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汇总5篇)

202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汇总5篇)

ID:3391666

时间:2023-09-23 12:11:40

上传者:笔舞 202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汇总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篇一

坚持“科学发展、融入生活、突出地方特色”,凸显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

(一)导向性原则。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事件为载体,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观蕴涵在试题之中,体现学科德育功能和价值取向,突出时代性和教育性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础性原则。严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体现“两试合一”的特点,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考试内容的基础性。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文字表述简明准确、图表清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四)全面性原则。在全面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在具体、开放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参照当地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思想品德》(实验)教材。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篇二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二)承担社会责任。

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5.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四)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一)认识自我。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自尊自强。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三)学法用法。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交往与沟通。

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6.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交往的品德。

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4.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6.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三)权利与义务。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篇四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从201x年起,广西在全区持续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切入点,目标是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随着工作的深入,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难题。开展培育乡村新行为、新习惯、新风尚活动愈来愈显得重要,丰富而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在民族地区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其现实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

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性格的载体。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谚语、民间传说、朴素信仰、神话故事、习俗禁忌、村规民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们或以文字记载,或以祖传父教口口相传的方式散播于民间,表现出自觉性和朴实性,形成了一定的感召力和约束力,铸就了生命平等、相互依存、平衡协调等生态伦理观念,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环保观念和生态习俗。

正是在这种生态伦理的熏陶之下,少数民族群众把本民族固有的生态观念、行为规范和朴素信仰等内化为自我认识,从而获得了对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互惠共荣等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外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调节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维系着生态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适度开发的发展观

为保护和使用好山林、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和谐,实现永续发展,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带有生态伦理价值取向的村规民约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伦理规则。苗族“榔规”就规定了大家应守的规章法度,凡有损害生态行为,均会招致“地方不依,寨子不满”,村寨要按“榔规”严格问责。要求每个村屯成员要自觉爱护山林、土地等集体财产,保护自然资源。在村规民约中,许多都有禁止伐林毁林、滥捕野生动物明文规定,要求尊重自然,适度利用资源,决不能搞掠夺式、破坏性开发,折射出强烈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和生态伦理意识。广西瑶族等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种树还山”植树造林制度,盛行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大苗山。以广西金秀地区为例,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从事游耕农业的过山瑶,积累了丰富的培育林木实践经验,而山林的所有权并不归他们拥有,只能租种。

除了每年缴纳部分实物地租外,还被要求为山主在山上种满树木。山主虽然利用和发挥了过山瑶擅长培育林木的优势,却维系了“种树还山”的传统。

(二)普遍约束的习俗观

少数民族大都有对天、地、水、山、树、石或动植物的禁忌和独特习俗,充盈着浓郁的生态伦理气息。即使为了生存不得已开采自然,他们也会怀着深深的愧疚感,从而使民众形成了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譬如,侗族称首次剥棕片为“开棕门”,要求不能站着“开棕门”,必须双膝下跪,虔诚地请求树神的原谅。并且,剥棕片一般要由有经验、熟练的人来做,唯恐棕片割深了、剥多了,会伤害到棕树。

不少山地少数民族在开山种地之前,总要举行祭祀土地神、树神的仪式,目的是为了获得神的原谅。苗族群众在砍树之前,长辈总要先往自己掌心吐口痰,代表着伤害树木是一种过错。同时要对山神土地公发誓砍一种百,以求宽恕。仫佬族人劝告世人不要打鸟、不要放火烧山等习俗。这种万物平等的观念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

广西融安地区的谚语道:“家有千株棕,一世不愁穷”“荒山变林山,不忧吃和穿”[2].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曰“:双手种下摇钱树,金山银岭靠人造。”[3]890广西贺州的谚语:“种竹种木,世代享福”“家有百棵树,不愁吃穿住”[4]73……侗族民间素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前人栽树、后人享福的朴素观念,许多侗寨营造儿孙林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让孩子们与树木一同成长。

各少数民族对于捕猎活动有严格的规定,禁忌捕杀动物幼仔,也禁忌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明确地限定了捕猎的时节和猎捕动物的种类、数量,从不乱捕滥猎。在挖山折耳根、山薯时,也不乱采滥挖,自觉地将连接藤蔓的一小段山薯复埋入土中以期再生。体现了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

(四)万物有灵的认知观

广西少数民族的宗教大都敬畏自然、敬重神灵,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而庄严的,人必须尊崇它。

牛诞节是为了表达对帮助仫佬族人劳作的耕牛的谢意。这种知恩图报意识渗透到人与自然之间,体现了少数民族先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五)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广西金秀瑶族的《满月酒筵彩话》唱道:“愿你家金童,长得像深山楠竹,活得像崖上青松。”[6]广西融水地区的侗族《发彩竖新屋歌》唱:“生男壮像杉木树,生女好比竹笋齐。”[7]侗族古歌唱道“:鲤鱼要找池塘中间来做窝,人们也会找好的地方来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子孙万代像鱼群,红红绿绿出出进进多又多。”[8]广西贺州瑶族谚语称“: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4]973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道“:树矮无鸟站,门低没客来”“是水才有鱼虾游恋”“是林才有山鸟啼鸣。”[3]889-890巴马布努瑶的“敬碗酒串肉”词唱:“千谢万谢哎,鹰谢千重山,鸟谢万重岭,山高才有鹰站的地方,岭大才有鸟飞的竹林。千谢万谢哎,鱼谢千江水,星谢万重天,水长才有鱼来游,天高才有星子亮。”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对自然的亲情与依存、互惠共荣意识,以及维持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

二、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分析

广西各少数民族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生态伦理观念,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性和非系统性,甚至少部分含有宗教迷信色彩,但它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帮助却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帮助是广西保持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达61.4%,居全国第三位,“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间接帮助主要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启发,通过向民众传播生态意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行为准则、价值认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为民族地区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提供伦理借鉴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绿化村屯,自觉养成科学卫生健康的新风尚、新习惯,自觉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共同建设生态家园。要提高群众增绿爱绿护绿意识,真正把“生态乡村”活动当成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就必须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李萍教授提出现代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9],对笔者启发很大。可接受性原则是要在研究接受主体需要、动机等的基础上,引导、调动接受主体的接受兴趣,使道德教育与主体的道德需要相吻合。有鉴于此,帮助村民制定完善村民公约,引导村民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成为破解“生态乡村”活动中难题的关键。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虽不像法律法规那样系统和规范,但它却有着普遍的约束力,对该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起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人们只有在家庭、朋友、村落、社团等共同体的交往中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责任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在与自然打交道中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责任才不会被指责和惩罚。

(二)为民族地区农村科学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三)为民族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本土资源

三、结束语

生态伦理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范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念不够系统,但蕴含其中的少数民族世代传承的环保习俗和生态智慧,已然彰显了民族地区群众从自发到自觉的生态意识,并真实地体现出原生型伦理意识的朴素本质,凸显出广西各少数民族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认同和对其生存状态的道德体验,并努力使人与自然共生互利的积极因素内化为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的责任感,外化为自觉自愿维护生态平衡的实际行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挖掘、吸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因素,弘扬和传承其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以通俗、有趣、有效和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包装德育内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生态良好与人的幸福的双重建构为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探索农村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道路,在八桂大地上描绘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美好画卷。

参考文献:

[1]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调查:第二集[m].1982:392.

[2]融安县志编纂委员会。融安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564.

[3]都安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4]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贺州市志: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6]蒲朝军,过竹。中国瑶族风土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500.

[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66.

[8]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69.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篇五

[摘要]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伦理的核心理念,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管子》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上,既强调人之主体性的“人君天地”,又强调人与天地自然共生共荣的“人与天调”,从而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践科学发展观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管子》;生态伦理;天地自然;和谐

《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1〕已成定论,但它仍有其独特且系统的思想体系,其中就包括它的生态伦理思想。《管子》是以“天有其常”的自然之天为哲学基础,以“人君天地”为实践动力,以“人与天调”为价值旨归,遵循“以时为宝”的实践原则建构并践行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它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共处,协同发展,蕴含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批判且理性地继承之,对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与矛盾,解决现代人们的生态危机都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天有其常”:《管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形上基础。殷周时期,天被称作“帝”或“天帝”,显然具有宗教的色彩。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在宇宙世界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宇宙万物与人事祸福的主宰者。相形之下,人只能服从、听命、受制于天,成为天帝手中的玩偶。也就是说,在天人关系上,天与人是统治与被统治、役使与被役使的关系,而人没有丝毫主动性。这样,就注定没有生态伦理思想的存在可能,而只有命定论的滋生之地。

那么,《管子》又是如何界定天,认识天人关系的呢?“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此谓三常。”〔2〕(《管子・君臣上》)这句话表达三层含义:其一,“天”与“地”、与“人”对言,表明天与地、人都是宇宙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天不再是统摄宇宙万物的至上神。其二,天、地、人并举,昭示着天、地、人在宇宙世界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天不再是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主宰者。其三,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即是说天、地、人分别具有常象、常形、常礼的独特规律性。

可见,在《管子》这里,天已不是宗教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与之相应,春秋冬夏之更替、四时之长短、昼夜之变化等均不再由至上神所掌控,它们都是阴阳二气推移、作用、变化的结果,即“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3〕(《管子・乘马》)由此可知,天之神秘性为自然规律性所替代,天、地、人作为宇宙世界的自然存在,均是按照其内在规律性而运行。这种对天的认知之意义在于:天人关系不再是天制人、天御人的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而是天人相分、天人有别的新型关系,两者分别处于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中,从而使得人摆脱天之宗教束缚,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使得生态伦理的存在得以可能。

不过,这里的天人相分并不是绝对分离,而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相对分离。“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4〕(《管子・内业》)与宇宙万物均生于天帝的神定论有别,《管子》认为天并非宇宙世界的本原,实际上,其自身也只是宇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真正使得宇宙万物得以生,得以成是虚无无形之道,它才应该是天地万物生成与持存的最终本原。这样,就不仅表明天与人在存在序列上相对平等的,均是宇宙世界的自然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昭示天与人均是宇宙世界这一有机系统的一部分,必然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两者可以通过虚无无形之道实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通,故在此种意义上天人在本质上又是相合的。质言之,天人相分是天与人得以存在前提基础,天人相合是天与人彼此发展的最终归宿,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无疑,《管子》的这种分中有合、合中又分的天人观必然要推及至其生态伦理思想中,成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形上基础。人是天地自然的人,天地自然是人的天地自然。一方面,天地自然与人分别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按照其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律性而敞开、变化、发展自身,即“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另一方面,天地自然与人又皆生发于道,以道而生,得道而成,从而形成一个相生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宇宙世界。因而这就要求人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既要清楚看到天人相分,又要高度重视天人相合;既要确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又要尊重天地自然的内在价值;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守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从而缓解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紧张,使得他们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并行不悖地协同发展。

二、“人君天地”:《管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动力

在《管子》看来,人与天地自然均以道而生、据德而成,不可须臾偏离之。而“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虚之与人也无间”〔5〕(《管子・心术上》),“虚者万物之始也”〔6〕(《管子・心术上》),道是虚无无形的,具有虚静的特性,故人与天地自然均承继道之虚静的特性,即“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7〕(《管子・内业》)如此,人与天地自然理应和谐相处、协同发展,并育而不害。

然而,这种和谐、协同还只是人与天地自然的静态平衡,显然具有自在的原初统一性之性征。而随着人之生命的敞开与人之主体性的阐扬,这种静态平衡与原初统一性势必要被打破、否定与超越。

因为,就事实层面而言,人之生命的维系与持存,必然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8〕(《管子・侈靡》),而人向天地自然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时,就必然打破人与天地自然的静态平衡;就价值层面而言,人之生命的存在意义,就在运用心之思虑、官体之能在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而人认识与利用自然,实现自身自由就一定将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与天地自然相分,这也就必然要否定与扬弃人与天地自然的原初统一性。

所以,《管子》提出“人君天地”〔9〕(《管子・度地》)以确证人的主体地位。在此,人已不是往昔伏在天帝脚下的奴仆,而是知天察地,把握自身命运的主体性存在。“天或维之,地或载之。天莫之维,则天以坠矣;地莫之载,则地以沈矣。夫天不坠,地不沈,夫或维而载之也夫!”〔10〕(《管子・白心》)《管子》对天为何不坠、地为何不沉的不竭追问,不仅表明人对天地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而且表达人运用理性之思认知天地自然之规律性的强烈愿望。不仅如此,《管子》指出,人在认识天地自然之规律性的基础上,还可有效利用这些规律性为人类服务。因此,它要求统治者熟知“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11〕(《管子・七法》),熟悉水、旱、风、雾、雹、霜、疫、虫等自然灾害的运行规律,并设定水官等各级官员加强灾害管理,督促人民利用冬之闲时谨修水利设施,做好防火消毒工作,完善各项防范工作,从而减轻、去除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变祸为福,化害为利。〔12〕(《管子・度地》)此外,人也可以运用自由意志认识自身,合理地控制人之欲望与情性,从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与实现自身价值。不可否认,人天生具有不可人为除去的“趋利避害”之情性,“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人情皆然。”〔13〕(《管子・禁藏》)然而,人之情性的满足应该是有一定合理限度的,如果对人之情性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人就可能毫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不仅损害天地自然的内在价值,而且伤及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因此,《管子》警示人们,为了更好地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凸显,就应该理智且谨慎地运用自由意志,合理选择自身行为,顺天之道而行,循地之理而动,尊重天地自然的内在价值。否则,就必然事败功毁,遭受惩罚,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大风飘屋折树,火爆焚,地鞑荨l於雷、地冬霆。草木夏落秋荣,蛰虫不藏。宜死者生,宜蛰者鸣,苴多膜,山多虫螟。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国贫法乱。”〔14〕(《管子・七臣七主》)可见,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谐不可归结为人类被动地完全听命、服从于天地自然而维持人与天地自然的原初静态平衡,如果这样,人的主体性就会丧失,人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在此意义上,人与自然的静态平衡是暂时的、偶然的,而只有两者之间的动态发展才是永恒的,必然的。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动态发展中,人无时无刻不得不面对人为与自然、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的客观规律性的矛盾与紧张。而解决自然与人为的矛盾与紧张的合理方法,就在于人不仅要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且要把自己的欲望与情性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动态平衡,协同发展。

三、“人与天调”:《管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

旨归显而易见,对宗教之天的神秘性之祛魅,促使人开始问天、疑天、戳天,从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使得人获取主动认识天地自然、改造天地自然的行为动力。可是,这也存在使人只关注人的主体性,而忽视天地自然内在价值与规律性,进而偏向惟我独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危险。与之同时,天人相分虽然可以让人从宗教神灵的束缚与压制中解脱出来,给予人以意志自由,但是也极有可能使人与天地自然之分绝对化、形式化、抽象化,而遗弃人与天地自然之间更为本质的天人相合。这些都应该是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思想所拒斥、批判与超越的。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天地自然具有不依赖人的内在价值,人在生产活动中要尊重、维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主体性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循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性,进而建立一种人与天地自然相和相养、互利共生的新型和谐伦理关系,推动人与天地自然的协同发展。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管子》提出了“人与天调”〔15〕(《管子・五行》)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以此为价值旨归为人类描绘了一幅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美画卷。

在《管子》这里,天地万物都是宇宙世界的自然存在,均为生生不息的宇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并非无价值、无意义、无德性的抽象存在,而是生于道,据于德、有价值、有意义的具体存在。有学者认为,“《管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将自然现象道德化,即将人类的德性推广到物类。对物类不是从物理与化学等方面去研究,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说明,赋予它们以人的德性。”〔16〕这种赋予物类以人之德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管子・心术上》云:“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17〕(《管子・心术上》)其实,这里化育万物之“德”实际上与孔子“君子怀德”〔18〕(《论语・里仁》)的人之德性有异,倒是与老子“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9〕(《老子・第五十一章》)的“德”有相通之处。《管子》之“德”与老子之“德”均是依归于“道”,是道在宇宙世界中的具象,也是万物得以生成与持存本质规定性,而非独指人之德性。换言之,道是宇宙万物的“大共名”,与道相比,德是处于相对较低层次的序列,而人之“德”与物之“德”又均是德的具体化,即人之德性是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物类的内在本质性,与之相对,其他物类的德也是他们得以独显自身的内在本质性。实际上,其他物类的德是与人之德处在同一层次,并非生发于人之德。由此可知,把物之德视为人之德的赋予,为人之德的推广,就有误解作者本义之嫌,有失公允。

所以,天地自然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不是外在的人之赋予,而是内在的以道而生,据德而成的。这样,人就不可随心所欲地无视、改变乃至破坏天地自然这种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在事实层面上,天地自然是以道为本根的自然存在;在价值层面上,作为宇宙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天地自然既具有独特的运行规律,又有着独特的存在意义与内在价值,即天之常象、地之常形,这也是不可人为改变、破除与毁弃的。其实,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辩证综合、合二为一。反过来说,人同样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是生于道、畜于德的,有其存在意义与内在价值的存在,即人之常礼,这也是天地自然不可损益的。

既然人与天地自然均具有自身存在意义与内在价值,并且两者通过形上之道与德实现共生共荣、相互融通,那么,人倘若要使自身存在的价值得以实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仅应该依其自身内在本质而行,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自觉认识、利用天地自然,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天地自然为人类服务,而且在实践中也应尊重天地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其内在规律性,不违天、不逆天,进而实现“人与天调”,使得人与天地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协同发展。

四、“以时为宝”:《管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原则

无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只有转换为现实的实践观,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显示出其现实性与合理性。因此,《管子》不仅提出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与天调”生态伦理思想,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时为宝”的生态伦理实践原则。

“时”是《管子》的一个重要范畴,共有386见,依据不同的语言背景,可训为时间、时期、时节、时机等义。在《管子》这里,“时”是形上之道在现实社会的具象与表现,更多地表征道之规律性与变动性,“天不一时”〔20〕(《管子・宙合》)。

就其具体表现而言,时通常是指岁月日夜的变迁,“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各有其司”〔21〕(《管子・宙合》);就其本质而言,时之变化推移就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具有不为人所损益的恒常规律性,“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所以,人要“以时为宝”,遵循时之变化推移,应该根据时日月岁的变迁演化而不断校正与改变不合时宜的行为,实现与时之变化的相合相随,与天地自然的交融相通。

因此,《管子》在实践中高扬“人君天地”,阐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天地自然的内在价值,提出“以时禁发”〔22〕(《管子・立政》)的生态实践准则,警示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要符合时节,与天地自然的发展规律相合,从而促进人与天地自然的协同发展。《立政》篇云:“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23〕(《管子・立政》)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需要自然界不断提供自然资源,故为能使自然界得以可持续发展,《管子》就专门设立虞师之职管理山泽林薮等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禁止在山泽林薮处堆积枯草以防火灾,按时封禁与开发自然资源的采伐以保证人们的建房造屋、烧饭柴草之用。而且,《管子》还要求“民之知时”〔24〕(《管子・山权数》),根据阴阳二气的变化,“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25〕(《管子・形势解》),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做到“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26〕(《管子・四时》)。它认为,惟有如此,才能做到顺天时,利人事。否则,就必然将“春凋,秋荣,冬雷,夏有霜雪”〔27〕(《管子・四时》),逆气上升,阴阳失调,国多灾殃,遭受天地自然的惩罚。

不仅如此,《管子》对统治者也提出“务时而寄政”〔28〕(《管子・四时》)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

《管子》认为,天地自然运行变化具有恒常规律性,“地之生财有时”〔29〕(《管子・权修》),所以人民要因时而动,严格按照四时从事农业生产,从天地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否则,就会阴阳失调,深受其害,“凡在趣耕而不耕,民以不令。不耕之害也。宜芸而不芸,百草皆存,民以仅存。不芸之害也。宜获而不获,风雨将作,五谷以削,士民零落。不获之害也。宜藏而不藏,雾气阳阳,宜死者生,宜蛰者鸣。不藏之害也。”〔30〕(《管子・轻重己》)为此,《管子》要求统治者熟知春秋冬夏之终始,“务时而寄政”,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千万不要违背四时“作工起众,立宫室台榭”〔31〕(《管子・乘马数》)因为这类徭役不因时而行,必将误农时,伤农事,即“起一人之繇,百亩不举。起十人之繇,千亩不举。起百人之繇,万亩不举。起千人之繇,十万亩不举。”〔32〕《管子・巨乘马》)要而言之,无论是“以时禁发”,还是“民之知时”,抑或是“务时而寄政”均是管子“以时为宝”生态伦理实践原则在具体实践领域的运用,其价值旨归均是实现“人与天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然而,这种和谐与协同已不是人类被动地服从、受命于天地自然,而是在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人类积极、主动、自觉地实现与天地自然的相和相养,共生共荣、协同发展。

五、结语

《管子》以自然之天、天人相分为前提,深刻察知“天有其常”这一自然事实,并以此为基础,既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明确“人君天地”的实践动力以阐扬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又注重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人与天调”的价值旨归以实现以人天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以时为宝”的实践原则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将其生态伦理思想推及各个社会实践领域。如此,《管子》把人的主体性与天地自然的客观性,人对天地自然的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人与天地自然分中有合、合中又分、分和互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中完成其生态伦理思想建构与实践。而且,《管子》要求上至君臣卿相,下至普通民众都要尊道贵德、涵养心性,谨守“节欲之道”〔33〕(《管子・内业》),合理地控制自身欲望,从而实现身与心、欲与性、人与天地自然的动态平衡,而这正是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所忽视的。

当今社会,经济理性主义的泛滥在提升人类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涤除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宗教情结,使得人们不再崇拜、敬畏自然,而是把自然当作为我所用的“资源库”,忽视天地自然的内在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类向自然界无度攫取的贪婪本性。与之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愈高,促使人们无限度地向自然界“挺进”,造成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从而恶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是,自然也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的无知、贪婪的掠夺性行为予以警告与惩罚。人们也不得不为自身的无知与贪婪“埋单”:土地的逐渐沙化,物种的持续减少,生态的不断恶化都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人类要改变惟我独尊的人类中心主义思路,不要无视自然的内在价值,而是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在保全双方生命与实现双方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因而,《管子》“人与天调”的生态伦理思想,能为迷失的现代人明确了前行目标,也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南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中华书局,1977。633。

〔2〕〔3〕〔4〕〔5〕〔6〕〔7〕〔8〕〔9〕〔10〕〔11〕〔12〕〔13〕〔14〕〔15〕〔17〕〔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黎翔凤。管子校注〔m〕。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550,84,937,767,776,937,728,1058,799,106,1050―1069,1015,995,865,758,206,234,73,73,309,1186,847,855,855,51,1540,1233,1223,950。

〔16〕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

〔18〕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38。

〔19〕(魏)王弼。王弼集校释〔m〕。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1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