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通用5篇)

最新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通用5篇)

ID:3008847

时间:2023-09-19 04:19:37

上传者:琉璃 最新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通用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篇一

一、强化医院院感防控。(一)医院要落实主体责任,在政策、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为医院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全面保障。强化医院院感管理,确保院感专职人员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强化物资储备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按照《个人防护指引》严格执行分级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及患者个人防护到位。(二)严格落实院感工作制度。认真落实院感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院感风险评估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院感培训教育制度、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以及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等各项院感管理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和工作流程,加强全过程监管。(三)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及上报。加强对重点科室的主动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环节(如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透析治疗、内镜操作等)实现全覆盖。及时发现感染散发病例、感染聚集性病例和感染暴发。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应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发现医务人员核酸检测阳性后,应在规范上报信息的同时立即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

(四)常态化全员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开展演练及培训,特别是对高风险科室如:发热门诊、儿科门诊、急诊、核酸采样、icu和呼吸科病房的医务人员要重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要求与技能。

(五)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设置医务人员休息室,提供营养膳食,增强医务人员免疫力。

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护药技、行政管理、进修实习等人员以及在院护工、保洁、保安、后勤、餐饮等外包服务工作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每日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发热及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严格就诊患者管理。加强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取药等排队区域引导,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推行电子支付方式。加强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冠肺炎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选择及佩戴口罩、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七)加强住院陪护人员管理。取消探视,强化病区24小时门禁管理。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可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并发放陪护证(有个人照片、身份证号、陪护对象所在病区等具体信息)。陪护人员原则上不予更换,确需更换的,应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患者和陪护人员尽量不出病房,陪护人员“定人定岗”,固定活动范围,防止交叉感染。

(八)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加强门急诊、病房等公共区域的通风换气,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要立即停用集中通风系统并进行终末消毒,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九)加强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工作,开展院内环境监测。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检验检查等重点区域每周1次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重点采集共用设备、公共区域(如开水间、厕所、电梯等)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样本,在消毒前采样送检。增加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门急诊、洗手间、走廊、电梯、开水房等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增加快速手消毒剂放置点,阻断传播途径。(详见本院新冠肺炎清洁消毒制度)

(十)加强重点部门管理,按照《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要求执行。

(十一)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排放管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格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杜绝泄露扩散。

(十二)加强医院环境物表、医疗器械、床单元、医院织物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篇二

(一)没有出现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二)外环境原则上不需要消毒,不应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场所,如地面、绿植、墙面、宣传栏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室外健身器材,公共座椅等人群使用较为频繁的物品,可增加清洁频次,如有明确污染时,进行表面消毒。

(三)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入的人员、汽车、自行车及其携带的物品等进行消毒。

(四)通常情况下,室内下水管道不需要定期消毒。

(五)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物品造成损毁,要适度消毒。

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消毒可选择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可选择的碘伏。也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消毒剂使用指南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20)147号)中《消毒剂使用指商》的要求,选择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一)室内空气

开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注意人员保暖。

(二)手、皮肤

以洗手为主,在接触可疑污染环境后可以使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皮肤在可能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建议选择的碘伏。

(三)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

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食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五)物体表面

经常触碰的物体表面等可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六)卫生间

卫生间的消毒应以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七)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

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八)衣服、被褥、毛巾等纺织品

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按常规清洗。

(九)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10000mg/l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份水)小心移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戴手套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用

(三)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四)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篇三

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量化考核中

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

6.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更新、充实卫生是必备设备,

3.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学校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项管理

追被足够的消毒、预防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

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为有效预防学

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

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

质和技能。

8.配合地段防疫部门,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

4.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在冬春季节,建立专人负

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各种传染病传入我校。

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学习场

四、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学生常见病

所空气清洁、流通。

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

5.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由校医室负责本校的传染

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

病疫情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

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视力低下、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和

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

预防知识,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采取合理膳食、注意用眼

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卫生等措施,有效预防学校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

传染病疫情防治工作计划2

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篇四

为加强对新冠防控救治工作,根据有关防控精神,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3、审查医院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协助医院应急工作(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决策与指挥;

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到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处置,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继续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对确诊患者严格按照转运程序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优势力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同质化、高质量的医疗救治。

设置:按照有关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管理,要求做好入境隔离人员和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就医管理,诊疗过程严格做到与其他诊疗人群出入口分离、诊区分离、人员分离、就诊路线分离。

人员交接:二次分诊人员与分诊引导人员进行交接签字,并二次复测体温,查看电子健康码并做好登记后进行分诊,对于自行至发热门诊就诊人员,由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人员仔细询问有关的流行病学史等相关情况并做好登记后分诊至相关诊室就诊。

所有来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接诊医师应详细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等相关情况,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新冠疑似或确诊患者,医务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迅速报告和隔离,及时转入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不得擅自允许患者自行转院或隔离。

疫情安保工作计划表格篇五

为全面做好我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疫情,防止扩散和蔓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力。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成效,在巩固现阶段防控成果的同时,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社区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

2.出现确诊病例,立即进行科学精准研判,并依据病例的工作、生活、出行轨迹,分层划定管控区域,设定分类管控措施。

(三)精准管控发现疫情后,我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上报上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由上级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后要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四)保障民生切实做好集中隔离场所、居家隔离场所、封闭小区等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保障居民必需生活品供应。五、应急准备当前,全球疫情蔓延,预计严重流行态势将持续较长时间,境外输入风险难以避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实现阻断目标,但个别地区仍存在发生散发病例与小规模聚集性疫情,境内始终存在快速传播风险;对病毒来源、致病机理、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方面认识有限,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市新冠肺炎本地疫情虽已基本阻断,但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杂性和防控难度加大;我市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部分单位、群众出现厌战情绪、麻弊思想,为疫情防控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

(一)保持战备化指挥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运城市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县卫体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全面领导、组织好我院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始终保持战备化的指挥体系,常态化运转,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处置。(二)强化应急能力准备1.医疗物资准备。确定物资储备清单,建立疫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保供制度,做好医用防护用品、消杀产品等的储备工作,至少要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确保疫情再次发生时物资储备充足、供应渠道顺畅。2.消杀队伍准备。制定队伍建设、调配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应急预备队,做好消杀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