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大全5篇)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大全5篇)

ID:2899051

时间:2023-09-15 10:48:37

上传者:飞雪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篇一

xx年初我院对qj05楼一楼进行实验室改造,成果如下:

1、更换中央实验台8只。

2、qj05楼108、112两个实验室原为工艺实验室和书库,经改造建成微生物实验室,可兼做化学类实验。

3、改建预备室1个。

4、改建微生物培养室1个。

5、改建饲料工艺实验室1个。

6、改建计算机房1个。

此次改造后,我院教学实验室增加面积200多平方米,并且将本科教学实验室集中在qj05楼一楼,可基本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也便于管理。

最近几年食品学院在调整教学计划,增开大型综合实验的同时,也加强了实验室条件建设,基础实验分室的仪器设备得到补充更新,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验条件,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生均仪器设备占有量已超过1000元。

xx年食品学院新开了一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需要进行必要的建设,另外由于我院教学实验室基础实验分室经改造后,在原信控大楼一楼成立了本科教学实验室,有五个实验室,比原先增加了两个实验室,以前由各研究所承担的部分实验课现在也由院教学实验室承担,现在承担的实验课增加了14门学院基础实验分室承担的实验课程增加,需要添置仪器设备;部分仪器设备需要更新;部分实验分室的仪器设备需要配套;学院新办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建设,由于以上原因学院向校教务处申请实验室条件建设项目预计需要建设经费80万元(表1),但该项目xx年初批准后,实验室的有关同志从寒假开始就进行了采购工作,在上半年全部完成。本项目建成后,所有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全部可对食品学院三个专业的学生开放,除教学实验课外,对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可提供较好的条件。每年受益的学生人数约600(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有两届)多人,并为xx年《食品分析》这门食品学院公共课程的教学实验提供一定的准备,该项目完成后也为学院的研究生实验课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尤其是工艺实验分室购置了一套肉制品的小型实验室加工设备,为本科教学实验以及科研项目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期建设项目结束后,教学实验室已向教务处递交了总结报告。

xx年我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聘期已经到期,学院结合实验室调整的机会,通盘考虑岗位的设置,按照学校《江南大学xx-xx年度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的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学院开展了xx-xx年度的岗位聘任工作,在实施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的过程中,学院对教职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有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文件、要破除平均主义,坚持以责定岗、以岗定酬、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强化聘任,严格考核,岗位聘任工作在xx年2月底之前完成。通过本轮岗位聘任工作消除了部分同志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完善了学院实验室的管理,有利于完成学院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篇二

技术指导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示范户的指导效果。马铃薯是雄壁镇的主产粮食作物,在农民的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产量的提高关系到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示范户,我系统地学习了农技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等,提高利率水平和服务能力。

采取集中培训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马铃薯示范户的培训指导工作。一是利用街天示范户赶街的时间集中到农业中心培训;二是入户面对面进行技术讲解,让示范户直观了解相关农技知识;三是到地里现场指导;四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通过走访示范户,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为全面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不同示范户的情况,分别制定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农户可以了解指导员提供的技术服务内容和要求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更好地完成全年做任务。

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和耕作特点,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耕地地里回升和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定点、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研究制定防治措施,指导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重点监测马铃薯晚疫病和地表虎发生情况。

通过格科技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实地测产验收,10示范户全年马铃薯的平均亩产达1666。3kg,比前三年平均亩产1515kg增产了 151。3kg,增幅为10%,按今年马铃薯上市时的收购价1。5元/kg,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到2499。45元,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20户农户积极的参与学科技用科技,达到增产增收目的,辐射胡今年的平均亩产1583kg,较前三年平均亩产1416kg增产了167kg,增幅11。8%。

通过下村指导,提高了示范户及周边农户农业科技水平,同时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得到提高。之前很多农业技术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现在能熟练自如地应用在实践中。一年来,通过跟示范户的深入接触,让我体会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鸡蛋糊问题和农民的积极性问题。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民科技队伍,这样才能把科学种养新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机购机补贴鼓舞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xx县农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年来,xx县农机监理站在xx县农业和科技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措施,在执法、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以扎实的工作,保证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好成绩。

xx县拖拉机数量多,涉及面广,在每年的年检来临之前,都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责任和具体要求,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地区,做好工作计划,多年坚持工作深入到乡(镇)、村寨,就地办理年检手续,尽可能为机手提供方便,提高机手参检积极性,出现凝难问题及时和州所取得联系,寻求解决方法。总之,我们以优质服务态度、良好工作作风、严格技术标准,影响了社会、吸引了机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受到机手好评。

全县拖拉机在册数6519台,其中:轮拖:2911台,手扶拖拉机1753台,小型轮式1855台;联合收割机在281台。

年检拖拉机1630台,其中:新车落户554台。

严格业务审核关、考试关,加强对培训学校指导,确保培训质量。

2012年,全县驾驶员在册数6937人,其中:轮式(g )3168人,小型轮式(h)1670人,手扶(k)2099人;今年审验换证567人次;新增驾驶员考试发证6期208人,其中:轮拖(g)151人,小型轮式(h)7人次,手扶(k)50人。

单位历年注重安全宣传工作,把提高认识和提高安全知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把宣传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有力结合,在工作中发放宣传材料,签定安全责任书,以驾驶员心灵沟通,讲说安全案例,打消驾驶员顾忌心理、侥幸心理,提高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取得了好的效果。2012年度发放宣传读物3932余份,签定安全责任书1700份,出动安全宣传车11次,宣传人员55人次,深入64个村寨,张贴宣传标语770余条,进校园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查标语2640份。

上级农业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出台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的文件。当前我县农业机械品种多,数量大,主要分布在广大乡村,作业季节性强,作业环境恶劣,不少农业机械安全技术状况差。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交通法制意识、保险意识、安全驾驶技能等普遍比较低,自觉申领牌证,参加检审、参加培训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农村广大群众的交通法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也不强,超载、载人现象时有发生,农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透视农朵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环节仍然薄弱。

根据西双版纳州公安局、西双版纳州农业局联发[2012]2号文件《西双版纳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农机监理与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沟通,公安部门拟定了《xx县委托试点工作方案》,农业和科技局及公安局联合上报xx县政府,得到政府批准,并同意给予13万元工作经费。

目前34个农机执法人员已经培训完毕,制式制服与订购,执法证的办理与报州农机监理所。

1、农机监理委托执法经费不足,需要上级部门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配置相关设施设备。

2、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安全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机人员需要相对稳定。

3、单位编制10人,实有8人,缺2人需要上级部门给予补充。

2012年农机监理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农机监理工作有一些问题和矛盾需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得到解决,但我们坚信,只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各项工,农机安全监理明天会更加美好。

植保植检工作在xx县农业和科技局的领导下,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重点。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开展了植物检疫、农药管理、新项目、新药械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切实抓好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危害损失,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年度经济计划指标的实现发挥“保驾护般”的积极作用。

xx县是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省管测报点之一。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公益事业,多年来xx县植保植检站把该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好做实。测报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重大病虫害测报相关要求,采用自动测报灯诱测技术和田间实地监测,对全县主要农作物开展了监测和预警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及时把信息向省、州植保部门、xx县农业和科技局相关领导进行汇报,在xx县农业和科技信息网上发布病虫害简报,并以xx县农业和科技局以文件或简报的形式向各乡镇发布,上半年共发出各类病简报22期,其中病虫害简报13期,利用州、县新闻媒体宣传报道4次,为各乡镇及时指导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今年上半年在勐遮镇、勐混镇等水稻病虫害重发区,连续开展了多期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培训会,在最佳防治期指导农民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稻稻飞虱

上半年全县水稻稻飞虱发生面积19万亩/次,防治面积17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3万亩。目前,xx县已移栽水稻面积21。94万多亩,大部分水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今年稻飞虱迁入较上年晚、较轻,在勐遮镇、勐混镇局部地区大发生。由于干旱缺水,部分地区抗旱及病虫害防控工作形式严峻。

2、水稻三化螟发生面积1。6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

3、水稻稻瘿蚊发生面积0。5万亩/次,防治面积1万亩/次。

4、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1万亩/次,防治面积1万亩/次。

5、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癍病发生面积2。3万亩/次,防治面积1。8万亩/次。

6、农田鼠害发生面积7万亩,完成农田鼠害防治面积8万亩。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更好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认真的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把综合防治技术传授到千家万户,我站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宣传。积极组织召开现场培训会,把植保技术传授给农民。上半年共举办各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培训会18 期,参训人员达1855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预防意识和综合防治技术应用能力。

1、2013年4月初至今,在勐混镇勐混村委会九组、十组水稻田,与云南省农科院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展2013年国家农业行业专项:《水稻稻纵卷叶螟、水稻稻飞虱测报与防控技术研究》试验等项目合作,进行水稻稻飞虱迁飞路线的基础研究田间试验。

2、开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工作,4月24日,xx县植保植检站与勐遮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勐遮镇曼根村委会曼根村小组开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安装了19盏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可广泛用于农、林、蔬菜、仓储、园林、果园等领域,是近几年国内植保绿色防控技术中重点推广的一项防治害虫的技术和手段。它具有安全性强、诱杀效果好诱杀害虫种类多、单灯控制害虫面积大、能有效保护害虫天敌等特点,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曼根傣贡”优质稻米品质。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等害虫,今年是xx县植保植检站连续第三年推广此项技术。

为预防的控制危险性病、虫、草、鼠害在县内传播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根据云植﹝2013﹞7号《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开展全省植物检疫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的通知》和《2013年西双版纳州植保植检站关于植物检疫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的文件要求,定于2013年4月20日至10月30日在全县辖区内开展植物检疫自查和联查工作。

(一)、执法检查对象

1、检查种子苗木生产企业、基地、市场的调运、销售和检疫情况及违章查处。

2、检查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销售、加工和检疫情况及违规查处。

3、检查南繁育种基地检疫措施落实情况及违章查处。

(二)、市场检查阶段

5月16日至 21日,开展全县农作物种子交易市场植物检疫执法检查阶段,此次执法检查对县城三家(国豪、纳丰、民丰)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批发经销商和两个乡镇共8家经销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种子交易市场中经营的种子应附有的种子检疫证明编号、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检疫证。经过检查,发现水稻种子附有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检疫证,具有合法的销售手续;玉米种子没有提供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检疫证,植保站将根据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查处。

结合2013年度植物检疫自查和联查工作,我站对县内几个乡镇的重点作物,如香蕉、玉米制种地进行了多次产地检疫,发现在打洛镇部分香蕉园有国家检疫对象:香蕉枯萎病发生,下半年我站将密切关注和监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

xx县植保植检站认真贯彻执行农资打假与整顿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工作,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结合本地实际,对我县境内的农资市场和农药门市进行市场管理与专项整治,1至5月共出动执法人员78人/次,车辆15驾/次,培训农药从业人员30人,检查农药经营企业115户,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1、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新项目、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农业执法中肩负着省级授权植物检疫执法xx县级委托的农药管理执法等工作;即从事农技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等社会公益事业,又肩负基层农业执法工作,单位工作量大,而单位职工编制人数少,且职工年龄老化,很多工作难以较好地跟进及完成。

2、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检验设备和控制设施,不利于植物检疫工作的开展。

3、办公地点有限,缺少检测仪器室、档案室、会议室等办公基础设施。

1、抓好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2、加强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执法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3、抓好植保新技术、新药械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

4、做好省、州植保业务部门和xx县农业和科技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篇三

实验室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抓好实验工作的管理,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校整个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的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逐步规范了实验室建设,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定和各种合理的管理制度。提出了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教师优先、教学设施现代化、仪器管理标准化、实验教学信息化。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改革,把实验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教师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教师难以胜任。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优化调整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了今天可靠、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在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中,我校科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

学校领导组织科研教研组学习《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和《标准化实验室验收标准》,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性。建立了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增加了各种实验仪器和标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利用我们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此外,还增加了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学手段,将我校的科学教学条件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由于学校重视实验管理,将每学期的学校计划和总结纳入实验室,并指导具体人员实施。以确保各项计划的实施。领导、教师和学生是自上而下共同管理、维护和运营的“生命线”。让实验室有序运行,充分发挥其潜在功能。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科研教研组从实际出发,从仪器添置到报废、仪器借出到归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时做好仪器申购、仪器入库、仪器挂失和赔偿工作,并经常清点、整理、除尘。做到账项一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步入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轨道。

2、利用好自然实验室,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有效发挥仪器和现代化手段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为课后科技兴趣小组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期初,制定并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计划。

3、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1、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容纳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一系列活动,内化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承办市科研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2、充分发挥博客功能,积极发布最新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充分鼓励学生写实验日记,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信息,及时宣传和肯定学校科学教育的亮点。

3、扩大途径,并考虑其他

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它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阵地。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大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平台。

1、利用实验室组织指导,参与科技创新竞赛。

2、开拓进取,做好教师示范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实验后写出必要的经验,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篇科学论文获奖。

同时,我校还充分发挥科学教师的才能,积极拓展和发展其他科技活动,学校管理优秀,学科成绩优秀,学生成绩优秀。然而,这远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长征的第一步。我相信我们的实验室管理会更上一层楼,我相信我们实验室的效益会发挥得更好。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篇四

全市设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医疗机构4家、疾控机构1家,实验室总数为8个,完成备案登记8个实验室。本次检查共出动卫生执法监督员25人次、车辆5台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共5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份。

通过看现场、查资料,询问相关人员,重点检查了以下内容:

二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情况、安全防护基本设施设备情况;

四是样本采集、检测及废弃物的处置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

通过本次检查,发现我市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总体情况较好,绝大部分被查单位均按《xx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完善规范化管理,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制定科学、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保卫措施。大部分被检查单位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编制本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紧急情况处理规程等。

所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个别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实验室布局流程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明显,无单独的清洗消毒间。

二是实验室的门不能自动关闭,无洗眼装置等个人职业防护设施。

三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如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生物安全工作自查记录、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四是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置欠规范。

五是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针对此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卫生监督员分别进行了现场指导,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一是在各实验室的新、改、扩、重建中,严格审查房屋布局、功能流程,不断达到布局合理,流程符合要求,设施设备满足需要的要求。

二是继续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未整改的单位,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三是积极组织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

四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各单位生物安全意识,确保公众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马铃薯培训班实践总结篇五

1、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儿童课程

本期以来,课题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为实验班级挑选了一些精美的诗歌和经典的诗词作为晨诵的内容。实验班级结合语文课的单元主题进行教学。低段吟诵了《春天》、《妈妈的眼睛》、《我好想喜欢上》等朗朗上口的儿歌,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本精美的读写绘本,根据儿歌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彩笔画出他们的故事,中高年级选择了《绝句》、《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等经典的中华诗词,并让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四月份还课题组还组织实验班级开展了“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通过吟诵经典,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的氛围。晨诵课的开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一首首美妙的童诗为学生开启每一天的黎明。

在童书共读方面,低年段选择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绘本故事,如《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鳄鱼怕怕》、《小猪变形记》等,通过老师讲故事,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想象故事的结局或续写故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中高年段共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跑猪噜噜》、《人鸦》等,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精心设计了教案,并认真上了导读、主题推进课和探讨课,并根据故事的主题,让学生写出读后感,每个学生本期所写的随笔有20篇,老师根据学生所写的随笔进行沟通与交流,随笔的交流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2、教师的三专发展

开学以来,课题组根据新教育实验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拟定了新教育实验活动月推进表,为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本期共读了两本精读书籍《优秀是教出来的》、《静悄悄的革命》,并开展了四次读书沙龙活动,根据各自阅读的情况,实验教师写了5篇读书笔记,并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困惑写成教学反思、个案分析,并发在学校的博客里,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实验教师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个支撑点。同时,实验教师按时参加了我县的网上沙龙活动。

本期以来,实验教师的随笔已达70余篇。通过专业实践、专业学习,再进行反思和总结,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同时,新教育实验共同体成为学校的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

为了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课题组还开展了同题异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通过上课、说课、议课,让每一位都参与,并有所获,使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虽然本期已取得了以上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校没有足够的图书为实验班级的学生提供,学生的图书借阅量不够,实验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语文教学与晨诵课的关系;低年段缺少绘本故事,部分教师在参与实验中不够积极主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得不到专业引领。

在下学期,课题组将根据我校所选的子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深化和推进新教育实验,争取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新教育实验,使新教育实验作为我校的特色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同时使新教育实验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