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

最新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

ID:3295238

时间:2023-09-22 12:40:20

上传者:琴心月 最新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值此攻坚克难之际,全体党员干部都应在“右玉精神”中汲取营养,提振自身建设,为发展党的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不言弃,“右玉精神”中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信仰。风沙吹不乱为民服务的心,贫瘠枯不竭干事创业的血。自1949年起,右玉县委班子就坚定了同步发展农林牧副业的想法,夯实右玉的绿色根基,朝着“有‘绿’就有‘富’,既‘富’又有‘美’”的目标不断迈进,最终成功摘掉贫困之帽。艰难困苦处,玉汝于成时,“右玉精神”中敢打敢拼、不惧风雨的前行力量值得新时代党员学习,越是攻坚克难时,越要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实事,越要真抓实干为人民谋福利,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去直面风雨,无畏挑战。

一条绿色脱贫路,一以贯之抓落实,“右玉精神”中有“科学决策、精准落实”的作为。自发展之初,县委班子便决定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精准脱贫。结合科学手段,划出阶段、循序渐进、逐步落实,最终将森林覆盖率由0.3%提升到54%,把荒漠变绿洲。右玉的发展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它的由“绿”转“富”,无不向我们证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各地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也应大力学习右玉这种充分结合生态规律的致富方法,树立科学理念、选取科学方法,走出适合自身长远持久的精准发展之路。

一代跟着一代走,一棒接着一棒传,“右玉精神”中有“功成有我、不必在我”的情怀。70年风雨征程,右玉的干部们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换人决不换方向,代代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行动展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公仆本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也正是有了太多太多像右玉干部这样的人民公仆,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一心为了党和群众的事业发展,忘“小我”,求“大我”,才能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落实,才能朝着美好发展的蓝图一步一个台阶迈进。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我们的传家宝“右玉精神”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在上了些年岁的右玉人记忆里,狂风肆虐、黄沙漫卷,是常事。

地处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是一个只有11万人的小县城。70多年前,这里“十山九秃头”,林木绿化率不到0.3%,有外国专家断言“不适宜人类居住”。

故土难离,沙海求生。70多年来,一任接一任的右玉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铸就了“右玉精神”丰碑。

2012年9月28日,在中共山西省委上报的《关于我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对右玉精神做了高度概括:“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发扬“右玉精神”。

2015年1月,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了右玉历届县委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并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右玉土地贫瘠,树苗成活率低。树,栽上死了,再栽,一块地要反复栽上好几年。在右玉种树,太难,太苦!当地人说:“在右玉,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哩!”

1950年春,第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带领右玉干部群众挖树坑、插杨树条,拉开了一场跨越70多年的绿色接力。

右玉县头水泉村的王明花老人仍记得“三战黄沙洼”的场景。从县委书记到普通群众,从老人到娃娃,全县人民齐上阵。可大风过去,遍地是干枯的树苗。有一股“拧劲儿”的右玉人用了整整8年,先后展开三次“大会战”,终于把树“钉”在了黄沙洼,把这片4公里宽、20公里长的沙丘变成了绿树岗。

“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一张蓝图、一个目标、70多载耕耘,右玉全县干部群众累计种下约1.4亿棵树。2018年8月,右玉县脱贫摘帽。曾经最稀缺的绿色,如今成了这里最厚重的底色。

曾经黄沙遍地、寸草不生的右玉县,因右玉干部群众不服输的韧劲和70多年的绿色接力,如今慢慢变成一片片林海。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弘扬“右玉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2020年,右玉所有的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林木绿化率达到56%。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右玉县委员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右玉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又开启了从“扩大绿”到“转化绿”的新接力。

受益于右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几年,右卫镇马营河村发展旅游观光业,树下长出了羊肚菌,地里种上了菊花,村民盖起了大棚。“生态好了,人的脑子也活了。”马营河村党支部书记朱义说,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多元。

75万只羊、40万亩小杂粮、8万亩中药材、4.2万亩彩色种植、28万亩沙棘、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生态治理给右玉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右玉人民带来了美好生活。

从曾经的黄沙漫漫,到如今的绿意盎然。一路走来,右玉人民弘扬“右玉精神”,创造了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并在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征程上砥砺奋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地带,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是不毛之地、山川贫瘠。70年来,右玉县一任又一任县委、政府领导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斗沙植树、造林绿化,使全县林木覆盖率从解放初期的0.3%升至54%以上,创造了树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书写了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实干苦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右玉精神”。将“右玉精神”高度凝练和概括:“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右玉县广大干部群众用70余年时间书写的不仅是“右玉精神”,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典范。__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定位为我国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无论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回应群众关切、提升发展质量,都要求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破坏生态环境来提升发展”的问题,以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右玉70年推动绿色发展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在发扬“右玉精神”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补齐生态短板,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

在发扬“右玉精神”中推进绿色发展,一个首要的方面,就是要知行合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就是要想问题、找办法、出点子、选路子,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尤其是要考虑有利于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考虑有利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考虑保护好群众切实利益。右玉县20任县委书记,70余年不遗余力团结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就是为了保护好右玉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地,就是为了给右玉百姓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子,让这方水土能够养活这方人。广大党员、干部,在谋划一地一时的发展中,绝不能因为谋求发展,就破坏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决不能因为需要发展,就上马“短、平、快”项目,而忽视了群众的需求,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来推动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发扬“右玉精神”中推动绿色发展,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牢不逾生态红线的发展理念,把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在谋划地方发展布局、制定发展举措、引进发展项目和培育发展产业等工作上,自觉摒弃短视思想,杜绝依靠“牺牲环境要发展”的做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发展绿色事业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各级各地也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要从严问责,倒逼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做保护生态和推动发展的“行动派”。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70年来,右玉县领导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换领导不换思路,久久为功、艰苦奋斗,紧盯植树造林不放松,咬住治沙造林不松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山接着一山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精彩演绎和生动写照。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答好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这道题,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拿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拿出“滚石上山”的韧劲、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和常态,在持续建设生态文明中开创绿色发展新境界。

壮丽秀美的山川,是美丽动人的景色;伟大的精神,更是震撼心灵的风景。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发扬“右玉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担当,以实际行动描绘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四

右玉县是山西省晋中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也是我生长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回顾在右玉的这些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地方跨越历史,发展壮大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面就是我对于右玉的心得和体会:

一、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

从小到大,我看到了右玉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动城乡工作,改善人口居住条件,提升农民收入,倡导文明行为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右玉县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增强。

二、优美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

右玉县是一个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县,有着宁武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系列历史人文景观。其中以“佛祖本师会”、“白庙寺”、“罗汉洞”、“毛主席援疆纪念馆”以及“清泉渔场”等一些景点被广泛的赞誉和喜爱在这里旅游和观赏。右玉县的自然风光也同样引人注目,其中的李家灵峰、桂林潭、魁斗山等景区,成了游人必去的地方。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别样的文化气息。

三、坚实的群众基础,优秀的干群团队

右玉县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下,越来越有生机与活力。县委县政府凝聚了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和行政团队,在实现全县现代化经济和人口居住的大目标中,一年比一年在磨练中成长,在不断摸索改进中创新。同时也不断吸纳优秀的青年人才进入党组织,为之奋斗,为之拼搏。

四、和谐发展,拓展了别样美好

右玉县始终把和谐发展作为一项根本性工作。无论是经济发展、工作工资的增加、还是社会保障和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保障,都在不断追求。同时,县委和县政剩通过新闻媒体的推广与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不断地向广大的网民朋友向外展示其特色、文化、历史、风光和发展动向,从而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 attract更多的游客和外地考察团。

五、青年人气和文化程度向上

右玉县谦虚谨慎,随和开放,这里年轻人很聪明,他们经常使用云技术,在校园、城市街头和社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传递文化的使命,引领着时代的步伐。右玉县民风淳朴、人文将领、大胆创新,发展了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令人眼前一亮。最新的考试成果表明,右玉县的青年人群已经成为中国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和技术人才。

总的来说,右玉县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底蕴、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花园县城。在这里,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青年时光,让我感慨相当深,让我为这个县城骄傲。尽管生活中困难和问题还存在,但我们相信,随着大力发展当前和未来的工作,我们右玉县未来会更好!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大学生活动志愿者,我有幸参加了“右玉心得体会”活动。这个活动是由我所在大学与右玉县合作举办的,旨在增进大学生对贫困地区的了解,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此次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贫困地区人民的坚韧和努力,也思考到了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社会。

第二段:了解贫困地区的现状

在右玉县的四天三夜,我有机会与当地的居民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稳定的工作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很多家庭依靠农业务农为生,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由于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等原因,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通过与他们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贫困地区的不容易,也对自己的幸运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第三段:感受贫困地区人民的坚韧和努力

尽管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是贫困地区的人民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展现出坚韧和努力。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我在右玉县见证了一些的改变,例如水泥路的修建、农田的改良等,这些变化背后都是当地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们不愿意依赖别人的施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这份坚韧和努力使我深受感动,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学习以回报社会。

第四段: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

通过参与“右玉心得体会”活动,我思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大学生,我们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享受了很多资源。然而,与贫困地区的人相比,我们过得是多么的幸运和富足。我们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努力学习,将所学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无论是通过捐款、志愿者活动还是其他形式,我们都能够为贫困地区人民带去希望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第五段:回顾与展望

参与“右玉心得体会”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了贫困地区的现状,也思考了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社会。我决心将这次活动所获得的体验和启发融入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相信,随着大家的努力,贫困地区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有所提升。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贫困地区的发展中,共同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