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员严格执行纪律 严守纪律做合格党员发言稿(优质5篇)

最新党员严格执行纪律 严守纪律做合格党员发言稿(优质5篇)

ID:3315506

时间:2023-09-22 17:27:25

上传者:灵魂曲 最新党员严格执行纪律 严守纪律做合格党员发言稿(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党员严格执行纪律篇一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条例》突出重点、针砭时弊,实现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凸显“党纪严于国法”的高标准;《准则》将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体现从严治党的方方面面。《条例》和《准则》分别确立党员应当遵循的道德“高线”和不能触碰的纪律“底线”,德法相依,相辅而行,将有助于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纪律保证。准则与条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准则》中对党员干部的要求突出注重家风。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要求与在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对家庭建设问题的生动论述中提出的。“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一位党员都应认识到自己的家风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带头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二是《准则》覆盖所有中共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此前,《准则》的全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很明显,主要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此次修订后,名称变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所针对的对象覆盖了全体党员,也就是说,普通党员也被纳入到了《准则》的覆盖范围。

三是突出政治纪律,严惩拉帮结派等违反政治规矩行为。对于《条例》来说,突出政治规矩是又一亮点。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确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反政治纪律条款,把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等列入违反组织纪律要求中,强调对党的忠诚。

四是强调从严治党。新修订版《条例》突出更严更精更细。重修后的条例突出重点、针砭时弊,实现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凸显“党纪严于国法”的高标准。

现就学习《准则》和《条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重学习。加强对党史的学习。要明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是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年轻干部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强化理论和党性修养,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守纪律。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党员领导,一名普通党员,如果不遵守纪律,势必导致组织软弱涣散,丧失战斗力。党的纪律就是法院的根本政治纪律,司法工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党员干部不遵守纪律,就是从源头上破坏司法正义,就会造成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崩溃,法院党员干部必须守住底线,严格遵循党的《准则》和《条例》。 讲规矩。很多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都是从不讲规矩开始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严守政治规矩,不搞山头主义,不搞团团伙伙,不任人唯亲。法院干警讲规矩,就是要让法院工作时刻与党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司法人员不能妄议中央,破坏团结,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讲规矩,就是在司法的大是大非上始终与党中央站在一起,积极主动用司法行动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政策和方针。只有讲规矩,讲党性,严格遵循党的《条例》和《准则》,才能真正做好司法工作。 严落实。党的《条例》就是打在藐视责任的党员干部身上的板子,要想不挨板子,就要敬畏责任,严格遵守党的《条例》。法院加大法官的办案责任,推行责任终身制,形成责任倒逼机制,让办案法官认清肩上的责任。只有心里时时刻刻想着群众,才会去认真倾听群众的疾苦声,才能在每一桩,每一件“官司”中不偏不倚,居中公正裁判。必须坚守责任,服务群众。法律是高尚的,要用司法服务人民,在守住底线同时还要坚持高线,时刻牢记党的《准则》,指导自身言行。

毛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法院干警内心一定要有一道底线,有一道红线,有一道防线,严格遵循党的《条例》和《准则》,要有戒、有惧,始终把手中掌握的审判执行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全心全意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员严格执行纪律篇二

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并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要求。把“讲政治、有信念”作为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可以说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凸显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对“讲政治、有信念”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关于做到“有信念”,有些党员觉得这些是比较“虚”的,甚至是不以为然。其实,信仰信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虽然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但具体到行为实践上,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标准、可检验的,我们为此而努力的方向也是很明确的。

矢志不移忠诚于党的信仰,这是对信念的塑造。北京日报刊载过一篇文章《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围绕这一话题张学良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到:“国民党没有中心思想,党首蒋介石也是一样。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甚至于每一个士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力量啊。”诚然,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有了对党忠诚坚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任何考验和挑战面前,就可以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就是对信念的塑造。当然,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学习党章、党史国史、党纪党规、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做到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后,自然可以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对信念的践行。政治本色,反映着共产党员独特的精神、情操和气节。9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铸就了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鲜明的政治本色。这些政治本色,是对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总结,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每一名党员,如果做到始终不渝的保持政治本色,这就是对信念的践行。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政治本色。政治本色,说到底,还是党性的问题,只有党性纯正,本色才能纯洁。永葆政治本色,在实现路径上要靠锲而不舍的党性锻炼。要把党性锻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用长期不懈的学习和修养来塑造,用持续的锻炼和完善来保持,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这是对信念的检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革命战争年代,判断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需要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如今,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战争的考验,但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却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对这些现实挑战,能做到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就是牢固的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把时刻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终生课题,体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体现在对大是大非、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坚定立场上,体现在对错误思潮、言论、观点的正面回击、发声亮剑上,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广大党员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我们每位党员都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

党员必须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是郑重写进入党誓词的,君子一诺千斤,一次宣誓就是一生承诺。回顾中国历史,在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等事关国泰民安生活富裕问题上,无论哪个政党哪个朝代从未有今天的成就,这个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党,我们没有理由不忠诚。

在党言党,爱党护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言行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做墙头草,顺风倒。不做骑墙派,一面受党的恩惠,另一面却对党的理论思想半信半疑。更不能做反对派,吃党的饭,砸党的碗。

在党忧党,荣辱与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深刻认识自身发展和党的发展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忧党之所忧、想党之所想,把党的兴衰作为己任,积极献言建策,替党多想困难,对党不利的事不做,对党不利的话不说,对党不利的谣言不信,思想坚定,为党多做工作。

在党为党,永葆先进。先进性是党赋予党员的权力,也是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党员,除了在工作上要带头,还需要在朋友交往中、邻里关系中、人际关系中处处以身作则,努力在各方面比其他人做得好一点,比非党群众做得好一点,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领导干部必须“干净”做事。领导干部受党的委托,肩负党的重任,手握党赋予的权力,必须在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框架内努力工作,为民服务。离开纪律和规矩的框架,就可能犯错,一旦犯错,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失,党的形象要受到损害。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遵规守纪。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这一鲜明的论断,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以更严的要求切实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既要做好工作,忠诚履职,又要做好八小时以外的事情,管好自己的手、口、身,生活健康,格调高雅。

党员干部必须担当作为。习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

党的以来,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开展反对“四风”突出问题,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在这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看领导干部如何作为。

要有担当的胸怀。“担当”一词,词典的解释是七个字: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体现在别人存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们去接受、去落实。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干部的担当,体现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

要有担当的能力。要担当作为,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实践,锤炼自己的执政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有担当的拼劲。接受了任务,具备了能力,能不能干好,拼劲很重要。这种拼劲表现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咬紧牙关,守必坚,攻必克。

党员严格执行纪律篇三

党章沿革的变与不变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章建设。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通过了党的第一部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纲领,这是带有党章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党章 《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三大、四大分别通过了第一次、第二次修正章程,五大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六大至十二大通过了党章,十三至通过了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

了解党章变化的历史,有助于把握现实、珍惜当下。党章沿革反映了党的成长历程,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成熟到什么程度,党章就会成熟到什么程度。现行党章,以十二大党章为基础,一方面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沿袭了七大、八大党章的基本格式,并在某些内容上予以了进一步完善。

了解党章变化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把握不变、坚守承诺。党章是党员对组织、全党对人民的承诺。历史上,党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变化,党章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变化,但保持党章总体稳定,只修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是党章修改的基本原则。从历史沿革来看,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道德情操等要求自从写入党章之后,就从未改变,一诺千金,毫不动摇。

总纲坚定理想信念

党章,章章重要,首先要熟读总纲,全面理解总纲要义。常言道,纲举目张。总纲是党章全部内容的纲,把握好总纲,就把握住了党章的精髓。

总纲阐述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纲领,阐述了党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比如,党章开头第一段即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对共产党员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巨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但是,理想信念还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再如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章有三处提到“为人民服务”:一处是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还有一处是党员必须“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当前,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入党誓词约束党员行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十二大写入党章的、全体党员面对党旗时宣读的誓言。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一直保留了下来。入党誓词是共产党员许下的铮铮誓言,是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对党员个体的行为约束。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

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突出党章是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第一纪律”和最高规则。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其他党内法规无一不是源自于党章、从属于党章,是党章要求的延伸和具体化。当前,特别需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知敬畏、明底线。

党员严格执行纪律篇四

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各级党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员干部职工提出的新要求。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单位,纪律就是你能不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讲规矩,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守纪律,彰显一个人的底线。“守纪律、讲规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以实际行动来证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千百年的老道理。何为规矩,何为纪律?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职人员,党章、党规就是最大的纪律和规矩,“八项规定”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具体的纪律和规矩,都必须严格遵守。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党员、一个干部,有没有纪律和规矩意识,有没有守纪律和讲规矩的自觉性,不仅决定你能否做好工作,而且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形象和人生价值。

“守纪律,讲规矩”是思想道德范畴的事情,我们必须注重“自我修养”。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人,不可能仅仅靠法律来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领导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 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

道德观念强、有道德意识的人,不可能“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与此相反,总有那么一些不注重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人存在。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阳奉阴违,“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事情就不可避免了。

社会敏感的“高危”行业,很多权利和资源相对集中,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大家都处在十分敏感和随时有可能犯错的重要岗位,所以必须时刻把“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扬五和”放在重要位置,严格遵守、时刻警惕,做到警钟长鸣。

“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扬五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党员严格执行纪律篇五

有为才有位,担当亦有为。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船山区第四次党代会强调: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以干成之事看干事之人,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和宽严相济原则,区别对待探索失误和违纪行为。

这是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好干部撑腰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对既要干好事、还要守规矩的新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干部在管住了手脚的同时,也懈怠了思想,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屡屡出现。一些干部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我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船山区倡导正向激励,强化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事创业,推动能上能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了不避困难、不畏矛盾、敢抓敢干的良好氛围。

为敢于担当者撑腰,本身就是对敢于担当者的一种担当。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敢于担当的同志才会真正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但容错并不是纵容犯错,要有底线和规矩。容错纠错首要的前提是要合法合规,不能与党纪国法相抵触。纪检部门既要惩戒违纪违法的“有心之过”,又要包容改革探索的“无心之失”,在给干部念“紧箍咒”的同时,还要贴上“护身符”;组织部门要真正把敢闯敢试、敢于担当的干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改革者上、不改者让”的良好用人导向。

容错纠错不可封闭运行。容错纠错必须有清晰的边界,那就是尊重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有规矩意识和程序意识。要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结合好,将“容错纠错”的运行做到公开透明,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了解,达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推进改革的目的。

让有为者有位,还要健全完善“考评机制”,让敢于担当者“吃得香”。要坚持赏罚分明、激励干事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对常挑重担、善解难题的同志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旗帜鲜明地褒奖、鼓励担当者,更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担当者,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从政环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