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实用6篇)

最新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实用6篇)

ID:3381645

时间:2023-09-23 09:40:57

上传者:雅蕊 最新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实用6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篇一

本学期我校一年级采用浙版新教材。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年级我教的有两个班级,新入学的一年级同学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这些小朋友来说一切都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身的发明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以造型局部为主,其实局部为辅,力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美术工具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在活动中感受美术的乐趣.

(2)、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熟悉美术工具,通过学习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完成简单的美术活动.

:以知道观察入手,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并培养同学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细腻的情感.以课本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带领同学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1,走进新世界

第二单元:2,有形世界3,色彩魔方

第三单元:4我的胸卡5,小雨沙沙,6我心中的太阳

第四单元:7来来往往的车辆,8,窗花花

第五单元:花式点心,10,甜甜的棒棒糖

第六单元:11,鸟的天地,12,大鱼和小鱼,13,威武的狮子

第七单元:14我做的小笔筒,15能站立的纸折动物

第八单元:16,大气球飞呀飞,17,有趣的脸

第九单元:18,大家成为好朋友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篇二

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上学年教学任务。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全册教材简析:

(二)教材中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年级共有学生18名,学生经过幼儿园的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1、“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2、“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3、“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4、“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四、教学要求:

1、 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 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 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五、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课时

1 七彩飞虹 ……………………………………………………… 1

2 飞旋的纸条 ……………………………………………………… 1

3 民间玩具……………………………………………………………1

4 小小手………………………………………………………………1

5 月亮走我也走…………………………………………………………1

6 蝶儿飞飞……………………………………………………………1

7 划划印印 …………………………………………………………… 1

8 踢踢腿弯弯腰………………………………………………………1

9 纸拖鞋…………………………………………………………………1

10 泡泡乐……………………………………………………………… 1

11 彩球滚滚…………………………………………………………… 1

12 小树快快长……………………………………………………… 1

13 折纸动物…………………………………………………………… 1

14 瓜果飘香…………………………………………………………… 1

15 由小变大的画…………………………………………………… 1

16 蚂蚁搬家……………………………………………he

17 鼓儿响咚咚………………………………………………………… 2

18 办家家……………………………………………………………… 1

19 小动物 小人物……………………………………………………1

20 你的家 我的家……………………………………………………1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篇四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三.教学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这学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令人满意,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所导致的结果,所以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在一种宽舒、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有多数学生基础很薄,有待加强练习、提高。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 影子的游戏

走进大自然

第二大周 花地毯

分蛋糕

第三大周 有趣的半圆形

摸一摸 画一画

第四大周 小挂件

瓢虫的花衣裳

第五大周 生活中的趣事

泡泡飞呀飞

第六大周 太空里的植物

妈妈的节日

第七大周 香甜的水果

运动场上

第八大周 乘上大船有世界

打开的冰箱

第九大周 会摇的玩具

电脑美术

第十大周 化装晚会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篇五

(一)全册教材简析:

(二)教材中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年级共有学生18名,学生经过幼儿园的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1、 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 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篇六

1、隐含了美术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选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2、虽然是二册教材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是绘画一种形式。

3、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身边生活的事。

4、记忆和联想思维这是美术中所需要的特质,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现。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内容

(一)造型、表现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二)欣赏、评述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三)综合、探索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3、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4、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五、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第1周 画自己

第2周 长呀长

第3周 太阳

第4周 漂亮的瓶子

第5周 洗澡

第6周 船 手形的联想

第7周 狮子大王

第8周 可爱的动物

第9周 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第10周 春天的色彩

第11周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第12周 我们身边的线条 下雨了

第13周 童话城堡

第14周 钓鱼 好吃的水果

第15周 伙伴

第16周 花的世界 巧扮石头

第17周 可爱的大熊猫 花鞋垫

第18周 假如我变小了

第19周 美术测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