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活的调查报告(大全9篇)

2023年生活的调查报告(大全9篇)

ID:3416373

时间:2023-09-23 18:27:48

上传者:薇儿 2023年生活的调查报告(大全9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一

二、调查方法

1、访问家长对低碳生活的看法.

2、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查找相关资料.

三、调查结果分析

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将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10、尽量不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

四、结论

少搭乘1次电梯,少开冷气1小时,少吹电扇1小时,少看电视1小时,少用灯泡1小时,少开车1公里,少吃1次快餐,少丢1kg垃圾,少吃1kg牛肉,省一度电,省一吨水,省一度天然气.如果一天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可以每天减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如果全中国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29642200000kg的碳排放量.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1058650000000kg的碳排放量.

五、建议

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空气变得更清新,让地球变得更美丽!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二

二、调查方法

1、访问家长对低碳生活的看法.

2、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查找相关资料.

三、调查结果分析

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将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10、尽量不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

四、结论

少搭乘1次电梯,少开冷气1小时,少吹电扇1小时,少看电视1小时,少用灯泡1小时,少开车1公里,少吃1次快餐,少丢1kg垃圾,少吃1kg牛肉,省一度电,省一吨水,省一度天然气.如果一天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可以每天减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如果全中国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29642200000kg的碳排放量.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1058650000000kg的碳排放量.

五、建议

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空气变得更清新,让地球变得更美丽!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三

摘要:由于工业化建设日益壮大,矿物资源得到超多的开采,使得社会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加大,从而,导致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绿色低碳问题。在我国,自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对绿色低碳采取了各项有利的措施,也同时,让绿色低碳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时隔三年后,我们国家绿色低碳生活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各高校针对绿色低碳生活都进行了哪些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对当今绿色低碳生活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高我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对绿色低碳生活有必须地了解。

调查方法:针对我国绿色低碳有关状况进行资料采集,摘取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分析,并整理。

一、现状和问题: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温室气体得到超多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的“20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中指出,近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生活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这天,你减碳了吗”也变成了很多年轻人见面时新的问候语。

二、解决方法

1.绿色低碳生活需让人人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需求。这些需求和发展,一方面消耗着超多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超多污染物,破坏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例如,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许多资源被浪费、被污染;污染物的排放节制不够等等。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超多温室气体的排放逐年增加,导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较20的5亿吨粮食生产水平下降14%—23%。同时,海平面会上升1米,海拔4米的陆地都将受到威胁。使得我国城市密集分布的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平面到2050年将上升9-107厘米,届时预计要淹没大片土地,造成巨额损失。世界几大山脉上的冰盖也将不断消褪,山下居民将面临淡水资源危机,到2050年,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将消失一半,导致中国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少融水的环境中。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让人人都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刻持续良好的环保意识,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知识,合理利用每一个资源,例如节约用水,对煤炭的使用进行节制,加大公共绿化面积,节约不必要电量的使用等等。

2.在大学生中用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学生引领低碳新生活

(1)“绿色长征”走出环保新天地

(2)发布“行为指标”倡导从我做起

“环保铅笔好,废弃纸张也是宝。纸张双面印,节约用纸助环保”在2016年4月3日上午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绿色北京,低碳生活”行为指标校园版正式发布。

校园版行为指标的口号是“locals@campus”,意为“低碳生活在校园”。locals作为lowcarbonlifestyle(低碳生活方式)缩写,同时也象征了校园版行为指标将从“住(live)、行(onfoot)、衣(clothes)、弃(abandon)、学(learn)、食(specialfood)”6个方面的细节展开,以节约、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导大学生,倡导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示范基地称号。大学生志愿者将利用节假日深入这些区域,开展以转变生活方式为目标的低碳生活宣传动员推广活动,同时展开农村和社区的低碳生活方式可行性调研,最终构成并发布“绿色北京、低碳生活”行为准则的社区版和农村版,让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环保意识逐渐融入城乡居民的生活。

这个活动让大学生引领绿色低碳生活,使绿色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深深地融入城乡居民的生活中,让低碳生活得到普及。

3.绿色低碳生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1)为低碳环保生活减少产品过度包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都被不同的包装物所笼罩,过度包装物日趋严重,每到国家的重大节日,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不同包装产品,花样百出,但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为了美观而采用不同的纸箱袋、玻璃瓶、塑料制品、金属盒罐来包装。而这种包装不仅仅让产品价格提高而且浪费资源也不环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过度包装问题。商品过度包装浪费了国家资源,而包装物不易回收,而又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虽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过度包装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治标不治本。如果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从基本做起,从源头开始,不选取购买过度包装产品,而作为商厂家也不会在包装方面取悦于消费者,从而解决了包装难题,减少了资源浪费,为低碳环保生活做出贡献。

(2)低碳出行,节能减排,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出行,是指一种降低“碳”的出行,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倡导在出行中,尽量减少人类的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环保的深层次体现。主要体此刻汽车的燃油排放上。其中包括:1、转变现有出行模式;2、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3、加强出行智能化发展,提高出行效率。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汽车排放对大气的危害。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一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同时,超多的汽车行驶在路上,排出的二氧化碳已经使地球逐渐变暖,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已经到达2720万平方公里,并且在逐渐扩大。而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动植物饱受摧残,所以,汽车的排放影响的是我们地球。

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自身良好的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使用环保的乙醇燃料。在出行时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政府应在交通要道建设绿化带,使得超多的汽车排放气体被植物吸收,减少大气的污染。

三、总结

透过两个月的社会实践调查,我对绿色低碳生活有了必须的了解。透过对超多资料的整理,及对所发现的问题合理分析,从中发现了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也懂得了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绿色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有着紧密地联系,对经济、政治也有着必须的影响。透过对问题的合理分析,和资料的收集,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法。要走进绿色低碳生活,首先,要培养个人的绿色环保意识,并对绿色低碳生活这一概念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其次,绿色低碳生活要在行动上体现,寻找合理的生活环保秘诀,用心配合政府的工作,了解绿色环保方面的国家政策,始终起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更就应如此。两个月的实践调查,加强了我自身的培养,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在今后我会继续加强自己的自身建设。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四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家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爸爸妈妈常说:你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我们当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他们这样说?于是,我决定对我家的生活变化进行一次调查。

2、调查方法

1.查阅家里的新老照片,了解家里相关情况。

2.问父母相关情况,对比家里过去的情况。

3、实地观察。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新老照片对比 生活物品变化 做饭用的煤炉变成了微波炉、电磁炉。以前没有冰箱,食物容易变质,现在放在冰箱里,不易变质。以前没有电话,现在有电话。电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爸爸妈妈的讲述 实地观察 衣食住行的对比 以前衣服样式简单,布料差,现在买的衣服样式新颖。以前的食品种类少,现在的食品种类多。以前住房简陋,现在平房变成了豪华的楼房。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变成了电动车、摩托车、轿车。

4.结论

(1)科技发达,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家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家人穿式样新颖的衣服,住楼房,食品多样化。

(3)我家最突出的变化是交通工具不断更新。如今,父母开上了轿车,以车代步,出行十分方便。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五

我们现在穿着时尚的衣服,调着吃富有营养的`食品,住着舒适豪华的大房子,坐着小汽车外行,用着高科技产品,想到哪就到哪的去旅行。那在以前人们是怎样吃、穿、住、行呢?我就对此展开了调查。

1、采访外婆外公、爷爷奶奶我们家以前和现在的生活变化。

2、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家里以前和现在的生活变化。

1、我们家里的以前生活水平比较差,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较好

2、父母亲以前尽管他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好,但是现代生活中的我们,生活条件比父母亲优越。

1、我们家里的以前生活水平比较差,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较好,住在高楼大厦里,家里装修很好,各类电器齐全。

2、食品相比以前越来越不安全了。

3、父母亲以前尽管他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好,但是非常喜欢读书和学习,工作也很努力。但是现代生活中的我们,尽管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条件比父母亲优越,可是有些人不喜欢读书,也不愿意读书,怕吃苦。

1、我建议大家要好好学习,好好地利用科学,发明能够帮助我们生活的东西,促进生活与社会的发展。

2、我们要向父母亲们学习,靠自己,努力工作。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六

一、问题提出

低碳生活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

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一般”的人数比较多。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否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不是特别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另外因为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但是最好还是把电池专门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待,也是乐于配合的。

四、我的感受

低碳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因为近期世界气候以及地质环境变化的剧烈频繁,使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就象书上所说的,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开采那些无法再生的资源,那么终究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让人类居住。那样子的话,最终我们害的还是自己。虽然现在污染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如果每个人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的话,还不算太晚。

我还记得我们去年曾做过一次垃圾分类的研究报告。我们准备好了相机,并走访了嘉绿苑社区、德嘉社区等几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但是调查出来的数据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社区每个月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巨大,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还只是一个社区的数量。杭州有那么多的社区,如果叠加在一起的话,杭州会制造出大量的垃圾。而且我们也知道,垃圾的处理过程是非常的繁杂,所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应该是从最根源处减少垃圾的污染。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七

低碳生活一向是我们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透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能够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86.

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取“一般”的人数比较多。说明此刻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取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此刻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明白这是否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不是个性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另外因为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但是最好还是把电池专门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能够看出来,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盼,也是乐于配合的。

四、我的感受

低碳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因为近期世界气候以及地质环境变化的剧烈频繁,使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就象书上所说的,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开采那些无法再生的资源,那么终究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让人类居住。那样貌的话,最终我们害的还是自己。虽然此刻污染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如果每个人从此刻开始保护环境的话,还不算太晚。

我还记得我们去年曾做过一次垃圾分类的研究报告。我们准备好了相机,并走访了嘉绿苑社区、德嘉社区等几个社区的垃圾分类状况。但是调查出来的数据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社区每个月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巨大,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还只是一个社区的数量。杭州有那么多的社区,如果叠加在一齐的话,杭州会制造出超多的垃圾。而且我们也明白,垃圾的处理过程是十分的繁杂,所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就应是从最根源处减少垃圾的污染。

塑料袋此刻已全面禁止免费发放。去超市只能自带环保袋,或者购买塑料袋。虽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方便,但也是卓有成效的。能够看到,那些不容易降解的塑料袋在人们的手上渐渐消失,随之代替的是美观实用的布制、纸制环保袋。看着也十分的舒服,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最重要的是,真正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从调查问题问卷中以及以前的社区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此刻大家对于环保的意识是越来越强烈。科学老师给我们放《后天》的时候,我们一方面为巨大灾难所震撼着,另一方面也感到了恐惧,感到不敢去设想——“如果”这一切变成了现实,那么我们该怎样办我真有担心过,地球被毁灭的话,我们是不是要移居到别的星球此刻的趋势十分的危险,如果再不加强这方面的意识,等到真的来临了,世界面临毁灭,人类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从此刻就就应开始低碳生活。不用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比如我们每一天会喝掉很多的牛奶,剩下的牛奶盒我们就能够累积起来。平时倒垃圾我们也要做到自觉分类,这样就能够增加回收率。各种各样的方法我们都能够尝试,让我们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让地球能够恢复她本来的美丽,让污染离我们远去。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八

今年暑假,大队部有一项任务,要求我们4-6年级的学生写一篇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低碳生活的,作文低碳生活调查报告。我觉得,现代社会环境保护真得太差了,如果再不呼吁人类环保低碳,那么电影讲述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现实,所以我这个低碳小卫士,也想专门对低碳生活进行调查,看看我们城市的低碳生活,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1x年8月23日晚上20:00――22:00

二、调查地点:浙北大厦超市和地下停车场、龙溪苑小区11、14幢

三、调查人:我和妈妈

四、调查内容

1、从超市购完物的100人中有多少人在使用环保袋。这个问题调查出来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在我调查的100中,只有12个人是使用环保袋,其余88人都仍然在使用塑料袋。依我看呀,国家发出的限塑令没起多大的作用,人们依然肆无忌惮地使用着塑料袋。

2、商场的停车场里有多少小排量和大排量的汽车。我和妈妈在浙北大厦超市的停车场里,随机调查了100辆汽车,发现有25辆小排量(1.6以下)的汽车,大排量(1.6以上)的汽车却有75辆。现在提倡低碳,小排量的汽车油省、污染小,国家为了鼓励大家买小排量的汽车,听妈妈讲还专门有退税补贴政策,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购买大排量汽车,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买大排量汽车。

3、小区居民有多少户家庭种植绿色植物。种植绿色植物,美化环境,这是最简单也是最低碳的,我们在小区里调查时发现,100户居民只有21户在阳台上种植了一些植物。这21户种植植物的家庭中,我还发现这些植物多数是小小的盆景植物,而且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们在照顾、呵护。就像我上次在菜场门口发现提着竹篮和环保袋买茶的也是老爷爷、老奶奶们,这证明老爷爷、老奶奶们要比我们小朋友和年轻人还低碳,还环保,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4、小区居民中有多少家庭装了空调?装空调的家庭中,有多少户开了空调?我经过调查,发现100户家庭中,装空调的有99户,1户没装是因为这户人家是租房子住在这里的。99户有空调的家庭中,只有14户没开空调,85户都是开着空调的,而且有的家庭开着的空调还不止一台。其实在调查中还发现,这14户没开空调的家庭不是因为环保,而是因为家里没人。我想夏天的话,空调确实必不可少。不过我觉得,适当地关一下空调,吹吹电风扇,外出散散步,稍微出点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而对身体有益。

其实啊!想要过上绿色生活,过上低碳生活,很简单。只要我们每个家庭都做到低碳和环保,那整个地球都会低碳环保,就不会经常出现海啸、地震、泥石流和水灾等天灾了。如果我们再不低碳,那么这些天灾迟早会变成祸的。为了我们大家的明天,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一起低碳一起环保吧!

1.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2.关于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3.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4.关于生活环境的调查报告

5.关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调查报告

6.关于老年人生活的社会调查报告

7.关于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的调查报告

8.关于中学生休闲生活的调查报告

9.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的调查报告

10.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九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和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例如:小时候,每当我看见身边的哥哥姐姐们考上了大学且要一边挣钱一边学习,多辛苦啊,家里有钱供他们读书,那又是何必呢,一直凝惑不解,直到今天,我考上大学,我才明白一切,原来,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且要丰富课余生活,这样才能增长经验,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促于我们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课余生活值得我们努力丰富。

在这里,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课余生活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了解我校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我们于20xx年6月5日展开了对我校大一各专业的30名学生的调查。这次调查,回收问卷30份,回收率100%。为保证数据可靠程度,我们采用随机统计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而据这次回访调查总结:绝大多数大学生课余生活用在上网、运动、阅读、看电影电视、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以满足感情生活的需要,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也有一部分选择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知识,锻炼自己。

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

现状一: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问卷调查的30名大学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多在三到五小时所占比例40%,一到两小时的仅11%。并且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是多或一般,仅3%的同学认为课余时间很少。 “课余学习”、“上网”、“社团活动”、“睡懒觉”、“体育锻炼”、“打扑克、棋牌”和“和同学沟通联络感情”六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上网”、“睡懒觉”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挤掉课外学习,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一位,占调查总人数50%。我校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占据了主要部分,如我们所知道的,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着迷网络,而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东西,荒废了大好前景,甚至失去自己已有的东西,变得残废,悔恨一生。大学课余生活时间充裕,但真正有效利用率低,多用来上网睡觉。

现状二: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空虚经历过高考,在高中里,习惯了那种每天三点一线忙绿的生活,有过那种每天为理想奋斗的经历,我们曾经感觉无不充实。来到大学,一下子没有了目标,我们也懈怠了不少,或多或少感觉有点空虚。调查数据显示:36%的同学,经常感到空虚;47%偶尔感觉空虚,只有4%不会感到空虚。面对空穴,不同的同学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42%的同学选择上网来排解空虚,也有26%的同学选择学习来排解空虚。我校还是有不少同学在课余时间十分重视学习,不允许自己落下。

现状三:大学生地自己的课余生活比较盲目当问如何评价自己的课余生活时,仅有15%的同学表示满意,70%的同学感觉一般,对自己真正需要和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比较盲目。盲目的同时却不对课余生活采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真正认真安排自己课余时间的14%。而绝大多数认为课余时间应该用来上网。49%的同学自己决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说明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安排有一定的自主权。在自己安排自己课余生活的同时却不对其做出认真规划。现状四: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1、调查结论通过对东北财经大学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等课余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存在着时间充裕,利用率低、大学生课余生活盲目,脱离社会等问题。整体上反映出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不高,无论是大学生本本身还是学校都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即使从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2、对策,建议

(1)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学校当然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各学校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大学必须达到的要求。当然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能满足我们学习的需要,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学风”形成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这要求学校要从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

(2)引导大学生积极安排课余时间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学修课时形式引导我们学习。听听来自我们的声音,明白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我明年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能为我们开展葛洪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3)社会也应该更关注大学生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侧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必将走向社会,我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希望社会能在物质经济上要多支持贫困大学生。调查显示有许多大学生有过兼职经历,其中一部分大学生是贫困大学生,他们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不得不从事兼职以获取部分生活费用,但是兼职占去过多的时间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以及其他娱乐活动的参与,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多开展各种适合大学生的社会娱乐活动和公益活动。

(4)同学们自己也要能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要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首先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据以上统计分析,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学习与工作等关系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开展课余生活,提高自我修养,这样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闭