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优质5篇)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优质5篇)

ID:2984738

时间:2023-09-18 05:12:41

上传者:雅蕊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优质5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篇一

我是一名大学生,暑假期间有幸来到贵州省的侗族苗寨进行实践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了解了侗族苗寨的风土人情,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个人经历和实地考察,向大家分享我对侗族苗寨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对侗族苗寨深深地着迷。在这里,我见证了侗族人民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苗族姑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手捧鲜花载歌载舞;侗族村子里的木楼则给人一种悠闲自然的感觉。这些都是我以前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画面,如今却亲眼目睹,并能深入参与其中。我深深被这种民族文化所吸引,也受到了它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态度的影响。

其次,侗族苗寨的生态环境让我赞叹不已。苗族寨子被蓝天、碧水、绿树所环绕,而侗族村庄则位于山坳之间,青山绿水映衬着侗族人民的笑脸。这些地方不仅充满了自然的美丽,更重要的是,侗族苗寨居民都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们没有过度开垦土地,而是将留给后代的绿水青山当成爱护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宜居和宜人的感觉,也给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来到这里,我还注意到侗族苗寨的居民们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时,他们热情地迎接我,并带我参观了苗族的祭祀、婚礼等传统仪式。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纯真与善良。无论是在教我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还是在帮助我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我的问题。这种友善和乐于助人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待人处事的重要性。

细细品味侗族苗寨,我还意识到了环境与社区的相互依存。在侗族苗寨,人们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有序,每个人都承担着独特的社区责任。他们共同面对挑战,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也共同分享快乐与悲伤。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我从这里学到了社区合作的重要性,也思考到如何在我所处的环境中,营造出类似的社区氛围。

回忆起在侗族苗寨的日子,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看到了侗族苗寨的独特魅力,也体验到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人文素养。尊重环境、友善相处、社区合作等价值观,都给予了我更多的启发和感悟。这段经历让我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侗族苗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多的体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对这些宝贵经验的珍视和借鉴,将这些蓝本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区合作的人,以此为出发点,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篇二

贵州省简称“黔”和“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第一天——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的少数民族十分多,有侗族、苗族…...今天,我要走进颇有风味的苗寨,感受苗族的风味及苗族人的热情。

哪里的苗家最多呢?当然是西江的千户苗寨,那里有近1400多户居民,个个都是土身土长的苗族人。一进大山,就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打开车窗,一阵阵凉风朝脸上吹来,感觉好极了!车子开了近1个小时,才到西江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我们的车穿过一座桥,开上了山顶,到了千户苗寨的最高点。当车子开进的时候,一群穿着鲜艳衣服的苗族人正在欢迎我们,他们有的在吹奏芦笙,有的在跳舞,也有的在放鞭炮。下了车,他们就立马迎上来,向我们问好。

大家往里走进,发现他们的房子大多为吊脚楼,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 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

这时,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拥了上来,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苗族衣服,请我们穿上,妈妈穿上了一件红色的长服,衣服上绣着许许多多鲜艳的花纹,有红色、蓝色、绿色、橘色的,五彩缤纷;头上戴着一个银色的头饰,头饰上有花,有星星;如果摇几下头,那些银器还会沙沙作响呢!真像一位苗家妇女。而我呢,却穿着一件黑色的戎服,衣服上有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头上则带着阿拉伯人戴的盘帽,帽子上挂下一条带子,带子下端有一个橘色的绒球;裤子黑黑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爸爸的衣服也和我一样,大家站在一起如同一个苗族家庭,我们拍了许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天越来越黑,我们来到了吃饭的地方,一进入寨子,就受到了苗族姑娘的热情款待,她们每人端着一碗自家酿的米酒,唱着敬酒歌,只要我们一上去,就必须得喝一小碗米酒,就连我这一个小朋友也得喝。轮到我喝的时候,我将嘴凑近碗里,一故刺鼻的酒味进入鼻子,好不容易喝下去了一杯,还要我再喝一杯,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手碰了碗,天哪,我大叫,出于礼貌,我强迫自己喝了下去。进入房间,发现有一中间有一张很长的矮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苗家菜。大家入位以后,开始吃起来,快要吃完的时候,苗族姑娘又来到了我爸爸的面前要我爸爸喝酒,我爸爸先是喝了一小杯,由于手碰到了杯子,要重喝一杯,只好再重喝,可爸爸却不同意了,喝了这么多酒,不能再喝了,苗族姑娘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筷子夹了一块白斩鸡,给爸爸吃,爸爸凑过去吃,就在这时,姑娘飞快地往爸爸的嘴里灌酒,爸爸实在吃不消了,夺过姑娘筷中的白斩鸡,往嘴里塞。敬酒结束了,姑娘又把矛头对准了妈妈…….后来我们才知道,唱歌敬酒是苗家对贵宾的招待。

天色已暗,往山头望去,点点灯光如同闪闪发光的星星煜煜生辉,把整一个山头、整一个苗寨都照亮了,这样的情景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苗寨之旅是我贵州之行的第一站。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篇三

五谷丰登的大地,绿水青山的家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民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有着一座座侗族苗寨,这些苗寨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民俗风情,还展示了侗族苗族人民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近期,我有幸游览了侗族苗寨,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独特魅力,使我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侗族苗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苗寨位于山区,环境幽美、空气清新,苗民们依山傍水而居,住在坚固的竹楼里。走进这些苗寨,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整个苗寨布局严谨,房屋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每个屋子的门前都有一片绿色的稻田,一颗颗欢快的稻谷摇曳生姿,让人不禁陶醉于这样的美景之中。另外,苗寨中还有许多古老的风俗和传统,比如隆重的苗族歌舞活动,每个村寨的苗族人民都会穿上锦衣华服,载歌载舞,向着上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这些印象深刻的风景和民俗让我感叹不已,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其次,侗族苗寨的民俗风情给了我许多启示。苗族人民勤劳善良,他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团结一心,竭尽所能地保护家园。他们种田、做衣、砺剑,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还有苗族人民的文化底蕴,他们保留了古老的传统文化,比如苗族的手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制作,寓意深远。我从中明白到,只有保留和传承民族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才能走得更远。

再次,苗寨里的苗族人民淳朴善良,让我深感温暖。他们敞开心扉,待人如友,对待客人更是热情周到。有一次,我在一个村子里迷路了,一个苗族老人看到后,主动带我回到了酒店。在短暂的相处中,我感受到了苗寨里人民的善良和热情。他们虽然生活条件简单,但是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这种善良和热情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坎坷,但只要心怀善意,对待他人友好,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快乐。

最后,侗族苗寨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过去,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苗族人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然而,随着交通和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苗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设了餐馆、旅馆等服务业,为苗族人民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收入。苗族人民也开始重视教育,许多孩子走出山寨,进入城市学习。这些苗族人民的努力和进步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通过这次侗族苗寨的游览,我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苗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勤劳智慧让我深感温暖和鼓舞,也使我明白了只有保持善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同时,苗族人民的发展也让我明白了只有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勇于创新,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侗族苗寨的经历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更加坚信自己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篇四

经过16个小时的旅途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贵州省的凯里市。导游领着我们上了一辆中巴车,汽车开始沿着凯里市区的街道向大山深处驰去。

导游要带我们去的地方是西江镇,那里居住着1200多户苗民。从凯里火车站到西江镇有36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只见公路两旁的民居有点特别,每座房子顶部的中央都有个形似牛角的东西,屋角也是弯弯向上翘起。苗族人信奉牛图腾,他们在建造房子时都会在屋顶正中央用青石砌一个大大的牛角。

越往里走,人烟越来越少,待汽车进入深山腹地,渐渐地可以看到半山腰有一些木头房子,房子下面用石块垒成,上面用木头柱子支撑整个房屋,远远看去,屋子好像悬在上面,这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据导游说,由于少数民族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苗族人喜住山上,房子就用山上的树木建造,而布依族大多临水而居,住的是用石头搭建的石板房,因此有“苗族爱山、布依爱水”之说。吊脚楼的周围是层层梯田,这是苗族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午九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

到了苗寨,不能不看苗家歌舞。来到芦笙场,演出正好开始。演员们都是当地的青年男女,他们穿着各种鲜艳的服装,姑娘们头上戴着的银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跳起舞来,身上佩挂的银饰“沙、沙”作响。他们在台上用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苗族人爱好歌舞,缘于他们的文化生活极少。在很早以前,苗族人一直过着较原始的生活,物资、精神匮乏,苗民们在一天的劳作之后,身心疲倦。为了驱散疲劳,他们就地取材,用树叶吹奏歌曲、用板凳即兴舞蹈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有的苗族文化,吹芦笙就是其中之一,在苗族有“不会吹芦笙就不是苗族人”之说。

到了苗寨,不能不吃苗家饭。按照苗家人的习俗,客人进门之前要先喝牛角酒。主人家的两个小姑娘一左一右站在门口,一个手里托着牛角,一个手里提着一把酒壶,还用苗家方言唱着歌,意思是“欢迎你,远方的客人。”进到屋里,是一排的长条桌,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苗家风味的酸汤鱼、鼓藏肉、熏香肠、腌肉炒折耳根,还有各种凉拌小菜。吃到一半,主人家的两个姑娘开始为我们敬酒。来之前,导游已经交代了我们,如果不会喝酒,就用嘴唇轻轻碰一下碗边,千万不要用手去扶,否则被当作要喝,那结果是一碗一碗地往下灌,非把你喝倒不可。

入夜,苗寨家家户户亮起了灯,远远看去,整个苗寨掩映在点点灯火之中,好像天上的星星,给这个美丽的山寨增添了一抹亮色。

美丽的西江、美丽的苗寨,你用大自然的山水哺育了一个民族,你用勤劳和勇敢锻造了一个坚强的民族。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篇五

侗族苗寨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乡村聚落,自古以来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最近我有幸前往侗族苗寨进行了一次旅行,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侗族苗寨的壮丽自然风景,还深入了解了侗族苗人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体验侗族苗寨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

侗族苗寨的人文景观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寨中,我看到了精美的木屋建筑、华丽的民族服饰以及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侗族苗人的独特婚嫁习俗和神秘的神蛊文化。他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历代祭祀和习俗传承至今,让人感叹古老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苗寨中的生活方式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侗族苗人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们依靠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维护村庄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纯朴的人情味,还深刻体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三段:领略侗族苗寨的大自然风光

侗族苗寨位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山区,自然风光壮丽,景色宜人。我在苗寨中登上了一座高山,远望群峰叠翠,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山中的溪水旁,我听到了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纯净与神秘。这里的空气清新,天空湛蓝,给人以无尽的宁静与美丽。

在苗寨中,我还探访了当地著名的风景胜地——千户苗寨。这个苗族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布局,其迷宫式的道路和湖泊相映成趣。这里的苗寨民居建筑独具特色,融合了傣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元素,给人一种异国情调和神秘感。

第四段:与侗族苗人的互动和交流

在侗族苗寨,我有幸与当地的侗族苗人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他们热情友好,乐于与我分享他们的故事和传统。我们一起分享了美食、跳起了独特的苗族舞蹈,我还学习了一些苗族的民歌和手工艺品制作技巧。通过这次互动和交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第五段:对侗族苗寨经历的总结和体会

这次侗族苗寨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了解了丰富多彩的侗族苗文化。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纯朴友善,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思,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生是一种可贵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次旅行让我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处。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保护好我们的这片美丽家园,让它的魅力永远延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