓亮养殖竹鼠的契机,准备逐步在村扩大养殖规模,将村打造成竹鼠养殖村,并逐步将竹鼠养殖在全乡推广,将打造成竹鼠养殖乡。今年,我乡还将继续抓好竹鼠养殖村的打造工作,同时我乡还将在打造竹鼠养殖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在全乡其他村委会进行一村一品的打造,力争打造2-3个专业养殖村如养羊村、养鸡村等。例如利用村现有的养羊大户的带动下,将村打造成养羊村。

4、大力发展瓜菜产业。面对农村荒废土地多的状况,根据这一现状,乡政府及时作出了大力发展瓜菜产业的战略调整,今年乡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圣学村村200多亩低洼的土地进行改造,做好排水设施,将这片低洼地改造成瓜菜种植基地,确保瓜菜基地正常生产,带动更多农民种植瓜菜。力争到年底常年瓜菜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5、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我乡林业资源丰富,但林下空间利用率却有限。根据县政府下发的发展林下经济的文件精神要求,今年我乡将着力发展林下养鸡,建设2-3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力争全年林下养鸡出栏2万只。

6、抓好畜牧生产。2016年,继续抓好畜禽防疫,做好春防和秋防工作,确保没有重大疫情发生;做好禽类规模户补贴、母猪补贴等的发放工作,增加农民发展畜牧业的信心。力争到年底禽类出栏突破45万只,其中鸡出栏32万只,生猪出栏量达到6万头。

7、抓好水产养殖。我乡有小二型水库3口,山坪塘133口,石河堰43道,水资源丰富。2016年我们争取资金对部分塘库堰进行改造维护,并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养鱼技术增加单产,力争2016年全乡养鱼面积达到1000亩。

8、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减少低收入人口水平。贫困人口过多会拉低整体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2016年,我乡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贫困人口340户,实现900人脱贫。一是通过发放扶贫的鸡苗等物质帮助贫困户脱贫;二是结对帮扶。即:由乡里的领导干部带头,全乡所有乡村干部与贫困户一一结对,解决贫困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三是抓好太平村、老岗磨村、书房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协助县相关单位做好各类扶贫物质的发放,扶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项工作,把太平村、老岗磨村、书房村打造成全县扶贫整村推进示范村。

9、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没有好的水利基础设施,要使农业高产高效是一句空话,我乡水利资源相对缺乏,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今年我乡力争上级水务部门支持,加快对辖区的武引水利设施建设完善。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后,极大改善我乡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10、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能力。今年我乡将积极联系县相关单位来乡,举办各类农业技能培训班。柠檬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2期,瓜菜种植及管理培训班2期,养猪技术培训班1期,黑山羊饲养培训班1期。计划培训农民3000人次,通过这些培训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增加增收的能力。

11、严格做好各项惠农资金的发放工作。抓好粮食直补、改厕补贴、母猪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的发放工作,力争做到不漏发,不错发,保证各项转移性资金顺利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12、狠抓劳务经济促增收。根据目前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实际情况,我乡将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力度。主要通过“外输内销”的手段来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外输”即向外地输送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外出就业。今年我镇将一如既往的组织农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农民工招聘会。同时还将组织人员收集企业的人才招聘信息,及时向农民发放招工信息,帮助农民就业。“内销”即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做大墟镇规模,促进我镇商贸繁荣。让农民在本乡内从事各类临时或固定工作,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

农牧民增收工作汇报 医疗增收工作计划篇五

一、完善创爱的组织机构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是一项永久的艰苦工程,为了避免“创爱”后思想松懈,工作下滑,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继续设立以邱凤院长为组长的巩固爱婴医院领导小组,把爱婴行动的工作列为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加强督导与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爱婴医院工作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重点培训,确保质量

1、为了确保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强化培训和复训工作,使标准一致,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质量一致效果一致。

2、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并在半年内进行爱婴医院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原在岗人员进行复训,并与三基考核相结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不合格立即进行强化培训。

4、具体培训计划如下:详见附页

三、加强产儿科感染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1、设置感染管理小组,在院感科的领导下,负责科室内院感工作。

2、设置产房和隔离产房并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房人数,对隔离孕妇按隔离技术规程进行接生和护理,接生完毕后按要求对产房进行擦拭和消毒。

3、新生儿恒温箱按规程进行消毒和管理。

4、对婴儿淋浴用具做到一用一消毒,并使用一次性用品,淋浴完毕,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