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画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优秀8篇)

植物画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优秀8篇)

ID:3224646

时间:2023-09-21 20:22:23

上传者:薇儿 植物画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优秀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一

这次培训内容包含了农作物的监测和预警技术、植物病毒发生分布和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多样性控技术、及玉米、麦类、果树、蔬菜等主要病害及防治现状、以及大理州植保植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思考。

这次培训覆盖面广,全州12个县市,有州、县、乡植保人员,参训人员达200多个。培训内容系统、丰富,给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民建乡地处偏远、农业落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意识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群众科技意识不够高,农业科技推广相对较难,对病虫害防治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新农业知识接受较慢。主要农业经济生产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种植的品种单一主要大春作物为玉米、水稻,小春作物为蚕豆。但是民建乡岔花、边江两个村委会气候条件优越,适合栽种热带作物,如蔬菜和枇杷、荔枝等水果。因此,在这次培训中我结合了民建乡乡情认真记录笔记,以便做到学以致用。

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研究》这堂课中,教授把万年县贡米与大理州实际结合,分析了万年贡米的价值主要有三点:一是历史文化价值,稻米历史 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万年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可以证明万年稻米习俗史和贡米生产技术源远流长,延续至今有一万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研究稻作文化和饮食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二是农业价值。贡米是大米中的极品、珍品,它的种植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课题,况且万年贡米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产品,不含任伺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可以满足现代杜:会人们对保健的需求。三是经济价值。长期以来,贡米一直是万年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首先,贡米加工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其次,贡米本属农产品,可以有效地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年都有浙江客商直接与万年当地政府农民签订订单,包销全部产品,万年贡米除一部分出口外,40%销往浙江,30%销往广东和福建,本省只20%的销量,历年产值达2亿多元。让我受益匪浅,是我得到这些方面知识的拓展。

果蝇防治技术这堂课中国,老师一开始以一段视频方式向我们讲述果蝇的生活习性、防治原理、方法、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我们理解到位,也便于我们在以后在工作中更好的应用。

感谢大理州植保站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面,了解现在植保方面最新技术和知识,而且还给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为以后工作提供便捷,为三农更好的服务。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二

植物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以植物为主题进行创作,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绘画技巧,将植物的美丽形态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展现在画布上。在绘制植物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植物的无尽魅力,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植物画给予我全新的观察方式和视角。在绘制植物画之前,我常常只是匆匆地经过花丛草地,对植物的形态和色彩没有仔细观察。而在绘制植物画时,我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植物的每一个细节。我发现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形状和纹理,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颜色和芳香。通过绘制植物,我学会了用更加敏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自然,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其次,植物画让我学会了耐心与细致。绘画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尤其是绘制植物画更是如此。植物的形态复杂多样,需要我们耐心地将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精确无误。尤其是在绘制植物的叶子时,需要注意到每一个叶脉的走向和厚薄,每一片花瓣的纹理和光影变化。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但也让我懂得了付出努力和耐心,才能创作出真正出色的作品。

另外,植物画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丽。通过绘制植物,我发现每一个植物都有着生命的力量,它们从种子开始,经历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植物的生命力充满魅力,让我感到无尽的惊喜和感动。在绘制植物画时,我努力将这种生命力和美感表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最后,植物画还教会了我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绘制植物画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珍稀的植物,了解到它们的分布特点和生长环境。我深深地意识到,保护好自然环境对于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只有让植物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保证它们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同时也让我们能够继续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因此,我决定通过绘制植物画,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保护自然环境,关注植物的生存状况。

绘制植物画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创作过程,也是一次对大自然美丽和生命力的深度感受。通过绘画植物,我收获了新的观察方式和视角,学会了耐心与细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尽魅力,同时也让我更加关注起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植物世界中的美妙和奇异不断地激发着我的创作激情,我相信在未来的创作中,我会不断地体会到新的心得和体会。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引言(植物画的重要性)

植物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展现大自然的美丽,还能够记录下植物的形态和特征。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生态习性,同时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和专注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自己在进行植物画创作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充分观察植物(观察和记录)

在进行植物画创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观察植物。无论是在田野中还是在自家的花园里,我们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在花朵、叶子和茎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形态和特征。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植物的细节,比如叶片的纹理、花瓣的颜色和斑纹等等,这些都是植物创作中重要的素材。同时,我们还可以用笔记本或相机记录下这些观察结果,以备后续的创作使用。

第三段:绘画技巧和选材(捕捉植物的美丽)

在进行植物画创作时,正确的绘画技巧和合适的选材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比如铅笔、彩铅、水彩笔等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呈现植物的形态和色彩。其次,我们应该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比如素描、水彩、蜡笔等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植物的美丽。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绘画技巧,比如微距绘画和阴影绘画等等,这些技巧可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逼真。

第四段:艺术修养的培养(植物画的心灵享受)

植物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表演,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我们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宁静。植物画创作需要我们的长时间的专注和耐心,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通过进行植物画创作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心灵享受和满足。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创作的体验和未来的努力)

通过进行植物画创作,我不仅提高了我的绘画技巧,还培养了我的艺术修养和专注力。通过充分观察植物,我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并且通过描绘和创作,我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灵感表达出来。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完善我的绘画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我希望通过植物画创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并且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灵享受。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四

植物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植物画就被人们喜爱和推崇。植物画不仅能够展示植物的美丽和多样性,还能够让人们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植物的细节,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觉。通过植物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形态和结构,进而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

第二段:植物画的步骤和技巧

植物画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首先,我们需要观察植物,建立起对其形态和细节的概念。然后,通过速写进行大致的勾画,以捕捉植物的基本形状和轮廓。接下来,要注重细节的表现,无论是叶子的纹理,花朵的颜色还是枝叶的曲线,都需要准确地绘制出来。最后,注意使用适当的色彩和明暗对比,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三段:植物画的挑战和收获

植物画的挑战在于,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角度和距离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而我们要尽可能地还原这些特点。此外,植物的细节非常复杂,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观察和描绘。但是,当你真正努力去描绘一朵花的瞬间,当你完成一幅逼真的植物画时,你会感受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你会发现,通过植物画,你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你对植物的热爱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印证。

第四段:植物画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植物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形式,它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首先,植物画将自然与艺术相结合,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其次,植物画还能够承载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传达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后,植物画也是一种记录和保存植物品种的重要途径,对于研究植物的生态和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第五段:植物画对我的影响和启示

对我来说,植物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植物画,我学会了用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我意识到,大自然给予我们丰富的生命力量和美的享受,我们应当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自然,以保护自然的责任心去对待自然。在植物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专注和耐心的重要性,这对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帮助。植物画也让我学会了欣赏细节和小事物的美,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感激之情。

总结:植物画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植物画,我们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细致和小事物的重要性。植物画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还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示。让我们一起用画笔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吧!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五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小的植物,也倍感奇妙。

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你是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还是生活在宁静安逸的农村,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植物,数不甚数。我们身边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植物:含羞草、南洋杉、蔓花生……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体会到它带来的无穷乐趣。

无论是山野、田边;还是繁华的公路边都随处可见含羞草。顾名思义‘含羞草’是会害羞的草,它长得一点也不引人注目,淡紫色的花儿,像一个绒球,显得格外娇小可爱,枝条似滕状,上面有很多小小的叶子,平常都是迎风舒展,就像小孩的眉头,亦是很敏感的,只要有人触碰到它,立马收拢叶子,好似一个羞羞答答的小姑娘。要等好一会儿,它才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了才慢慢的舒展。因为它这独一无二的特点,广受孩子们的青睐。

在我们学校里有好几棵南洋杉。它们高大挺拔,长长的树枝向上弯曲,叶子呈卵形或三角形,一阵风刮过,柔软的枝条随风舞动,远远望去,颇像一条条绿色的毛毛虫。虽然看上去有点让人毛骨悚然,却还是和含羞草一样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更重要是:漂亮的圣诞树也是用它做的哟!

在公路边、公园旁总会看到蔓花生的身影。它们嫩绿的叶子郁郁葱葱、铺天盖地,花儿像一只只在叶丛中翩翩起舞的黄舞蝶,让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它们和花生很像,但又不一样,它们不结花生,但拥有更发达的根系,顽强的生命力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它们在保护环境上功不可没。

还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会发射炮弹的凤仙花、拥有小伞兵的蒲公英……

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奇迹。让我们走进自然,以花草树木为友,与清风明月为伴,去感受它们的美妙与神奇吧!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六

我们在院系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了园林树木学实习。我们班分得的区域为长江大学西校区,对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利且便利的后来班级进行了又一次的区域划分,我们小组分得的区域为学校正大门往西一块包括盆景园和植物园的区域,以及后面的情人湖区域和附小。总的说来这块区域不是太大,但内容比较丰富,特别是树种,不过原来做过的树种识别基础在那里,完成起来也不能不说要相对容易一些。我们的任务是调查分的区域内的园林绿化树种何其生长情况,对其配置和景观效果进行相应的记录,对一些特别的景观树进行照片记录和描述,还要进行检索表的编制。通过对以上情况的调查,我们希望对园林树木在园林上的应用及其各自的特征有更加升入的了解,对以后将要从事的园林建设工作提供一点绿化上的经验。

实习开始前啊,组长对任务进行了划分,我们自主选择要做的工作。我选择的任务是拍照和照片描述,因为我有相机,这个做起来要方便一点。这个工作不能单独去做,要和测量的同学一起,他们侧那里的树,我就拍哪棵。这个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室外要和拍照的同学炮一样多的路,室内还要进行文字整理,我感觉还是有一点压力的。我拍摄的照片不多,在摄影方面没有积累太多的经验,老师要求要高质量的照片,我怕自己做不好。生活中派人很多,牌数还是相对要少一点,总是很担心。于是,我从图书馆借来几本关于摄影方面的书,查阅怎么可以拍出高质量的景物照片。无论怎么说,这任务是自己选的,做不好也是我的问题,我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做的好一点。

小组的第一次实习安排在上午,那天天比较阴,对于测量的同学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对于拍摘得我来说也还很舒服。我记得我们从校门进口左边的木兰林开始的做的。那片木兰林树木比较多,可是没住都不太大,间隔还比较密,拍摄时很容易找不到合适的点。我们选择了一科长是比较好的木兰,也很多,也相对粗一些。他们开始测量,我开始找地方拍。整株树为圆柱形,高细,我选择了几个不同的角度,差别都不大。然后拍特写的时候。我走近,又无法拍到叶子的正面,调焦距,又没办法让画面保持足够清晰,拍不好,很是伤心啦。后来我采取仰视拍摄,从下面拍树叶的背面喝过的形态,结果比较理想。拍摄植物主要是角度的选择,就不如拍木兰的偏执效果吧,开始我不想把法国冬青和墙壁拍上去,但如果那样,木兰就显得很稀疏,不很好,于是我就将那两者拉进来,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画面里的东西越多,画面就越饱满,效果很好。在进行细部拍摄时,我尽量取带稍的枝条,那样老爷和新野的颜色形态都看得到,对以后的识别很有好处。开花和结果的我也都拍到,这些点以后都很有用。

在实习时真的比较辛苦,不仅要跑来跑去,还要动脑筋,加之天气炎热,人一直感到乏力,精神不振,想躺下就不起来,事实上,我确实在草地上坐下过那么几次。这在组里的影响是不好的,组里的其他同学还强打着精神在那里做,我却一个人到角落里面图凉快,我这样很打消同学的积极性了。于是组长忍不住提醒我要我记事起来,回归自己的岗位。大家对我还是很宽容,认为我司精神不济,我也很感谢他们。那天留下的懒散影响肯定是很难消除了,我只能一号的精神状态去补过,拍个够细致的照片。

直讲要全面观察重点记录,是在比较惭愧了。

总的来说校门口的那一块区域我们是一点点的做,一点点的拍,在没遇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有一点要提,我们没有进入植物园,那里的树木都太熟悉了,先前作树种识别搞得很详细,资料也都还有,就没有进去,那里的花开了,特色树我们都记过,也没有什么植物配置和园林景观,没有拍太多。盆景园主要展示盆景和花卉,盆景毫无疑问市园林树木做的,但其用途不得不说接近与园林花卉了,他们经过盆栽爱华和特殊培育,体型都变得很小,园林树木的特征都比较不明显了,我们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测量和拍摄。在拍摄盆景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门口的棕榈及纪念馆前的海桐非常有特点:纵律师学校种植比较多,生长液很不错的热带植物代表,海桐体形很大,形成了不错的景观,实属少见,对于这两个我们进行了比较多拍摄。顺带着,我们测量了周围的周围的绿篱,我的照片里也自然的包含了那一部分。绿篱是园林里能够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景观,色彩和形式多样不说,也有很多实际方面的作用,有着良好的引导和暗示效果。学校的绿篱以黄杨属的居多,他们的优点是很突出的——常绿,耐修剪,造型容易且效果极佳。安其自然规律发展,黄杨应该分支很高,那就不能形成很好的绿篱景观了,人们将其下面的主干阶段,让其每年发新枝条,长的很密实,生长状况也很好,拍出来十分好看。门口的模纹绿篱我们也进行了测量和拍摄,金边大叶黄杨,金边小叶女贞,红继木,杜鹃组成的绿篱观赏性比较高,门口边的红叶石楠,虽然不是最佳观赏期,红茎伸于绿叶之上依然给人以美感。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七

自高中迷上生物学,虽然懊恼自己因偏科不能近二本学校的生命科学院,不能身着白褂研究前沿科学。但是进入我校生物教育专业后我亦觉得老天待我还不错,我的心愿也不算落空,所以一直虔诚的学习着。

学校的设备有限,也空有我一腔激情,最后实验大多被局限了,也没有些许成果可言。于是就更注重其他不需要精密仪器的专业知识。不能自己搞科研,就时刻关心科研动态,也不枉自己的专业修为,不是个科学家,也修个皮囊装装样子。

高考假期在家无事,我一直关注cctv7的《农广天地》和《科技苑》,每天早早把菜摘好,才能在饭点前不受打扰的守着电视。也不求甚解每有创意新型农业典型就记下。我想总有一日能用上,我那“生态农场”借鉴这些可不是很好。就用这一点一滴的农业技术典型堆砌真我的“生态农场”。

《食用菌栽培技术》只是大三的选修课,且这期不知何如竟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课,学校附近也没可供实习的基地,所以一开始我也想其他同学一般,并不重视,上课或看公招书或看自己的散文小诗歌甚至补补晚上失眠的空缺,在我看来这课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总之,没怎么放在心上。

国庆回家见习,每天跑上跑下,非常充实,我终于又找到了从前忙碌的快乐,每天追着老师听课,请教他们的教学经验,努力备课,只为把第一次讲课做的精细再精细一点。见习的那几天,天气很闷热,透着灰蒙蒙呢的光,但是那几天我的心里是亮堂的,抬头时笑容似乎都能对应的云团驱散。我惊喜每个老师夸奖,惊喜教过的孩子们的问好,我想要就是这种充满挑战的忙碌的日子,这种每天肾上腺素会忽然急速上升的感觉,才让我觉自己是也活生生的人。

回学校,首先必须经过晕车的洗礼,那可不比一场感冒对我的伤害小,然而我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和身体一起跌进冰窖,我不能以身体的虚弱为借口不认真学习,我也厌倦了日无所获得日子,我还想把见习时的亢奋状态延续下去。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要怎样来对待我的课业,还是每天只带个躯体去课堂上跑龙套吗?那我回学校干嘛,还不如在中学教生物,心情好愿意去做好每一件事,那收获可不比在学校少,至少我的教法会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已在学校的事实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好好歹歹每天都会过去,何不好好听课,学点东西,那样自己才算充分利用为时不多的在校时间,也免得日后遗憾。

我每天除了了带公招书和散文诗类,也还是好好的带上教科书,一本杂记本,方便在有新知识点时及时记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而在众多的选修课中,除了因爱好植物喜欢《园林花卉学》,《食用菌栽培技术》就是最喜欢的了,且不谈学到了什么技术,就食用菌一些基本情况介绍就已经很吸引我,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吃蘑菇或者说食用菌。我认为那是更能让我“清心寡欲”的食物,没有血腥和杀戮,也不似有些青菜一般味同嚼蜡,却又能满足人体所学的各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要,而且或脆爽或绵柔。总之,我对其爱不释手,东坡《于潜僧绿筠轩》中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说“食可无肉,尚需有菌”。

我确乎是一个感性的人,是个唯心主义者,对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学习方法我也什么成系统的学习方法,但我知道积极汲取有利于自己的“营养”。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课堂里,我了解到平时不知的食用菌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式。不仅用“未来菌农”的身份要求自己注重防治方法技术,也加强了作为消费者对食用菌的安全问题的重视。学会了辨识食用菌的优劣好坏,当然也学会了不少挑选低毒少药的食用菌的方法。

因为没有实际操作,所以我的一切知识仅限于理论基础,即便如此,我也觉得收获颇多,还遐想万千。我知道不常见的鲜色的野生蘑菇都得谨慎对待,也知道它们的致病原理,所以这对喜欢野外探寻的我,无疑是好事,至少我不会误食这些毒蘑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而这些大多生活在了无人烟的地方的毒蘑菇们,它们无疑也是生物界的瑰宝,更是引起我的发现欲求知欲。

佛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些毒蘑菇之所以魔的形象示人,是因为人类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事物总是相生相克,人类不能使其为自己服务,所以这些精灵只得高举自己的武器予以自我防护。

比如粪锈菌,现在是怀疑有毒,有人吃了内化为自身物资,有人吃暴毙而亡,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样的人密码决定着它是天使还是魔鬼?答案现在还不为人知,但一定就存在与人们的机体里,现在的我没有条件做研究,但我想我这些思考会是有得以验证的一天,不久的将来会有有足够知识有良好条件的科学家来解决这些问题。

面多众多的食用菌栽培基质,我也有自己的选择。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是不赞成传统的香菇生产方式的用大量的原木生产香菇。现代食用菌栽培技术原料取材广泛,常用的有作物秸秆、果壳、蔗渣、木枝、木屑和畜禽粪便等。从理论上说,凡是纤维素或木质素含量较高,并且不含有毒副产物或抑制真菌生长物质的植物材料,都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

某些地区发展桑蚕业,就可利用桑秆和蚕沙等副产品(废弃物),作为食用菌栽培的良好材料。此外,板栗、油茶及核桃等桂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副产物,也可以作为食用菌生产的替代原料,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再说说我对灵芝盆栽的思考,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我不禁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只想过用植物作盆景。比如一些景天科多肉植物,稍加修饰,配以不同的花盆、碎石块、小玩偶营造不同的意境就可得到赏心悦目的效果。灵芝本为食用佳品,生活中不常见,虽见过也因从前不了解栽培方法,所以从未思考过。

老师的提点是,直接把灵芝菌体脱水,再配以花盆固定,附上一些基质或者塑料的“土壤”不仅可以以假乱真,还可以长期保存,更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就可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

而生活不能没有绿色,想我一样的小清新小文艺大有人在,既然有人在为高端消费制造“灵芝盆景”我何不为普通大众打造一款“灵芝意境”,正好满足文艺青年们的精神需求。

生态农场是我的梦想,但现在因为《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启发,再一次添砖加瓦,那一天这可无意间落到心上的柳条儿,定会依依舞动与繁花相映成趣!

植物画心得体会篇八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于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活动,我们学校的两位生物老师在学校的大力配合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安排: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在进行种植、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做事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科学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有三个目的:

2、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

3、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

1、3月1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

认真听取了本次竞赛的介绍及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同时查找大量的关于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资料,以便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3月18~21日,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

由于考虑材料数量有限,同时初一学生又刚学习过植物的相关知识,因此决定参赛范围确定为初一年级学生,学生们非常踊跃,有一百多名学生积极报名,我们两位老师利用课上的时间,对学生从竞赛的目的和要求、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种子发芽的条件、怎样做植物栽培管理记录、怎样做生长观察记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将资料以ppt的形式让学生下载后回去认真学习和理解。

3、3月21日,分发植物种子和花盆、营养土、营养液。

4、4月10日开始至6月上旬,对学生的植物栽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指导。

5、6月中旬,根据“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评比标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校内评比,有30多名学生交来了他们栽种的植物以及管理记录、成长记录、心得和体会等,我们从中推选出5名优秀的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及一、二等奖的评比,其他的学生均获得三等奖。

三、活动效果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从种子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也学会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在活动中很多学生学到了不少关于植物种植的学问,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感受。

2、通过对植物的栽培、管理和养护,使很多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也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记得刚有小苗长出时,有些女生看到后都会惊叹“真可爱”“像小宝宝”,当小苗长的不好时他们会伤心难过,而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学生都会很兴奋地及时地告诉我,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这次活动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互助意识,由于有些是小组合作进行,所以同学之间能很好的分工合作、互相关心;甚至有些栽培失败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帮助栽培成功但遇到问题的同学想办法、分析原因,帮助他们照顾植物,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4、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们发现了学生的另一面,有些男生平时调皮捣蛋、满不在乎的神情让老师很是头疼,可是对于植物的栽培他们却表现出更多得细心和严谨,当植物长的不好时他会心急如焚,而植物脆弱时他又是呵护有加,这些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生的可爱。

四、学生反响

学生参与本次种植实践活动非常积极,很多学生都强烈要求参加活动。活动后很多学生提出了他们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到植物种植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时吃着水果和蔬菜并没有任何感觉,但通过这次的栽培,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也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有学生谈到通过这次栽培活动增加了我的责任心,也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等。

五、一些建议

有些学生询问为什么没有其他种类,想了解更多植物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所以希望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时能多提供一些植物品种的种子;另外由于数量确实有限,还有想参加的同学不能如愿,所以希望以后能尽量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