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 教研课活动方案(优秀5篇)

2023年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 教研课活动方案(优秀5篇)

ID:3338892

时间:2023-09-22 22:59:17

上传者:MJ笔神 2023年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 教研课活动方案(优秀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篇一

展评项目:上课、说课、教学设计三项。

1、磨课活动:

第4周(3.14-3.18)磨课。同一节课在组内至少上两次,组内组织观课、议课研究活动。

2、展评活动:第5周(3.21-3.25)

周二: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展评;周三:数学、常识课堂教学展评;周四:说课、教学设计展评;周五:汇总。

3、陈灯荣负责一、二年级,陆茜负责三、四年级,刘德俊负责五、六年级,王元平负责英语、常识。(各教研组长要在磨课活动前将活动安排计划表报年级负责人处)

4、各教研组长要记录、整理好组内活动材料,活动结束后交教导处;磨课教师要准备说课稿一式2份、教学设计(手写)一式8份,活动前交教导处。

5、磨课展评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均要反思总结,按教研组将心得体会文章纸质稿于第六周周五前交教导处,电子稿交刘校长处。

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篇二

1.参赛对象。

音乐组:

体育组:

美术组:

2.活动内容。

(1)同上一节课

体育:足球进校园

音乐:竖笛进课堂

美术:发现身边的美

(2)同评一节课

同组教师(包括执教教师),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推动了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发展。

(3)评出微课活动中的优秀课

主要依据课堂教学效果和评委打分。

3.活动时间、形式。

(1)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活动方案的制定(九月下旬)

实施阶段:十一月下旬(具体时间另定)

(2)地点安排:

音乐组:一(1)班

体育组:一(2)班

美术组:一(3)班

4.评奖方式:

按照学科由学校组织教学比武、现场点评,相关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教科室负责评委安排,结分的汇总、评比,评比结果进行公示。评委名单如下:

音乐组:

体育组:

美术组:

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篇三

本学期,本教研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教学、教研融为一体”为工作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1.认真学习并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促进“教学、教研融为一体”的实践与探索。

2.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新教材,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力求以高质量和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将每位老师获得的有效资源带入教研组,使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充分享受成果的喜悦和资源的共享。注重教研组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和研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团体。

4.加强“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使探究式学习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现实。

学生方面: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数学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本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评定和数学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本年级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与及时改错的习惯。

4、使本年级学生正确运用错题记录本,提高自己的纠错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方面:

1、继续营造并形成和而不同的教研组工作氛围,促进教师成长新的跨越。

2、本组教师教学常规扎实有效、人人有提高。

3、提高本组教师理论学习水平和教学习作水平,力争人人有文章获奖或发表。

4、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5、加强本组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和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水平。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教研组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课改主要精神;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数学课标;新课程标准外,我们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进行内化,人人做到手中有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理论的支撑。

(二)按时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

1、小教研活动:定于周二下午第二、三节课学校不集体活动时组内自行组织小教研活动。在小教研活动中,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讨论每一次活动内容的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练习题的设计;怎么有效地组织学生上课、知识的落实等。除了这一规定时间外,组内教师随时进行各自教学情况的反馈交流,群策群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题,注重个人修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大教研活动:随着学校统一组织的教育活动进行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将别人的资源共享为自己的。

(三)、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开展学生计算比赛的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学困生转化是教研组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学期初开展学困生状况分析,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排查,认真制定转化措施和计划,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时间落实、目标落实、人员落实、过程落实。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转化记录注意跟踪观察,注重实际转化效果。努力转化学困生,争取将优生率和及格率再提高一个台阶。

通过这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执教水平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教学工作做实做有效,为学生的发展铺路搭桥,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优生的优势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尽量让每一个后进生都有一定的进步。

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篇四

为激发我校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动性,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经学校研究,制定邀请式听评课活动方案如下:

强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规范性,优化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的辅助作用。

采用邀请式听评课方式开展全员听评课活动,活动围绕统一主题,确定统一目标,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规范性,不断优化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体实施程序如下:

第一步:讲课教师主动邀请听课。

要求讲课教师在学校统一划定的周次范围内(见附表),提前一天邀请部分教师来听课(邀请人员包括教务处人员一名,同学科教师不少于3人)。提出邀请后,学校教科室根据邀请先后顺序每学科每天最多安排两人讲课,因行动滞后造成当周没时间讲课的按未落实听课邀请处理。

第二步:学科组长发布讲课信息。

讲课教师所在学科组长面向全校教师,提前一天在qq群发布该教师讲课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讲课时间、地点、节次、班级和学科等,以方便其它学科教师选择性听课。

第三步:组织评课交流。

要求讲课教师上完课当天主动联系教务处和同学科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交流。

第四步:追踪听课。

教学管理人员就当节课存在的典型问题做好记录,并在讲课后某个时间对讲课教师选择性进行推门听课,以验证问题的改进情况。

1.本次活动学校将根据教师参与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讲课教师能按第一步要求主动完成听课邀请记量化分5分,讲课教师能按第三步要求主动联系相关人员评课交流记量化分5分。被邀请听课和评课的教师如拒绝参加听评课活动每次扣2分。

2.集中听课活动学校一学期集中安排一次,故本次活动开始后,各任课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根据学校规定听完规定数量的课,并力争多听几节,以便相互借鉴和学习,相关听课数量量化标准参见以前规定。

组内教研课活动方案篇五

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知识,加强教材研究,学习大纲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质和教育水平。本学期教研组组织全组教师进行下列学习活动:

1、加强新课程理论和教材、教法的校本培训工作,树立教育新理念。

2、开展专题教材的研究和探讨,优化教法。

3、提倡教师上网学习,收集资料和试题,进行教学和教材专题研究,精选试题提高教师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和水平。

4、深入研究新旧考试大纲,研究每年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了解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动向。

本学期继续开展常规的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研究练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备课、上课质量。

各备课组(特别是高一、二备课组)应组织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布置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并逐步取得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和测试等五个环节的工作,是平时教学的主要工作,花去了老师绝大部分时间,只有落实好这五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效益,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也显示出教师业务水平。本学期突出抓好二个环节,一是集体备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和模式,积累经验和资料,充实校本培训材料。二是作业和测试环节,特别是精选试题方面必须深入研究,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又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各备课组必须拿出练习和测试方案,规定合理练习量和测试量。以此为突破口提高学科成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