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实用7篇)

2023年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实用7篇)

ID:2847031

时间:2023-09-14 16:46:49

上传者:曼珠 2023年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实用7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一

陶艺,一门高雅的艺术,是艺术家的灵感与制陶者的技术凝集在“泥”中与“火”的结合。陶艺社是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学生对艺术执着、热爱中所建立起来的,为每一位热爱陶艺,钟爱艺术的学生搭建优良的展示舞台。

一、活动目的

通过陶艺社团的活动,使学生的手工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作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有一次社团活动,作为陶艺课程进行授课。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室内大声喧哗,不准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爱护教师内的设施和用品,珍惜泥巴。

三、活动内容:

1、以泥巴制作为主,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泥塑常识。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3、进行手工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社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制定必要的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社团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作品收集

每一件作品都是我们的孩子亲手制作的,他们都流露着稚嫩与古朴,但是非常真实;每一件作品都记录着他们的快乐与无暇,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要求陶艺社团的每位成员认真完成作品,在制作作品过程中收集优秀作品,积极参加相关比赛,争取为学校和社团争光。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二

陶艺教育是课改深化的需要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学校艺术教育的规程》以及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十一五”工作计划》的需求。是落实二期课改的发展需求,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需求,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蜜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非常幼稚,但正是这种幼稚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树立了创新观念,学会了创新方法,这将使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为他们今后在各行各业成就自己的事业奠定重要的基础。

1、通过陶艺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取陶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

在艺校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陶艺的特认识进行创作,并结合各类比赛进行创造作品参加比赛。一方面,让学生能有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作作品的同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让学生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找到自我价值;在参赛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创声誉。

第三周、盘条笔筒

第四周、圆球游戏创意

第五周、泥板制作1

第七周、泥板创意制作2

第八周、泥板创意制作3

第九周、精雕细刻的雕刻1

第十周、精雕细刻的雕刻2

第十一周、精雕细刻的雕刻3

第十二周、精雕细刻的雕刻4

第十三周、旨趣各异的压印1

第十四周、旨趣各异的压印2

第十五周、旨趣各异的压印3

第十六周、旨趣各异的压印4

第十七周、泥韵盎然的印pei1

第十八周、泥韵盎然的印pei2

第十九周、泥韵盎然的印pei3

第二十周、泥韵盎然的印pei4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三

除了技能教学上的铺陈以外,从另外一些方面还可以深化、延伸出陶艺教学的内涵来。陶艺的综合性,体现在内容上的可包容性,纯粹的工艺教学只是众多其应用形式的某个领域。

在课堂上,可以提供学生观看古代陶瓷与现代陶瓷艺术品图片,讨论这类作品的意义。通过写作、口述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产生争论;也可围绕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评论。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说说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大家一起讨论。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师在课堂上主观的统摄影响,从自觉的加入中去探寻对于理解、语言的组织与表达的能力,甚至可以将其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一项关于文学的课程。

心理意义上,一门新的学科可能更适宜于将机会均等地分布在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中。在此前提的影响下,无论是小组讨论式或集体思考式都可以为个体谋求一个展现的机会,因为面对新的事物,彼此的知识背景都很难得出较确切的解释,需要的是想象和猜测,从而对那些原来很少能回答正确的学生来说,他们和那些经常在课堂上答对问题的`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减轻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同时陶艺本身也隶属于美学范畴,因而大量的造型因素贯穿其中,从美学意义上展开的讨论,会拓展新的观念形成。例如抽象造型的艺术性,学生原先的制作多偏向于“像与不像”的具象写实主义,但在造型艺术里抽象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可以据此举例将学生的思维扩展到抽象形式中,再通过美学批评去认识具象与抽象的含义,从观念上让学生学习如何去“看”不同的造型,而不是单一的凭过往的经验去做出武断的评判。我常在课堂造型启发中,把国内当代抽象陶艺作品与景德镇传统陶瓷作品并置,讲解他们各自不同的造型,其原由其实是一个注重纯粹的形体,以形看形;另一个则强调观者的广泛性,要使人有具体的、能跟实际结合起来的联想。要使学生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作品首先需要具备正确的观看方法,在孩提时代形成一个没有偏见的审美观,敢于对既定的观念特别是自己的、老师的标准发出有力的疑问。这种美学上的思维习惯是会传达到其他对待问题的方式上的,我们在教育中渗透的知识往往具有太多的“公理”性,因此反而介入异样的论点来调和会显得更加的珍贵。

陶艺蕴涵的知识性,从广度与深度上决定了在建设上所具备的延展性,在从事这一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将其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可能,因此在这里,从个人角度在陶艺技能课和周边学科的关联上进行了思索。

教学方法是在点滴里形成的,我发现有很多途径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展示机会,教学最好的场所也未必只是课堂,在这一规矩的传统模式下反复的碾磨终究单调了些。以上是我在具体教学中的体会,在深入开展中,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还有着诸多的潜力,希望未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场景来了解陶艺世界,让他们没有压力地在自己的创造中感受到真实的愉悦和满足。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四

初一

(四)班

湛梓慧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吧,我们来到了陶艺中心。随即便进入了这个充满艺术色彩的地方,第一感觉虽然很小,不过仔细一看周边都是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陶艺品,我们在喧闹之中很快就分好组坐下来了。随后简略的听了一便讲解后,便开始动起手来,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拿起分到的陶泥,就开始搓、捏、揉、摔、抓,不久后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造型,我也不落后,立刻动手干了起来。

之后的拉胚即使做到的不理想,不过感受到那个制作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至于上色的话,因为挑了个比较复杂的造型,所以上起来比较费心,但也还是挺高兴能够重温童年时那种快乐的。

在和同学们吃完午餐之后,便再次乘上大巴去往了广州博物馆,我们一路步行进了镇海楼,在参观里面文物的过程中,因为走得过快而没有好好的看清楚,也是一点遗憾吧,逛了一圈后便很快的就从里面出来了,稍作休息了一下便在五羊雕像附近合了个影,就再次步行,前往了中山纪念堂。不过或许是因为时间不够问题,我们只在外面走了一圈,便乘上大巴返回来了学校。

在这次活动之后,老师向我们提及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的种种不足和缺点,例如在行走过程中许多的同学并排在一起,还有的喧嚣打闹、经过中山纪念堂时还大声的有说有笑,这是对孙中山先生的一种不敬。这确实是我们的不对,使得在其他班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有损了我们班的形象,想想我们班最近的情况,越来越多同学在午休和自习期间大声说话,甚至打闹。怎么说呢,自开学以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班的同学都有点浮躁的感觉,看来是时候要收敛一下了。

总体来说,还是挺开心的,就是有点小遗憾没能仔细参观镇海楼和中山纪念堂,这也是一个挺有意义的活动,能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和班级的不足。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五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v^精神,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以体验教育活动为基本载体,进一步深化实施雏鹰行动,积极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加快德育工作的创新的步伐,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在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特色建设等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2、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适应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进一步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认真实施分年级德育目标,积极探索和构件“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效能。

3、积极培植德育典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和提炼德育经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班队和先进班主任。

(一)加大力度,坚持不懈,着力抓好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保证。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工作的重要性是一般教师难于替代的,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具有艰巨性。学校建立班主任上岗申报和审批制,选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进取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设立正副班主任制,明确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制订好班主任教师的培训计划,对新上岗班主任进行培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不断增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尤其要突出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励,调动全体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讲究工作的艺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期末要考核评比一批德育工作先进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并举行学校班主任先进经验交流会。

3、加强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为班主任订阅有关优秀理论书刊,认真上好晨、周会课,每月进行班主任例会,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探讨德育工作中的得与失,使班主任常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二)、拓宽渠道,注重实效,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1、大力加强德育实践环节,把激发和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继续开展“雏鹰行动”,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各中队要组织队员学习雏鹰行动实施细则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定章,要指导各中队学章、评章、考章,并与少先队活动,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同时要组织好雏鹰假日小队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队员在实践体验中锻炼成长。

2、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三别”“四带”“五无”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活动,本学期继续开展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活动,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集体体验、自我体验、换位体验和模拟体验,着力使政治思想、基础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努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月和9月设立为纪律和法制教育月,重点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六

一.在歌曲的处理和表现上,训练学生达到美的效果。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最主体的内容,唱一首歌,不能仅满足于按乐谱教会,学生能唱下来,还应讲究唱得好,让歌声更美。因为唱歌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者进行的再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或者给原曲增多光彩;或者可能歪曲、丑化原曲的形象。一首歌能唱出美的效果,当然要靠平时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的听力、音准、节奏、发声方法等都能把握好,教师还应进行必要的处理。掌握好力度、速度的转变,加强歌曲的表现力。同是一首七段歌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常听到低年级学生在下午上课前自发的齐唱中,曲未终而声先停,甚至唱的有人入睡。而在电视节目中看郁军剑的演唱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曲终而意未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者在无老师组织和指导的情况下,越唱越慢,成了“牵牛歌”、“摇篮曲”,而后者则进行了表演上的再创造,在速度、力度等方面富有变化,起伏跌宕加之情绪饱满的表演,使演唱时而娓娓细语,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昂,极富表现力,令人振奋。

我在教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时做了这样的处理:

不能每小节都高嗓门强力度唱完,那样则显平淡,毫无情趣可言。如强调顿音,突出强(f)、弱(p)的转变,再注意节拍的“强、弱、弱”规律,做到有层次、有对比、有起伏、有铺垫,就能恰当表现歌词的意思和孩子数年轮判树龄时天真烂漫的情境。

〈〈嘀哩嘀哩〉〉可处理为:每段前面的提问句分别由男独、女独提问,第三句开始分别由女声、男声齐唱作答。从“嘀哩哩嘀哩”开始全体大齐唱。这样就造成领唱与齐唱、男声与女声、部分与全体之间互相问答的多层次对歌的热烈场面,也给听众带来色彩上的转变,美感由此产生。

二.在音乐欣赏中,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

富知识方面的满足,也被音乐作品的美好形象、美好意境所吸引,音乐的美育功能在美的意境中体现出来了。那史诗般的〈〈黄河大合唱〉〉,把学生带到了“金淘澎湃,挽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的黄河岸边,看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团结奋起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二泉映月〉〉展现给听众的则是旖旎的太湖风光,悦耳的江南丝竹,诗意的淡雅色彩,悲怆的人生咏叹。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的作品,使学生超越时空限制,领略到绿色欧洲的明丽,蓝色多瑙河的妖媚,黑色树林的神秘教师只要作好充分准备,提前加以引导提示,就会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观察力,达到预期的美育效果。

三.在内容选择上,引导学生认识美的真谛。

当前小学声受所谓“流行歌曲”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外来音乐,特别是港澳文化垃圾充斥音乐市场,在“艺术商品化”、“艺术市场化”的大旗下招摇过市。那些软绵绵、懒洋洋、轻漂漂、娇滴滴的靡靡之音,那些嘈杂粗野的狂吼,那些浅薄直露的歌词,居然有不少的小学生模仿和传唱。而对各方面都很稚嫩的小学生们,音乐教师应唤起自身的良知和责任心,引导小学生抵制糟粕。用民族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歌声去占领学校的音乐领地,占领儿童空白的心灵空间。

首先,要教育学生识别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孩子明白,有些外来的时髦东西,在境外也是遭人唾弃和抵制的,它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艺术。正如群众所形容的“流行歌曲”表演者们不是“孤苦伶仃”的,就是“痛不欲生”的;下去个“有气无声的”,上来个“扭胯抽筋的”。然后再向学生介绍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及他们表演的激励向上、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去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启迪学生去发现美的世界。

音乐留给人记忆中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其他事物难以相比的。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支乐曲,无不以其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一副副美丽的画卷。如〈〈我的祖国〉〉、〈〈爱我中华〉〉,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赶圩归来阿里里〉〉、〈〈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家乡的美;〈〈娃哈哈〉〉、〈〈牧童短笛〉〉,反映劳动的美、生活的,美;〈〈小蝌蚪〉〉、〈〈小蜜蜂〉〉、〈〈天鹅〉〉、〈〈月亮姐姐快下来〉〉,再现了大自然的美;〈〈鹿〉〉、〈〈悄悄话〉〉、〈〈大森林的生命〉〉、〈〈小背篓〉〉,讴歌了人性的美;〈〈嘎达梅林〉〉、〈〈马塞曲〉〉,弘扬了英雄行为的美。我国各民族声乐及器乐的介绍,我国各地民歌的介绍以及外国音乐作品和器乐的介绍,展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使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通过音乐作品形象置一画卷,被孩子们不断发现和认识。而且和美好的音乐一样,深刻久远的留在心底。

五.让音乐伴随学生追求美的人生。

歌曲是音乐和诗词的结合,好多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诗以言志,歌以传情”,好多歌曲可以对一个时代、一大批人及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巨大的影响。战争时代,多少志士在〈〈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歌曲的影响下,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建国以来,多少少年儿童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成为共和国的建设者。〈〈江姐〉〉、〈〈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鼓舞着一整代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今天,当〈〈国歌〉〉的旋律在国外奏响时,又使多少人热泪盈眶。

小学音乐教师担负有为祖国花朵奉献精神食粮、培养一大批有作为的新人、推进和谐社会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牢固占领小学音乐领地,保护好幼小的花朵,用大批优秀、健康的音乐内容去塑造少儿的美好灵魂。应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歌曲帮助青少年辨别美丑,区分良莠,用好歌去培养学生不错的思想、热情、道德和情操,让好歌伴随少年儿童长大成材,为提升我们全民的素质作出贡献。

陶艺课课程总结 陶艺计划篇七

周日下午,我们德州日报小记者来到了德百物流批发城,不过,我们可不是去买东西的,而是来跟一名大师级人物学习做黑陶。

还没上楼,我就远远地就看见大门上贴了一个醒目的条幅:欢迎德州日报小记者进行陶艺体验。看到这,我们顿时来了精神。

一位漂亮的阿姨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她介绍的时候,“大人物”出场喽。他就是这次活动的主人公——德州黑陶的创始人王宪利。王老师首先给就黑陶名字的由来、黑陶的制作过程以及黑陶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有趣的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随后,还拿出了他的几件作品让我们参观,蛋壳陶、无釉开片陶、彩云陶……各种各样的陶器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蛋壳陶,王老师说,这个黑陶非常薄,就跟鸡蛋壳一样。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生怕把它打碎了。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要开始捏陶泥啦。我被分配到4号桌,教我们的老师是德州学院两个大哥哥,他们一直笑嘻嘻的,有什么要求都满足我们。我们望着软软的胶泥不约而同地耍起了鬼点子,两位老师自然就成了“牺牲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老师活生生变成了两只 “大花猫”。不过,他们不但一点儿也不生气,还“喵喵”的叫着,好像随时要把我们吃了似的。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黑陶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地让我铭记在心,而我们亲手制作陶艺的那段有趣的经历,更让我难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