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漏教案教学反思(实用5篇)

2023年漏教案教学反思(实用5篇)

ID:3360814

时间:2023-09-23 04:26:30

上传者:薇儿 2023年漏教案教学反思(实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漏教案教学反思篇一

本学期幼儿园期中开课的大方向是美术活动,我们小班年级组的内容是“春天”,为此,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活动前的思考:

拿到上课的内容,我们开展春天的主题已经进行到了一半,手指点画桃花、画柳条、做柳枝、画小蝌蚪等内容幼儿已经学习了。那么,在小班除了这些常规的春天绘画的内容,还有什么内容可以挖掘呢?我不断地思考着。我觉得受小班孩子能力的限制,展现春天这个绘画主题的内容很是有限,单纯的绘画,幼儿能力表现不了;玩色活动,也就是上面的一些基本内容。后来,通过寻找资料,我把美术活动的形式定为“玩色”。因为颜料颜色鲜艳,玩色的活动能较好地降低对幼儿绘画技能的要求,呈现的作品又是多彩的,符合多彩春天的主题内容。

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是“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表现春天的植物”,这个目标的关键词是“不同材料”,运用不同材料表现春天应该是本次活动一个亮点和思路所在。因为我们已经开展了用手指点、蜡笔画、模板印花等相关形式的绘画活动,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相关的技能技巧。在开展单一的活动时,孩子们接触到的是春天的一个内容。那么,可以把这一个个内容综合起来,组合成一个春天的全景,让幼儿近距离感官春天的美景,于是就有了本次的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共需要孩子们完成春天里的四个内容:纸板印画——迎春花、棉签画——柳树、手指点画——桃花、纸团印花——油菜花。在这四个内容中,手指点画桃花是一个复习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最简单;棉签画柳树、纸板印画迎春花虽然是新的内容,但孩子们以前接触过这种形式,只是今天用纸板和棉签来画迎春花和柳树罢了,不是很难;纸团印画是我们孩子全新接触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把纸揉成一团也能印画,感到非常好奇,因此,纸团印画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新的学习点,需要老师详细介绍。

活动后的反思:

今天上午,在幼儿园姐妹们的聆听下,我和我们班16个孩子共同完成了本次公开教学活动。首先要感谢我们可爱的孩子们,认真配合我完成了本次活动。从实际教学来看,环节还是比较顺畅,第一环节“谈话引入,欣赏春天图片”,目的是唤起孩子们对春天的认知,激发创作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欣赏范画,初步了解各种绘画技能”,第三个环节“教师范画”这两个环节其实是融在一起的,借助范画,讲解各种材料的运用及注意事项。在这个环节中,自认讲解得还是比较清晰的,有重点,也有略讲的部分,比如手指点画等,孩子们听得也比较认真。第三个环节“幼儿作画”,在这个环节的前面,我特地对绘画的顺序、卫生等方面作为重点提出,因为小班孩子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初期,我们要完成教学目标,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让孩子们带着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这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也是我认真思考的部分。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

总体说来,幼儿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按照一定的要求认真地完成作品,作品效果良好。但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些问题,如四个内容对小班孩子来说,量有点大,时间比较赶,所以在最后一个评价的环节中出现了匆匆而过的现象。到底需不需要删减内容,删什么比较合适,还需进一步实践。

漏教案教学反思篇二

上午的半日活动是晨间活动《拍皮球》、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早晨、中午、晚上》、户外活动是《跷跷板》、区域活动是《小医院》。

一、优点:

1、晨间活动,老师先指导孩子正确拍皮球方法,然后让孩子自由拍皮球,老师请一个拍的比较好的小朋友做示范,让幼儿学习。最后,我们进行了两个两个小朋友进行排球比赛,小孩子在欢乐中进行排球活动。

2、数学活动:我通过图片《小猫早上钓鱼、中午睡午觉、晚上抓老鼠》让幼儿先认识时间,再提问幼儿,爸爸妈 妈早上在家做什么、中午在家做什么、晚上在家做什么,认识不同的时间段大家都在做什么事情。最后提问小朋友问题:比如猫头鹰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路灯什么时候亮?等等,让幼儿认识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出示数学操作,老师示范,最后让幼儿操作。

3、户外活动《跷跷板》,老师说明规则,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一起玩。

4、区域活动:重点讲解小医院,让幼儿知道小医院的看病流程。

二、缺点:

1、数学活动:提问环节很好,但是事先应让家长配合,一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告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先有了经验孩子回答问题才比较顺畅,不会像今天一样很多幼儿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个幼儿说:妈 妈早上煮面吃,后来小朋友也跟风:中午妈 妈煮面吃。

2、由于跷跷板比较少,幼儿比较多,有的大跷跷板需要几个幼儿一起做,很多幼儿部配合,不愿意跟大家一起玩,要多教育孩子,朋友间友好相处,相亲相爱。

3、小医院区域活动,有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比如挂号的座位上没有挂号纸和笔,幼儿不愿在挂号台上当医生,都想做护士打针。

漏教案教学反思篇三

教研活动是教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参与了一次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反思,从观念转变、交流互动、教学设计、评价监控和共享资源五个方面来总结这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发生了观念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自身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了教师们的智慧和经验,看到了他们的教学方法,让我意识到只有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我决定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教研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成长。

其次,交流互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和集体研讨,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心得和问题。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我不仅学习到了他人的经验,还得到了问题的解答和建议。这让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科交流,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才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再次,教学设计是教研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他们精心设计了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让我意识到教学设计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评价监控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教学评价和监控,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和问题所在。这让我明白了教学评价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通过评价监控,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共享资源是教研活动的一大特点。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和教学设计等。这让我看到了共享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共享,不仅可以节省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决定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共享给他人,并积极利用他人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收获了观念转变、交流互动、教学设计、评价监控和共享资源等方面的体会。我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也会注重教学设计和评价监控,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最后,我将积极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也积极利用他人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漏教案教学反思篇四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力求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和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种种做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有空间可拓展,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情感受、动手制作、动口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并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风》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大自然风的特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首清新、优美的诗歌,描写的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间游戏,使得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中,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招手,云儿见他让路。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追问道:你见过风吗?在学生兴趣大增时,我介绍说,风是没有形也看不到的,我们有怎样知道风呢?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一首关于“风”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我设计了多处读文,初读时解决字词正音,语句读通,渗透识字方法;再读时正确、流利,标明小节序号,理清结构;听读时,学会边听边批注,找到描写风的语句;细读时,具体而深入,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想象诗句内容,从而内化理解。他们通过反复的吟诵、质疑及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特别在一些重点词语颤动、点头、起波纹的理解上,为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我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思索、感悟的氛围,进行换词、表演读、想象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后,我请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句,由于学生有了“自悟”的过程,学生对这首诗歌已有了较深的体会,大部分学生已能吟诵得琅琅上口、入情入境了,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风中了。学生的语感进一步得到培养,语文素养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

3、扩展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写风,如果你喜欢写,就写出我藏在哪?画风,如果你喜欢画,就画出我藏在哪?颂风,如果你喜欢读,就读读有关风的文章。课堂完成了第一和第三项内容,同学们忙开了,编儿歌时兴趣盎然,当孩子们当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时,你不得不对他们的“成就”表示赞叹!学生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风车转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和风车做游戏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小草弯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跑来玩耍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里了。”……由于紧密联系生活,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赞叹。读小诗风时,更是兴趣高涨,入情入境。课后学生积极完成画风及搜集有关风的文章并在班内评比,学生们好认真,他们在学习课文中,观察,想象,搜集,积累等能力不断得到有效培养,真是一举多得呀!

诗歌,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诗歌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通过《风》这一课的教学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收获。

漏教案教学反思篇五

这周的音乐活动是歌曲《千条线》,《千条线》的歌词非常简单,“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重点放在“让孩子感知乐曲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并练习用打击乐器演奏。”

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首三拍子歌曲是《会跳舞的叶子》,因此活动的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会跳舞的叶子》,并要求他们用拍手、拍肩的方法打出“强弱弱”的节奏。第一节活动是在大三班,为了帮助孩子能准确地打击节奏,我出示预先设计好的拍手—拍头—拍头、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腿—拍腿的`不同图谱,带领幼儿进行练习,孩子更关注的是图示,冲淡了对音乐节奏的感受。第二节活动时,我让孩子听音乐,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跟随音乐演奏,孩子们想出了“跺脚—拍头—拍头”“跳跃—拍肩—拍肩”“下蹲—跳—跳”等许多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弱”,虽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孩子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对三拍子的节奏感受更加深刻。

孩子们基本能准确地跟着音乐表演后,我告诉他们:“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新歌,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在欣赏了一遍《千条线》之后,孩子们知道这同样是一首三拍子歌曲,我告诉他们,歌里唱的其实是一则谜语,我将谜语念出来让他们猜,很快孩子们能念出歌词。接下来的环节,我继续将重点转向歌曲的节奏,请孩子用刚才学到的动作来为这首歌打节奏。练习之后,我开始逐一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打击乐器,每出示一种乐器,就请他们想想,它可以怎样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在大五班分发乐器之前,我接收上次大三班的教训,先制订好规则,在音乐响起之前,要让乐器静静地不发出声音,听老师的指挥,交换时乐器放在原位不带走。讲好规则以后,我分组给孩子发放了乐器,跟随音乐进行演奏,然后交换乐器再进行演奏。最后,将乐器分类收齐。

在大五班上的这节课明显效果要比大三班好,主要是做了几个修改。第一,将孩子熟悉音乐节奏的时间加长,在第一个环节,我花费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带孩子练习。第二,孩子主动参与率高,大三班第一次练习是看图示表演,大五班是幼儿自己想出不同的方法进行表演,所以孩子的积极性更高。第三,乐器介绍后,我增加了一个让孩子来试一试的环节,为接下来的演奏打下基础,同时,在集体演奏前,我让每一种乐器分别演奏了一句,这样孩子们对乐器的演奏方法掌握得更到位。第四,明确了规则。演奏前,我给孩子讲明规则,孩子听得更仔细,而如果在发了乐器之后,再讲规则,那么孩子的注意就全都集中在乐器上了。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打击乐器,所以特别兴奋。由于现在的整合课程中音乐活动大多与语言活动进行整合,歌唱类活动比较多,而打击乐活动很少,所以今后可以适当地增加此类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