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台工作总结(精选5篇)

发射台工作总结(精选5篇)

ID:3215975

时间:2023-09-21 18:32:13

上传者:文锋 发射台工作总结(精选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射台工作总结篇一

《卫星比武》电影还在继续。在电影的上半段中,我们认识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资源卫星等。紧接着电影的下半场开始啦,还有两种卫星等着我们来欣赏。好了,话不多说,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下面登场的是海洋卫星,它挥舞着双翅,神奇地向我们飞来。它飞到大家面前就做起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海洋卫星,我用于监视海上作战,监视海上的*活动。我的身上,同时装备着电视摄像、雷达、无线电侦测机、红外探测器等多种设备。人类一听到我的报警声,就会知道当时海上的情况。

接着登场的是营救卫星,虽然它也有着一对翅膀,但在它的翅膀上布满了太阳能贴片。它正快速地向我们飞来。它边飞边说:“我可以用自身系统来确认陆地、海上、空中的危险位置,并报告给搜救人员,及时营救伤者,大家营救成功后都夸我真棒呢!”

在当今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中,人造卫星大显身手,为人类做出惊人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尽力为未来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吧。

发射台工作总结篇二

一停好车,我快步走到大门前,大门虽然不怎么气派,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八个大字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乎有个声音在召唤着我:“快进来,快进来......”我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往前走。

“那是什么?”我尖叫道。

只见,崇山峻岭间一块碗状盆地中央一个高约几百米的“钢铁巨人”呈现在我的眼前。身上的“中国航天”四个红色大字,更是让他本就伟岸的身姿显得更加英姿勃发。我呆呆地望着他,身旁的一切仿佛荡然无存,整个世界只余我和他。

看着看着,我仿佛坐进了发射仓中,耳边时而传来“隆隆”的巨响,时而响起“10、9、8......”的倒数。“咻!”巨大的火光中一条白色的巨龙腾空而起,众星拱月般笔直地刺向苍穹。蓝天白云转瞬即逝,我瞬间遁入黑暗。我的心抑制不住地狂跳,起来,越跳越快,它也按耐不住想冲破束缚,遨游天际。

“真美!”一声呢喃,拉回了我的思绪。

我整整了衣角,迈着坚定的步伐一马当先迎了上去,我要近距离和他紧密接触,我要好好看一看这个空中的巨无霸。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脑海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直回荡着......

发射台工作总结篇三

写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

20xx年4月17日,全巴镇地区“腾飞杯”足球赛开幕式在我校顺利举办。

听,锣鼓喧天,歌声震地整个校园歌声嘹亮,人声鼎沸……主席台上五颜六色的鲜花真美啊!高年级的两个同学做主持人,他们精神抖擞,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地演讲着,那样子真叫人羡慕啊 !

瞧,现在通过主席台的是彩旗队的同学,随着那清脆的锣鼓声乐,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在跑道上整齐地走着,彩旗随风向同一个方向展开,那架势好威武啊!就像国庆节大阅兵啊!

一个个方队更是在跑道上迈着坚忍不拔的脚步整齐地走着,多精神啊!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们穿着队衣校裤,戴着白手套,英姿飒飒,雄赳赳、气昂昂地经过主席台前,我们喊着响亮的口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正如口号所言,我们班拿到了精神文明奖项。这是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班同学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啊!

每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鲜花般的笑容,更高兴的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只见她满面春风地向我们走来,第一句话便是:“同学们,辛苦你们了!”

操场的沙滩上,中年级表演了舞蹈;高年级表演了健美操。他们表情自然大方,服装精致,舞姿优美,他们表演得真不错。真让我大饱眼福!

真不愧是一次精彩、隆重的开幕式啊!

发射台工作总结篇四

1月17日0时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按计划稳步推进.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作者:陈全育作者单位:刊名:中国航天pku英文刊名:aerospacechina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发射台工作总结篇五

中星19号卫星成功发射的好消息振奋人心,那么中星19号卫星的任务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星19号卫星成功发射,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11月5日19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9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1月5日晚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中星19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星19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具有传输速率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该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主要提供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中星19号卫星涵盖了c、ku和ka等多频段通信载荷,可以更好服务于远洋运输通信、航线互联网等业务。

“高通量卫星,它的优势是带宽非常宽,传输速率非常快。”中星19号卫星主任设计师赵光讲述了卫星的优势,“相当于我们在家上网,网络由2g、3g到了5g,带宽越宽,下载视频或者是进行视频通话,就会更加顺畅,体验就会更好。”

除了传输速率的优势,中星19号卫星还有更广的通信服务范围,可覆盖跨太平洋航线、东太平洋海域及北美西海岸,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我国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主要是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在的中星19号卫星覆盖的主要是到北美的航线,能够将我国的高通量业务覆盖到更广的范围。”赵光介绍说。

更广的覆盖范围可以带来更好的通信服务。“比如说,在一个航线上,你在通信卫星的覆盖区范围内,可以上网。如果飞机不在通信卫星的覆盖区,可能你的手机就上不了网了,等到下一个卫星能够覆盖的时候,才能继续上网。”赵光说,“我们努力把高通量卫星的覆盖区范围进行再扩大,让全程全航线都能够享有这种互联网的服务。”

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卫通负责采购并在轨运行管理中星19号卫星。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一员,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在本次任务中,研制团队依托远程辅助测试系统,首次在北京组织完成了气象数据获取等发射前的重要工作,不断增强任务适应性。

中星19号卫星具有传输速率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该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主要提供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中星19号卫星涵盖了c、ku和ka等多频段通信载荷,主要覆盖中国东部国土、东南亚以及包括北美航线在内的大部分太平洋区域,可以更好服务于远洋运输通信、航线互联网等业务。

中星19号卫星的载荷单机数量众多,其中多个单机产品实现了100%国产化。同时,卫星的跟踪子系统集成度高、状态新,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测控速率、系统可用度以及系统可靠性。

中星19号卫星的跟踪子系统是卫星测控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心遥控、中心遥测一起组成卫星的测控分系统,为卫星提供了与地面站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提升了我国卫星通信的保障能力。

针对卫星载荷技术的新特点,西安分院中星19号卫星研制团队进行了技术攻关,迭代多轮设计方案,升级工艺水平,通过辅助工具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