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通用5篇)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通用5篇)

ID:3081185

时间:2023-09-20 11:39:11

上传者:文轩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篇一

正值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教学,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和悼念教学。实验中学也在这个时候推出了有关地震的“感恩·奋进”的教学主题。主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学生们体会灾难过后,我们最需要的是心存感恩,回报社会的胸怀。学会感恩就是对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感恩之情。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学会感恩时,我们也会对生活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和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1、鼓励学生回忆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和感恩事件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和对抗生活不预料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卡纸、剪刀、ppt、背景音乐等

1、播放视频:《生死无惧,爱心相依》

注:课前播放(5分钟左右)

2、开场白

目标:引出班会主题:面对灾难,心怀感恩之心

相信刚才视频中的画面大家都不陌生,3年前,也就是20xx年的这一天是一个令我们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灾难,再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的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了来自许多他人对我们的关怀与帮助,以前的家园也许被无情的地震给摧毁了,但我们很快又在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家园,所以我们永远要相信,任何灾难和困境都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且灾难过后必定会有新的机遇;同样的,任何好或者机遇的背后也所以大家一定蕴藏着危机和挑战,所以时刻保持一颗感恩宁静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心存感恩,即使有一天我们发现生活也可能欺骗我们。

1)诗歌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放音乐《感恩的心》,回顾一生当中值得感恩的画面和事件;(5分钟左右)

4)生命列车(5分钟):教师朗读

5)“我心永恒,传递感恩”——感恩留言教学(15分钟)(背景音乐:《我心永恒》)请同学将自己想感恩的人或者想对某人说的心理话都写在纸上。

6)教师总结:ppt齐唱《感恩的心》(伴奏)(2分钟)

问题:

1、中途音乐放不出来——课前试验设备流畅性。

2、自言自语——提前准备。

3、肢体语言、教姿教态等(注意自己的下意识动作,如吐舌头等)——对照镜子多加练习。

4、学生课堂发言不是太踊跃——与学生多加交流,多了解学生情况。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篇二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与父母亲交流、学会感恩、学会孝敬长辈。

辩论、讨论

一、开场,引入主题

主持人:母亲含着泪点着红烛的时候

红烛也开始流泪了

光线跑得再快也需要时间和空间

而母亲

就是我的光源

门前的小河哟

你今夜为何

这般消然

这首题为《明日,我将远行》的赞美诗,是一位留学生在离开家乡的前一个晚上写的。一位即将远赴重洋的游子,在他即将远行之际,最难舍的,是生他养他的母亲。这首诗,道出了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情感。

二、以一则故事为题导出父母对儿女的深厚、无私和伟大的爱。

主持人:“一个不孝子背着垂暮之年的老母亲在山路上跋涉,他就要将她弃于深山。山路越来越难走了,后来简直就没有路了。儿子忽然发现背上的母亲不时地折一段树枝抛在地上,感到很奇怪,就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母亲的回答不但令他放声大哭,而且令他断然悔过自新,又把母亲背回了家,决心尽心尽意地孝敬她。”

这位母亲的回答是——“有这些树枝做标记,你回去时就不会迷路了啊!”在即将被抛弃的最后一刻,母亲心里仍然只有儿子。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亲情——母爱。

三、思考讨论——活动设计之一

1、自已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寄托了父母的什么希望?

2、你在哪些方面像你的母亲?

3、你在哪些方面像你的父亲?

四、检查自已的孝心——活动设计之二

你目前孝敬父母的方式是什么?你感觉父母是什么态度?请在“父母满意程度”栏上打#。

方式父母满意程度

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努力学习

多帮助父母做事

耐心听父母批评

多陪父母说话

讲话和颜悦色

生活勤俭、朴素

从不撒谎

有事同父母商量

向父母承认错误

努力学做家务

五、阐述已见——活动设计之三

一天上午,瘸腿的妈妈怕未吃早饭的小明肚子饿,便在课间给他送了两个煮鸡蛋。小明边接鸡蛋边不耐烦地说:“你来干什么?同学看见了,我多难堪。”

你对“小明”的说法有何感想?请写出你的评价。

注:以上四个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六、总结: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的生养之恩终生回报。父母之爱不仅表现在对孩子的“养”上,也表现在对子女的“育”上。平等是父母子女关系的前提。平等的真谛是相互理解。

七、结束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篇三

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感恩。现在的小学生,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但不了解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给予他们的爱。通过本次班会课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而且由此及彼感悟到要对学校、对社会、对祖国感恩,达到一定教育效果!

1.挑选小主持人,节目安排。

2.布置黑板,教室。

3.收集、整理资料。

(一):主持人开场白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

合:大家好!

男:在这个阳光灿烂,春风和煦的季节。

女: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合:二(4)班“心存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

女: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

男:对同学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

男:感谢曾帮助过我的人

女:感谢肯接受我帮助的人

(二):第一部曲

女:请欣赏小品《一场虚惊》。

男:(采访xx)虚惊之后,除了感到幸运之外,你还想对某某2说些什么呢

女:如果你是xx,你会对某某2说些什么呢

男:除了父母之爱

女:师长之情

合:我们更不能忘记像刚才小品里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朋友。

(三):第二部曲

女:让我们把感恩的话汇成一首诗。

合:让我们一起来吟诵。

(四):第三部曲

男:凡事感激

女:学会感激

合: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谈谈他们的感恩之心。

男:某某2已经感觉到了自己那感恩的心,你们呢有谁还想说说你的感恩之心吗

(五):第四部曲

男:在你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吧!

女:听完那么多小朋友的心声,你们是不是也有很多话想对帮助过你的人说呢

合:让我们把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男:谁来说说,你在感恩卡上写的是什么

女:今天给了我们一次好好感恩的机会,课后,让我们把感恩卡亲手送给你想感恩的人。

(六:第五部曲

男: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感恩的心》

伴随着《感恩的心》这首歌,全班跟着老师把感恩的心用手语表达出来。

男:听着歌,我们很多小朋友眼睛都红了,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下亲人、朋友对你的帮助,让自己的心平静下。

男:刚刚你想到什么了

生1:我觉得妈妈对我的恩情,真的好伟大!我还惹她生气,真的太不应该了。

生2:我想我妈妈了。

男:通过今天的班会,让我们学会了感恩。

女:让我们二(4)班的同学都成为手心向下的人。

合: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篇四

(1)主持人播放《朋友》这首歌,讲述朋友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和友

(2)播放视频《珍藏瞬间—9班一起走过的点滴》,回顾半个学期以来大家在一起拼搏、奋斗的日子,感受到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彼此鼓励、珍惜,我们将永远战斗在一起。

(3)主持人发便利贴,让学生们把同学之间感人的事迹写在上面,并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说声:谢谢!。最后把它们贴在“感谢有你”的墙报上。

(4)主持人对班会进行,希学会感恩,珍惜友谊。

班会以《朋友》这首歌开始,伴随着这感人的旋律,班主任给我们讲述了朋友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真正的朋友和友谊。接着他又播放了《北京东路的日子》的mv,看完mv,他讲了一段我们难以忘怀的话“高中三年会很苦、很累,但我们会收获很多很多,其中友谊就是我们收获的一枚闪亮的贝壳,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友情和感恩友情。生活中,失落的时候,朋友的鼓励;彷徨时,朋友的支持;成功时,朋友的祝福。朋友总在我们我们身边,为我们付出点点滴滴,让我们珍惜这份缘分,珍惜我们的友情!”说完这番话后,同学们回忆身边同学情谊的点点滴滴,让后我们写下身边感动的瞬间,大家将最感动的瞬间写入字片,写出对友谊的感谢。是这堂班会课,让我们懂得我们一直沐浴在友爱的光辉之下。

感恩助资成长圆梦班会教案及篇五

心存感恩,让爱永驻

如今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极大满足使他们习惯了养尊处优,他们理解了太多的爱,渐渐地,他们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而当今社会的风风雨雨对他们心灵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也扼杀了童心的淳朴和人性的完美,从而失落了一颗感恩的心。他们习惯了被爱,习惯了索取,习惯了理解,却不曾想过或是不习惯付出,不懂得感恩。应对他人的帮忙,甚至连一声“谢谢”也难以出口,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礼貌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通过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让我们反躬自省,找回以前失落的那份博爱。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传统美德、一种处世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精心培育校园“感恩文化”,用心营造感恩校园氛围,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会感激,学会关心,学会回报。

(1)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教育是一种人性唤醒人性的教育。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谁都没有只奉献不回报的义务,谁也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新来对待这一切。而没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而且是不健康的。

(2)让学生学会“报恩”。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善换善,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和潜力,学会如何回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

(3)让学生学会“施恩”。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理解“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应当怀着宽容的心态、愉快的情绪,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忙身边需要帮忙的人。

(一)前期准备:

(1)了解感恩节的来由和相关活动:

感恩节又被称作“火鸡节”,是北美洲独有的节日。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忙,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有四天假期。借着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庆祝佳节,所以,美国感恩节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中秋节。

(2)要求每个学生静心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受过什么人什么样的帮忙,心里有什么未表达出来的话,记录下来。

(二)班会课上:

(1)观看《感动中国》片段,请学生发表简短观后感;

(2)分以下版块体会受恩,培养感恩情感: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职责意识,树立报效祖国思想;

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的支持照顾,促进互助互爱。

(3)小结:

教会学生心存感激,真情回馈,温情行动。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从身边抓起,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体会到受恩的荣幸和感恩的乐趣,变被动感恩为主动感恩,在自己心中培植感恩的情感,向身边的人发出真诚的问候和微笑。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顾及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

(三)后期总结:

要求学生写下班会课后自己的感悟,并证明自己的态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